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無敵空降兵

bookmark

天氣因素影響,1533營的空降地點足足偏了5千米!

用竇維少校的話來說,果運輸機再飛2鍾,1553營就得到龍宮做客了。

李東石組織部隊的時候,南面嘉手納空軍基地的戰鬥已經打響了。

擔任主攻的1531營與1532營準確落在空降場,以最快的速度組織起進攻力量,趕在日軍做出反應之前發動了進攻。

戰鬥打得很慘烈,空降部隊着陸之前,戰鬥就打得非常慘烈。

爲了支援空降作戰,麻痹日軍,空軍與海軍岸基航空兵不但在28日下午奪取了琉球羣島的制空權,還對琉球島、種子島、屋久島、奄美大島、德之島、衝永良部島、宮古島、石垣島、西表島與與那國島進行了轟炸。爲了達到“以假亂真”的目的,下午的轟炸主要集中在種子島與屋久島,讓日本認爲共和國將佔領這兩座島嶼,然後以此爲跳板,在北面的九州島登陸。直到空降開始前2個小時,空軍與海軍岸基航空兵纔出動包括戰略轟炸機在內的數百戰機,對琉球島的主要軍事基地進行了面轟炸。〕空降行動開始的時候,海軍載航空兵投入戰鬥。轟炸達到巔峰的時候,參戰飛機在15鍾之內投下了近千噸彈藥,用炸彈與導彈把空降場耕犁了遍。

如此高強度的轟炸,仍然沒能徹底打垮日軍的防空力量。

第批到達琉球島上空的24Y-14C就遭到了地空導彈與高射炮的威脅。因爲需要投放空降戰車,所以空投高度必須限制在500米以下,以免因爲空投高度過高,戰車打開降落傘前速度過快,造成降落傘損毀,導致車毀人亡的慘劇。過低的空投高度,運輸機不得不頂着防空火力進行空投作業。

24Y1中,3架在空投前被防空導彈與高炮擊落,2在空投後被擊落,還有因爲機身受損只能帶着空降兵返航。

第二批到達的24Y1的情況也沒有多少,至少有被擊落!

如此高的損失率,整個空降作戰行動變其慘烈。:〕

面對日軍的防空火力,擔任空中支援任務的戰鬥機也有點束手無策。

戰機可以壓制日軍的遠程防空導彈,卻無法對付不需要火控雷達的單兵防空導彈與小口高射炮。不得說,果日軍在嘉手納空軍基地、普天間機場多部署幾百門高射炮與幾支配備了單兵防空導彈的部隊,運輸機羣的損失將更加難以承受。

這場戰鬥表明,小口高射炮在防空作戰中仍然有無法被取代的價值。

情況在第三批運輸機,也就是運載1533營的運輸機羣到達之前出現轉變。

隨着航母戰鬥羣派來的“支援艦隊”到達距離琉球島大約300千米的海面,由巡洋艦、6艘驅逐艦組成的“海軍炮兵”投入戰鬥,日軍的防空力量纔得到全面壓制。〕1C艘戰艦總共配備1大口電磁炮,在短短1鍾內向2登陸場投擲了數百枚大口反人員炮彈。

事實證明,炮火打擊的效率遠遠超過了空中打擊。

在此情況下,1533營順利着陸。

確定了着陸地點之後,竇維少校立即令距離嘉手納空軍基地最近的1連與2連前去支援正在與日軍惡戰的1531營。

李東石指揮的3連則隨同營部一同趕往前線,充當進攻部隊的預備隊。

對李東石來說,這是再好不過的令。

以往的戰鬥,3連每次都充當尖刀連,衝在最前面,傷亡損失也最大。

李東石不是怕死,只希望能夠帶更多的兄弟回到祖國,看到更多的兄弟結婚成家。

因爲1531營在空投的時候損失了接近三分之一的兵力(其中8個班沒能空投,算在損失之內),所以進攻嘉手納空軍基地的戰鬥打得極爲慘烈。:〕

1533營的增援部隊到達時,1531營剛剛用接近1個連的代價撕開了日軍防線。

1連與2立即沿着1531營的突破口向機場挺進,跟隨營部到達的3連負責擴大突破口,消滅附近的殘餘日軍。

28日夜間135,空軍對嘉手納基地日軍陣進行了空投後的第一次全面轟炸。

收到消息的空降兵迅速撤出戰鬥,退到安全線之後設置防線。

1箇中隊的12H-9B與1個大隊的24J15C全部攜帶重磅炸彈與專門對付防禦陣的溫壓彈,在日軍陣上空大約5500米處進行凌空轟炸。5分鐘內,36架戰機先後投下了大約600~炸彈,對日軍

行了2轟炸。

轟炸的場面極爲壯觀,也極其兇殘。

隔着上千米的距離,李東石都感受到溫壓彈爆炸時產生的數千攝氏度高溫與數百個大氣壓的壓力。:〕爆炸產生的強大氣壓不但能夠摧毀所有暴露在外的簡易工事,還能殺死坑道內沒有保護的所有生!

一團團巨大的火球騰空而起,照亮了整個琉球島。

眼前的這一幕,讓李東石想到了3年前的五老阻擊戰。不同的是,當年空降153旅挨炸彈,現在卻是日軍挨炸彈!

轟炸過後,進攻再次開始。

日軍還未來得及爬上表陣,空降戰車就衝了上去。

收到竇維的命令後,李東石率3連的數十輛空降戰車趕到進攻前線,隨時準備頂替前面的進攻部隊,或者幫助進攻部隊拓展突破口。

不得不承認,日軍是視死如歸的優秀軍人。

面對轟轟而來的空降戰車,日軍不但沒有畏懼,反而進行了頑強抵抗。

一道道刺眼的光芒劃破夜空,射向正在掃蕩陣的空降戰車。只是沒有一道光芒擊中空降戰車,均在距離戰車5到1C米的時候被戰車上的“主動防禦系”擊落。:〕日軍的反坦克導彈並不先進,仍然是老式的“破甲型”,而不是專門針對各種“主動防禦系統”開發的“穿甲型”。

“主動防禦系統”的全面及,使全世界數百萬枚反坦克導彈面臨無用武之地的尷尬處境,也迫使世界各國對“主動防禦系”的特點開發更加先進的反坦克導彈,比“攻頂導彈”、“俯衝彈道導彈”、“前進戰鬥部導彈”等,最具代表性的還是“動能導彈”。“主動防禦系統”的最大缺陷就是無法對付高目標,即便性能最先進的“主動防禦系統”也只能對付速度在每秒500米以下的導彈。只要將導彈度提高,像穿甲彈一樣以動能擊穿坦克裝甲,就能有效對付“主動防禦系”。“動能導彈”的研製難度也最大,特別是對單兵反坦克導彈來說,要想讓1千克重的導彈具備穿甲彈的速度,對導彈的動力系統、制導系統有非常高的要求。

日軍的反擊沒有收到多少效果,空降兵在空降戰車的支援下,迅速掃蕩日軍陣。

等李東石的3連踏上日軍陣的時候,戰鬥基本上結束了。

隨着嘉手納空軍基地東面的陣淪陷,日軍陷入了絕境。只要空降兵突入機場,日軍將無險可守,必然戰敗。

日軍指揮官非常清楚這一點,所以以最快的速度組織反擊。

剛剛進入日凌晨,日軍的裝甲部隊出現在了空降兵面前。

擔任進攻任務的1連與2連組織反裝甲作戰的時候,竇維呼叫了遠程炮火支援。

炮擊在5鍾之內到達,遠在300千米外的戰艦爲空降兵提供了最及時的幫助。

日本裝甲兵剛剛出發就遭到了覆蓋性的炮擊,而部署在機場西南方向上的日軍炮兵還未展開,就遭到炮擊,數十門大口榴彈炮無一倖免。

炮擊過後,空降兵才投入戰鬥。

日軍萬萬沒有想到,僅僅只有空降戰車的空降兵竟然像裝甲兵一樣發起裝甲突擊!

很快,日軍就發現,他們遭遇的不是“空降戰車”。

面對日軍的20式主戰坦克,共和國的空降戰車不但絲毫沒有落在下風,反而佔據了絕對的主動權。電動推進的空降戰車不但更輕,而且更加靈活;小口電磁炮的威力絲毫不比日軍的1毫米坦克炮差,隔着2000米的距離都能輕而易舉的摧毀日軍主戰坦克的正面裝甲;看似裝甲薄弱的空降戰車在採用高強度合金裝甲的情況下,防護能力竟然超過了日軍的主戰坦克!

戰鬥沒有任何懸念,第二批日軍裝甲部隊還未來得及發動反擊,就被空降兵擊潰了。

共和國投在空降兵上的鉅額經費沒有白花,單價超過7500萬元的空降戰車沒有讓空降兵失望。

在短促的裝甲對攻戰中,僅有1輛空降戰車被友軍摧毀!

隨着2個連的數十輛空降戰車衝入機場,以扇形進攻隊列開始掃蕩機場內的殘餘日軍,戰鬥進入首尾階段。

這個時候,李東石的3連終於由看客變成了參與者。

在竇維的率下,3連向基地司令部發動了進攻。

攻打嘉手納空軍基地的目的不僅僅是爲了消滅這裡的日軍,還要佔領機場,迎接即將到達的運輸機羣。(閱!〕

第126章 低空霸主第73章 大兵團會戰第16章 實地考察第59章 戰場求生第85章 打就打第123章 遊戲規則制定者第43章 藍天之主第9章 頭號盟友第86章 空中夾擊第112章 熱點話題第39章 地面戰鬥第12章 軍事聯盟第79章 硝煙再起第31章 出國作戰第7章 潛移默化第34章 全面爆發第127章 新生力量第41章 結構性調整第67章 關鍵時刻第70章 換位指揮第150章 片面停火第1章 頭腦與靈魂第152章 峰迴路轉第66章 人選第25章 變臉第110章 決戰部署第14章 隱秘行動第126章 步兵之王第32章 考察第58章 全面爆發第5章 衆望所歸第7章 潛移默化第52章 重大收穫第20章 軍事禁運第77章 爲了消耗第37章 變策第58章 高端之爭第111章 處處被動第135章 超遠程奔襲第58章 空中化第95章 前程第62章 絕對優勢第106章 嚴冬來臨第165章 擴大化第18章 奪權第92章 只缺運氣第29章 目的第13章 暗中支持第77章 遷都第58章 爭分奪秒第24章 衆矢之的第180章 下基層第20章 修憲第135章 絕不能失敗第60章 軍事變革第8章 聯合經營第38章 第一槍第6章 一路走好第93章 鐵腕首相第19章 爽快的海軍司令第18章 鋼鐵雄心第60章 關鍵點第108章 選擇第177章 爭分奪秒第69章 階段性勝利第44章 緊鑼密鼓第9章 針對性第4章 秘密顛覆行動第46章 惡戰的徵兆第59章 沒有硝煙的戰鬥第35章 尷尬的霸權第29章 瘋狂備戰第4章 團圓第33章 雄辯第35章 有備而來第135章 超遠程奔襲第64章 重量級說客第47章 準氣象武器第52章 一挑三第112章 戰略大迂迴第53章 不宣而戰第53章 風雲消散第5章 變革時代第60章 造勢第74章 傳奇部隊第97章 高消耗戰爭第13章 煙霧彈第38章 快節奏第100章 僵局第94章 死亡競賽第50章 司令官的職責第86章 引子第1章 遲來的條約第56章 積極主動第173章 走向尾聲的信號第87章 拼盡全力第39章 鬥法第41章 一鍋端第80章 輕重緩急第68章 搶先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