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漁翁之利

bookmark

獨面對萊斯利,弗雷德裡克輕鬆了許多。

“沒想到,一個如此簡單的問題,爭論了幾個月。”

“也不能怪伯克利。”萊斯利勉強笑了下,“伯克利爲軍隊與軍火商服務,如果我們以‘限制發展核武器’爲由制裁日本,軍售合同得重新審議,出口給日本的武器裝備中,包括進攻性武器裝備在內的,可以成爲核武器運載工具的武器裝備都將受到限制,軍火商的利益受到損害。”

“與軍隊有什麼關係?”

“如果不讓軍火商從外貿中獲得利潤,哪有錢開發新式武器裝備?”

弗雷德裡克嘆了口氣。“看樣子,我們是沒有辦法說服伯克利了。”

“其實,關鍵得看中國的態度。”

“什麼意思?”弗雷德裡克皺起了眉頭。

“我們不能僅僅考慮自己的政策,還得考慮中國的政策。”萊斯利推了下眼鏡,“這段時間,我一直在關注中國的行動。日本發展核武器,首先感到威脅就是中國。日本搞出這麼大的動靜,中國不可能不知情。直到現在,中國沒有做出任何表態。”

“這說明什麼?”

“中國在跟我們比耐心。”

“什麼意思?”弗雷德裡克端起了咖啡杯。

“拋開其他因素。我們把問題看現實一點。不管是制裁。還是軍事禁運。乃至出動軍隊全面封鎖。我們都無法阻止日本研製核武器。解決問題地辦法只有一個。由我們、或者中國出兵推翻日本政權。”

弗雷德裡克遲疑了一下。隨即點了點頭。

“不管誰出兵。代價都非常高昂。甚至無法承受。暫且不說日本能否在完蛋之前研製出核武器。將核武器用於戰爭。即便辦不到。且迅速戰敗。任何一個國家都無法解決一億多日本人地生存問題。”萊斯利苦笑了一下。說道。“這還不包括高達數十萬億地戰爭費用。解決日本在戰後地生存問題能拖垮我們。或者中國。”

“因此。中國希望我們出手?”

“正是如此。”萊斯利點了點頭,說道,“現在不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我們不可能像當年那樣,扔下兩顆原子彈之後把軍隊開進日本。如果我們主動出兵,日本軍政府將以民族情緒鼓動所有日本人與我們作戰。在不使用核武器的情況下,我們將爲此付出數十萬軍人陣亡的代價。當然,我們可以使用核武器。問題是,如果我們使用核武器,中國會袖手旁觀嗎?肯定不會,中國會以各種各樣的理由給我們製造麻煩,甚至在我們擊敗了日本地時候,積極出兵佔領日本,坐享戰果。”

“反過來也一樣。”

萊斯利微微一笑,說道:“這就是問題,我們希望中國出兵,中國希望我們出兵。”

“最後看着日本坐大。”

聽到弗雷德裡克地話,萊斯利只能苦笑。

眼前的這一幕,與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的歐洲何其相似。當時,西方集團與紅色蘇聯都知道納粹德國將對外擴張,給世界帶來災難,可是都希望納粹德國將槍口朝向對方,不願意“惹火燒身”,結果都成了受害者。

“或許,我們應該與中國接觸。”

“作用不會太明顯。”萊斯利嘆了口氣,“關鍵問題是戰爭帶來的損失。即便我們與中國聯手製裁日本,也無法阻止日本研製與生產核武器。只要中國不願意承擔戰爭損失,我們又不能承擔戰爭損失,再怎麼溝通也沒有用。”

“總不能不表態。”

“這麼說吧,表態反而會產生負面效果。”

弗雷德裡克皺起了眉頭,似乎不太相信萊斯利的話。

“中國正在等我們表態。”見到總統地表情,萊斯利只能所得更詳細一點。“如果我們的態度軟弱一點,中國會認爲我們更加急於壓制日本,從而開出非常高昂地條件,讓我們無法承受。如果我們的態度強硬一點,中國會認爲我們想借此機會挑起中日戰爭,採取更加極端的政策。”

“沒有中間方案?”

萊斯利聳了下肩膀。“不是沒有,只是很難找到中間方案。”

“至少應該爲此做出努力。”弗雷德裡克沉思了一下,說道,“你過幾天去中國,試探中國的態度,儘量找到中間方案。”

“不要抱太大的希望。”

“我們必須解決這個問題,不然美國將成爲受害者。”

“誰都是受害者。”萊斯利苦笑了一下,說道,“即便找到中間方案,我們與中國出兵推翻日本軍政府。戰後,中國肯定會佔領日本的部分地區,甚至會與我們肢解日本。我們不但會失去牽制中國地唯一力量,還將使韓國倒向中國。結果可想而知,朝鮮半島遲早會和平統一,中國也會和平統一。到時候,我們

限制中國?大蕭條過去之後,中國將成爲最強大的國戰無可避免,最終我們將像蘇聯一樣,在持續數十年地冷戰之後轟然倒下,永遠淪落爲二流國家。”

弗雷德裡克的眉頭跳了幾下,顯然被萊斯利描繪地“未來”嚇住了。

“最理想的辦法還是讓中國在解決日本地時候耗盡國力。”

“問題是,有可能達到這樣的目的嗎?”

“不是沒有可能,只是我們能不能辦到。”

弗雷德裡克皺起了眉頭,示意萊斯利繼續說下去。

“日本發展核武器的目的是什麼?村上貞正再瘋狂,也不會把核武器當常規武器使用,與我們、或者中國比拼戰略打擊實力。核武器的主要目的是戰略威懾,讓常規軍事行動”合法化“,阻止大國的干預。日本爲什麼要達到這個目的?顯然日本政府想盡快向國民證明能力,以對外擴張緩解國內矛盾。短期內,日本能夠威脅到的只有周邊國家。常規軍力上,日本不是中國的對手,不會急着與中國拼個高下。俄羅斯用戰略核威懾做護身符,日本本土過於狹小,不敢立即招惹俄羅斯。日本能動的,只有韓國。”

“這對我們來說,將是一場災難。”

“這得看怎麼理解。”萊斯利微微一笑,說道,“日本的出路是‘大陸政策’,獲得更加廣闊的生存空間,獲得更多的資源。利用軍事衝突迫使韓國擴充軍隊、挑起半島危機,日本獲得出兵朝鮮半島的機會。走到這一步,中國怎麼辦?”

“肯定會出兵朝鮮半島。”

“如此一來,中國會不會對付日本?”

弗雷德裡克微微一愣,說道:“你的意思是,利用半島戰爭,迫使中國對付日本?”

萊斯利點了點頭。“以中國目前的實力以及對外政策,只要出兵朝鮮半島,就會不遺餘力的打擊日本。到時候,我們可以幫助韓國重建,在中國出兵日本的時候插上一手,坐收漁翁之利。”

沉思了一好一陣,弗雷德裡克說道:“問題是,日本軍政府沒有理智。”

“這是我們必須解決的問題。”萊斯利推了下眼鏡,“只要中國登陸日本本土,日本軍政府肯定會使用核武器。中國肯定意識到了這一點,不然不會在兩年前加速‘國家戰略防禦系統’的建設工作。因爲軍政府沒有理智,我們不得不考慮日本在極端情況下采取‘核捆綁’策略,所以我們也得儘快完善‘國家彈道導彈防禦系統’。”

弗雷德裡克點了點頭,說道:“這是肯定的,必須確保本土安全。”

“如果達到了這個目的,我們就將成爲贏家。”

“我們不能把中國考慮得太簡單了。”

萊斯利微微一笑,說道:“中國的領導人確實不簡單,問題是,他們沒有別的選擇。以目前的情況看,日韓衝突將在年內爆發。五年之內,半島戰爭必然爆發。中國肯定據此調整了國家戰略,如果能夠提前引爆半島戰爭,中國就將成爲最後的輸家。”

“提前引爆半島戰爭?”

“最塊兩年之後,最慢三年之後!”萊斯利稍微遲了一下,說道,“辦法很簡單,日韓衝突後幫助韓國恢復武裝力量。”

弗雷德裡克沉思一陣,說道:“這些還不夠,必須讓中國相信我們在努力解決問題。”

“我儘快訪問中國,爲總統正式訪問中國打下基礎。”

“我?”弗雷德裡克遲了一下,說道,“沒錯,我應該主動訪問中國,表現得積極一點,讓中國放鬆警惕。當然,得讓你先去探路,摸清中國的底牌。”

萊斯利微微一笑,表示正是這個意思。

“這樣吧,你下月月初去中國,把我的訪問時間訂在八月份。”

“沒問題。”萊斯利點了點頭,“我儘快與中國外交部溝通,把消息發出去。”

“做得坦誠一點,必須讓中國相信我們正在努力解決問題。”

萊斯利笑而不語,說服弗雷德裡克是一件非常簡單的事情。

6月23日,萊斯利以美國國務卿的身份照會共和國外交部,安排了訪問的行程安排。

收到消息後,趙潤東既感驚訝,又感好笑。

讓黃國巍做好外交方面的安排後,趙潤東將接待萊斯利的工作交給了國務院總理龐興龍。畢竟萊斯利是美國國務卿,與其對等的是政府總理,趙潤東沒有必要“降級”會見美國總統的“管家”。

封推期間,半小時一更,閃爍更兄弟們一起瘋狂,讓大家爽個夠!

啥票啥支持都來點吧!

第33章 壟斷經營第74章 傳奇部隊第82章 借題發揮第53章 強強對話第37章 專多能第37章 兵棋推演第108章 江河日下第7章 人財兩不誤第63章 轉變思想第11章 爲戰爭做準備第176章 棘手問題第174章 民衆眼裡的戰爭第86章 空中夾擊第122章 全面銷燬核武器第14章 收復失地第72章 高調亮相第51章 第一張戰略牌第33章 戰爭降臨第189章 最後的鬥爭第104章 戰略轉折點第23章 何去何從第118章 關鍵的一小步第29章 穩定因素序十六縱橫捭闔第95章 眼高手低第47章 戰況膠着第19章 赤裸裸的威脅第67章 同盟體系序九死裡逃生第86章 最後的孤島第189章 最後的鬥爭第77章 急轉直下第89章 解密第78章 當面保證第9章 政治參謀第104章 三航母戰鬥羣第82章 外交戰第116章 事發突然第18章 軍長大會第77章 三方角逐第134章 無條件投降第99章 單獨戰役第42章 兩難處境第92章 揀便宜第66章 勢成騎虎第132章 決戰態勢第116章 事發突然第16章 金錢操作第56章 高潮跌宕的前戲第4章 重要證物第16章 迎難而上第50章 明爭暗鬥第5章 時事造英雄第147章 炮彈開路第6章 前程第93章 全面調整第12章 艱難抉擇第6章 波瀾不驚序十二全體動員第145章 打破僵局第40章 玩概念序十九民族之魂第36章 雷霆一擊第109章 打招呼第82章 借題發揮第92章 被動局面第131章 不同命運第25章 欲擒故縱第38章 快節奏第41章 光復第30章 眼界高低第1章 科學怪人第127章 討價還價第108章 選擇第137章 高瞻遠矚第117章 好心幫倒忙第74章 情報網絡第155章 先決條件第4章 秘密顛覆行動第41章 龍牆第28章 孰輕孰重第151章 地區化第163章 摧枯拉朽第128章 借題發揮第17章 多事之秋第22章 元老第118章 進軍古巴第55章 以戰促和第63章 王牌的實力第84章 內訌第47章 多方因素第101章 決定性戰役第38章 自主決策第47章 多方因素第96章 突圍第1章 遲來的條約第103章 歷史性時刻第7章 借勢第9章 共和國模式第45章 驚天陰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