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手到擒來

bookmark

如果要評選第四次印巴戰爭中最神秘的“角色”,盧誠聞指揮的特種部隊、孔志高領銜的陸航試驗部隊、樑國翔所在的海航試驗部隊、以及空軍試驗部隊都要與“劍魚”號潛艇爭奪“頭號主角”;如果評選收穫最豐碩的“角色”,就非“劍魚”號潛艇莫屬了。

潛艇離開榆林港,進入深水航道後,華劍鋒才與樂家成一同開啓了提前放入保險櫃的命令文件。

隨後“劍魚”號以二十七節的最高航速一路南下,到達納土納羣島以南海域後,纔將速度降到十六節,跟隨一艘從廣州前往阿布扎比的VLCC超級油輪,從巽他海峽進入了印度洋。

選擇巽他海峽,而不是馬六甲海峽,主要爲了避開美國海軍的潛艇。

“劍魚”號的行動屬於絕密,甚至連“劍魚”號的存在都屬於絕密。印巴危機爆發後,“華盛頓”號航母以臨時停靠的名義進駐新加坡,第七艦隊的數艘攻擊核潛艇也進入了印度洋。

美國肯定會想到,中國海軍將派遣潛艇去印度洋監視印度海軍。

美軍潛艇必然在馬六甲海峽守候,等待中國潛艇自投羅網。只要中國參戰,美國將把中國潛艇的活動情況通報給印度海軍,引導印度反潛兵力圍剿中國潛艇,甚至親自出手擊沉中國潛艇。

華劍鋒不能冒險,“劍魚”號率先出發,就是要提前在印度洋上佈下一顆暗棋。

進入印度洋後,“劍魚”號轉向北上,從安達曼-尼科巴羣島西面經過,在七月一日上午到達拉姆比利潛艇基地外海。選擇好潛伏點後,“劍魚”號將速度降到了六節,放出了長達一千五百米的拖拽式線列聲納。

因爲“劍魚”號的側舷被動聲納基陣過短,所以不得不用上拖拽式聲納。

如果有別的選擇,華劍鋒不會使用拖拽式聲納。使用拖拽式聲納之後,潛艇的速度必須保持在六到十二節之間,還不能做高強度機動。如果需要追擊敵潛艇,或者規避敵潛艇,必須收回,或者割斷拖拽式聲納。一般情況下,沒有任何潛艇艇長喜歡在實戰中使用拖拽式聲納。

當然,拖拽式聲納的優秀性能是不容質疑的。

“劍魚”號埋伏在拉姆比利東南大概五十五海里處,通過拖拽式聲納,能夠清楚聽到從基地內進出的船隻,以及艦艇發出的聲響,並且進行精確定位。當然,印度潛艇也別想從“劍魚”號的“耳朵”底下溜出去。

僅僅一個白天,“劍魚”號先後探測到了六艘潛艇。

兩艘209,兩艘877型“基洛”,還有兩艘“魷魚”,華劍鋒對這些“小蝦米”沒有任何興趣。出與“職業本能”,華劍鋒讓聲納長測試了“魷魚”的靜音性能,發現法國人的宣傳非常誇張。相隔一百二十千米,“劍魚”號的拖拽式聲納都能截獲“魷魚”發出噪音,並且進行對比分析。由此可以算出,“魷魚”號在由DCN公司生產的AIP系統推進時,噪音至少有一百一十五分貝,而不是法國人宣稱的九十五分貝。

印度潛艇集體出動,引起了華劍鋒的高度重視。

天黑後,他讓潛艇上升到了潛望鏡深度,希望能夠收到總參謀部發來的命令。只是,他白等了一個晚上。直到天亮後,才收到確切消息:印巴即將開戰,搜尋監視“殲擊者”號核潛艇。

收到命令後,華劍鋒立即讓“劍魚”號下潛到了二百五十米深度。

當時,他還不能確定“殲擊者”號是否在基地內。核潛艇可以在海上活動四十五天以上,印巴危機爆發後,充當戰略核威懾力量的“殲擊者”號就有可能離開潛艇基地,進入了孟加拉灣。

憑藉從盧誠聞那裡學來的“直覺”,華劍鋒覺得“殲擊者”號就在附近。

當然,這絕不是狹隘意義上的“直覺”。

“殲擊者”號是印度自行建造的第一艘核潛艇,設計原形爲前蘇聯海軍的“查理-1”型攻擊核潛艇。爲了具備戰略核威懾能力,“殲擊者”號指揮台後面的艇體內安裝了十二具垂直導彈發射管。憑藉射程僅一千五百千米的“戰術彈道導彈”,“殲擊者”號很難完成戰略核威懾任務。這種不倫不類的設計讓“殲擊者”號成了四不像,既難以像戰略核潛艇那樣發揮威懾作用,又難以像攻擊核潛艇那樣執行戰術任務。

爲了解決這個問題,“殲擊者”號的姊妹艇“戰鬥者”號變成了一艘試驗覈潛艇。

“殲擊者”號的命運沒有好到哪裡去,2011年年底服役之後,花了三年才勉強形成戰鬥力,然後進駐拉姆比利,執行戰備巡邏任務。接下來的一年半中,中國海軍的攻擊核潛艇只與“殲擊者”號遭遇了一次,遭遇海域就在拉姆比利附近。從其他渠道獲得的情報也證明,“殲擊者”號正式服役之後,只執行過一次戰備巡邏任務,持續時間不到二十天,活動海域在基地附近。

這樣的核潛艇只算得上是一隻昂貴的“鐵皮花瓶”。

華劍鋒有足夠的理由相信,“殲擊者”號不會離開拉姆比利,就算出海執行戰備巡邏任務,也不會離拉姆比利太遠。

耐心的等待很快就收到了回報。

上午十點,印度宣佈發動自衛反擊戰之前大概半小時,“劍魚”號的聲納長聽到了一股奇特的噪音。計算機判斷出噪音源在一百七十千米外的時候,華劍鋒都有點不敢相信。直到完成噪音數據對比,確定是“殲擊者”號之後,華劍鋒纔不得不相信,印度的首艘核潛艇確實是“大嗓門”。

悄悄逼近“殲擊者”號的時候,華劍鋒收到了總參謀部發來的戰鬥命令。

沒有任何遲疑,他一面下令收回拖拽式聲納,一面釋放通信浮標,隨後“劍魚”號加速到十六節,向“殲擊者”號殺去。

當時,“殲擊者”號在“劍魚”號的東北面,正在向拉姆比利方向前進。

由此可以推斷,“殲擊者”號確實在執行戰備巡邏任務,如果中國用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襲擊印度,“殲擊者”號將用攜帶核彈頭的彈道導彈攻擊中國西南地區的大中城市。

只是,“殲擊者”號向拉姆比利返航,讓華劍鋒有點想不通。

難道是“劍魚”號的行蹤被“殲擊者”號發現?

“殲擊者”號的噪音高達一百三十七分貝,“劍魚”號的噪音不到九十分貝。如同一個人在吵鬧的舞廳裡面,很難聽見旁邊人的交談聲一樣。“殲擊者”號的自噪聲足以淹沒其他潛艇發出的噪音。

華劍鋒不得不相信,印度潛艇兵對自己的潛艇沒有任何信心。

“殲擊者”號肯定想回到拉姆比利附近海域,在岸基反潛航空兵與小型反潛艦艇的掩護下活動。

對此,華劍鋒並不在意。

孟加拉灣西部有一條從北向南的暖流,“劍魚”號足夠安靜。即便遭到了印度岸基反潛兵力的攻擊,也能迅速潛到暖流之下,憑藉出色的靜音性能,以及高速航行能力,逃出印度反潛航空兵的搜索範圍,溜之大吉。

當然,必須在此之前擊沉“殲擊者”號。

十二點四十分左右,“劍魚”號的艏部主/被動聲納鎖定了五十五千米外的“殲擊者”號。

華劍鋒一次讓三條魚雷裝定了火控數據,只留下一條魚雷用來自衛。任何潛艇艇長在攻擊目標的時候,都會留下至少一條魚雷,以備不時之需。茫茫大海中,誰能肯定附近沒有別的潛艇?如果在攻擊敵艇的時候遭到其他潛艇攻擊,有沒有那一條用來自衛的魚雷將決定生死。

十三點二十分,距離縮短到四十千米,“劍魚”號首先發射了兩條線導魚雷。

兩條魚雷的航速都設爲四十五節。在這個速度下,魚雷發出的噪音不到一百分貝。以“殲擊者”號的自噪音水平,當魚雷逼近到一千五百米的時候,才能發現魚雷。重型反潛魚雷的最短自導距離爲兩千米,到時候,“殲擊者”號上的聲納兵聽到的不是魚雷航行時發出的噪聲,而是魚雷攻擊聲納發出的拍擊聲。

華劍鋒沒有打算給對手任何機會,發射兩條魚雷後,他讓第三條魚雷處於隨時可以發射的狀態,並且選擇了七十節航速的自導攻擊模式。如果前兩條魚雷失的,還得立即發射第三條魚雷。

事實上,華劍鋒的準備有點多餘。

十四分鐘之後,兩條魚雷上的導線自動脫落,因爲導線總長度只有二十千米。

接下來,魚雷將在慣性制導系統的控制下,沿着預設航線逼近目標。

又過了十三分鐘,魚雷的攻擊聲納啓動。

僅僅用了十五秒鐘,魚雷的攻擊聲納就探測到了兩千米外的“殲擊者”號核潛艇。隨即,魚雷轉爲高航速模式,航速迅速提高到了七十節。

到這個時候,最大航速僅有二十四節的“殲擊者”號已經在劫難逃了。在遭到兩條重型魚雷攻擊、反應時間不到八十秒的情況下,別說“殲擊者”號,就算是“弗吉尼亞”號,逃生概率也不會超過百分之四。

十三點四十九分,“劍魚”號的聲納長聽到了兩次爆炸聲與艇體破裂發出的聲響。

艇體破裂的聲響漸漸消失後,“殲擊者”號的噪音也完全消失了。

華劍鋒沒有急着慶祝勝利,釋放了通信浮標之後,“劍魚”號調頭轉向,全速下潛到五百六十米的最大安全航行深度,同時將速度提高到了二十七節。

必須趕在印度的反潛航空兵到達之前離開這一海域,逃得越遠越好。

****

新書期間,求推薦求收藏!

第19章 高層會晤第150章 利害關係第145章 技術換產品第5章 軍情局長第2章 情報安全事件第81章 化危爲機第130章 兩手準備第20章 決勝時刻第119章 黎明前的殺機第16章 推波助瀾第14章 隱秘行動第47章 厲害關係第22章 用心險惡第85章 戰略封鎖第135章 超遠程奔襲第26章 搭臺唱戲第112章 由守轉攻第52章 緊急會議第12章 地面戰鬥第44章 緊鑼密鼓第18章 點火第46章 說客第28章 新思維第147章 擅自行動第108章 和平斡旋第42章 聯合國大戲臺第6章 喧賓奪主第57章 超低空霸主第68章 搶先攻擊第47章 兔死狗烹第8章 突然襲擊第24章 推銷戰爭第49章 場鬧劇第53章 新式戰爭第103章 春雷第6章 性格決定成敗第64章 繼續前進第33章 戰爭降臨第72章 鐵腕總理第28章 共和國的憤怒第55章 外太空作戰第68章 必爭之地第37章 登陸第117章 蓄意挑釁第27章 實戰考驗第77章 急轉直下第114章 突然襲擊第46章 航母風波第31章 主動出擊第130章 搶先攻擊第40章 關鍵裝備第97章 虛張聲勢第36章 風雲突變第47章 外交攻勢第55章 點悟第65章 國家意志第30章 超大規模第31章 主動出擊第18章 雙門事件第122章 激戰將至第29章 法定程序第33章 各懷鬼胎第23章 有毒的蛋糕第34章 超低空利爪第24章 死灰復燃序十八神秘物質第113章 倒計時第65章 一舉兩得第44章 最後手段第47章 多方因素第155章 先決條件第25章 分寸與輕重第75章 一擁而上第82章 靠山與替罪羊第33章 雄辯第17章 大戰在即第21章 見招拆招第55章 外太空作戰第87章 拼盡全力第20章 關鍵所在第71章 萬事俱備第58章 主宰天空第74章 情報網絡第9章 熱點時局第9章 以退爲進第9章 國家代言人第47章 戰況膠着第87章 最後的反制第107章 風暴中心第136章 霸王硬上弓第34章 裡應外合第9章 針對性第80章 戰爭計劃第49章 保留第12章 誘惑第88章 開門紅第121章 見風使舵第1章 科學怪人第118章 中堅力量第127章 新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