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危機四伏

bookmark

量熱錢涌入日本,立即成爲國際資本市場上的“頭等

東海危機爆發後,國際金融炒家就嗅到了“血腥味”。雖然在共和國發表外交聲明後,中日矛盾有所緩和,但是隨着“小道消息”傳開,鼻子比狗還靈敏的國際金融炒家立即蜂擁而至,準備大展拳腳。

到13日中午,彥博等人轉移到日本的資金還不到50美元。

也就是說,來自國際金融炒家的熱錢多達250美元。

與此同時,還有大約200美元的熱錢流入中國金融市場。

國際金融炒家的動作之快,多多少少超過了彥博等人的預料。從客觀角度看,這又完全符合“市場規律”。

金融危機爆發後,以對衝基金爲代表的國際熱錢失去了主要投資渠道。

數年下來,雖然世界各國先後走出金融危機,經濟發展步入正軌,給投資者創造了更多的投資機會,但是金融資本追求的是高利潤、高回報,正規投資無法滿足它們的胃口。只要有獲得高額回報的機會,貪婪的金融資本家就不會袖手旁觀。

第四次印巴戰爭後,國際金融炒家就席捲了印度金融市場。

據不完全統計,印巴宣佈停戰到2015底,從印度流出的資本高達320美元,絕大部分都是國際金融炒家的“戰果”。

印度的金融市場太小了,無法滿足金融大鱷的“血盆大口”。

去年。共和國在安理會上否決了擴常提案。國際金融炒家就盯上了共和國與日本地金融市場。

因爲共和國還沒放開匯率管制、無法自由結匯。所以國際金融炒家更加“關注”日本。

短短數個月。東京證券交易所日經225數上47%。突破18000大關。資本收益率超過27倍。資本泡沫被吹大了數倍。7月11日。東海危機爆發。當天上午。開盤僅半個小時。日經指數暴跌超過10%。被迫暫時停盤。下午覆盤後。又在不到一個小時內暴跌超過10%。交易所被迫再次停盤。到13中午。日經指數跌至11000以下。兩個半交易日內。日經指數下跌幅度超過38%。市價縮水33%。

最初兩天。絕大部分日本股民還非常“樂觀”地對待東京股市暴跌。

在一些日本投資者地眼裡。暴跌說明擠出了資產泡沫。恢復了正常金融秩序。比不溫不火地長期衰退好得多。暴跌之後必有暴漲。隨着股價跌入谷底。持觀望態度地投資者開始入場抄底。

13日上午。在指數繼續暴跌地情況下。東京證券交易所地交易額止跌上漲。

隨着日經225數暴跌,之前入市的國際熱錢迅速脫身,導致日元匯率持續走弱。到13上午,日元兌美元匯率由10日的104跌至121。

此時,彥博等人的資金入場,日元匯率小幅升至120

因爲彥博等人投入的資本並不多,所以日本金融監管機構的調查不會有任何結果。

作爲率領日本走出金融危機陰霾的首相,小澤對突然涌入的國際熱錢不敢有絲毫大意。與鳩山通了電話後,小澤一面命令情報部門介入調查,一面下令啓動“金融干預機制”,防止金融資本市場出現劇烈波動。

可惜的是,小澤沒能找準方向。

日本金融監管系統重點“關注”的是東京股市,而不是匯市。

隨着日經指數暴跌,完成套現操作的國際熱錢必然再度涌入股市,低價抄底後擡高股價,吹大資本泡沫,再縫高拋售,席捲日本國內投資者的入市資金。對日本政府來說,穩住股市、防止出現資本泡沫是穩定國內金融市場的關鍵。

匯市上的小幅度波動反而沒有引起注意。

因爲日本是以加工出口爲主的國家,爲了擴大出口規模,日元必須保持在較低價位,所以日元適當貶值,對處於困境中的日本經濟有益無害。

股市與匯市不是獨立存在的,兩者會相互影響、相互作用。

日經指數繼續暴跌,必然導致日元匯率持續走弱,使進口原料價格上漲、企業盈利降低,從而進一步導致股市暴跌,形成正反饋、產生惡性循環。日經指數合理上漲,將導致日元匯率走強,使出口產品價格上漲、出口額減少、出口利潤增加、企業獲得適當盈利,從而使股市維持穩定,形成負反饋、產生良性循環。日經指數持續暴漲,將導致日元匯率持續走強,出口盈利無法彌補出口額減少產生的損失、企業盈利降低,從而導致股市暴跌、金融市場急劇震盪,爲金融炒家提供暴炒機會。

從可能出現的幾種情況來看,日本政府必須出手干預,維持市場穩定。

13日下午,小澤召開內閣緊急會議,商討出臺維護金融市場的臨時政策。

面對風起雲涌的金融市場,日本政府能夠採用的維穩手段非常

在剛剛結束的2015到2016財年,日本的財政預算赤字達到了創紀錄的47萬億日元。2016到2017財年預算案還在議會討論,很難迅速獲得批准。雖然金融市場上的動盪還沒嚴重到需要政府救市的地步,但是日本政府也拿不出太多的救市資金。

出臺行政干預法案的難度一點都不比湊集救市資金低。

討論一個下午,沒能得出任何切實可行的結論。

小澤也不得不承認,除非國內大集團出手,不然無法對付洶涌而來的國際金融炒家。

會議結束後,小澤跟鳩山通了電話,彙報了內閣討論的結果。

皮球踢到了鳩山腳下,接下來該怎麼做,小澤就管不着了。

此時,真正引人矚目的不是日本金融市場,而是日本外務省在下午點30分發表的一份聲明。

內容很簡短:日本將盡快修復釣魚島上被燒燬的導航燈塔。

該聲明一經發表,立即引起熱議。

按理說,修復導航燈塔由國土交通省負責,也應該由國土交通省發表相關通告。由外務省發表聲明,表明修復導航燈塔並不是日本的事情。

中國會在這件事情上做出讓步嗎?

黃國巍收到日本大使送來的外交照會後,立即前往元首府,彙報相關情況。

“這是在試探我們的態度。”紀佑國冷冷一笑,說道,“如果我們保持沉默,默許日本修復導航燈塔,等於在外交上做出重大讓步,默認了日本對釣魚島的行政管轄權。如果我們立即發表譴責聲明,則會使局勢迅速惡化,使日本產生戒心。”

“即便局勢不惡化,日本也起了戒心。”黃國巍嘀咕了一句。

紀佑國笑着搖了搖頭。“你這話也有道理,如果日本沒有戒心,就不會放風試探我們的態度。”

“關鍵是,我們的準備工作還未到位。”

“時不待我啊。”紀佑國長嘆一聲,“外交部在上午放出消息,日本在下午就做出反應,表明日本高層已經意識到局勢的嚴峻性,斷定我們會採取果斷行動。雖然現在還在打‘嘴仗’,但是要不了多久就會真刀實槍的幹起來。既然我們已經放出風聲,就不能無果而終。你去準備一下,儘快發表一份聲明。”

“正式聲明?”

紀佑國點了點頭,說道:“你親自出面,堅決反對日本在釣魚島上開展侵犯我國領土主權的活動。把話說重點,不要不溫不火。”

“我馬上準備,爭取在下午五點前召開新聞發佈會。”

紀佑國沒有耽擱外長的寶貴時間,等黃國巍離開後,他跟彭茂邦通了電話。

“我看了新聞報道,日本太囂張了,竟然在這個時候擴大事態。如果不立即採取果斷行動,不但國家將顏面掃地,我們的外交政策也將受到質疑。”

“老彭,不要這麼激動。”紀佑國靠在椅子上,慢條斯理的抽了兩口煙,“我已經安排黃國巍去準備措詞嚴厲的外交聲明,爭取五點前召開新聞發佈會。”

“有用嗎?”彭茂邦的語調很激動,“如果外交行動有效果,問題早就化解了。”

“我明白你的意思,不然也不會給你打電話。我想知道,如果外交聲明沒有產生作用,有什麼辦法可以懲戒日本,又不會立即引爆衝突?”

電話那頭的總參謀長沉思了一陣,說道:“辦法肯定有,但是必須讓我放手幹。”

“能保證不讓局勢失去控制嗎?”

“不敢絕對保證,只能盡力而爲。”

沉思了一陣,紀佑國說道:“說說具體的辦法。”

“要想修復釣魚島上的導航燈塔,日本必須出動船隻與直升機,我們可以調遣東海艦隊前去攔截。只要日本海上自衛隊不首先開火,我就能控制住局勢。”

“有效果嗎?”

彭茂邦遲疑了好一陣,才說道:“僅僅攔截運輸船隻,效果不會太明顯。如果有必要,可以幹掉幾艘日本潛艇,讓日本知道我們的手段。這會使事態擴大,會不會引爆戰爭,還得看日本願不願保持沉默。”

“除此之外,還有別的辦法嗎?”

“我現在能想到的,就只有這個辦法。”停頓了一會,彭茂邦又說道,“老紀,我知道你在想什麼。既然衝突無法避免,我們就應該趁早下手。即便日本立即派船隻前往釣魚島,兩到三天之內局勢都不會惡化。後面怎麼做,我們早就商量好了。”

紀佑國沉思了一會,說道:“你說得沒錯,就這麼做吧。”

放下電話後,元首走到了窗戶旁邊,朝外面的花園看去。

引爆戰爭的不是藉口,而是利益。

今日30更,殺上更新狀元榜第一位置,

第111章 進攻的空降兵第57章 胸懷大志第58章 地面戰爭第47章 多方因素第177章 爭分奪秒第115章 附帶影響第179章 外長會晤第102章 戰爭規模擴大第81章 因勢利導第134章 短促的戰役第19章 奔向目的地第78章 主力艦第35章 交易第20章 謀面第75章 內外並重第44章 閉門決策第168章 軟硬結合第119章 人贓俱獲第18章 責任第102章 重獲自由第56章 前方第89章 戰爭影響第80章 輕重緩急第159章 成功一半第100章 老謀深算第42章 未發生的叛亂第5章 旋風戰爭第22章 我行我素第84章 戰略截擊部隊第120章 初嘗甜頭第9章 針對性第116章 危險重重第79章 利益同盟第51章 潛艇殺手第60章 絕不拋棄第47章 多方因素第115章 定居點第82章 堅持路線第145章 較勁第122章 激戰將至第4章 有與沒有第87章 艦隊北上第171章 趕盡殺絕第101章 雷厲風行第188章 摧枯拉朽第39章 九天之上第168章 軟硬結合第1章 遲來的條約第142章 特種炸彈第52章 緊急會議第35章 奇兵第67章 秘密武器第10章 女兒的支持第29章 穩定因素第113章 倒計時第85章 靈活戰術第34章 偷襲得手第154章 全面挑戰第86章 增援部隊第160章 半島戰爭分水嶺第47章 多方因素第15章 焦頭爛額序十九民族之魂第63章 想當將軍第16章 海軍革命第153章 重塑形象第124章 領跑者第68章 量才爲用第22章 空中爭雄第163章 摧枯拉朽第123章 全面考慮第38章 自主決策第34章 民族資本家第49章 場鬧劇第91章 契機第68章 自釀苦果第43章 蛛絲馬跡第47章 戰況膠着第46章 隔岸觀火第6章 波瀾不驚第50章 未來戰士第74章 最後的預備隊第34章 別有用意第57章 主動與被動第10章 意外中的意外第89章 雅浦海戰第51章 第一張戰略牌第105章 西非戰火第57章 挑戰與機遇第15章 表態第45章 風雨飄搖第69章 轉折第67章 快速船隊第75章 內外並重第11章 喜憂參半第181章 戰略博弈第76章 新時代的空中戰鬥第69章 權益第15章 論爭第62章 攻防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