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明哲保身

bookmark

助在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情況截然不同

美國還能隔岸觀火,印度卻不能無動於衷。

下午收到消息後,魯拉賈帕尼立即召見加馬爾與沃克爾,詢問中國發生的事情是否與印度安全機構、情報機構有關。得到否定的答覆之後,魯拉賈帕尼稍微鬆了口氣。只是隨着局勢愈演愈烈,魯拉賈帕尼一點都沒感到輕鬆。

因爲印度與中國處於交戰狀態,所以魯拉賈帕尼首先懷疑王元慶遇刺的真實性。

戰爭爆發後,魯拉賈帕尼就擔心中國會找機會擴大戰爭規模。

雖然克什米爾北部地區的巴基斯坦軍隊仍然按兵不動,中國也沒有在西面發動進攻,但是王元慶早不遇刺小晚不遇刺,偏偏就在這個時候遇刺,難道與戰爭一點關係都沒有?

如果最終把印度牽扯進去,說成是印度策發打手 了刺殺王元慶的行動,只要有一點可靠的證據,哪怕確實與印度沒有關係,中國也會毫不猶豫的擴大戰爭規模。即便中國不會用成千上萬枚核彈頭徹底摧毀印度。也會像當初對付日本一樣讓印度滾入地獄。中國這麼做,國際社會也無可奈何。刺殺他國國家元首,不但是戰爭行爲,還是最惡劣的戰爭行爲,哪怕是崇尚文明的西方國家也無法容忍。

魯拉賈帕尼從不懷疑王元慶的野心與魄力。

當初,爲了向日本開戰,王元慶冒險讓日本將核彈頭運往臺北。這樣的舉動,在魯拉賈帕尼看來很不可思議。可是王元慶做了,還做得非常徹底。如果王元慶早就打算向印度全面開戰,他要的只是一斤,充足的理由。印度不可能入侵中國小規模邊境衝突在國際法上並不是侵略。印度也不會入侵中國,因爲印度沒有這個實力。如此一來。王元慶要想製造大規模戰爭的理由,就得在其他方面着手。

在此之前,魯拉賈帕尼一直在猜測王元慶會怎麼幹。

聽聞王元慶遇刺,魯拉賈帕尼猛然醒悟過來。在他看來,王元慶再次以出人意料的方式製造了全面戰爭的理由。

果真如此,印度的處境就非常危險了。

傍晚,在中國官方公佈消息之前,魯拉賈帕尼下達了最高戰略警備命令,但是沒有下達向東部地區增兵的命令。也沒有下達攻擊正在印度洋上活動的中國艦隊的命令,因爲魯拉賈帕尼不能在這個時候犯任何錯誤。

時間拖得越久。魯拉賈帕尼越是不安。

按照他的猜測,如果這在一場早有預謀的全面戰爭,中國不會在獲得充足理由之前進行全面戰爭準備,因爲這會露出馬腳。按照對付日本的方法,中國會在獲得理由之後啓動全面戰爭計戈”然後花點時間完成全面戰爭準備。這樣一來,中國有能在道義上站穩腳跟,讓國際社會閉上嘴。

也就是說,王元慶“遇刺。之後,中國開始進行全面戰爭準備。

以中國的軍事動員能力,必卜時、最多辦卜時,中國就能完成準備工作,隨後由國家元首向印度宣戰。

魯拉賈帕尼能做的,只是儘快讓印度做好全面戰爭準備。

隨着中國國家電視臺發佈官方消息,魯拉賈帕尼緊張到了極點。

王元慶確實遇刺,中國即將展開行動。

接下來,王元慶或者接替王元慶的顧衛民將公佈印度策戈刺殺共和國元首的證據,正式向印度宣戰。宣佈中國進入戰爭狀態。

後面的事情,魯拉賈帕尼幾乎不敢想像。

直到宗應仁發佈官方聲明。宣佈由顧衛民暫時履行國家元首職務時,魯拉賈帕尼才猛然醒悟過來,注意到中國公佈的消息中,沒有提及王元慶的具體情況。

到底是怎麼回事?

等到引點北京時間,印度新德里時間爲乃點刃分過,中國政府還沒宣佈更多的消息,魯拉賈帕尼更是感到疑惑。

時間拖這麼久,明顯不符合中國的一貫做法。

如果是早有預謀的行動,那麼王元慶肯定沒死,就算王元慶死了,顧衛民也應該按照計劃,立即公佈相關證據,而不是拖上幾個小時,再對印度宣戰。要知道,越快宣戰,中國軍隊越能在戰場上掌握主動權,用最小的代價打垮印度軍隊,等到印度軍隊做好全面戰爭的準備工作再宣戰,中國就將爲戰爭付出更高的代價。

顯然,這不是一場有預謀的事件。

難道王元慶沒有打算藉機對付印度?

到底是誰刺殺了王元慶?

或者說,誰想刺殺王元慶?

肯定不是個人,沒有國家級別的力量支持,沒有任何人可以順利刺殺中國元首。

除了印度,最大嫌疑對象就是美國!

想到這,魯拉賈帕尼終於有所頓悟。

肯定是美國!

問題是,美國爲什麼要策利刺殺王元慶;;”一乃,

這次,魯拉賈帕尼沒費多少精力就想明白了。

美國有一萬個理由讓王元慶完蛋!當然。其中最充足的理由就是王元慶對美國構成的直接威脅。歸根結底,就是王元慶推行的政治改革。

在普通人看來,王元慶搞政治改革,肯定是針對共和國的內部問題,而不是對外。

在政治家眼裡,王元慶搞政治改革,名義上是解決共和國的內部矛盾,實質上則是針對外界的敵對勢力了

中國要想成爲真正的世界大國,而且是唯一的世界大國,必須擁有一套良好的制度。

當年,英國能夠超越西班牙、荷蘭與法國,成爲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就是因爲英國擁有一套更加符合時代環境的政治體制。美國能夠打贏獨立戰爭、能夠在短短打手 四多年間超越英國,成爲世界頭號強國,也與其政治體制有管。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美國能夠通過冷戰擊敗蘇聯,其政治制度也起到了關鍵作用。

中國依靠發起“電力革命”的先進技術,以及由紀佑國發起的“產業結構調整”獲得了強大的經濟實力,成爲了與美國平起平坐的世界大國。經濟上的強大。最多讓中國在短期內獲得與美國對抗的實力,畢竟勃列日涅夫時代的蘇聯也在經濟上取得了很大成就,最終卻倒在了美國的腳下了中國要想從根本上擊敗美國,政治改革必不可少,只有一套完善的政治制度,才能將中國的經濟實力完全轉化成國家實力與軍事實力,才能在長期的國家競爭中戰勝美國!

魯拉賈帕尼明白這個道理,韋斯特伍德也明白這斤,道理。

最重要的是,美國利益集團的“掌門人“都明白這個道理。

既然如此,美國肯定會想方設法阻撓與破壞王元慶推行的政治改革。因爲王元慶已經在日本戰爭中獲得了軍隊的絕對支持,政治改革也深得民心,所以美國能夠採取的手段非常有限,最直截了當的辦法就是除掉王元慶。到時候,不管誰上臺、也不管繼任者能否繼承王元慶的衣鉢。中國的政治改革都會因爲王元慶的離去遭受重創。即便不能因此讓中國放棄政治改革,也能爲美國爭取到更多的時間。

如果這是美國策發的刺殺行動,印度的處境更加危險。

爲了在中國製造動亂,美國肯定會在刺殺王元慶之後設法擴大戰爭規模,讓中國政府首尾不能相顧。如果中國集中力量平定國內叛亂,必將輸掉戰爭,從而使政府的權威與威信受到挑戰。如果中國集中力量對付印度,會使國內動亂加劇,隨着動亂範圍擴大,平定動亂將變得異常艱難。

當然,中國政府不會束手無策。

按照魯拉賈帕尼的想法,中國很有可能提高戰爭級別。

簡單的說,就是在戰爭規模擴大之前,主動使用核武器,或者威脅使用核武器,迫使印度就範,避免戰爭規模擴大。

真要走到這一步,印度就在走鋼絲!

與中國拼核武器,印度連一點生存的希望都沒有。

魯拉賈帕尼沒有選擇餘地。絕對不能讓戰爭規模擴大。

哪怕中國只在戰爭中使用一枚核彈頭,而且是最小當量的戰術核彈頭,魯拉賈帕尼都將騎虎難下。反擊,印度徹底完蛋。不反擊,政府立即垮臺!

只有阻止戰爭規模擴大,才能保住政權、保住印度!

想通這一層厲害關係之後。魯拉賈帕尼親自給各戰區司令官、各師旅級指揮官下達命令,要求東部戰區之外的所有印度軍隊呆在營地與基地內。沒有總理下達的命令。誰也不準擅自參戰!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與中國政府通氣,避免中國政府在不明就裡的情況下擴大戰爭。

新德里時間舊日凌勳點,魯拉賈帕尼讓外長圖託聯繫駐華大使。向中國政府遞交外交照會,表明印度與發生在北京的事件沒有任何關係。還讓圖託親自召見中國駐印大使,傳遞同樣的信息。因爲王元慶生死,不明,顧衛民肯定在處理善後工作,所以魯拉賈帕尼沒有立即與顧衛民通熱線電話。

雖然魯拉賈帕尼沒有宣佈印度將放棄藏南地區,但是從其採取的行動來看,放棄藏南地區已是必然。

印度沒有選擇的餘地,要想保住整個國家,必須有所捨棄。

隨後,印度駐華大使會見閻尚隆的時候首次提出,只要中國立即停止戰爭行動,印度將把部署在藏南地區的所有軍隊撤到傑爾拜古裡以西也就是撤出印度東部地區,只在東部地區保留用來維持治安的萬軍人。

印度在這個時候做出讓步,完全超出了王元慶等人的預料。

第98章 野心家的結局第3章 日印結盟第44章 死對頭第8章 隨敗猶榮第43章 演變的世界第5章 旋風戰爭第49章 錯有錯招第20章 做文章第55章 新焦點第143章 敢死隊第173章 走向尾聲的信號第23章 非正式會晤第139章 公民意識第42章 兩難處境第27章 海空對抗第81章 積極外交第3章 血淚史第104章 對症下藥第56章 前方第19章 針鋒相對第64章 不謀而合第109章 打招呼第44章 最後手段第19章 請求援助第84章 戰略截擊部隊第31章 兩重天第150章 片面停火第6章 飛赴紐約第33章 亮底牌第46章 導彈消耗戰第42章 秘密部隊第43章 合理使用第78章 招決勝負第1章 出發第61章 硬仗第53章 風雲消散第109章 持續消耗戰第7章 人財兩不誤第84章 渺茫的希望第103章 歷史性時刻第33章 各有所需第97章 高消耗戰爭第55章 新焦點第6章 試驗部隊第119章 二次革命第9章 國家的面孔第51章 刀尖第40章 佈局第30章 戰略要地第36章 軍事儲備體制第19章 處處被動第39章 殺雞儆猴第1章 打打停停第48章 說服工作第1章 頭腦與靈魂第52章 趁火打劫第65章 X艇第24章 四法案第120章 槍決生死第39章 拆東牆補西牆第58章 地面戰爭第105章 再赴戰場第18章 女豪傑第18章 猜一個準第142章 合縱連橫第55章 鞭長可及第49章 核戰爭陰雲第64章 別無選擇第65章 政治家的對話第73章 高耗費戰爭第25章 變臉第43章 蛛絲馬跡第55章 新焦點第106章 大陸硝煙第66章 來龍去脈第37章 最大限度的保證第56章 由海向陸第54章 被動選擇第41章 戰爭動機第48章 圓滿結果第66章 多種可能第6章 戰爭策劃者第48章 中東攻略第116章 微妙變化第2章 分水嶺第34章 偷襲得手第148章 人心惶惶第23章 創造機會第118章 無藥可救第3章 風聲漸緊第24章 軍事顧問第16章 朝天子一朝臣第43章 重逢第23章 一反常態第62章 攻防抉擇第158章 軍長的擔憂第96章 九分鐘的戰鬥第58章 空中走廊第9章 以退爲進第66章 勢成騎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