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超大規模

bookmark

承毅介紹戰役與戰術計劃時,王元慶多次打斷他的重點問題。主要是王元慶不是軍人出身,對軍事問題不太在行。項鋌輝不得不多次向裴承毅遞眼神,讓他注意報告內容,不要太羅嗦。

聽完冗長的戰役與戰術計劃,王元慶沒有急着開口。

之前一直很積極的葉致勝沒有搶“頭彩”,大家都耐心等着。

“作戰行動的指揮工作怎麼協調?”王元慶提出的第一個問題就直奔要害,“按照總參謀部制定的作戰計劃,我軍在初期投入並不大,安州以南的作戰行動由朝軍充當主力,肯定存在指揮與協調的問題,總參謀部打算怎麼處理?”

似乎早已料到王元慶會提出這個問題,項鋌輝不急不慢的說道:“按照我們與朝鮮簽署的相關協議,將在戰爭期間建立兩軍聯合作戰司令部,雙方派遣代表進行溝通合作,相互通報作戰行動。”

“僅僅是通報?”

項鋌輝點了點頭,說道:“除此之外,我們沒有與朝鮮建立聯合指揮機制。”

王元慶明顯對這個回答非常不滿。

“其實,我們不應該對朝鮮軍隊太大的希望。”

看了眼主動發言的裴承毅,王元慶把目光轉向了項鋌輝。

“朝鮮軍隊很有可能在戰爭爆發後數日之內徹底潰敗。不幫倒忙就算好地。”項鋌輝拿起香菸。說道。“我們不能提前參戰。因此不能在戰爭爆發前主動向朝鮮提出建立聯合指揮機構。統一兩軍作戰指揮工作。即便我們主動提出。朝鮮也不會接受。因爲金哲男一直擔心我們控制朝鮮武裝力量。推翻‘金氏家族’。”

王元慶長吸了口氣。示意項鋌輝繼續說下去。

“第一輪進攻。美韓會設法炸死金哲男。至少要讓金哲男與朝鮮軍隊失去聯絡。癱瘓朝軍指揮系統。讓朝軍羣龍無首。只要金哲男在數個小時內沒有下達作戰命令。部署在三八線附近地朝軍將按照預備作戰方案向韓國發動反擊。”項鋌輝稍微停頓了一下。說道。“對朝鮮軍隊來說。這無是自殺式地行動。合理地戰術是退防。鞏固開城北面地縱深防區。對發動進攻地韓軍制造麻煩。爭取反應與準備時間。大規模反擊只能使朝軍後方暴露無遺。爲韓軍快速突擊提供最有利地條件。如果韓軍行動迅速、突擊果斷、兵力充足。完全有可能包圍開城地區地近三十萬朝軍。打一次規模空前地殲滅戰。平壤將徹底暴露在韓軍面前。朝軍將以驚人地速度潰敗。我們不但不要指望朝軍能夠在戰場上發揮多大地作用。還應該在邊境地區做好收容與整編潰敗朝軍地準備工作。”

“情況會如此糟糕?”葉致勝似乎有點不相信。

項鋌輝笑了笑。給裴承毅遞了個眼神。

“這還不是最糟糕地情況。”在國家副元首面前。裴承毅這個上校參謀不像總參謀長那麼輕鬆自如。“朝鮮地軍事思想仍然停留在上個世紀六十年代。不但不熟悉現代化戰爭。還不知道該怎麼打現代化戰爭。即便不考慮日本在第一時間參戰。韓美聯軍將在戰爭爆發時投入至少兩千五百架作戰飛機。二十四小時內能夠出動大約三千五百架次。空中打擊將成爲韓美聯軍地主要進攻方式。朝軍集中部署兵力。雖然對發動地面進攻有利。但是在抵抗空中打擊時卻非常被動。喪失防空作戰能力之後。朝軍將以非常快地速度崩潰。朝軍將主力部署在邊境線附近。平壤將非常空虛。韓軍向平壤挺進地時候。金哲男肯定會命令周圍地部隊向平壤集結。導致安州與元山方向兵力空虛。爲美軍提供登陸條件。隨着美軍快速推進。朝軍肯定會大規模投降。”

葉致勝愣了一下,隨即長出了口氣。

“也就是說,我們要做好單獨作戰的思想準備?”王元慶顯得很平靜。

項鋌輝點了點頭,說道:“從一開始,我們就做好了單獨作戰的思想準備。

當然,後方的工作可以交給朝軍,或者是接受了我們整編的朝軍。”

王元慶沉思一陣,問道:“我們的傷亡會有多大?”

“不會少到哪裡去。”項鋌輝滅掉菸頭,說道,“到底會有多大地傷亡,得看戰爭的規。按照我們的估計,日軍參戰前,陣亡數字在三千到五千之間,傷員不會少於一萬。如果日本大規模參戰,我們在半島戰場上投入八個軍,同時擴大戰爭範圍,陣亡數字肯定會超過一萬,傷員不會少於三萬!”

王元慶微微皺了下眉頭。

“這是最理想的情況。”項鋌輝又拿起了一根香菸,說道,“如果局面失去控制,傷亡官兵必然超過五萬,甚至有可能達到八萬。”

“美軍會有多大的傷亡?”

我們少。”

王元慶長出了口氣,說道:“如此說來,必須在參戰後重點打擊美軍,首先迫使美國撤軍,才能最大限度的降低戰爭規模。”

項鋌輝遲疑了一下,說道:“美國撤軍,日本就會參戰……”

“日本參戰需要時間,不可能一夜之間將幾十萬部隊送過朝鮮海峽吧?”王元慶看了項鋌輝一眼,說道,“迅速擊敗美軍,然後向南推進,爭取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作戰行動,減少我軍傷亡數量。如果有必要,可以提前擴大作戰規模,攻佔濟州島,利用海空力量封鎖朝鮮海峽,阻止日軍上岸。”

“可是……”項鋌輝暗暗一驚,王元慶哪裡是在控制規模,簡直就是在擴大戰爭。

“當然,這只是我的意見。計劃確定之前,還得向元首彙報,徵得元首地同意。”王元慶知道項鋌輝在想什麼,“總參謀部要做好相關工作,只要元首批准該計劃,我們就要做好打一場大仗的準備工作。”

“如此一來,投入的部隊就不止八個軍。”

“南面的作戰行動由陸戰隊負責。”王元慶稍微停頓了一下,說道,“如果陸戰隊能夠順利攻佔濟州島,還能獲得意想不到的好處。”

項鋌輝點了點頭,表示明白王元慶這句話地意思。

濟州島離共和國本土數百千米,陸戰隊能夠打下濟州島,肯定能在臺灣島登陸。因此這場作戰行動擺明了做給臺灣當局看,讓臺灣當局迅速做出決策,爲兩岸和平統一提供最強大的推力。

“除此之外,空軍還得做好打擊日本核目標地準備。”

“相關的作戰行動另外部署,我們沒有重點介紹。”

王元慶點了點頭,說道:“最關鍵地還是那兩艘日本核潛艇。參戰前,海軍要不惜一切代價將其幹掉。

“日本核潛艇的行蹤一直在我們地掌握之中。”項鋌輝的回答非常幹練。

“最後就是海軍航戰鬥羣的部署問題。”王元慶稍微停頓了一下,說道,“上一次半島戰爭讓我們錯過了統一的最佳時機,現在的共和國不是二十世紀五十年代的共和國。雖然我們與美國都不願意爆發直接衝突,但是我們不能讓歷史重演,更不能再次錯失統一的最佳時機。即便與美國爆發海上衝突,也要阻止美國破壞兩岸和平統一!”

“更應該重視日本,而不是美國。”

王元慶皺起眉頭,朝發言的裴承毅看了過去。

“美國的態度比較明確,只要我們參戰,迅速扭轉戰局,就會趁機脫身,不然不會主動拉攏韓日兩國。”裴承毅有點小心翼翼的樣子,“雖然美軍會出動數支航母戰鬥羣,但是主戰場是朝鮮半島,美軍參戰的理由也是美韓軍事同盟。如無絕對必要,美國不會冒着與我們發生全面衝突的風險插手臺海事務。更何況,美國要想幹預臺灣,就得把航戰鬥羣派到我國空軍的打擊範圍之內。在此情況下,再多的航母戰鬥羣也起不了作用。”

項鋌輝點了點頭,表示支持裴承毅的判斷。

王元慶沉思一陣,說道:“即便如此,海軍也要做好充足的準備。如果日本膽敢出兵插手臺海問題,堅決予以殲滅!”

“我們有四支航母戰鬥羣,日本只有兩支航母戰鬥羣。只要美國不出手,日本最多做做樣子,不會玩火。相對而言,我們有能力兩線作戰,日本卻沒有這個能力。只要村上貞正稍微理智一點,就不會在半島戰爭期間挑起新的爭端。”

“看來,沒有什麼值得我擔心的了。最後一個問題,”王元慶看了衆人一眼,說道,“這場作戰行動的指揮工作由誰負責?”

項鋌輝遲了一下,說道:“由我指揮,前線作戰行動由裴承毅上校負責指揮。”

王元慶朝上校參謀看了一眼,似乎有點不相信裴承毅的能力。

“名義上,仍然由我全權指揮,裴承毅上校只是替我下達作戰命令。”項鋌輝笑了笑,說道,“以我軍現在的指揮體系,軍銜不是關鍵問題,我相信裴上校有足夠的能力,擔負起前線指揮工作的重任。”

王元慶又看了裴承毅一眼,沒再多說什麼。

會議到此結束,王元慶離開總參謀部之後去了元首府。雖然沒有提前徵求趙潤東的意見,但是王元慶知道,在軍事問題上一向強硬的趙潤東不會否決他的部署。

這場戰爭的規模將超過所有人的預料。

封推期間,半小時一更,閃爍更兄弟們一起瘋狂,讓大家爽個夠!

啥票啥支持都來點

第138章 極速狂飈第59章 低空坦克第38章 初露頭角第8章 一箭三雕第129章 喉舌之戰第57章 衝突到戰爭第101章 戰略警戒第56章 領頭羊第6章 管中窺豹第77章 皇家空軍的選擇第150章 利害關係第34章 不可爲而爲之第44章 臨時決策第98章 狂暴工具第134章 短促的戰役第65章 開創性戰役第143章 直搗黃龍第152章 聯合第18章 鋼鐵雄心第61章 由冷轉熱第62章 攻防抉擇第2章 大國頹勢第35章 絕路第16章 謀略第155章 先決條件第126章 倒下的民族第138章 高興得太早第61章 山地之王第116章 一守一攻第63章 得意忘形第73章 從政治家到政客第55章 外太空作戰第54章 解除威脅第144章 物降一物第83章 最後席位第92章 私下媾和第17章 戰略決策第115章 附帶影響第54章 第一人第39章 九天之上第48章 誰綁架誰第16章 金錢操作第21章 雄獅之心第79章 戰場外的戰鬥第3章 羣英會集第180章 下基層第114章 窮途末路第28章 促談第76章 強將弱兵第9章 熱點時局第168章 軟硬結合第36章 戰爭惡魔第17章 殊途同歸第23章 毫無秘密第96章 風暴高潮第83章 最後席位第138章 極速狂飈第76章 變味第57章 偷襲第37章 專多能第6章 前程第136章 是好是壞第103章 文明衝突第48章 國家宣言第110章 叛逃風波第59章 左右開弓第56章 準軍事力量第117章 南方決戰第102章 重獲自由第55章 以戰促和第119章 人贓俱獲第34章 亂局第72章 一個民族的存亡第51章 潛艇殺手第18章 責任第89章 狗急跳牆第15章 統一陰霾第133章 假投降第51章 潛艇殺手第81章 變局第146章 王牌對王牌第17章 高原槍聲第71章 民主表決第108章 和平斡旋第4章 拉幫結派第107章 首戰揚威第32章 差距第51章 待價而沽第35章 主動迎戰第28章 準備計劃第144章 信息第一第16章 實地考察第129章 喉舌之戰第5章 旋風戰爭第84章 渺茫的希望第128章 黯然離去第23章 中國問題專家第136章 長遠謀劃第34章 團隊第89章 戰爭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