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秘密交易

bookmark

潤東送客出門,潘雲生與李存勳用眼神交流了一番。

李存勳的提議不但具有可行性,還很有現實意義。情報界,因爲國家利益需要,無法通過正規渠道達到目的,所以不得不採用秘密行動或者秘密交易的案例比比皆是,比如當年的“伊朗門事件”。

這類行動有一個共同點:必須得到國家最高領導人的首肯或者默認。

因爲用來交易的是與國家根本利益密切相關的“最高機密”,所以情報部門沒有擅做主張的權力,必須獲得國家最高領導人的授權。

趙潤東回到書房,潘雲生重新泡上了幾杯茶。

“小潘,你還挺不客氣的嘛。”

“老趙,在你這,我需要客氣嗎?”潘雲生呵呵一笑,說道,“我考慮了一下,小李提的建議值得我們探討。”

趙潤東在沙發上坐了下來。“我也這麼認爲,所以把你們單獨留了下來。”

劉曉賓碰了下搭檔,李存勳一點都不興奮。關鍵是提出建議,而是採取行動。

“我大概考慮了一下,覺得具有可操作性。”趙潤東端起茶杯,沉思一陣,說道,“關鍵有兩點,一是美國是否願意與我們交換技術,二是拿什麼技術跟美國交換。這兩個問題鋪開,又有很多細節問題需要解決。比如進入實質談判階段後,美國會提出什麼樣的要求;談判結束後,用什麼方式交換;怎樣才能保證在拿到美國技術的同時,我們的技術又不落入美國手中等等。”

“這正是我們需要解決地問題。”潘雲生拿起香菸。呵呵一笑。把煙放了下來。“第一個問題不需要考慮。只要我們拿出美國沒有、又急切需要地關鍵技術。美國肯定會與我們交易。第二個問題非常複雜。美國很有可能要我們提供複合蓄電池地詳細技術資料。因爲美國已經掌握複合蓄電池地生產技術。雖然比我們落後得多。工藝也複雜得多。但是美國有了基礎。所以我們不能像欺騙日本那樣欺騙美國。說得嚴重一點。即便我們提供最簡單地生產技術。以美國地科技實力。能在此基礎上提高複合蓄電池地產量與質量。因爲複合蓄電池地生產技術與金屬氫催化劑密切相關。所以美國會將我們提供地技術用在其他領域。一竅通百竅通。風險比我們能夠想到地大得多。”

趙潤東長出口氣。沉思起來。

“能不能在交換地時候做手腳?”

潘雲生看了劉曉賓一眼。隨即笑着搖了搖頭。

“在交易中做手腳地可能性爲零。”李存勳擡起頭來。說道。“如此重要地交易。不管是我們、還是美國。首先考慮安全。肯定不會採用電子儲存方式。不用考慮在電子設備上做手腳。交換前雙方都要驗貨。美國有足夠地技術實力查證我們提供地是否是真實技術。無法用假技術矇騙CIA。”

“那就只能在CIA地人員帶着技術回國地途中下手。

“風險太大,但不是沒有可行性。”李存勳沉思了一陣,說道,“首先得設置信息障礙,使CIA無法通過其他渠道把得到的技術傳回去。其次得查清楚CIA人員的回國路線,安排相關的行動人員。最後得設計適當的攔截手段,不能惹火燒身。”

“還有我們的安全問題。”

潘雲生壓了壓手,說道:“這些都是行動上地細節問題,肯定有解決辦法。關鍵是,誰去接頭?”

李存勳與劉曉賓同時一愣,隨即苦笑了起來。

趙潤東遲疑了一下,朝兩位軍情局的“新秀”看了過去。

“他倆不行。”潘雲生嘆了口氣,說道,“小李與小劉是CIA通緝地‘要犯’,抓到他倆比獲得任何關鍵技術的意義都要重大。”

“其他人員呢?”

“外勤特工肯定不行,級別太低。高級間諜也不行,與CIA接頭就會暴露身份。”潘雲生沉思一陣,說道,“如此重要地事情,只有我出面。”

趙潤東暗暗一驚,說道:“你出面,風險太大了。”

“風險是對等的,既然由我出面,肯定要求與CIA局長進行交易。”潘雲生淡淡一笑,說道,“現在八字還沒一撇,不用把問題考慮得太嚴重。正式交易之前,還得與CIA秘密接觸,確定所有細節問題。沒有幾個月,根本搞不定。如果風險實在太大,超出了我們地控制範圍,交易隨時可以終止。”

趙潤東沉思一陣,說道:“不能表現得太積極。”

“這是當然,對等交易是你情我願的事情,既不能強迫,又不能乞求。”

討論到此結束,具體的工作由軍情局全權負責。

此時,弗雷德裡克回到華盛頓,立即召見了萊斯利與特雷杜伊。

“情況比日本公佈的消息糟糕得多。”特雷杜伊首先做了情報

“X-11的射程在三千五百千米以上,如果將彈頭質量安裝第三級發動機,射程將突破五千千米,成爲洲際彈道導彈。”

按照國際標準,射程超過5000千米的導彈爲洲際導彈。

弗雷德裡克皺起眉頭,等特雷杜伊繼續說下去。

“X-11採用的是固體燃料發動機,小型化工作做得非常好,運載能力在一千千克以內,可以大致斷定日本在彈頭小型化技術上已經取得突破。雖然試射的X-11只有一枚彈頭,但是我們不能據此斷定日本沒有掌握分導技術。一般情況下,第一次試射的目標都比較低,主要檢驗關鍵技術是否過關。以日本的航天技術,在短期內掌握最基本的集束式分導技術的難度並不大。”

“還有別的分導技術?”

特雷杜伊點了點頭,說道:“彈道導彈地分導技術主要有兩種,集束式分導技術與多目標分導技術。前者相對簡單,主要用來彌補彈頭威力不足、精度不高產生的缺陷,實戰意義不是很大。後者複雜得多,需要在導航、制導、變軌、彈體分離等方面有足夠地技術積累。以日本的技術基礎,三到五年內很難掌握多目標分導技術。”

弗雷德裡克點了點頭,朝萊斯利看了過去。

“X-11只是開始,不是結束。”萊斯利首先提出觀點,“以日本的科技實力,研製彈道導彈、即便是洲際彈道導彈不存在任何難度。關鍵是,日本與英國一樣,屬於沒有戰略縱深的島嶼型國家。

從X-11較高的技術起點來看,日本肯定打算建造戰略核潛艇,將潛射彈道導彈作爲基本戰略威懾力量。日本還會開發巡航導彈、特別是空射巡航導彈,彌補戰略核潛艇地不足。短期內,日本還將進行多次導彈試射,很有可能在年內進行第一次核試驗。彈頭小型化工作也將在年內、最遲明年年初完成。到明年年初,日本有足夠的能力製造至少二十枚核彈頭。”

“這不足以構成戰略威懾能力。”

萊斯利點了點頭,說道:“以日本所處的情況,要想具備戰略威懾能力,至少需要保有一百五十枚核彈頭,並且擁有至少一艘戰略核潛艇。按照CIA~提供地相關情報,日本在三年內建成戰略核潛艇的可能性超過了百分之八十。戰略核潛艇要想具備威懾能力,還得依靠潛射彈道導彈。以日本的技術實力,在三到五年內突破潛射彈道導彈的技術難題沒有多大難度。關鍵是,日本第一代戰略核潛艇地性能是否先進到不被我國、或者中國的攻擊核潛艇發現與擊沉。”

“關鍵還得看中國的態度。”

弗雷德裡克看了眼特雷杜伊,說道:“中國的態度肯定會出現轉變。X-11的性能不足以對我們構成威脅,卻能對中國構成致命的威脅。雖然中國正在努力發展國家戰略防禦系統,期望擁有足夠地戰略防禦能力,但是建設進度明顯滯後。如果中國發現無法在日本具備足夠的戰略威懾能力之前完成國家戰略防禦系統地建設工作,很有可能提前出手,摧毀日本發展核武器與彈道導彈的基礎設施。”

“我們可以在這個問題上給中國提供一點動力。”

“什麼意思?”弗雷德裡克朝萊斯利看了過去。

“首先與中國進行情報合作,交換與日本核問題有關地情報。”萊斯利稍微沉思一陣,說道,“在情報上做手腳,讓中國相信日本有足夠的能力在短期內具備戰略威懾能力,讓中國感到切身威脅,迫使中國出手。”

“恐怕這還不夠。”弗雷德裡克晃了晃手,說道,“中國地情報系統非常發達,我們能夠提供的情報相當有限,很難矇騙中國。再說了,如果中國認爲我們沒有誠意,很有可能私下與日本接觸,以此向我們施壓。”

萊斯利苦笑了一下,沒有反駁總統的觀點。

“能夠讓中國做出決心的辦法只有一個。”特雷杜伊停頓了一下,等總統與國務卿都朝他看來時才說道,“讓中國儘快具備有限的國家戰略防禦能力,使中國認爲有能力攔截日本的戰略武器,從而使中國高層做出用外科手術式的空中打擊摧毀日本的核設施與導彈設施的決定。”

弗雷德裡克與萊斯利都皺起了眉頭。

“當然,我們不但要與中國秘密接觸,還要表達誠意。”

沉思一陣,弗雷德裡克朝萊斯利看了過去。國務卿思考得更久,過了好一會,才點了點頭,表示認同CIA局長提出的辦法。

封推期間,半小時一更,閃爍更兄弟們一起瘋狂,讓大家爽個夠!

啥票啥支持都來點吧

第108章 當機立斷第133章 最高指示第88章 虎將虎軍第2章 軍情局長的面子第74章 牽一髮動全身第10章 生存法則第116章 大國舞臺第26章 民主共和日第27章 不爛之舌第42章 正面交火第48章 偷襲第124章 領跑者第6章 第一顆火星第3章 換屆選舉第79章 戰場外的戰鬥第149章 左衝右突第128章 知錯就改第15章 焦頭爛額第80章 扯皮第13章 最高級別第54章 導彈雨第43章 演變的世界第37章 變策第61章 硬仗第78章 以假亂真第139章 公民意識第103章 被動應戰第16章 新聞戰第88章 民族種子計劃第111章 和平信號第33章 各有所需第24章 接頭第57章 挑戰與機遇第91章 契機第41章 光復第121章 見風使舵第31章 換裝序幕第55章 大獲全勝第33章 壟斷經營第86章 空中夾擊第102章 重獲自由第90章 天羅地網第73章 從政治家到政客第55章 包餃子第25章 意外失足第72章 高調亮相第12章 地面戰鬥第165章 擴大化第114章 寶刀不老第55章 包餃子第140章 猛虎下山第22章 局外人第44章 第一槍第11章 爲戰爭做準備第101章 戰火蔓延第25章 國家戰略計劃第51章 第一張戰略牌第149章 現實與理想第101章 爛攤子第23章 找準目標第16章 關鍵決策第38章 頭號威脅第13章 暗中支持第93章 全面調整第9章 政治參謀第134章 短促的戰役第57章 坦克大戰第147章 老樹新芽第39章 地面戰鬥第23章 有毒的蛋糕第52章 制空王牌第4章 秘密接頭第13章 聯合火力支援第176章 棘手問題第4章 相互叫板第114章 寶刀不老第6章 試驗部隊第14章 收復失地第4章 拉幫結派第185章 戰火再起第71章 全面爆發第90章 爆炸效應第76章 變味第12章 憤怒的總統第32章 軍事政變第6章 戰爭策劃者第79章 俄羅斯泥潭第46章 惡戰的徵兆第134章 轟炸開始第46章 導彈消耗戰第46章 導彈消耗戰第38章 戰鬥單位第56章 盛極而衰第79章 利益同盟第38章 頭號威脅第103章 春雷序七死亡遊戲第33章 壟斷經營第74章 情報網絡第56章 最後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