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拉人入夥

bookmark

到趙潤東,紀佑國不得不感嘆歲月不饒人

雖然只比紀佑國小五歲,但是趙潤東的精神狀況明顯好得多忙了近兩天,國防部長不但沒有半點疲憊的樣子,還精神抖擻,走起路來落地有聲

“潘雲生給我打了電話,清晨的時候,我還跟老彭談了一下”

紀佑國壓了壓手,說道:“正在發生的事情還是次要的,日本只是跳樑小醜,再怎麼折騰也是那個樣根據現在掌握的情況,我非常擔心美國在這起衝突中發揮的作用”

趙潤東點了點頭,順手拿起香菸“這件事情我也在考慮按照潘雲生的說法,即便保釣行動不是CIA暗中策劃的,都與CIA有很大關係從目前的國際局勢來看,美國有很多理由製造東海衝突”

“美國的意圖很明顯,問題是我們該怎麼做?”

趙潤東抽了兩口煙,沒有立即回答這個問題,也無法立即回答這個問題

“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紀佑國習慣性的摸了摸下巴,“不管真相如何,只要與CIA有關,我們就能大致斷定美國的意圖弄清楚敵人的意圖,還得搞明白我們的目的歸根結底,這起衝突與日本的關係並不大,日本只是被推上前臺的小丑什麼時候打、怎麼打、打的規模多大、什麼時候結束,日本都做不了主”

“老紀,有句話,我不知道該說不該說”

“但說無妨,我們又不是外人”

趙潤東又吸了兩口煙,滅掉菸頭後,才說道:“在去年的印巴衝突中,我們展示了軍事實力,增強了軍民的信心問題是,我們做得並不徹底,民衆又無法理解政府的苦衷,導致很多人認爲我們錯過了收復藏南地區的最佳機會接下來的軍事改革,軍隊大換血,讓很多軍人感到茫然這些都給別有用心份子可趁之機,給我們增添了很多麻煩如果這次還是二不跨五,搞得不上不下,恐怕會產生更加惡劣的後果”

紀佑國淡淡一笑完全明白趙潤東這番話地意思

第四次印巴戰爭結束後共和**心大振、民意激昂紀佑國趁機大搞軍事改革隨後國內出現了很多質疑聲特別是在網絡上很多人都懷疑元首在戰略決策上犯了嚴重錯誤沒能趁機收復藏南地區

能不能收復藏南地區紀佑國心裡很有數

印度是有核國家按照最保守地估計印度保有地核彈頭在兩百枚左右如果共和國貿然出兵收復藏南地區很可能導致戰爭升級逼得桑托斯孤注一擲在建立起“國家導彈防禦系統”之前共和國無法抵抗印度地戰略報復即便通過反報復共和國能夠摧毀印度地所有大中型城市、乃至所有工業基地將印度打回石器時代共和國也將遭受無法承擔地損失

紀佑國放棄了收復藏南地區地打算並不表示共和國放棄了合理地領土要求

軍事改革對共和國造成地衝擊更加明顯主要是大批將領、軍官退役數十萬裁減軍人需要就業

一年下來,軍事改革遇到了很多阻力

按照外界分析,如果不是紀佑國在軍隊中擁有崇高威望,軍事改革必然胎死腹中,不會取得成功

“你是說,我們應該趁機收復釣魚島?”

趙潤東點了點頭,說道:“你說的那些問題,我也在考慮如果我們的猜測沒錯,美國蓄意挑起東海衝突,表明美國無暇東顧,只要我們不打擊日本本土、沒有與日本爆發全面戰爭,美國就不會參戰,最多向日本提供軍事援助”

紀佑國沒有吭聲,他也做出了類似判斷

“釣魚島問題不同於印巴戰爭”趙潤東又點上了一根香菸,“戰場在海洋上,不存在攻佔日本領土的問題,美國也沒有承認釣魚島是日本領土只要我們打掉日本的海上作戰力量,就能迫使日本接受既成事實,以停戰談判的方式結束衝突按照潘雲生的分析,美軍還需要一個月才能做好攻打伊朗的準備工作

如果我們能在一個月之內完成收復釣魚島的作戰行動,還能收到牽制美國的效果”

“這麼打,衝突規模不會小到哪裡去”

“打得再厲害,也只是海上衝突”趙潤東淡淡一笑,說道,“論作戰能力,我們有足夠的能力幹掉一支、甚至兩支‘九十艦隊’除非日本想跟我們拼命,不然就得吞下戰敗的苦果以目前的情況來看,只要美國不想跟我們直接對抗,就不會允許日本擴大沖突規模我們也要做好心理準備,日本不是印度,我們的損失不會小到哪裡去”

紀佑國沉思了一陣,說道:“照你這麼說,我們根本沒有選擇的餘地”

趙潤東嘆了口氣,如果有選擇的餘地,就不

衝突了

“不管怎麼樣,我們首先得搞清楚事件的真相……”

沒等紀佑國把話說完,王元慶就急匆匆的走了進來“剛收到消息,日本外相將在五分鐘後發表外交聲明”

紀佑國微微皺了下眉頭,讓王元慶打開了電視

“黃國巍外長打來了電話,詢問我們要不要立即表態”

“先看看日本政府的態度”

國泰賓館頂層的豪華套房內,彥博接到電話後,也打開了電視葉永畿則讓秘書去準備了一些酒水糕點,招待遠道而來的貴客

“葉宏集團”掌門人、“葉氏家族”第四代族長葉永畿只有四十三歲,算得上年輕有爲

與彥博不同,葉永畿並不是白手起家十八歲,葉永畿以優異成績獲得哥倫比亞大學全額獎學金,主修法律專業二十五歲,葉永畿獲得法學與經濟學博士學位,回“葉宏集團”擔任投資顧問三十歲不到,葉永畿接替父親,出任“葉宏集團”CEO,並且成爲了當月《福布斯》雜誌的封面人物接下來的十年中,在葉永畿的全力推動下,“葉宏集團”賣掉了所有副業,全力經營水利建設與生態能源四十歲,葉永畿正式成爲“葉宏集團”董事長,兼任CEO此時,“葉宏集團”已經是全球第二大水利設備、水利工程建設與生態能源開發企業,總資產超過了3500億美元

與彥博相同的是,年輕時的求學經歷改變了葉永畿的人生

早在彥博回國前四年,葉永畿就在上海成立了“葉宏集團中國分公司”,主營新興能源,參加了數個大型水電站與風電站的建設工作

隨着彥博回國,葉永畿加快了“葉宏集團”的轉型步伐

半年間,“葉宏集團”在共和國的新增投資增加了250美元,參與了十多個大型能源項目,與中科院生態能源研究所展開合作,聯合開發環保能源葉永畿還以私人名義出資2美元,在共和國偏遠農村地區修建15萬個沼氣池

秘書把酒水糕點送進來後,葉永畿親自去關上了門

“所謂無事不登三寶殿,先生專程前來拜訪,不是找葉某喝茶聊天的吧?”

+;大國內投資,所以專程前來尋找合作機會”

“沒有這麼簡單吧?”葉永畿朝電視屏幕上的日本外相看了一眼,笑着說道,“先生是元首面前的大紅人,‘三堅集團’如日中天,要不了多久就將成爲全球最大的資源類企業我這個小小的集團公司,恐怕入不了先生法眼”

“葉先生這麼說就見外了,我們都是歸國華人,都期盼民族強盛、國家興旺”彥博也朝電視屏幕看了一眼,“數代人漂泊海外,我們的祖輩沒能目睹祖國的盛況,不能不說是天大的遺憾我們有幸目睹民族走上覆興之路,更應該盡到炎黃子孫的義務,爲祖國添磚加瓦,出一份綿薄之力”

“局勢逼人啊,先生不會熟視無睹吧?”葉永畿淡淡一笑,目光回到了電視屏幕上

“這正是我來找葉先生的原因”

葉永畿微微皺了下眉頭“先生的意思是……”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彥博放下了雪茄,“不瞞葉先生,當初我決定回國,因爲這裡纔是我們的故土落葉歸根、遊子歸家,走得再遠,我們都要回來民族昌盛、國家強大,需要每一箇中華兒女做出貢獻熱愛祖國、熱愛民族,不應該是一句口號,更應該是實際行動彥博不敢誇海口,只要民族需要,彥博願意付出一切”

葉永畿的面部肌肉抽搐了幾下“先生這話,是說葉某沒有這份熱忱?”

“當然不是!”彥博淡淡一笑,說道,“所謂物以類聚、人以羣分,彥博相信葉先生也是華夏赤子,才登門拜訪”

“我也不瞞先生四年前,永畿就決定回國發展,只是俗事羈絆,不像先生這麼灑脫”葉永畿長出了口氣,“與先生不一樣,永畿不是白手起家,很多時候身不由己

但是在民族大義上,永畿絕不含糊”

“能有葉先生這句話,彥博就放心了眼前,正有一個機會擺在我們面前”

“什麼機會?”

問完,葉永畿順着彥博的目光朝電視屏幕看去略微遲疑一下,他露出了驚訝神色

憑藉在商海多年搏殺的經驗,葉永畿猜出了彥博沒有說出來的話

今日30更,殺上更新狀元榜第一位置,

第103章 衆口難調第22章 西方不亮東方亮第76章 攻堅戰第15章 新興時代第19章 遷都問題第96章 九分鐘的戰鬥序十六縱橫捭闔第14章 婆羅門貴族第32章 箭在弦上第34章 借刀殺人第11章 識時務第78章 針鋒相對序八生死角逐第3章 風聲漸緊第29章 海軍在行動第35章 有備而來第83章 最後席位第56章 最後的機會第24章 風暴來臨第16章 海軍革命第126章 一線希望第110章 克敵之長第14章 兩手準備第31章 換裝序幕第73章 新紀錄第49章 核戰爭陰雲第95章 眼高手低第58章 爭分奪秒第97章 殊途同歸第126章 進攻號第2章 臭味相投第2章 白宮新主人第101章 雷厲風行第57章 胸懷大志第15章 真正的敵人第110章 擺明立場第55章 包餃子第55章 非常閱兵第130章 登陸美國第58章 地面戰爭第132章 決戰態勢第82章 調整第114章 寶刀不老第132章 聯合反潛第44章 改寫命運的情報第29章 別無選擇第38章 戰爭跡象第40章 天降奇兵第56章 連唬帶嚇第171章 趕盡殺絕第33章 劇變第74章 開盤第93章 煮熟的鴨子飛了第67章 意外收穫第38章 理想惹的禍第70章 負資本第38章 大禍臨頭第59章 沒有硝煙的戰鬥第47章 漫長的發展道路第30章 超大規模第52章 緊急會議第96章 突圍第120章 空降兵出動第37章 暗度陳倉第2章 軍情局長的面子第3章 日印結盟序七死亡遊戲第114章 停火談判第153章 機會第132章 末日瘋狂第75章 全面化第22章 局外人第95章 前程第42章 冷戰陰影第45章 部署第136章 霸王硬上弓第124章 領跑者第58章 爭分奪秒第86章 戰前動員第100章 左鉤拳第46章 特殊存在第57章 主動與被動第126章 步兵之王第79章 硝煙再起第13章 情報安全第160章 半島戰爭分水嶺第13章 同志加兄弟第122章 全面銷燬核武器第125章 追趕者第130章 兩手準備第58章 風雨來襲第89章 最重要的戰果第57章 偷襲第101章 中國意第83章 圍殲第52章 不屈序九死裡逃生第50章 掌握主動權第39章 空中航母第48章 緊鑼密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