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信號

bookmark

劃階段,包括項鋌輝與李存勳在內,絕大部分軍人都元慶爲什麼要想方設法的在臺灣製造事端。按照大部分軍人的想法,只要日本不肯放棄核武器,共和國就有足夠的理由向日本宣戰。隨着事態發展、局勢逐漸明朗,項鋌輝與李存勳才漸漸明白了王元慶的意圖。

王元慶在臺灣做文章,爲的不是如何擊敗日本,而是讓國民認同政府的戰爭行爲。

早在20199年,也就是“中南風暴”之後,國內就有人認爲,共和國完全沒有必要出兵越南政府,爲此付出上千名軍人的生命與數以千億計的戰爭經費。當時,國內最著名的專業評論員“信鑫”(筆名,真名吳熙)就在《南方通信》報與網絡上發表了連載評論,指出共和國出兵越南政權的幾大害處,宣稱完全沒有必要以軍事手段扶持一個親華政權,完全可以通過經濟等手段逐步化解越南的“仇華”情緒。因爲當時共和國在“中南風暴”中收復了南沙羣島,而“越南戰爭”只是“中南風暴”的一部分,所以國內的反戰呼聲還不是很明顯,大部分民衆仍然支持政府的戰爭行動。

半島戰爭結束後,共和國國內的反戰呼聲才真正引起了中央高層的極度關注。

以“信鑫”爲代表的一批專業評論人士在戰後強烈抨擊政府的戰爭行動,認爲共和國完全沒有必要爲了讓數以萬計的軍人流血犧牲,消滅韓國政權是愚蠢至極的行爲,因此與美國翻臉嚴重損害了共和國的國家利益。因爲在戰爭爆發前,共和國與韓國有比較密切的經濟往來,旅居共和國的韓國人員超過了150萬,加上大批共和國商人受到損失以國內的反戰呼聲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與擁護。

wωω●TTkan●℃ O

雖然共和國國沒有爆發反戰示威遊行,但是中央政府的權威首次受到了挑戰。

爲此,趙潤東命令軍情局報機構嚴密監視吳熙等高唱反戰論調的民間人士,甚至暗示李存勳果證實“反戰人士”與國外勢力有聯繫,不但以“叛國罪”論處,軍情局還可以先斬後奏。萬幸的是,王元慶留了個心眼,暗中吩咐李存勳不要採取極端行動,以免造成更加惡劣的影響。

當時,王元的態度就很明確。

在對外問題上,王元慶比潤東還要強硬,而在對內問題上元慶卻極爲開明。

出任國家元首之後,王元慶不但沒彈壓民間人士對半島戰爭的討論與評價,反而讓讓相關部門與機構邀請包括吳熙在內的民間人士到電視臺進行現場辯論。如果不是公務纏身,恐怕王元慶會親自上電視臺與民間人士討論半島戰爭的得失。

放在20年前。這事情幾乎不可能在共和國發生。

歸根結底。讓民間力量在國事務中發揮積極作用地根本因素就是不斷髮展地科技。

隨着網絡化深入到每個人地日常工作與生活民衆言論地力量越來越大。2017年。紀佑國離任之前力主推行數部旨在擴大民主化進程地法案。根本原因也是紀佑國意識到技術終究將改變社會結構。讓普通民衆在國家事務中發揮越來越明顯地作用。對於民衆言論。只能引導。不能堵塞。

沒人否認論自由是推動社會進步地積極因素。

只有當大部分國民自覺自願地參與國家事務。才能形成真正地“主人翁”意識。才能從根本上推動共和國地政治體制改革。也才能建立真正符合共和國國情地民主制度。國民願意討論國家地對外政策。願意對戰爭發表意見是說國民不希望祖國強大。也不是不希望民族復興而是希望爲祖國強大與民族復興出一份力。

在此情況下。王元慶能夠忽視國民對戰爭地態度嗎?

如果只是一場規模有限的局部戰爭元慶不需要考慮國民態度,因爲共和國有足夠的能力在有限的代價下擊敗敵人。在必須通過全面戰爭解決問題的情況下元慶必須考慮國民態度,特別是國民能否接受因爲戰爭對工作與生活造成的影響。全面戰爭與局部戰爭不可同日而語,要想擊敗擁有強大實力的敵人,必須動員國家的所有力量。如果國民無法接受戰爭,或者不認同政府的戰爭行爲,戰爭動員的效果將大打折扣。如果戰爭動員不徹底,共和國將爲戰爭付出更大的代價,甚至輸掉戰爭。

普通國民不是國家領袖,不可能像國家領袖那樣思考問題。

更重要的是,在戰爭爆發之前,因爲各種因素與現實需要,所以國民無從得知政府策動戰爭的理由與目的,甚至無法預知即將爆發的戰爭。

如此一來,

國民支持政府的戰爭行爲,必須提供足夠充分的理由

明白這一點,就不難理解王元慶爲什麼要在臺灣與南亞大做文章。

確定了基調之後,會議進入實質討論階段。

與往常一樣,王元慶在軍事問題上沒有做太多的指示,基本上由總參謀長項鋌輝負責軍事部署。

會議結束前,王元慶吩咐焦魃山留下了幾名主要將領。

李存勳也被留來。很明顯,有些問題無法在全體會議上說明,或者不需要在全體會議上說明。

“戰爭開始後,必須在第一間摧毀日本的戰略打擊能力。”王元慶沒有半點開玩笑的意思,“按照總參謀部制訂的作戰計劃,相關的打擊行動由空軍與海軍負責。項總,你來大致介紹一下。”

項鋌輝點點頭,說道:“按照軍情局提供的情報,日本只有三艘核潛艇具有核打擊能力,戰爭將由海軍發起,以擊沉日本核潛艇爲開始信號。執行作戰任務的潛艇必須在擊沉日本核潛艇之後發出消息。受到指揮與通信系統反應速度的限制,日軍大概會在一個小時之後發動反擊。在此期間,空軍必須展開行動。爲了確保以突然襲擊的方式完成第一輪打擊行動,空軍的作戰飛機將升空待命。具體情況,由林嘯雷與章忠憲詳細說明。”

王元慶點了點頭,朝兩位軍看了過去。

林嘯雷遲疑了一下,說道:“進入戰備態之後,海軍一直在密切監視日本核潛艇的活動情況。爲此,海軍調集了十二艘攻擊潛艇,分爲兩批,時刻保證至少有兩艘攻擊潛艇在跟蹤監視一艘日本核潛艇。相關的作戰計劃早已下達到各艘潛艇,戰爭開始後,海軍有足夠的把握擊沉日本的三艘核潛艇。”

王元慶沒有態,將目光轉向了章忠憲。

“空軍已經按照戰備方案展行動。”章忠憲沒有半點遲疑,說道,“按照空軍制訂的打擊方案,首輪轟炸行動分爲三個波次,由戰略轟炸機使用空射巡航導彈對目標附近的防空設施與指揮通信設施進行打擊,隨後由戰略轟炸機對核設施進行打擊,最後由戰術戰鬥機進行補充轟炸。計算機模擬結果證明,打擊的成功率超過百分之九十。雖然空軍會因此承受部分損失,但是有足夠的把握摧毀日本的陸基核力量。只是……”

章忠憲沒有急着說下去,而是朝項鋌輝投去了詢問目光。

項鋌輝點了點頭,示意空軍司令說下去。

“日本擁有機動式導彈發射系統,如果日本斷定我們會以先發制人的方式發動戰略打擊,很有可能在開戰前進入戰備狀態,空軍無法保證徹底摧毀。另外,日本有大量民用核設施,雖然情報證明絕大部分民用核設施不具備軍事用途,但是仍然有部分民用核電站很有可能具有軍事價值。”

“你是說,是否需要轟炸民用核設施?”

章忠憲點了點頭,表示正是這個意思。

王元慶沉思了一陣,說道:“首先按照軍情局提供的情報,轟炸具有軍事用途的民用核設,其他的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做出決定。對於日本的機動式導彈發射系統,空軍也要做好打擊準備。即便無法在首輪轟炸中將其徹底摧毀,也要保證提供足夠的預警時間。最重要的是,空軍必須儘快奪取制空權。”

“空軍將盡全力完成作戰任務。”

“除此之外,陸軍也要做好參戰準備。”王元慶敲了敲桌子,說道,“雖然還沒有確定是否攻打日本本土,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我們必須打掉日本的囂張氣焰,甚至設法日本政權。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實現戰爭目的。”

項鋌輝點了點頭,沒有多說什麼。

王元慶把目光轉向了李存勳,說道:“除了常規意義上的戰爭,我們還得在其他方面打擊日本。參與戰爭的不僅僅是軍隊,還有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戰爭也不僅僅是打擊敵人的武裝力量,還要打擊敵人一切可以爲戰爭服務的能力。這方面,軍情局要儘量配合我們的電子網絡戰部隊。對我們來說,擊敗日本既有現實必要,又爲今後的發展提供依據。我們必須通過這場戰爭尋找新的作戰途徑,證明新式戰法的有效性與可靠性。”

李存勳點頭答應了下來,這些早在計劃之中。

王元慶又看了衆人一眼,沒再多說什麼。對於共和國的軍人,也不需要多說什麼。在戰爭中捍衛國家,在戰爭中擊敗敵人,是每一名軍人的職責與義務!

第42章 正面交火第40章 關鍵裝備第12章 順從第131章 不同命運第38章 頭號威脅第31章 愛國者第147章 炮彈開路第79章 獨角戲第81章 變局第114章 蜂擁而至第121章 天軍登場第25章 欲擒故縱第40章 關鍵裝備第34章 不可爲而爲之第21章 搶佔制高點序十二全體動員第86章 引子第63章 王牌的實力第38章 孤注一擲第7章 拔起蘿蔔帶出泥第34章 事發突然第116章 事發突然第42章 兩難處境第40章 戰果最大化第131章 戰爭加速第55章 外太空作戰第74章 牽一髮動全身第12章 憤怒的總統第110章 叛逃風波第72章 極限行軍第75章 內外並重第30章 戰略要地第53章 強強對話第26章 愈演愈烈第84章 內訌第37章 登陸第117章 政治決定戰爭第79章 表演時間第6章 錢的問題第8章 人才第23章 毫無秘密第63章 一錘定音第56章 盛極而衰第123章 暗中角力第19章 爽快的海軍司令第121章 見風使舵第135章 加快步伐第19章 處處被動第104章 速度競賽第182章 美國企業的滑鐵盧序七死亡遊戲第17章 高潮迭起第48章 國家宣言第73章 最後一根稻草第51章 摒棄前嫌第37章 登陸第85章 全面部署第4章 你情我願第56章 快準狠第74章 軍控協議第115章 廢墟中的戰鬥第143章 敢死隊第52章 重大收穫第8章 再起波瀾第7章 拔起蘿蔔帶出泥第16章 推波助瀾第20章 最佳科學顧問第66章 首輪戰略轟炸第122章 激戰將至第95章 眼高手低第30章 影子戰士第81章 積極外交第120章 槍決生死第14章 婆羅門貴族第118章 進軍古巴第31章 時過境遷第8章 隨敗猶榮第30章 戰略要地第63章 他山之石第16章 政治家第155章 先決條件第47章 難以置信的順利第7章 最強團隊第44章 邁向戰爭第160章 不可模仿的將軍第150章 圍點打援第103章 有驚無險第88章 虎將虎軍第83章 圍殲第1章 聯合國風雲第21章 思想工作第35章 發展方向第51章 放話第43章 蛛絲馬跡第84章 排兵佈陣第144章 物降一物序十五運籌帷幄第116章 微妙變化第21章 思想工作第26章 秘密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