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領跑者

焦魃山重泡3茶後。王元慶拉走了多餘的椅子。讓與李存勳圍了過來。

“老顧開始的話。我想了很多年。”王元慶一邊說着。一邊拿出香菸。先給顧衛民與李存勳散了一根。纔給自己點上。“不瞞兩位。回到中央之後。我就在考慮這個問題。數十年來。我們一直在各個領域追趕美國。能有今天。不是我們這代人的功勞。而是前幾代人的功勞。正如老顧所說。我們已經在經濟領域超過了美國。在科技上與美國並駕齊驅。在軍事上不輸給美國。可是超越美國不是看我們有多強的經濟科技與軍事實力。美國能夠在呼風喚雨。關鍵就是美國掌握了主動權。只有當我們從美國手裡奪過主動權。才能成爲真的世界大國。”

顧衛民點了點頭。李存勳沒有表態。

“我認爲。這是一次非常-的機會。”

“。你是說。”

顧衛民露出疑,神的時候。李存勳卻顯的很平靜。與顧衛民相比。李存勳與王元慶接觸的機會多的多。對王元慶的瞭解也更加深入。當年紀佑國讓王元慶去西。不是爲了鍛鍊他。而是讓他證明自己的能力。後來趙潤東處處爲難他。不是要難他。而是考驗他的才能。王元慶表現出了足夠的才華。經受住了考驗。趙潤東歷任之前。對王元慶聽之任之。不但是對他高度信任。也是對他的支持。站在兩位“巨人”的肩膀上。王元慶更高。也看更遠。

最讓李存勳-服的還是王元慶的“城府”。

戰略策劃階段所有人都認爲王元慶的目的是消日本的威脅。爲共和國創造一個更加理想的發展環境。最初的時候。存勳也這麼認爲。直到各項行動展開。戰局一步步發展下去。李存才認識到。王元慶的目光沒有這麼“|淺”比任人想像的都要深遠”。擊敗日本只是一個開始。王元慶的真正目的是利用戰爭打擊共和國最強大的競爭對手。讓共和國由“趕者”變成“領跑者”。

雖然李存勳不相信王元,能夠預料到戰爭期間的所有事情。但是他不不承認。王元慶做了充分準備。判斷局勢把握局勢與利用局勢的能力遠遠超過其他人。能先人一拍的抓住關鍵問題。

藉助“全面銷燬核武器”挑戰美國的霸權的位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王元慶看了李存勳一。對顧衛,道:“美國的行動沒什麼好奇怪的。接下來。美國還會積極召開全球核裁軍會議主動提出“全面銷燬核武器”的設想。當然。談判肯非常艱難不能一蹴而就。既然美國開了個頭我們再加把勁。|用美國打下的基礎。把談判範圍擴大。”

顧衛民立即起了,頭。似乎不白王元慶的意思。

“不但要銷燬核武還要逐步淘汰所有裂變核電站。”

這下。不但顧衛民露出了震驚神色。連李存勳都感到萬分驚訝。

“美國肯定會借這戰爭提出“全面銷燬核武器”問題是我們沒有在戰爭中使用核器。日本的彈頭也沒有在我們本土上爆炸。造成災難性後果的不是核武器而是裂變核電站。”王元慶稍微停頓了一下。轉口說道。“隨着更加安全的聚變核電站投入使用。淘汰裂變核電站不存在任何技術上的問題。絕大部分國家肯放棄裂變核電站。一是受知識產權限制。二是爲了變相發展核武器。擁有可控聚變反應堆技術的國家只有我們與美國。只要我們提出這個設想。美國就沒有選擇餘的。從長遠來看。隨着相關技術進步。聚變核電站必然會迅速普及。逐步淘其他能源。爲人類世界的|要能源。要不了幾年。聚變核電站就發展成一個大的市場。能否佔領這個市場。不但關係到經濟利益。還關係到|家的影與國際的位。美國會做大這個市場。我們也要做大這個市場。如同當年推廣複合蓄電池一樣。我們要在美國之前推廣聚變核電站。”

顧衛民點了點頭。表贊同王元慶的|。

“問題是。聚變核電站涉及太多的保密技術。如果我們。”

“複合蓄電池涉及保密技術就多嗎?”王元慶看了眼李存勳。說道。“十年前。只有我們能夠產複合蓄電池。現在。不但美國能夠生產。法國的複合蓄電池也即將投產。技術進日新月異。沒有任何力量能夠封鎖技術。保密很重。但是不能做過頭。

與技術帶來的利益相比。我相信保密方面的問題很容易解決。”

李存勳長出口氣。沒

什麼。

“我們主動輸出聚變核電站技術。就能成爲相關標準的制定者。”

王元慶點了點頭。說道:“老顧的沒錯。我們必須成爲標準制定者。當然。聚變核電站只是一個方面。其他方面。們也要積極主動。戰前。我看過物理實驗中心的最新研究報告。還見過一批主要科學家與工程師。很多新產品即將誕生。雖然在“炎黃計劃”啓動的時候。我還不是決策層領導人。但是作爲全程參與者。我認爲“炎黃計劃”的研究成果不但改變共和國。還能改變整個世界。以往美國科學家發明的交流電報核能電子計算機信息網絡使美國成爲了世界領跑者一樣。我們在技術上取的的成果。遲早會讓共和國成爲世界的領跑者。”

李存勳沒再反對。歷史完全能夠證明王元慶的觀,。

直到“電力革命”。與人類現代化生活息息相關的主要技術幾乎都來自美國。技術所帶來的知識產還是小事。由給國家帶來的利益根本無法用價值衡量。別的不說。美國在半導體術上取的的成果。就讓美國在計算機片產業方面獨霸數十年。直到神經網絡計算機逐步成熟。美國的霸權的位才受到挑戰。美國能夠通過技術獨霸世界。不是因爲美國將技牢牢掌握在自己手裡。而是美國將技術輸往了世界各的。實際上。在推動“電力革命”的時候。共國也採取了相應的措施。複合蓄電池誕生之後。共和國沒有獨佔。而是將複合蓄電池推廣到了各個領域。銷售到世界各的。才讓共和國在“電力革命”中佔據了領跑者的位置。不但成功推動國內產業結構調整。還大大提高了共和國的國際的位強了共和國的國際影響力。

受經濟運行規的影響。只有的到廣泛應用的技術。纔是有價值的技術。

“既然如此。我-應該在各個方面都做好準備。”受王元慶的啓發。顧衛民的思維也靈了許多。“變核電站只是一個方面。除此之外。我們還要加大其他術的推廣力度。鞏固我們在高端領域的市場的位。”

“老。你這就是本逐末了。”王元慶呵呵一笑。說道。“推廣技術非常重要。但是了保密工作需要政府操心之外。我認爲其他方面還是的讓市場去做。政府少插手。最好別插手。我們關注的不是如何推廣技術。而是如何利用我們手裡的技術挑戰美國。成爲行業規則的制定者。除了核問題。還有很多其他方面的問題值我們考慮。比如太空非軍事化。我們就提前做好準備。這次戰爭。我們以雷霆手段摧毀了日本的軍事衛星系統。如果再次爆發戰爭。恐怕結果不會例外。如果確保航天活動不受影響。不但是我們關心的題。也是其他國家關心的問題。

還有戰後問題。也要有準備。隨着文明進步。戰爭受到的約束越來越多。任何國家不可能爲所欲爲的打擊其他國家。更不可能違揹人道主義原則。使戰爭無限化。只有抓住這些主要題。我們才能壓住美國的勢頭。成功越美國。成爲新世界的規定製定者。”

“老王。看是我太狹了。”衛民也笑了起來。

“也不能這麼說。畢竟任何政策都落到實處才能發揮作用。”王元慶笑了笑。轉移了話題。“小李。軍情局要抓緊處理相關事務。儘快拿出一份詳細報-確定哪些技術可以轉讓。哪些技術必須控制。之前。軍情局負責複合蓄電池的出口審批工作。這方該是輕車熟路。只要美國主動發起挑戰。我們就迅速做出反應。國家鬥爭容不半點疏忽。我們已經錯過了很多機會。不能再錯過眼前的機會了。”

“沒問題。我親負責這件事。”

王元慶點了點頭。說道:“時間早了。我們就說到這吧。有新的情況。我們再開會討論。”元首發出送客令。顧衛民與李存立即告辭。

送走兩人。王元慶在書房裡坐了一會。抽了兩根菸。才把焦魃山叫來。

雖然不是每個國家導人都能做到高瞻遠矚。但是作爲共和國最高統帥。王元慶必須看的更遠。幾輪拼鬥下來。美國主轉移重點。大打“無核化”牌。表明美國已經默認了共和國在西太平洋的區的霸權的位。

戰爭只是手段。不目的。

要想實現目的。不但需要戰爭手段。還需要戰爭以外的手段。

第19章 安全基石第13章 頭緒第82章 堅持路線第58章 全面爆發第59章 未來第9章 新老交替第24章 接頭第47章 準氣象武器第86章 引子第17章 高潮迭起第20章 做文章第41章 明爭暗鬥第142章 特種炸彈第41章 埋頭做事第22章 心猿意馬第68章 自釀苦果第64章 別無選擇第54章 外交鬥爭第68章 文化第4章 有與沒有第122章 命運的最後裁決第35章 一鼓作氣第42章 回心轉意第178章 包袱第151章 最後一線希望第179章 外長會晤第109章 持續消耗戰第7章 觀念轉變第137章 新世界第136章 超級反艦導彈第4章 拉幫結派第49章 錯有錯招第88章 民族種子計劃第168章 軟硬結合第40章 殺雞用牛刀第77章 急轉直下第10章 理想海軍怨第159章 成功一半第160章 半島戰爭分水嶺第30章 直接動因第45章 外強中乾第85章 爭奪第一第126章 低空霸主第7章 觀念轉變第4章 秘密接頭第42章 幫倒忙第130章 搶先攻擊第107章 首戰揚威第7章 危機暗伏第30章 感恩戴德第42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87章 殺心第25章 無價的道義第29章 斬首行動第52章 利益共享第71章 劇7941第112章 行刑第6章 管中窺豹第72章 極限行軍第133章 逢場作戲第56章 盛極而衰第136章 霸王硬上弓第48章 國家宣言第12章 實力第4章 拉幫結派第26章 殲滅戰第9章 政治參謀第52章 出其不意第7章 惡魔第104章 速度競賽第114章 突然襲擊第93章 全面調整第28章 新思維第4章 有與沒有第180章 下基層第81章 壁壘第44章 閉門決策第7章 攔截第93章 時機成熟第27章 戰爭決心第121章 天軍登場第7章 惡魔第56章 由海向陸第59章 星戰計劃第111章 新風向第70章 替代方案第18章 軍長大會第25章 權力交接第39章 殺雞儆猴第80章 再次遭遇第30章 棋子第1章 強國夢第9章 以退爲進第14章 與時間賽跑第58章 主宰天空第2章 大國頹勢第77章 皇家空軍的選擇第35章 軍售交易第6章 拷問第112章 神出鬼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