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喉舌之戰

bookmark

力日清晨。擔任先頭部隊的手 屋說,小裝甲旅離開直拉納西。炮牲阿只德推進。

雖然墜軍進攻安拉阿巴德非常引人矚目,但是當天最受關注的還是另外兩個戰場上的戰鬥,一個是加爾各答的攻防戰,另外一個是國際輿論的新聞戰。

隨着剛率先報道中國軍隊在加爾各答使用了威冉兵大的特種炸彈。並且在報道中拿出幾張所謂的“商業衛星遙感照片”將加爾各答市區北部的巨大彈坑展現在了全球觀衆的面前,“(特種炸彈加爾各答凹軍”與“人道主義災難”就成了全球新聞媒體與網絡搜索的關鍵詞,受到無數人的關注。

不得不說,不厚道,沒有給觀衆最關注的“特種炸彈”一斤。明確的定義。

“特種炸彈”到底是一種什麼炸彈?

每個關注當天新聞的人都提出了這個問題。

這斤,問題非常直觀的反映出了國家利益對新聞輿論的影響。

針對剛公佈的照片,之前依靠評論戰爭大發橫財的軍事評論員分成了涇渭分明的兩大陣營,讓外界頗感意外的是,美國的軍事評論員與支持中國的軍事評論員首次站到同一條陣線上,均含糊其詞的稱其爲“特種炸彈”或者“特殊爆炸裝置。”沒有給出明確定義,甚至沒有提出任何具有暗示作用的觀點,反而是那些中立評論員,在評價爆炸現場的照片時提到,只有戰術核武器、或者是以人類最新科技成果催化金屬氫做主裝藥的爆炸裝置才能製造出如此巨大的彈坑,具有如此驚人的舟力。

因爲最有發言權的兩派評論員都保持沉默,所以中立派評論員的觀點受到了重視。

隨着越來越多的觀衆加入討論,在網絡上發表觀點,真相逐漸浮出水面。

肯定不是戰術核武器,因爲加爾各答市區沒有值得用戰術核武器對付的地下目標。所以那個巨大的彈坑不是戰術核武器在地下爆炸後留下的,如果戰術核武器在空中爆炸。不但整個加爾各答將變成廢墟,進攻的凹軍也無法倖免於難,中國軍隊更不可能在覈爆炸之後立即進入爆炸中心點。

不是戰術核武器,就肯定是催化金屬氫爆炸裝置,也就是常說的第五代戰術核武器。

雖然找出了真相,但是民衆對“催化金屬氫爆炸裝置”與“第五代戰術核武器”這兩個名字的用法產生了很大的分歧。簡單的說,就是“催化金屬氫爆炸裝置”到底是不是“戰術核武器”如果不是,就不應該冠以“第五代戰術核武器”的名稱。

物理學家與核武器專家因爲國家利益問題而無法達成一致意見的問題。民衆只能用腳來投票。

對絕大部分民衆來說,衡量標準很簡單,那就是炸彈的具體效果。

因爲催化金屬氫爆炸裝置不會產生放射性污染,而且爆炸當量比核武器低了2到3個數量級,所以無法使用衡量核武器的標準。絕大部分民衆也不瞭解核武器的標準,在他們眼裡,只有一個標準,那就是有沒有造成巨大的人員傷亡。

縱觀人類戰爭史與武器發展史。“殺人能力”一直是衡量武器性能的重要指標。

與常規武器相比,核武器最讓人談虎色變的就是其超強的殺人能力。

在僅有的兩次實戰使用中,2枚原子彈總共殺死了近20萬人,單位殺人紀錄從未被打破過,比核武器差了十萬八千里的核反應堆還殺死了打手 屋說,小億多日本人。按照最保守的估計。汁核大國擁有的核武器能夠將人類世界毀滅舊次以上。雖然現在全球核武器的數量比顛峰時期的20世王好0年代末少了九成以上,但是核武器仍然是迄今爲止,唯一一種能夠在數十分鐘內毀滅整個人類文明的武器。

毫無疑問,如果催化金屬氫爆炸裝置的“殺人能力”超過了核武器,即便不被歸入核武器,也是比核武器更加恐怖的武器。

在這個問題上,刪做得也不夠厚道。

全球觀衆都想看到一斤。準確的統計數字,哪怕只是一個編造出來的數字,州卻在報道中打起了太極拳,再次以“傷亡巨大”這樣的字眼忽悠觀衆。

“傷亡巨大”到底有多巨大?

不出一個準確的數字,其他新聞媒體也給不出一個準確的數字。

觀衆的目光轉向了加爾各答,新聞媒體不肯報道,只能靠“羣衆的力量。”

按照一些打着“知情人士”名號的網民做出的分析與預測,加爾各答市區面積大約勁平方千米,西初的人口爲打手 屋說,小勁萬,平均每平方千米6萬人,爆炸點周圍勸米範圍內的建築物全部倒塌,勸到打手,屋說,小四米內的建築物嚴重損毀,因爲戰鬥還沒有結束,所有無法展開搜救工作,粗略估計死亡人數在5萬左右,受傷人數肯定超過舊萬。雖然這一計算方式的理論非常充足,數據也很準確,但是一些同樣打着“知情人士”名號的網民則提出了截然相反的觀點,並且指出了前者在進行分析時忽略的幾個重要因素,比如戰爭爆發後半數以上的市民涌向郊區,留下來的市民中大部分按印度“的動員令住講了軍營。中國軍隊從北面發起講攻、爆炸,小舊的居民早已撤離等,由此推算,死亡人數不會超過5千,受傷人數不會超過打手,屋說,小萬。一些宣稱掌握了“內幕消息”的網民甚至聲稱,炸彈爆炸的時候。爆炸點周圍的居民已經接到中國軍隊的警告,只有極少數不願意離開的居民受害,傷亡人數肯定不會超過打手,屋說,小千。

毫無疑冉,這三種網民的觀點。代表了不同的利益方。

如果真的造成舊萬平民傷亡,催化金屬氫爆炸裝置不但是核武器,還是比核武器更加恐怖的武器。如果只造成了!萬5千平民傷亡,催化金屬氫爆炸裝置最多算得上是大規模殺傷性武器,還夠不上核武器的門檻。如果僅造成打手 屋說,小千平民傷亡,催化金屬氫爆炸裝置連大規模殺傷性武器都算不上。

爭論在這個時候達到高潮。

隨着報道逐步深入,大部分觀衆不再關注催化金屬氫爆炸裝置的性質問題,而是把目光轉向了製造災難的糾軍。

不得不承認,糾軍替陸軍航空兵聳了黑鍋。

不管是還是一直與反調的半島電視臺,在報道駒軍的時候,都不約而同的提到了半島戰爭中的漢城攻防戰。只不過,兩家電視臺的出發點完全不同。剛重點介紹了凹軍對漢城造成的重大破壞。用上了“五十年都無法彌補”的字眼。半島電視臺則重點報道了糾軍擊敗韓軍第三集團軍的輝煌戰績,用上了“天下第一軍”的字眼。由此可見,刪想借此讓觀衆相信,凹軍是一支破壞成性的“虎狼之師”半島電視臺卻想讓觀衆相信。羽軍是用來戰勝強敵的“威武之師”。雖然半島電視臺的觀點要含蓄得多,但是站在觀衆的立場上,半島電視臺的報道也更加客觀。

兩家電視臺針對凹軍的報道。帶出了更值得深入討論的“人道主義”話題。

準確的說,發生在加爾各答的“人道主義災難”到底應該由誰負責。

代表美國政府的刪把矛頭對準了無所不用其極的爽軍,認爲應該由中國政府負全部責任。與鋒相對的半島電視臺則把矛頭對準了負隅頑抗的印軍,認爲應該由印度政府承擔主要責任。

由此引出了很多話題,比如戰爭的正義性,又比如印軍是否應該放棄抵抗。

爭論達到高潮的時候,幾則不那麼惹人矚目的消息出現在了網絡上。等到看熱鬧的觀衆反應過來的時候,大部分中立媒體調整了新聞內容,開始重點報道發生在西孟加拉邦其他地區的新聞。

獲准進入孟加拉族戰爭難民營的不僅有孟加拉國的記者,還有很多受到孟加拉國政府的邀請西方記者。特別是一直以來同情與支持印度境內的孟加拉族爲了自治權而進行不懈鬥爭的歐洲記者。

雖然一些歐洲記者提出前往加爾各答進行戰地報道的要求遭到中國軍官的拒絕,但是在報道孟加拉族戰爭難民的安置情況時,大部分歐州記者秉承了講事實、說真話的傳統,恪守職業道德,把真實的一面展示在了觀衆面前。

歐洲新聞媒體同時把目光轉向印度境內的八千萬孟加拉人,恐怕是美國最不願意看到的結果。與八千萬孟加拉人的生存問題比起來,加爾各答的那些事情根本算不了什麼。可以說,八千萬人的生存問題!纔是真正的人道主義災難。如果民衆不再關注加爾各答,認爲印度對要求獲得自治權的孟加拉族進行的殘酷鎮壓纔是值得關注的問題,那麼美國就無法利用發生在加爾各答的事情對付中國了。

直到這個時候,拋出重磅炸彈,宣稱有2到3萬人被炸死。

問題是。這個時候宣佈這樣的結果,給人一種畫蛇添足的感覺。

網發佈消息,半島電視臺就提出了三點質疑:一是剛沒有派戰地記者前往加爾各答,如何知道炸死了這麼多人;二是爆炸地區在中國軍隊的控制之中,連中國政府都沒有公佈任何數據,刪如何證明其數據的準確性;三是事情發生不到孫卜時,連政府都無法得出準確的統計數據,什麼認爲其數據是正確的?

三個質疑全都對準刪報道的真實性。

雖然即做出迴應。宣稱用了最先進的遙感技術,而且得出的數據得到了相關權威部門的支持。但是剛即沒有說使用的是哪種遙感技術,也沒有明確指明支持其數據的是哪個權威部門,其可信度大打折扣。

爲了保住面子,剛不得不顧左右而言他,開始指責半島電視臺,宣稱半島電視臺作爲一家中立媒體,卻在重大問題上站在中國政府的立場上說法,不尊重新聞的自由性。背棄了新聞媒體必須遵守的社會道德標準,淪爲爲中國政府的走狗。

動挑起事端,半島電視臺馬上迎戰。

不管怎麼說,半島電視臺都是第三方媒體,不受中國政府管轄,也不用聽從中國政府的吩咐。不同了,作爲美國的新聞媒體,而且是美國最大的新聞媒體,一直以來都是美國政府的喉舌,雖然作爲私是美國政府的話筒。

顯然,刪把矛頭對準半島電視臺的時候,就已經偏離了根本目標。

當全世界的觀衆都開始關注半島電視臺的輿論大戰時,誰還會關注發生在加爾各答的事情?

只不過,讓很多人想不明白的是。中國的新聞媒體沒有加入這場輿論大戰。

中國的新聞媒體一直在重點報道戰爭進程,對加爾各答與難民營的事情只做了簡單報道,未做深入評論。

在關係到中國國家名譽的問題上,中國新聞媒體竟然集體迴避。

顯然,這不是應有的態度,非常不正常。

大概正是中國新聞媒體的態度,讓更多厭煩了新聞媒體打輿論戰的觀衆再次把注意力放到了戰場上。

比起那些勾心鬥角的鬥爭,戰場上的戰鬥更加真尖

當天,中國新聞媒體重點報道了三個方向上的戰鬥,一是弘軍從瓦拉納西出發、向安拉阿巴德推進,二是糾軍繼續在加爾各答市區內與負隅頑抗的印軍激戰,三是駐紮在印度東北地區的刀軍全再展開、爲大舉進攻做準備。

雖然關於加爾各答的報道並不多,僅有的幾段錄象也是軍事記者(隸屬於軍隊的軍職記者)拍攝下來的,相對較爲“溫和”但是中國新聞媒體這種不偏不倚,客觀報道戰爭事實的態度得到了一致好評,就連很多之前對中國新聞媒體有很大偏見的歐州人都認爲,中國新聞媒體能夠尊重事實,以新聞媒體應有的客觀立場把真相展現在觀衆面前。比那些別有用心的新聞媒體更有職業操守。

最能說明觀衆喜好的肯定是收視率。

根據一家歐洲調查機構在當天上午通過電話進行的隨即調查,中國國際電視臺新聞頻道在歐盟地區的收視率達到了打手 屋說,小打手,屋說,小岔,首次超過刪國際新聞頻道,成爲收視率最高的境外電視臺新聞頻道。

這一調查結果,足以說明問題。

當然,也足以讓刪發現問題。

當天下午,變了報道內容。開始重點報道中國軍隊的軍事行動。並且重點分析了弘軍攻打安拉阿巴德的戰略意義,以及凹軍攻打加爾各答的戰術問題。

雖然想在加爾各答問題上做文章,但是受觀衆的影響,剛自覺減少了與“人道主義災難”有關的報道,再次打起“客觀公正”的旗幟,重點報道軍事行動。

毫無疑問,刪再次犯了個嚴重錯誤,忽略了刀軍的行動。

不管怎麼樣,這天發生的事情。已經證明戰爭無處不在。

雖然早在刀世紀吶年代就有人提出了“超限戰”的概念,認爲能夠對政治決策與軍事行動產生影響的因素都會成爲交戰雙方爭奪的制高點。戰爭不僅僅發生在戰場上,而是發生在各個層面上,輿論宣傳就是戰場,新聞報道就是交戰雙方的武器,但是直到這一天,全球觀衆才認識到,戰爭確實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誰能獲得輿論的支持,誰就能得到更多人的支持,成爲戰爭的正義方。雖然軍事行動之外的所有戰爭行動。對戰爭的影響都不明顯,至少不會產生立竿見影的效果,但是與正面軍事對抗相比,包括輿論宣傳在內的戰鬥,對戰爭的影響更爲深遠。如果從長遠角度看,輿論宣傳甚至能夠對戰爭的最終結局,特別是獲勝方最後的收穫產生決定性的影響。

與戰場上的戰鬥一樣,輿論戰場上的戰鬥不由某一方的意志決定。

也就是說,輿論戰場上的戰鬥。不會因爲某一方停止行動而結束。

更重要的是,輿論戰爭與軍事戰爭一樣,都是政治鬥爭手段,爲政治利益服務。除非交戰雙方在政治上達成妥協,不然總會分出個輸贏

這一天,裴承毅最關注的也是刀軍的行動。

用一個軍去控制面積超過力萬平方千米的印度東北地區的所有交通要道,顯然有點吃力。刀軍是戰略反應軍,不是空降軍,無法像空降軍那樣佔領交通線附近的制高點,達到控制交通線的目的。

幸運的是,萬軍不是重裝甲軍。

戰略反應軍的最大特點就是擁有出色的戰略與戰役機動能力,絕大部分戰鬥裝備都可以用空運的方式送往前線。

也就是說,只要有足夠的空運力量,戰略反應軍也可以執行機降作戰任務。

爲了加快萬軍的行動速度,裴承毅抽調了3個空降軍的全部戰術空運力量,讓刀軍把主戰裝備的所有附加配件全部拆掉,由皿達丈送往前線。控制交通線附近的制高點,從而避免在地面上進行戰術機動可能遇到的麻煩。

這一舉措,極大限度的加快了刀軍的部署行動。

等到印軍東北集團軍羣反應過來的時候,刀軍已經部署到位。

隨着夜幕降下,針對東北集團軍羣后勤保障物資的轟炸行動馬上就要開始了。(未完待續

第51章 積極備戰第101章 雷厲風行第16章 金錢操作第108章 爭奪焦點第139章 致命打擊第20章 謀面第86章 增援部隊第4章 殺人於無形第171章 趕盡殺絕第79章 獨角戲第82章 借題發揮第56章 連唬帶嚇第7章 攔截第117章 好心幫倒忙第32章 推心置腹第45章 雷霆一擊第56章 遲到的命令第93章 政治進程第55章 非常閱兵第70章 王牌登場序十東方醒獅第58章 利益交換第46章 由守轉攻第3章 暗流第48章 偷襲第96章 爭分奪秒第55章 新焦點第17章 多事之秋第4章 熱點第30章 推倒重來第53章 高起點第125章 艱難的開端第50章 未來戰士第65章 開創性戰役第13章 聯合火力支援第108章 速戰速決第22章 西方不亮東方亮第74章 毀滅性轟炸第27章 新總統第100章 杯弓蛇影第31章 合縱連橫第115章 廢墟中的戰鬥第19章 爽快的海軍司令第188章 摧枯拉朽第57章 衝突到戰爭第37章 專多能第94章 主次有序第57章 主動與被動第59章 未來第19章 處處被動第15章 統一陰霾第37章 變策第12章 艱難抉擇第76章 攻堅戰第99章 繳械投降第38章 多兵種聯合行動第69章 司令官的價值第140章 戰術創新第32章 大殺器第121章 見風使舵第1章 科學怪人第107章 潛在危險第109章 擴大進攻第29章 別無選擇第37章 鋌而走險第4章 有與沒有第75章 全面化第61章 功敗垂成第73章 重南輕北第29章 心態第40章 殺雞用牛刀第65章 開創性戰役第111章 新風向第109章 持續消耗戰第51章 放話第53章 建議第25章 無價的道義第116章 條線上的螞蚱第41章 必然選擇第92章 四量撥千斤第124章 將帥之別第44章 恐怖的實力第10章 理想海軍怨第35章 絕路第131章 不同命運第51章 醉翁之意第83章 雙管齊下第152章 峰迴路轉第33章 各懷鬼胎第3章 利益集團的陰影第75章 內外並重第2章 軍情局長的面子第58章 爭分奪秒第11章 先下手爲強第126章 低空霸主第180章 下基層第10章 最佳男演員第24章 死灰復燃第25章 邁向戰爭第15章 新興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