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裡應外合

bookmark

世界都認爲中國將與日本爆發戰爭的時候,局勢發生折。

718,日本內閣政府連續公佈了數條消息。

除了實施全國戒嚴、逮捕暴動份子、依法解散破壞社會秩序的民間社團之外,日本外務大臣宣佈將以和平談判的方式、與中國商討解決釣魚島爭端,成爲當日最受矚目的熱點新聞。

戰爭陰雲消散,和平契機出現。

在西方媒體的鼓吹下,似乎中日成了世代友好的鄰居,兩國間根本沒有領土爭端、沒有歷史紛爭、沒有遺留問題,就連數十年前那場奪走了三千五百萬中華兒女生命的戰爭都不存在一樣。

這不是盲目樂觀,而是蓄意製造的和平假象。

鼓吹和平的同時,西方媒體集體選擇性失明,忽視了日本政府並沒對16日發生在釣魚島海域的軍事衝突發表任何聲明。

在理智者的眼力,這只是暴風雨來臨前的短暫平靜。

皮球踢到了共和國的腳下,紀佑國必須做出決策。

聽完潘雲生的彙報,元首陷入沉思之中。

日本政府在外交上大踏步後退,不見得是好事。按照軍情局蒐集到的情報,如果與日本談判解決爭端,西方國家必然橫加干涉,讓釣魚島爭端再擱置幾十年,日本將趁機把非法侵佔變爲既成事實,使共和國失去收回失地的最好機會;如果拒絕談判、以武力解決爭端,共和國將失去道義支持,遭到西方世界的制裁。

打。還是談?

紀佑國必須權衡利弊。做出最佳選擇。

“老紀。我覺得應該換個角度看問題。”

聽到情報頭頭地話。紀佑國朝潘雲生投去詢問目光。

“當前。日本面臨地最大問題不是釣魚島爭端。而是金融危機。”潘雲生拍了下手上地文件。“從我們獲得地情報來看。日本在爲戰爭準備爭取時間。只要我們加高籌碼。談判必然破裂。談不攏。只能打。從一開始。我們就將打擊日本經濟作爲首要目標。收復釣魚島是次要目標。如果日本政府地救市行動遇到挫折。無法在短期內穩定金融市場、使經濟恢復發展、提高國民收入。必然向外轉嫁矛盾。化解國內危機。到時候。就算我們不想打。日本也會挑起戰爭。”

紀佑國微微點了點頭。說道:“這些。我都想到了。可是問題不能這麼看。”

潘雲生皺了下眉頭,等着元首繼續說下去。

“日本根本沒資格做我們的對手,我們的敵人是日本身後的美國。今天的新聞你也看了,西方媒體衆口同聲的支持和平談判。爲什麼?不是日本需要時間,而是美國需要時間。”紀佑國拿起香菸,抽了兩口,才語氣沉重的說道,“通過第四次印巴戰爭,我們在伊斯蘭世界的形象大爲改善。去年我訪問沙特與伊朗,爲我們進軍中東埋下了伏筆。羅迪克上任後,不顧國內的實際情況,以懲戒兇手爲名,再次打出反恐牌。他的目的不是剷除恐怖組織,甚至可以說,從布什政府開始,以打擊恐怖組織的名義推行全球戰略是美國的基本政策。沒有老鼠,養貓幹什麼?沒有恐怖組織,需要世界警察嗎?攻打伊朗,美國一舉多得。從長遠看,二十年之內,石油仍然是不可替代的重要能源。”

潘雲生暗暗一驚,說道:“你的意思是……”

“阻止美國攻打伊朗纔是我們的首要目的。”紀佑國淡淡一笑,說道,“日本只是跳樑小醜,就算今天拿它無可奈何,只要我們保持現在的發展速度,二十年之內就能讓日本俯首稱臣。釣魚島爭端也是小事,只要我們下定決心,敢於承擔損失,隨時都能打回來。相反,如果讓美國推翻伊朗政府,獨霸中東地區,未來二十年,我們的發展將受到巨大影響,生存環境也將急劇惡化。如果說國際舞臺是一個巨大的棋盤,我們不能只着眼邊角,更要盯緊中盤,才能戰勝對手。”

潘雲生既驚訝,又佩服。

“和平談判只會浪費寶貴的時間,可我們又不能迴避。”紀佑國摸了摸下巴,說道,“之前我與龐興龍談過,日本解決金融危機的手段非常有限。目前看來,在社會動亂擡頭的情況下,日本政府增發國債的可能性不大。”

“龐總理有什麼建議?”

“他能有什麼建議?”紀佑國淡淡一笑,說道,“按照他的說法,最好先下手爲強。”

“什麼意思?”潘雲生有點搞不明白。

“日本要想度過難關,只能向IMF與WB借貸。WB購買了大量美國長期國債,還向南美國家提供了數千億美元貸款,可用資金並不多;能爲日本提供援助的只有IMF。我們在IMF有數千億美元的提款權,如果將

借到手,IMF就無法爲日本提供充足的救市資金。”

“難度很大,IMF不見得會按照我們的意思做。”

“借錢不是我們的目的,不管是日本,還是我們,都得按規矩辦事。按照龐興龍的說法,如果IMF偏袒日本,我們可以提起申訴,甚至威脅撤回認購權。國際仲裁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只要拖上十天半個月,日本金融危機繼續惡化,IMF的貸款將變得毫無意義。到時候,IMF還得考慮能否收回貸款。”

“看來,龐總理確實比我們懂行。”

“我已經讓他着手安排。”紀佑國呵呵一笑,說道,“除了從外界施加壓力,打擊日本經濟外,我們還得從內部着手,瓦解日本國家機器。”

“你是說……”

“你手上不是一張王牌嗎?”紀佑國朝潘雲生手上的文件看了一眼,“此時的日本,算得上內憂外患。作爲幕後執政者,鳩山鹹次郎非常清楚局勢的嚴峻性,不然不會極力拉攏福田多聞與鹿野平二。日本沒有倒下,與三股政治勢力結盟有很大的關係。如果能夠瓦解民主黨、自民黨與右翼政黨聯盟的結盟關係,日本內閣將被迫集體辭職,進入政治動盪期。失去統一領導,日本能夠化解金融危機、向我們叫板嗎?”

潘雲生猛的一驚,明白了元首的意思。

“其實,從一開始,我並沒有想過要搞亂日本。”紀佑國露出了嚴峻神色,“結果事態越鬧越大,幾個跳樑小醜不知天高地厚,妄圖爲帝國主義借屍還魂。既然如此,我們也沒必要顧忌什麼。”

“如果搞垮日本政府,可能起到適得其反的效果。”

“我們要以長遠目光看待問題。”紀佑國對潘雲生語重心長的說道,“中日矛盾非一日之寒,誰都無法在一夜之間化解宿怨。這些年,日本張牙舞爪,到處惹是生非,無非狗仗人勢、狐假虎威。畜生永遠都是畜生,惹急了,管得了主人敵人?我們這一棍子敲下去,日本肯定會喪心病狂、四處咬人,下一棍子就輪不到我們了。要是日本咬了幾個蠻不講理的傢伙,就算美國不會揮淚斬馬禝,也會避而遠之。到時候,日本成了喪家之犬,不但失去最大的靠山,收拾起來也更加容易。”

“高見,真是高見!”潘雲生不得不佩服紀佑國的戰略目光。

“理想是美好的,道路是曲折的。”紀佑國呵呵一笑,說道,“能否實現目標,還得看我們每一個人的努力。”

“我馬上回去安排。”

紀佑國點了點頭,說道:“我們已經掌握主動權,就不要手下留情。”

“明白,保證讓你滿意。”

送走軍情局局長後,紀佑國讓王元慶把龐興龍與黃國巍請了過來。

小動作要做,場面上也要過得去。

當天上午10點30分,黃國巍代表共和國國務院宣佈,將於日本進行談判磋商,盡一切努力和平解決釣魚島爭端。

隨後,負責外交工作的國務院副總理賀之平召見日本大使,發出外交照會。

和平曙光顯露,世界輿論紛紛大肆報道。

因爲東京證券交易所停盤,所以利好消息沒有對日本股市產生影響。日元匯率在下午停止上漲,最終報收107,比前一交易日略降07%。

傍晚,回到東京寓所的李存勳等人收到了潘雲生髮來的最新命令。

“讓你失望了,不是回國機票。”劉曉賓將計算機屏幕朝向了李存勳,“老潘的胃口越來越大,竟然給我們安排如此棘手的任務。”

“誰叫你們是軍情雙雄呢?”

聽到女間諜的話,兩位超級間諜同時翻了下白眼。

“我們得重新計劃一下。”李存勳拿起香菸,沒等他反應過來,菲菲就替他點上了煙。“首先得考慮我們是否已經暴露,其次得考慮行動的難度,還得做好最壞的打算。”

“或許,我們可以等上兩天。”

“時間是最大的問題。”李存勳靠在了沙發上,“換個角度,如果鳩山發現莊園的監視系統遭到入侵,即便不知道是誰幹的,也不知道泄露了什麼消息,都會提高警惕,採取必要防範措施。”

“關鍵得看他採取何種防範措施。”

李存勳點了點頭,說道:“小心駛得萬年船。儘快聯繫宮本,同時告訴老潘,我們需要軍情局與兄弟單位提供協助。”

消息立即發出,幾個龐大的情報網聞聲而動。

已經從新書月票第二跌下來了,兄弟們,還要讓《國策》繼續跌下去嗎?

第25章 欲擒故縱第140章 戰術創新第33章 雄辯第85章 決戰跡象第6章 試驗部隊第7章 惡魔第78章 燒烤元首第43章 和平利用第139章 初見成效第63章 一錘定音第37章 兵棋推演第20章 謀面第131章 戰爭加速第69章 人質第39章 殺雞儆猴第61章 圍城戰第44章 豪賭第30章 布控第9章 國家代言人第49章 勝利與問題並存第151章 地區化第82章 新境第35章 意外收穫第84章 王牌軍的實力第27章 世界大戰第103章 衆口難調第6章 飛赴紐約第24章 出山第153章 民族希望第67章 同盟體系第17章 高潮迭起第56章 連唬帶嚇第44章 緊鑼密鼓第15章 羣策羣力第76章 強將弱兵第54章 反省第118章 關鍵的一小步第42章 秘密部隊第129章 決戰在即第129章 決戰在即第141章 最高級別警告第35章 多手準備第54章 被動選擇第3章 秘密同盟第50章 司令官的職責第13章 救場第9章 空降兵第128章 無價的經驗第33章 劇變第140章 猛虎下山第119章 最後的瘋狂第84章 排兵佈陣第131章 陰霾重重第179章 外長會晤第51章 積極備戰第148章 創造歷史第64章 龍出昇天第132章 無法完成的工作第12章 艱難抉擇第29章 穩定因素第57章 挑戰與機遇第19章 針鋒相對第36章 戰爭惡魔第51章 醉翁之意第108章 速戰速決第49章 保留第95章 火山爆發第16章 關鍵決策第16章 基礎第3章 餘熱第37章 兵棋推演第6章 會錯意第93章 大轉折第91章 斡旋第44章 緊鑼密鼓第82章 堅持路線第6章 第一顆火星第148章 人心惶惶第121章 見風使舵第43章 萬事俱備第1章 聯合國風雲第15章 智者千慮第11章 轉機第4章 倫敦條約第164章 有得必有失第86章 最後的孤島第84章 戰火重燃第21章 戰爭到來第143章 五加九會議第28章 孰輕孰重第14章 撥開雲霧第33章 雄辯第139章 公民意識第99章 安慰性決議第50章 司令官的職責第145章 智勇雙全第141章 積重難返第75章 全面化第69章 轉移重點第11章 全面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