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蓄意挑釁

bookmark

存勳到來的時候,已經是凌晨3點左右

雖然不是戰爭的直接參與,但是軍情局做出的貢獻不可低估。

作爲情報部門,軍情局在戰爭爆前全程參與了戰略策劃工作,爲元提供戰略決策所需的各類情報。戰爭爆後,軍情局轉入“幕後”,除了爲總參謀部提供戰略與戰役情報之外,主要蒐集世界各國與戰爭有關的情報,爲元提供決策依據。

0多天下來,李存勳忙得頭昏眼花。

雖然勝利已經伸手可及,但是李存勳不敢有絲毫大意。停戰談判只是戰爭進入收尾階段的信號,不是戰爭已經結束的標誌。不論談判是否是結束戰爭的唯一手段,談判期間的所有決策都需要相應的情報做依據。軍情局的重要性與工作壓力不但沒有因爲談判而減輕,反而加重了許多。

李存勳從來不反對元的戰略決策。

上任之前,潘雲生就明確誤的告訴李存勳,軍情局長可以通過提供的情報影響元做出的戰略決策,但是絕不能反對元的戰略決策。

最初的時,李存勳還不明白潘雲生這番話的意思。

隨着王元慶出任國家元,政權更替,李存勳才明白過來。

所有高級官員中,軍情局長不但與關係最密切,對元的影響也最明顯。別的不說,只要李存勳願意,完全可以通過情報讓元做出截然不同的戰略決策。情報的準確性與客觀性往往決定了一個國家的基本國策。21世紀初,美國與英國根據“錯誤”情報,認爲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才繞過聯合國、悍然出兵推翻薩達姆政權,陷入曠日持久的伊拉克戰爭兩國造成了無法彌補的影響。由此可見,軍情局長的“忠誠度”足以決定共和國的基本國策。如此一來,軍情局長必須與元保持高度一致,不能在重大問題上產生分歧而導致情報與決策背道而馳。潘雲生能夠在軍情局長的位置上幹幾十年,與他堅定支持元的態度密不可分。

由此也可以出。潘雲生爲什麼要力推李存勳出任軍情局長。

有多大地權力。就有多大地任!

幾十年地外勤工作。讓李存勳養成了“嚴於律己”地習慣。絕不允許自己犯任何錯誤。

戰爭爆後。李存勳平均每天地休息時間不到3個小時。雖然年輕讓他精力充沛。能以常人難以想像地強度持續工作。但是高強度、高壓力地工作仍然使李存勳疲憊不堪。接到元府打來地電話時李存勳正在整理最新收到地情報。因爲總參謀部地信息平臺由軍情局負責搭建。所以所有給總參謀部地信息都會同步送給軍情局。想都不用想。李存勳就知道元叫他過去地原因。

帶上相關資料後。李存勳拿着盛夜宵地飯盒離開了軍情局。

在路上囫圇填飽肚皮、抽了半包香菸。李存勳地精神狀態才稍微好了一點。

見到元等人,李存勳迅進入“工作狀態”。

“消息已經收到了是我們獲取的相關情報。”李存勳將帶來的幾份文件分給了元等人,說道,“與‘預製艦隊’遭遇的船隊在十一月三日離開舊金山,其中三艘油輪、四艘集裝箱貨輪、四艘散裝貨輪與一艘滾裝貨輪,全部爲美國籍船隻。按照船隊離港時遞交的貨物清單,三艘郵輪運載了三十五萬噸原油與七十萬噸成品油、其中汽油與柴油各半艘集裝箱貨輪全部運載簡易棚屋,四艘散裝貨輪全部運載糧食,滾裝貨輪運載了數萬輛工程與急救車輛。雖然美國沒有向我國外交機構通報相關消息,但是在國際紅十字會、國際糧農組織、國際人道主義協會做了相關備案,聲明爲日本提供人道主義援助。情報比較複雜的建議是扣船檢查。”

“問題是,船隊根本不聽從警告。”葉致勝稍微停頓了一下道,“另外運送的物資清單中,油料與各種工程設備都屬於禁運物品食也在受限物資之內。如果船隊不停止前進,我們只能以武力進行攔截。”

李存勳苦笑了一下,說道:“問題沒有這麼簡單。”

王元慶微微皺了下眉頭,朝李存勳看了過去。

“這幾份情報都是我們在夜間收到的,非常及時。”李存勳看了眼衆人手上的文件,說道,“今天下午,日本駐美大使前往美國國務院,與布魯德林會談了數個小時,直到巴黎談判破裂後大約兩個小時才離開。隨後,正在關島與夏威夷羣島海域活動的兩支美軍航母戰鬥羣轉向駛往日本,預計將在兩到三日之內到達‘禁航

雖然美國政府暫時沒有公佈相關消息,但是我們有美國已經與日本達成了某項秘密協議。”

“美國準備參戰?”顧衛民立即問了一句。

“美國參戰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如果韋斯特伍德打算參戰,美軍已經出現戰在戰場上了。”李存勳稍微停頓了一下,說道,“從日本獲取的情報表明,日軍正在向九州島與四國島集結,開始加強沿海防禦,似乎正在爲應對我軍的登6作戰行動做準備。村上貞正已經下達了第三道戰爭動員令,準備在前兩次動員的基礎上,將日軍規模再擴大百分之五十,總兵力過五百四十萬。徵兵工作已經開始,預計將在月底之前結束。”

“這是說……”宗應仁露出了惑的神色。

“美日很有可能認爲我們將進攻日本本土。”李存勳拿出香菸,先給其他人散了煙,纔給自己點上。“我們正在向種子島與屋久島集結兵力,擺出了攻打日本本土的態勢。雖然美日有足夠的理由相信我們不會進攻日本本土,但是我們的舉動必然引起相應的反應。按照軍情局的分析,美日很有可能認爲我們答應進行停戰談判的目的不是通過談判解決問題,而是利用談判爲下一次戰略進攻爭取時間。”

“也就是說,日本趁機完成防禦準備?”葉致勝立即問了一句。

李存勳點了點頭,說道:“日肯定在準備本土防禦,問題是,日本的主要軍工企業已被炸燬,幾乎喪失了軍事生產能力,別說用於防禦的重型裝備,就算用來武裝步兵的都難以自行生產。根據我們獲得的情報,即便日本翻新所有在十年內淘汰封存的槍支,都不足以武裝新招募的軍人。

如此一來,肯定需要美國提供的戰略援助,至少需要美國提供的武器裝備!”

“也就是說,前往日本的船運送的不是人道主義物資?”

看了眼顧衛民,李存勳苦笑了一下,道:“集裝箱貨輪可以用來運送板屋,也可以用來運送彈藥;散裝貨輪可以用來運送糧食,也可以用來運送生產武器裝備的原材料;滾裝貨輪可以用來運送工程車輛,也可以用來運送坦克戰車;油輪更不例外,不管是原油還是成品油,都有極高的軍用價值。但是,我們沒有任何情報可以證明這一猜測,也就無法斷定船上裝的是軍事物資。”

“就算攔截不,將船隻擊沉,也能將船上的貨物打撈起來,到時候……”

“這得看船隻的沉沒地點。”李勳打斷了葉致勝的話,說道,“船隊的航線經過精心挑選,甚至可以說,船隊的出港是特意安排的。由舊金山出前往日本,船隊按照國際航線航行,必然在千島海溝海域進入‘禁航區’。千島海溝是世界上最深的海溝之一,如果我沒有猜錯,船隊現在所在海域的深度在一萬米左右。如果擊沉船隻,以現在的技術手段,很難打撈船上的貨物。離開千島海溝之後,船隊肯定不會南下前往橫濱,而會轉向前往最近的日本港口,比如北海道的根室或釧路。此時,船隊將進入日本海軍近海巡邏艦隊的掩護範圍,我軍實施攔截的難度非常大。非常可惜的是,航母戰鬥羣還在琉球羣島東部海域執行戰場支援任務,無法及時趕到。”

這下,葉致勝也閉上了嘴。

雖然李存勳沒有直接說出來,但是在坐的人都聽了出來,這是一次蓄謀已久的行動。

“小李,你有什麼意見?”直到此時,王元慶纔開口。

“登船檢查幾乎不可能,船上肯定有武裝押運人員,甚至有可能是持船員身份的僱傭兵。”李存勳滅掉菸頭,說道,“我們的導彈護衛艇噸位太小,不可能以撞擊的方式將船隊攔截下來。唯一的辦法就是在船隊離開千島海溝之後動攻擊,擊沉所有船隻。當然,這要冒很大的風險,還得做好與日本海軍艦艇交戰的準備。”

這次,李存勳說得很明確。

沉思一陣,王元慶長出口氣,說道:“確實很棘手,我們有多少選擇。如果放過這支船隊,我們的戰略封鎖將名存實亡。幸運的是,我們還有充足的準備時間。如果各位不是很疲憊的話,我們一同去總參謀部。”

沒人表示反對,大家都知道,這次攔截行動的影響有多大。

讓焦魃山準備好車輛後,王元慶率先離開了書房。

戰略封鎖是徹底擊敗日本,迫使日本“就範”的主要手段,絕不能兒戲!

第42章 人盡其能第121章 防守反擊第42章 回心轉意第33章 戰爭令第7章 啞巴虧第86章 最後的孤島第31章 軍售案第13章 最高級別第114章 窮途末路第8章 緊急歸隊第28章 準備計劃第124章 全能戰士第15章 戰略威脅第2章 分水嶺第23章 問題累積第4章 停戰談判第100章 全面動員第77章 戰略預備隊第107章 風暴中心第30章 超大規模第43章 演變的世界序五潛龍入海第22章 移民潮第91章 全線反擊第54章 反省第61章 不服輸第40章 掉包第138章 高興得太早第119章 黎明前的殺機第89章 狗急跳牆第131章 戰爭加速第67章 秘密武器第67章 緊急調整第1章 科學怪人第39章 正中下懷第5章 軍情局長第26章 定性分析第81章 化危爲機第51章 積極備戰第115章 定居點第14章 撥雲見日第155章 無法衡量的價值第151章 地區化第129章 壞兆頭第29章 瘋狂備戰第108章 鬥爭第4章 停戰談判第83章 最後席位第23章 問題累積第103章 強烈反差第79章 表演時間第48章 誰綁架誰第24章 衆矢之的第96章 突圍第28章 孰輕孰重第27章 世界大戰第136章 割裂第40章 佈局第103章 春雷第140章 回家過春節第11章 先下手爲強第173章 走向尾聲的信號第28章 孰輕孰重第120章 槍決生死第54章 旁敲側擊第10章 最佳男演員第103章 有驚無險第27章 擋箭牌第184章 各讓一步第17章 高潮迭起第19章 導彈突擊第115章 面對誘惑第13章 麻煩纏身第51章 第一張戰略牌第85章 爭奪第一第53章 建議第29章 野外求生第126章 進攻號第46章 信號第48章 兩片天第17章 殊途同歸第36章 捨身第149章 經典突擊第40章 掉包第18章 雙門事件第81章 變局第44章 擔憂與自信第56章 領頭羊第102章 宏偉藍第61章 不服輸第27章 統一步調第156章 外交努力第31章 出國作戰第119章 人贓俱獲第80章 輕重緩急第8章 外交歸外交第67章 不得不做第19章 政治鬥爭第71章 不公平的賽跑第49章 場鬧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