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糧草先行

bookmark

軍事會議由項鋌輝主持,“主講”卻是裴承毅。

“總體來說,參戰部隊在前兩次戰役中的表現非常出色。”裴承毅先介紹了部隊的情況,“空降153旅非常出色的完成了作戰任務,爲圍殲美軍陸戰隊打下了基礎;第54軍、第37軍與第38軍在第一次戰役中打主攻,尤以第54軍的表現最搶眼。第二次戰役中,表現最出色的仍然是空降旅與空中突擊旅,尤以空降163旅與空降173旅的表現最爲出衆。空降兵在兩次戰役中暴露出很多問題,雖然主要與技術裝備、空降兵的性質有關,但是空降兵的戰術,以及應用方法仍然存在問題。”

“各部隊的休整情況怎麼樣?”趙潤東問了一個大家都感興趣的話題。

“除了空降旅之外,其他部隊都在按計劃進行整編。”裴承毅朝協助會議的秘書看了一眼,讓秘書把早已準備好的文件分給參會領袖。“第37軍與第38軍的情況比較理想,一月十號之前就能重新投入戰鬥。第21軍、24軍、27軍、36軍與611軍從今天晚上開始,陸續前往集結地點休整,預計在十號之前恢復作戰能力。第軍正在南下,計劃在第三次戰役結束之後進行休整。第77軍正在向沙裡院集結,如無特殊需要,不參與第三次戰役。情況最糟糕的是第54軍,至今只有第543旅恢復戰鬥力,另外兩個旅還在進行整編,最快只能在十五號恢復戰鬥力。”

“也就是說,第54軍趕不上第三次戰役了?”

裴承毅點了點頭,算是回答了趙潤東地提問。

“美軍已經撤出朝鮮半島,第三次戰役的主要問題不是兵力,而是物資。”項鋌輝接過裴承毅的話題,說道,“前兩次戰役的物資消耗速度遠遠超過物資補給速度,雖然最有效的解決辦法是儘快開通海運,但是朝韓之間沒有連通的鐵路線,我們必須佔領三八線以南的某座大型港口,才能讓海運揮作用。衆所周知,半島西海岸的港口才能爲我軍所用,而半島西面島礁密佈,水深較淺、航道複雜,不但缺乏深水良港、還極易遭到封鎖。距離最近的是漢城西面的仁川港,向南最理想地是全羅北道的羣山港,然後就是全羅南道的麗水港。羣山與麗水距離前線太遠,攻佔難度大,意義並不明顯。第三次戰役開始後,我軍必須盡最大努力攻佔仁川,解決後勤保障問題。”

趙潤東揉了揉額頭,朝坐在旁邊的彭茂邦看了一眼。

“攻打仁川的難度非常大。”彭茂邦拿起了桌上的香菸。本來他在退役後戒了煙,這幾天又抽上了。“韓軍將領再愚蠢,都清楚仁川地重要性。在之前的戰鬥中,我軍空降兵、低空突擊部隊與快速突擊部隊表現出了極爲強悍的作戰能力。從昨天開始,韓軍加強了仁川的防禦部署。根據已經掌握的情報,韓軍很有可能在我軍攻打仁川時,炸燬所有港口設置,延緩我軍的進攻速度。不能利用仁川,就失去了佔領仁川的意義。短期之內,地面運輸線仍然是我軍的主要補給通道。”

裴承毅微微皺了下眉頭。似乎有什麼想法。

沒等他開口。趙潤東說道:“第三次戰役怎麼打。由我軍投入地作戰部隊與投入地作戰力量決定。裴承毅將軍。你能介紹一下具體情況嗎?”

裴承毅愣了一下。一時沒有反應過來。

“作戰計劃還在制訂。沒有給前線指揮部。還是我來介紹吧。”項鋌輝滅點菸頭。說道。“按照總參謀部制訂地作戰計劃。第三次戰役以攻佔漢城爲主要任務。在此之前。我們需要集中兵力打下開城。打開前往漢城地地面通道。雖然韓軍一直在加強開城地防禦。但是按照我們地判斷。投入三個軍。外加三到五個獨立炮兵旅。能在三到五天之內打下開城。在此期間。由第383旅攻佔板門店與汶山。切斷開城與漢城地地面交通。開城戰役結束後二十四到四十八小時之內起漢城戰役。投入五個軍與六個旅。總計十五萬兵力。具體地作戰行動。現在還沒完全確定。”

“也就是說。需要爲近二十萬地面部隊提供物資保障?”

項鋌輝點了點頭。點上香菸。說道:“後勤保障工作主要由朝鮮國防軍負責。以前兩次戰役地情況來看。朝鮮國防軍地表現還算不錯。利用朝鮮地道路與鐵路。能夠爲十五萬地面部隊提供足夠地作戰物資。其餘地。我們將動員空軍地運輸機。爭取每天向前線運送三千五百噸到四千噸作戰物資。滿足另外五萬地面部隊地物資需求。總體來

要不擴大戰役規模,後勤保障不會有多大問題。”

王元慶聽了半天,說道:“問題是,戰役規模肯定比計劃的大得多。”

趙潤東與彭茂邦立即笑了起來,項鋌輝嘆了口氣。

“第軍已經南下,我們只考慮了西部戰場上的作戰行動,沒有考慮東部戰場上地作戰行動。”王元慶看了衆人一眼,說道,“雖然我不太懂軍事,但是就我所知,如果我軍攻打漢城,韓軍肯定會在其他方向動反擊。我們必須在兩個方向上作戰,至少得讓東部戰場上的作戰部隊揮應有地作用。如此一來,後勤保障跟得上嗎?”

“這就是問題。”項鋌輝苦笑着搖了搖頭,說道,“如果不考慮東部戰場上的情況,戰役可以在八號、甚至七號開始。因爲韓軍肯定會向釜山與蔚山撤退,爲了儘快結束戰爭,所以東部戰場上地部隊必須儘快向南推進,堵住韓軍的退路。按照最樂觀地估計,第三次戰役期間,我軍的後勤保障能力只能達到前線作戰部隊需求的七成左右。按照戰役持續十五天計算,欠缺的作戰物資總量大約五十五萬噸。我軍的日補給能力大約八萬噸,因此纔將戰役起時間確定爲十號。”

聽完項鋌輝的解釋,王元慶也無話可說。

即便對軍事一竅不通的人,也能從中看出戰爭的重點。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不管在什麼時代,後勤保障永遠克敵制勝的關鍵因素。

共和隊在半島戰爭中暴露出了很多問題與缺陷,比如空降兵缺乏裝甲與火力、空軍缺乏支援平臺、炮兵缺乏指引手段、地面部隊缺乏配合等等,但是這些都是戰術與技術上的問題,能夠通過戰術革新與技術進步解決。

後勤保障上的問題卻很難得到實質性的解決。

準確的說,後勤保障不是戰術與技術問題,而是軍事思想上的問題。

從第四次印巴戰爭之後,共和國經歷了數次對外戰爭,可每次對外戰爭的規模都非常有限,持續時間非常短暫,對後勤保障的要求並不高。即便在老戰爭中,共和國陸軍的後勤保障仍然能夠滿足作戰需要。

與以往的戰爭相比,半島戰爭的規模更大,持續時間更長。

後勤保障跟不上作戰需要,主要還是從上個世紀70年代末的對越自衛反擊戰之後,共和隊數十年沒有打過大規模對外戰爭,對戰爭的激烈程度估計過低,沒有在戰爭爆前做好充足準備。

上到趙潤東,下到裴承毅,都沒認識到戰爭的消耗速度會如此驚人。

按照總參謀部的估計,半島戰爭最多消耗萬噸作戰物資。實際上,前兩次戰役就消耗了大約15C萬噸作戰物資。在經過修改的戰略計劃中,項鋌輝將半島戰爭的物資消耗量一下提高到500萬噸!

物資消耗不是問題,運輸纔是問題。

如果用汽車運輸,需要出動25萬臺次載重20~:的重型卡車;如果用火車運,需要125次掛50節標準車皮的列車;如果用飛機運輸,需要出動20萬架次Y-14或8萬架次Y-15;即便走海運,也需要500次萬噸巨輪。假如戰爭持續3個月,平均每天需要向前線運送作戰物資。按照前兩次戰役的物資消耗速度計算,每天大約12000~:,則戰役時間只佔戰爭時間的,大部分時間消耗在物資運輸上。

對任何一支軍隊的後勤保障力量來說,這都是一場“災難”。

問題很明白,不管打不打,都得暫時停止進攻。

雖然沒人說出來,但是參會人員都知道,如果軍隊停下來,韓軍將獲得喘息機會。停得越久,韓軍的準備越充分,後面的戰役越難打,消耗與傷亡越巨大!

就連顧衛民都認爲,應該一鼓作氣打下漢城,徹底打垮韓國的士氣與鬥志。

沉默持續了很久,大家都在考慮解決問題的辦法。

“或許,我們應該修改第三次戰役的作戰計劃,並且提前展開攻打濟州島的作戰行動。”

裴承毅打破了沉默,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到了他的身上。

項鋌輝瞪了眼有點不知天高地厚的裴承毅,同時又對準將抱有很大的希望。

“裴承毅,詳細說下你的想法。”趙潤東呵呵一笑,鼓勵裴承毅繼續說下去。

其他人也集中精力,準備聽裴承毅的“高見”。

第43章 合理使用第94章 深入主題第63章 大胃口第72章 高調亮相第128章 借題發揮第35章 發展方向第141章 最高級別警告第63章 一錘定音第20章 雙簧第3章 日印結盟第78章 針鋒相對第9章 不可告人第14章 苗頭第4章 倫敦條約第97章 殊途同歸第27章 世界大戰第131章 不平靜的一天第23章 非正式會晤第127章 討價還價第133章 文明時代的戰爭第80章 再次遭遇第99章 進軍夏威夷第84章 內訌第129章 喉舌之戰第51章 步步逼近第69章 司令官的價值第65章 一舉兩得序十一秘密轉運第45章 外強中乾第97章 殊途同歸第3章 惡鄰第41章 應對措施第23章 非正式會晤第64章 一切爲了戰爭第35章 軍士長第73章 重南輕北第69章 權益第171章 趕盡殺絕第28章 親自動手第103章 被動應戰第32章 考察序十六縱橫捭闔第105章 西非戰火第17章 民族之翼第133章 高地第15章 有理有據第155章 先決條件第30章 直接動因第137章 高瞻遠矚第68章 奇蹟第89章 解密第140章 千秋功業第29章 心態第60章 皇家空軍第56章 領頭羊第66章 最後的努力第110章 克敵之長第106章 舉足輕重的朋友第111章 新風向第31章 出國作戰第67章 黑色十五分鐘第46章 航母風波第41章 埋頭做事第109章 留任第115章 附帶影響第71章 意外驚喜第156章 介入程度第57章 挑戰與機遇第74章 開盤第71章 不公平的賽跑第59章 星戰計劃第84章 王牌軍的實力第84章 排兵佈陣第3章 通往戰爭的大門第41章 不變應萬變第38章 初露頭角第32章 差距第126章 低空霸主第113章 戰爭的延續第103章 衆口難調第173章 走向尾聲的信號第71章 萬事俱備第23章 戰略屏障第71章 萬事俱備第4章 倫敦條約第23章 手到擒來第81章 變局第6章 管中窺豹第28章 促談第47章 難以置信的順利第11章 不良感覺第47章 漫長的發展道路第5章 軍情局長第21章 思想工作第61章 不服輸第152章 國家的權力第99章 進軍夏威夷第80章 再次遭遇第9章 空降兵第69章 前因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