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痛殲美軍

bookmark

老空降作戰是共和國建國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多兵種行動。

站在前臺的是隸屬於陸軍的空降兵,做出最大貢獻的卻是空軍。

爲了確保制空權,空軍出動6架戰鬥機、16架預警機、24電子戰機、36架防空壓制戰鬥機與12大型加油機,7個小時內出動1架次,其中戰鬥機出動1322次、平均每架戰鬥機出動2次,以壓倒性的優勢掌握了朝鮮北部地區的制空權。

爲此,空軍付出了極爲慘重的代價。

空降作戰結束時,空軍在爭奪制空權的戰鬥中損失了87架J-1、136架J-15、7架DJ-11B,2KJ-22與1架DY-14。與共和國空軍爭奪制空權的美國空軍與海軍航空兵遭受了更爲慘痛的損失;即便按照美國公佈的戰鬥結果,在當天夜間的戰鬥中,美軍損失了811架F-22A、73架F/A-18E/F、62F-35、27架F-35B、112F-335C、13架EA--18F、E-111A、7架E-2D、EP-10B與2KC-767。在凌晨4點後參戰的韓國空軍也遭受了不小的損失;根據共和國空軍統計的戰果,韓國空軍在當天晚上損失了3架F-22K、54F-35K、3架E-111與E-2D。

導致美軍損傷慘重的主要原因是共和國空軍採取了“攻勢防空”戰術。

幾乎所有空戰都發生在朝鮮南江以南空域與東朝鮮灣上空,打到最激烈的時候,共和國空軍的戰鬥機甚至突擊到三八線附近,偷襲美軍與韓軍的支援飛機。至少有2美軍的E-111A、屬於韓國空軍的3架E-111與E-2D在三八線附近被J-1擊落,2在日本海上空等待戰鬥機前來補充燃油地KC-767、至少有在東朝鮮灣上空巡邏的E-2D被J-14擊落。

針對共和國空軍的“偷襲”,美軍展開“反偷襲”。

KJ--22與DY-14均在鴨綠江與圖們江上空被美軍的F-22擊落。

朝鮮半島的夜空被燃燒的戰機照亮,因此被稱爲“燃燒的夜晚”。

大規模消耗。交戰雙方均大傷元氣。

在日本海活動地7支美軍航母戰鬥羣在23日上午“整編”。3支航母戰鬥羣留下來繼續執行作戰任務。另外航母戰鬥羣因缺乏足夠地艦載戰鬥機。被迫撤出日本海。前往北太平洋接收從夏威夷起飛地F-35C與F/A-18E/F。

天亮後。雙方空軍偃旗息鼓。紛紛着手調整部署與戰術。

相對而言。共和國空軍地壓力更大。因爲奪取制空權只是任務之一。空軍還要負責投送空降部隊。

要在小時內投送空降153旅地55C0官兵與配套裝備。難度可想而知!

戰役策劃階段。空軍就遇到了不少地麻煩。

Y-14地最大運載能力爲25~:,一次最多投送個班的空降兵與2傘兵戰車,或者2個1C~貨盤。Y-15的運載能力達到65~:,可以一次投送3個班的空降兵與3輛傘兵戰車,外加2個15~:貨盤。

空降153旅總共有6個步兵營、2個炮兵營與1個後勤營。

按照空軍地作戰計劃,即便Y-14Y-15輸機在小時內飛2個架次,投送所有作戰部隊與第一批作戰物資,總共需要投入188Y-14或者11C架Y-15。戰前,共和國空軍總共只有128Y-11Y-15

20日項鋌輝到瀋陽部署作戰任務後,空降153旅調整了作戰計劃。

爲了增強空降153旅的獨立作戰能力,把隸屬於空降152的1個炮兵營轉調給空降153旅,第一批空投作戰物資由1250~:增加到1700~:,空投任務增加。

不幸中的萬幸是,空投場與機場的距離在200到300米之內。

更加幸運的是,Y-14與Y-15是全電動運輸機,降落後不需維護與補充燃料,裝載時間能夠控制在15鍾之內。

爲了滿足空降153旅地要求,只能讓部分Y-14小時之內飛3個架次。

高強度的出勤率對組織與協調工作造成了巨大的壓力,這也是派遣空降153旅上場的主要原因,因爲該旅是共和國最優秀的空降部隊。

當天晚上,共和國空軍調動了120Y-14與70Y-115,總共飛行次。

小時內,空降153旅地1營全部到達五老。因爲在爭奪制空權的戰鬥中佔了優勢,所以空軍延長了空投時間。

在5點30到7點之間,Y-14與Y-15再次出動,向五老空投了2500~物資。

“額外”的2500~:作戰物資(其中大約有900~:彈藥)對後面地戰鬥產生了決定性的影響。很難想像,如果沒有這批物資,深入敵後、孤軍奮戰地空降153旅能否在數萬美軍的圍攻下堅持到友軍到達。

在最後一輪空投中,空軍損失了2Y-14與1架Y-15。

雖然比起慘烈地空戰,這點損失算不了什麼,但是爲了避免墜毀在黃草裡(長津湖南面的小鎮)附近的運輸機殘骸落入美軍手中,空軍不得不緊急出動數十架戰鬥機,向墜機地點投擲數十噸炸彈,由此引發了雙方在此輪戰鬥中的最

空戰。

天亮後,戰鬥併爲結束。

空降153旅在一夜之間佔領五老,美軍面臨極爲殘酷的現實。

能否奪回五老,將決定北面多美軍陸戰隊官兵的生與死。

雖然沒有能夠奪取制空權,但是美軍掌握着日本海的制海權。天剛亮,伴隨兩棲艦隊活動的“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再次登場,用155毫米艦炮炮擊五老的空降兵陣地。隨後美軍戰略轟炸機到達,用遠程空射巡航導彈轟炸五老。

“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前出,不但可以用EDD炮彈打擊五老地空降兵,還能用遠程防空導彈掩護艦載預警機,以免再次發生夜間的慘劇。

因爲美軍戰略轟炸機均在北太平洋上空發射導彈,所以共和國空軍只能望空興嘆。

對於那些在東朝鮮灣活動的美國海軍戰艦,共和國空軍就不會手軟了。

戰術航空兵“疲軟”,不等於共和國空軍沒有別的手段。

7點,24攜帶遠程反艦導彈的H-99戰略轟炸機從內蒙古大河空軍基地起飛。大約15鍾後,一顆偵察衛星從日本海上空掠過,發現了美軍兩棲艦隊,並且將偵察情報及時發回總參謀部。

8點1C,部署在吉林延邊大石頭空軍基地的6架大型無人飛機起飛。

天羅地網撒向美軍艦隊,2“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仍然在“忘情”的炮擊五老空降兵陣地,沒有意識到即將大禍臨頭。

8點25,H-99機羣到達吉林松花湖上空,陸續發射反艦導彈。

因爲不用進入戰場,甚至不用靠近戰場,所以H-9以最大載彈量執行作戰任務,不但在2個大型彈艙內掛載12枚C-606反艦導彈,還在機翼根部的外掛點上攜帶了12枚反艦導彈,每架H-99攜帶24枚反艦導彈,24轟炸機總共攜帶了576枚反艦導彈!

打擊對象僅僅是美軍兩棲艦隊!

以H-99機羣的打擊能力,足以淹沒一支3航母戰鬥羣,更別說是兩棲艦隊!

大規模對海攻擊的最大問題是作戰協調與指揮,爲此空軍出動了6架大型無人飛機執行引導任務。實際上,只需要大型無人飛機就能完成所有工作。多出動2架,增加了攻擊地“保險”係數。

打擊美軍艦隊,一直是共和國空軍與海軍的重點“研究課題”。

導彈突擊,無疑是最理想的選擇。

爲了解決引導問題,共和國空軍不惜耗費巨資,在“兀鷲”無人飛機地基礎上研製出專門執行引導攻擊任務的“禿鷹”大型無人飛機。

用總價值近20的500多枚反艦導彈攻擊美軍兩棲艦隊確實有點誇張。

8點,正在日本海上空巡邏的E-2D首先發現了即將離開陸地上空地導彈羣。

2正在執行炮擊任務的“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兩棲艦隊裡的2艘“阿利伯克”級驅逐艦立即拉響防空警報,進入防空作戰狀態。在300多千米外活動的3~航母以最快的速度派出艦載戰鬥機,協助兩棲艦隊攔截反艦導彈。

驅逐艦,根本不可能攔截500多枚反艦導彈。

即便緊急起飛的24戰鬥機各攜帶6枚攔截導彈,且攔截成功率百分之百,也不可能拯救兩棲艦隊。

導彈羣到達日本海上空,分成兩批,一批爬升到25000米,一批下降到50米以下。

爬升地導彈既是誘餌,又是“工兵”。

距離美軍艦隊大約250千米時,最前面的那枚C-606轉爲俯衝,到達15000米高度時,彈體與彈頭分離,高能電磁脈衝彈頭在12000米高度上引爆。

結果可想而知,美軍戰艦與戰機的雷達全都變成了瞎子。

由慣性導航系統控制的C-606導彈並沒受到干擾,仍然繼續奔向美軍兩棲艦隊。

隨後,每隔大約30,就有一枚配備高能電磁脈衝彈頭的C-606在12000米高度上引爆。

因爲美軍戰艦與戰機地電子系統配備了脈衝干擾屏蔽裝置,所以電磁脈衝彈頭只能使其暫時“失明”,無法達到徹底“致盲”的目的。每一枚電磁脈衝彈頭地持續工作時間只有25,足以讓美軍戰艦與戰機錯失攔截機會。

利用剩餘的5鍾,反艦導彈從無人飛機那獲取了最新地戰場信息,調整航線,以最佳的角度逼近美軍兩棲艦隊。

前面3分鐘,美軍沒能擊落一枚C-606。

直到最後一枚電磁脈衝彈頭爆炸後,美軍艦隊才進入戰鬥狀態。此時,導彈羣距離美軍艦隊不到0C千米。

對飛行速度25馬赫(超低空)地C-606來說,飛完千米只需要11C秒。

決定美軍兩棲艦隊生死的11C秒!

防空導彈、空射攔截導彈滿天飛舞,拼命攔截衝向兩棲艦隊的反艦導彈。

不得不承認,美軍的攔截能力非常強大。

00之內,至少擊落了210枚-606,對剩下的300多枚C-606就無能爲力了。

結果可想而知。

短短數分鐘內,美國海軍遭受了二戰中途島海戰之後最爲慘重的損失!

按承諾加更,閃爍說話算話,求兄弟們支持,什麼票都來點!

第35章 祖國第135章 最大一塊飛地第8章 疑雲重重第73章 高耗費戰爭第105章 佔領區第66章 來龍去脈第29章 因果關係第148章 人心惶惶第142章 合縱連橫第100章 囑託第12章 合二爲一第149章 左衝右突第100章 老謀深算第120章 槍決生死第90章 正面進攻第143章 五加九會議第57章 挑戰與機遇第91章 來勢洶洶第60章 關鍵點第15章 羣策羣力第91章 全線反擊第40章 掉包第71章 全面爆發第60章 軍事變革第48章 國家宣言第42章 冷戰陰影第58章 利益交換第67章 關鍵時刻第31章 干擾第16章 基礎第65章 隨機應變第22章 我行我素第2章 軍情局長的面子第10章 生存法則第7章 珠聯璧合第67章 意外收穫第5章 時事造英雄第88章 民族種子計劃第42章 人盡其能第39章 鬥法第35章 奇兵第24章 四法案第28章 準備計劃第35章 意外收穫第75章 內外並重第18章 風起浪涌第83章 戰爭動員第117章 蓄意挑釁第31章 暗算第101章 雷厲風行第25章 逃生第41章 結構性調整第62章 膽大包天第13章 煙霧彈第18章 鋼鐵雄心第37章 風起雲涌第57章 胸懷大志第42章 秘密部隊第120章 初嘗甜頭第45章 戰爭需要理由第2章 政治鬥爭第108章 鬥爭第32章 臨時搭檔第119章 二次革命第13章 救場序八生死角逐第14章 真實身份第3章 風聲漸緊第13章 第一單生意第28章 促談第82章 大好機會第85章 決戰跡象序四深海之狼第161章 狼煙四起第57章 挑戰與機遇第45章 雷霆一擊第113章 關鍵問題第36章 先進理念第94章 變色龍的國家第35章 軍售交易第31章 換裝序幕第14章 三足鼎立第144章 奇蹟般的進攻第150章 圍點打援第100章 囑託第34章 民族資本家第126章 一線希望第53章 風雲消散第36章 栽贓嫁禍第140章 猛虎下山第120章 槍決生死第42章 大顯神威第6章 飛赴紐約第32章 夢想與現實第5章 權衡利弊第110章 添油加醋第66章 勢成騎虎第36章 軍事儲備體制第131章 陰霾重重第66章 戰爭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