第27章 世界大戰

面對,“世界大戰”衆個話題。顏靖宇沒有沉默多,

“如果爆發世界大戰,我們獲勝的可能性有多大?”

“那的看在什麼時候爆發。”

顏靖宇問得直接,裴承毅回答得乾脆。

看了裴承毅一眼,顏靖宇笑着搖了搖頭。裴承毅也笑着端起了咖啡杯。消滅掉了來到元首府後的第三杯咖啡。很明顯,“世界大戰”這個話題。兩人已經討論了不止一次,而且每次都沒有討論出什麼結果來

對平民百姓來說,“世界大戰”只是茶餘飯後的討論話題。

在共和國高層,“世界大戰”則是一個已經討論了好多年的話題。

早在顏靖穿上臺之前,共和國高層內部就在“世界大戰”會不會爆發的問題上產生了嚴重爭執。雖然沒有哪家新聞媒體對此做過報道,共和國當局也沒有透露出任何信息,但是在颼年到力麼年的3年間,共和國全體代表大會軍事委員會連續3次提出爲“國家戰略防禦系統”追加撥款,結果連續3次被顧衛民否決,直到2仍財年度,隨着新一輪換屆選舉臨近,顧衛民有批准了高達元的追加撥款。由此就看得出來,共和國高層在“世界大戰”這個問題上的分歧非常嚴重。

事實上,聳大的分歧不是會不會爆發“世界大戰”而是要不要爲此做準備。

在蟲年之前,其主導作用的是“懷疑論。”即以顧衛民爲首的衆多共和國高層領導人並不否認“世界大戰”的必然性,卻堅持認爲不會在臨年之前爆發,因爲作爲前提條件的《倫敦條約》要到出年底才全面生效。在顧衛民等人看來,雖然強大的戰略防禦系統能夠給國家帶來足夠高的安全係數,甚至能夠保護部分盟國,但是戰略防禦系統也是軍事系統。並不能百分之百的保證本土安全。而共和國與美國對本土遭到打擊的承受能力幾乎爲零。如此一來,只要核武器還沒有被徹底銷燬,只要核威脅還存在,不管是共和國、還是美國當局都要充分考慮戰略威脅。也就會在“世界大戰”是和有所收斂。受此觀點影響,顧衛民等人認爲,共和國沒有必要在毖年之前爲戰爭做準備,而是應該在此之前大力發展國民經濟,推動技術進步,夯實基礎。

嚴格說來,這種觀點本身沒有錯,只是在戰爭預判上有問題。

與之相對的則是“現實論。”而這一論點的主要支持人就是顏靖宇,以及共和國軍隊的主要將領。在顏靖宇等人看來,秘打手年的中東戰爭使共和國與美國的矛盾浮上水面,兩個超級大國之間的競爭將逐步由間接模式轉變爲直接模式;在任何一個國際熱點問題上,共和國都有可能與美國兵戎相見,任何一場地區戰爭都有可能成爲世界大戰的導火索;如果共和國不能及時爲戰爭做好準備,不但會使美國在國際爭端中更加肆無忌憚,還會使美國當局在特殊情況下鋌而走險,主動引發“世界大戰”;不管是爲了在戰爭中取勝,還是爲了遏制戰爭,共和國都應該儘快爲戰爭做好準備。正是如此。在獺2年到力麼年,與軍隊關係密切的軍事委員會纔會連續提出爲戰略防禦系統追加撥款,並且在巧財年度用換屆選舉向顧衛民施壓,爲戰略防禦系統爭取到了高達召洲乙元的追加撥款這筆特別預算的相對金額並不高,共和國當年的國民生產總值高達爬萬億元,中央財政收入爲毖萬億元,財政預算爲傷萬億元,其中國防預算爲口萬億元,追加撥款僅相當於中央財政預算的院或者國防預算的6淤。

問題是,在四隻前,“世界大戰”基本上就是顧衛民與顏靖宇政治鬥爭的工具。本站斬地址已員改爲:剛一口奶…8。酬敬請登陸閥使!

從某種意義上講,顧衛民支持“懷疑論”不是說不清楚“世界大戰”對共和國構成的巨大威脅,也不是反對爲“世界大戰”做準備,而是害怕因此影響到由他親手推行的“青山綠水工程”。換個角度,顏靖宇支持“現實論。”也不是認爲“世界大戰”一定會在他的任期內爆發。也不是反對顧衛民的國家戰略計劃。只是想通過與顧衛民截然相反的論調。獲得軍隊與部分代表的支持。可以說,“青山綠水工程”沒有能夠在顧衛民的任期內全部落實,需要由顏靖宇來收尾,與力污年到四隻間的軍費追加撥款有很大的關係,因爲這3年的軍費追加撥款原本應該用在該計劃打手有甚至可以說,顧衛民積極扶持帥永康,與葉致勝合作都與“青山綠水工程”無法在他的任期內落實有直接關係,因爲顧衛民並不相信,作爲王元慶欽定接班人的顏靖宇會完成他的國家戰略計刮。雖然實際情況與顧衛民預料的並不一樣,但是在蟲年之前。顏靖宇也確實在與顧衛民唱反調。

由此可見,即便是顏靖宇,也不想輕談“世界大戰”這個話題。

或者說,唯恐天下肌航的不是政治家,而是軍人。以及那此希望發戰爭財的軍吸酬

要知道。早在緞年,也就是還沒論到國防部主宰大局的時候,“世界大戰”就是共和國軍隊內部的頭號話題。根據冶年總參謀部改制時公佈的一些消息,以及散佈到民間的一些傳聞,在瑕年後的年間,總參謀部作戰處總共制訂了上千份與“世界大戰”有關的作戰計劃。這一情況除了表明在口年之後,共和國確實沒有多少外來威脅,總參謀部的那些參謀閒得蛋痛之外,還證明了共和國軍人的價值觀,即軍人只有在戰爭中才能找到歸屬感。

力口年之後,即被國防部“收編”後。雖然總參謀部不再積極制訂戰爭計劃。但是在袁晨皓的領導下,作戰處開始整合之前制訂的上千份作戰計刮,並且將這些計劃擬定成了十多份完整的作戰方案,並且在力雞年底統一提交給國防部,由裴承毅根據實際需要向元首提交了其中的數份作戰方案。

毫無疑問,軍隊是戰爭的主要推手。

問題是。軍人絕對不是真正的戰爭狂人。

站在共和國軍隊後面的,就是共和國的軍火商。

要知道,在巧財年度爲戰略防禦系統追加撥款的法案中,提出的第一點理由就是保全爲戰略防禦系統服務的軍事工業體系。因爲按照“國家戰略防禦系統”的建設進度,到第三次工程完工之後,只需要糊的建設參與者維持系統正常工作,另外慨的參與者都將失去工作崗位。更加重要的是,這些參與者都是高級技師或者科學家,人才流失之後很難迅速補充,所以共和國當局有足夠的理由通過追加撥款的方式,讓參與戰略防禦系統建設工程的軍火企業保留部分技術人員,特別是骨幹技術人員。也就是說,擴大戰略防禦系統的主要推手不是軍隊,而是軍火商。

在其他軍事領域,軍火商的作用仍然不可低估。

比如凹年爆發的埃埃塞俄比亞厄厄立特里亞邊境衝突,以及年埃塞俄比亞成爲集約集團觀察員國的最大幕後推手就是共和國的幾家軍火商。由此可見,共和國的軍火商不但能的對國防建設產生影響。還能對對外政策產生影響。

對軍火商來說。最大的好處莫過於一場世界大戰。

實際上。在“世界大戰”這個問題上,軍火商只是共和國衆多利益集團的代表。或者說只是一個非常籠統的稱呼。

要知道。軍火產業本不是單一聲業,而是邊緣產業。

按照國際社會的公認說法,軍火產業至少與金融、能源、資源有關。也就是說,在共和國積極推動戰爭的,還有金融、能源與資源利益集團。

與這三個利益集再相比,軍火商的影響力就小得多了。

可以說,金融、能源與資源集團幾乎控制了共和國的經濟命脈。別說軍人。就連顏靖宇都得充分考慮這三大利益集團的利益訴求。而在這三大利益集團中,最希望跟美國打“世界大戰”的肯定是金融集

從某種意義上講,共和國在力舊年捲入第四次印巴戰爭之後,與美國的“世界大戰”就不可避免了。

從力舊年到喲年,整整巫年間,共和國的經濟發展幾乎沒有停止過。哪怕在大蕭條期間,共和國的經濟增速仍然超過了全球平均增速,而且一直保持增長,從未像美國等西方國家那樣,出現過衰退。正是如此。共和國有能在刃刃年之後進入發達國家行列,成爲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經濟體與實力最強的經濟體。問題是,共和國當局始終沒有解決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那就是如何化解戰爭開支帶來的問題?

要知道,在酬年到喲年間,共和國捲入了大大小小數十場戰爭,其中投入兵力超過打手萬的大型地區戰爭就超過了8次,以喲年幣值計算。戰爭開支總計叢億元,相當於當年國民生產總值的艦。

這麼多的戰爭開支,總得想辦法解決。

如果全部由政府承擔,也就是由稅收承擔,肯定不現實。事實上,在喲年之前,共和再中央財政在戰爭上的總開支不到四億元。

由此可見,大部分戰爭開始必須從其他渠道獲取。

只直接的辦法就是在金融領域進行融資。事實上,在凶年前,共和國當局發行的戰爭貸款與戰爭國債高達田萬億元。而這些債務最後都由金融集團通過各種方式消化,真正由共和國中央政府償還的還不到打手萬億元。

這裡就存在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即金融集團獲取的戰爭融資得想辦法彌補。

事實上。這也是共和國堅持對外擴張的根本原因。因爲只有對外擴張,才能通過獲取海外資源與海外市長,以及擴大人民幣的國際影響力來抵償戰爭開支。別的不說,通過將人民幣推向國際市場,成爲貿易結算貨幣本站薪地址巨裡改爲:剛訓訓口陽孫昭比…敬請暨陸闡隘!“壩們佔操控人民幣匯率,其和國的金融集團就在國際市場蜒聯打手數十萬億。

毫無疑問,這麼做!等於把原本應該由共和國承擔的問題轉嫁給了全世界。

同樣的道理,美國也在想方設法的轉移戰爭壓力。

如此一來,等於是共和國與美國的金融集團在聯手導演下一場經濟危機,甚至有可能是下一場大蕭條。

事實上,到力石年左右,全球經濟已經過熱。雖然全球貿易環境非常優越,而且各主要經濟體的情況都比較理想,但是一些經濟學家已經發出警告,如果不對那些在國際貿易中起主導作用的主要經濟體進行約束,特別是對金融市場進行更加產格的管理,不出打手0年就會由金融危機引發新的經濟危機。

避免全球性經濟危機的最好辦法就是一場戰爭。

準確的說,是通過一場全球戰爭來改變世界格局,從而徹底改變全球金融體系,把舊賬一筆購銷掉。

從這個角度看。共和國的金融集團有足夠的理由爲“世聳大戰”提供動力。

事實上,美國的金融集團也一樣。

隨着人民幣與歐元成爲國際貿易結算貨幣,特別是共和國通過集行集團與各個以共和國爲核心的經濟共同體將人民幣打造成“硬通貨。”美元的國際的位受到重大影響,不再是唯一的國際化貨幣,對國際金融不再具有決定性的影響力,所以美國的金融集團也希望通過一場戰爭來改變這種情況,使美元再次成爲全球唯一的“硬通貨。”

其他兩個利益集團的情況也差不多。

因爲可控聚變核電站已經成爲全球主要能源,再且是唯一的廉價能源,所以能源企業不但是國家的戰略性企業,還是超級大國控制盟國的主要幫手。拿共和國來說,幾乎所有集約集團成員國的能源市場都有共和國能源集團的身影,而且都被控制。隨着集約集團成員國的市場逐步飽和,共和國的能源集團自然需要更多的市場,也就需要國家在擴張行動上有所表現。當然,最理想的結果就是通過一場世界大戰控制整個世界,讓共和國的能源集團能夠控制全球能源。

資源集團就更加不再說了,任何社會對資源的需求都永無止境。

由此可見,軍火商不過是幾個主要利益集團的代言人。

受此種種因素影響,顏靖穿上臺之後,不得不重視“世界大戰”這個重要問題。

作爲兼任國防部長的安全副總理,裴承毅有義務替元首排憂解難。可以說,只要與國家安全有關的問題,在送到顏靖宇手裡之前,都得從裴承毅手裡經過。正是如此,裴承毅已經多次向顏靖宇提出了“世界大戰”這個話題。希望元首能夠在中央高層會議上提出來,並且給出一個明確答覆。

問題是,顏靖宇沒有這麼直接。

裴承毅非常清楚顏靖宇的想法與處境。雖然顏靖宇也知道“世界大戰”無可避免,誰先做好準備,誰就有更大的希望贏得勝利,但是作爲國家元首,顏靖宇不可能向任何利益集團低頭,更不可能只聽從幾個利益集團的訴求。也就是說,軍火商在“世界打戰”這個問題上鬧得越厲害,顏靖宇的態度就會越強硬。事實上,當年的王元慶也是如此。在印度戰爭爆發前,共和國一直在爲戰爭做準備,各大利益集團也在積極營造戰爭氣氛,但是直到離任前兩年,王元慶才發起了戰爭。事實上,顏靖宇也早就聽取了裴承毅的警告,開始爲戰爭做準備,只是沒有急着表明立場。別的不說,顏靖宇在上任之後首先落實“青山綠水工程”的相關項目,就與戰爭準備工作有很大的關係。

再次提到“世界大戰。這個問題的時候,裴承毅也覺得很難啓齒,只是作爲哭全副總理與國防部長,他必須盡到職責,讓元首清楚認識到,戰爭威脅已經迫在眉睫,而且不是想避開就能避開的。只要共和國當局堅持國家利益不放,沿着民族復興的道路走下去,就肯定會在戰場上與敵人分個高下。本站新地址已員改爲:剛一口陽…8。酬敬請登陸閥使!

正是如此,每次談到這個話題,裴承毅都會在第一時間帶出主要話題,即元首打算在什麼時候把戰爭問題明朗化,而不是在暗中做準備。這不是裴承毅在想辦法推卸責任,不管怎麼說,名不正則言不順,如果沒有國家元首的支持。國防部長又能做什麼?可以說。只有得到元首支持,戰爭準備工作才能步入正軌。

站在顏靖宇的立場上,這肯定不是點個頭或者搖個頭那麼簡單的問題。

可以說,在是否應該積極爲戰爭做準備,也就是積極推動戰爭的問題上,顏靖宇面臨的決策難題絕不亞於當年的顧衛民。要知道,這是與另外一個超級大國的全面戰爭,打贏了的話一切好說,打輸了的話,毀掉的不僅僅是一個國家領導人的前程,而是整個中華民族的未來!

第62章 驚弓之鳥第9章 最高威脅第66章 內在動力第6章 波瀾不驚第21章 重大遺漏第25章 意外失足第79章 兩個基本點第16章 推波助瀾第83章 最後席位第36章 牽制力量第18章 女豪傑第26章 秘密交易第19章 奔向目的地第52章 趁火打劫第135章 最大一塊飛地第88章 甕中捉鱉第26章 搭臺唱戲第6章 戰爭策劃者第18章 軍長大會第111章 處處被動第1章 遲來的條約第64章 重量級說客第146章 王牌對王牌第60章 造勢第182章 美國企業的滑鐵盧第105章 佔領區第19章 奔向目的地第32章 大殺器第74章 毀滅性轟炸第48章 冒險第80章 戰爭計劃第32章 信號第33章 超級潛艇第19章 沒有硝煙的戰爭第59章 戰場求生第117章 蓄意挑釁第15章 論爭第62章 摩拳擦掌第101章 戰略警戒第11章 不良感覺第40章 殺雞用牛刀第104章 對症下藥第32章 信號第151章 心領神會第124章 和平契機第31章 掌握主動權第39章 主權宣言第6章 波瀾不驚第88章 虎將虎軍第63章 想當將軍第110章 克敵之長第17章 殊途同歸第90章 自掘墳墓第109章 留任第157章 東家出面第19章 遷都問題第79章 表演時間第70章 負資本第100章 左鉤拳第144章 信息第一第24章 推銷戰爭第39章 正中下懷第184章 各讓一步第51章 醉翁之意第52章 重大收穫第4章 倫敦條約第100章 杯弓蛇影第38章 第一槍第7章 啞巴虧第1章 打打停停第4章 拉幫結派第13章 亮牌第122章 特種炸彈第65章 一舉兩得第139章 公民意識第140章 回家過春節第31章 干擾第41章 不變應萬變第15章 羣策羣力第42章 冷戰陰影第101章 戰火蔓延第72章 高調亮相第69章 轉移重點第54章 第一人第156章 外交努力第2章 臭味相投第53章 碧空逞雄第54章 反省第103章 衆口難調第55章 非常閱兵第2章 野心家第14章 驟然緊張第56章 由海向陸第47章 信息網絡戰第117章 蓄意挑釁第28章 準備計劃第16章 新聞戰第73章 大權在握第114章 最後叮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