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趕盡殺絕

bookmark

,月刀日上午。魯拉賈帕尼到達蘇拉特北面的布羅奇

因爲凹軍已經在力日凌晨攻入蘇拉特城區,佔領了至關重要的火車站。凹軍在同一天上午將戰線推進到了阿拉伯海,完成了對蘇拉特的封鎖,所以護送魯拉賈帕尼的車隊停在了布羅奇,準備從其他路線前往海得巴拉。

雖然魯拉賈帕尼一行只有百十人。但是要突破中國軍隊的防線並非易事。

從布羅奇南下,必須穿過凹軍與出軍的防線才能到達孟買。雖然2個軍的防線都長達數百千米,不可能在整條防線上部署軍隊,但是凹軍與出軍在防線上部署了成千上萬的傳感器,只要有人員從防線上通過,空中機動巡邏部隊將在5分鐘內趕到,地面裝甲巡邏部隊也能在打手 屋說,小紛鍾之內趕到。

南下,等於拿魯拉賈帕尼冒險。不管是弘軍官兵、還走出軍的官兵都不會放過讓印度總理成爲戰俘的機會。

不去孟買,只能繞道東行。

雖然可以走海路,衛隊也在布羅奇準備了打手 屋說,小艘航速能夠達到超級快艇,但是中國艦隊已經封鎖了整個肯帕德灣,別說快艇,就連帆板都別想出海。再說了,速度再快的快艇也跑不過戰鬥機。

向東行,就得沿納爾莫達河逆流而上,然後穿過舔防線。

毫無疑問,這條線路更加危險。因爲在曼德萊舍沃爾到希爾布爾與伊塔爾希到普薩沃爾這兩條防線上,除了負責陣地防禦的刀軍與努軍之外。還有5萬名後勤保障人員。雖然後勤保障人員不是戰鬥人員。但他們都是貨真價實的軍人。更重要的是,後勤保障部隊的分佈密度非常大。發現印軍後肯定會呼叫支援,在附近執行戰鬥防禦任務的作戰部隊能在十多分鐘內趕到。

顯而易見,魯拉賈帕尼已經無路可去了。

當然,最糟糕的事情還沒有發生。

互日下午,碧軍完成了在蘇拉特城區的掃蕩行動,審訊了數十名印軍高級軍官後,確認魯拉賈帕尼還沒有到達蘇拉特。

弘軍的情報很快得到了出軍的證實。因爲孟買方向上的印軍沒有異常舉動。

魯拉賈帕尼已經離開了新德里,卻沒有到達蘇拉特。

裴承毅沒有多想,當天傍晚就讓歹軍渡過達布蒂河,掃蕩蘇拉特北部地區。

魯拉賈帕尼肯定在北面某個地方,正在找機會“突圍”。

隨後,裴承毅聯繫了項鋌輝。得到總參謀長的許可之後,裴承毅以共和國前線總指揮的身份發出了懸賞令:用旦四萬元懸賞魯拉賈帕尼。

雖然這麼做看上去有違國際戰爭法,但是在魯拉賈帕尼逃離新德里。印度政府已經名存實亡的情況下,懸賞捉拿印度政府總理只能算是戰爭行爲,不是政治行爲。當然。別的國家也不是沒有幹過,美國至今都在懸賞捉拿阿富汗塔利班政府成員。

懸賞令不僅對共和國軍人有效,對印度人同樣有效。

當天晚上,裴承毅就讓巴基斯坦的那幾家印刷廠趕製了幾個萬份傳單,然後用運輸機送往前線,讓歹軍的官兵沿途分發傳單。抓到魯拉賈帕尼、並且將魯拉賈帕尼交給共和國軍隊的印度人同樣可以拿到旦凹萬元的賞金,提供消息的印度人。根據消息的重要性與準確性,可以獲得2四萬元到力萬元的賞金。在任何一個印度人眼裡,別說旦功萬與刃力萬,勁萬元都是筆鉅額財富。

飛日凌晨,歹軍的官兵開始散發傳單。

此時,歹軍的先頭部隊已經到達布羅奇,駐守該地的印軍只進行了微弱抵抗,隨着歹軍的裝甲部隊開進城區,上萬名印軍官兵全都逃走了。

先頭部隊繼續北上,主力部隊則開始搜索布羅奇。

軍情局根據魯拉賈帕暑離開新德里的時間,以及部分戰俘提供的情報,大致斷定魯拉賈帕尼就在布羅奇一帶,很有可能藏在某處人口比較集中的地方,打算趁亂逃出歹軍的包圍圈。

根據軍情局提供的情報,裴承毅親自指揮了撥索布羅奇的行動。

刃軍的主力部隊入城前,數十架皿一旦到達布羅奇上空,通過高音喇叭警告所有布羅奇市民,軍隊入城的時候,平民一律呆在家裡,等待佔領軍上門搜查。爲了消除市民的反抗情緒,宣傳的時候沒有提到搜捕魯拉賈帕尼,只是宣稱佔領軍將爲市民提供一週的生活必須物資,爲了避免分發物資時發生意外情況。佔領軍會將物資送到每家每戶,並且根據每戶的人口數量確定物資數量。

消息發出去了,準備工作也很快到位。

數百部重型載重卡車送來了數千噸物資,歹軍則以連爲單位,組織了數十支“物資分發隊”。當然。在此之前歹軍還做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那就是派遣突擊部隊從空中前往布羅奇市政府,拿到了市區人口檔案。

點刃分,歹軍主力部隊入城。

受到物資的誘惑,幾乎所有布羅奇市民都呆在了家裡。當刃軍的官兵把整袋整袋的大米、麪粉、罐頭、水果、蔬菜、食用油、淨水劑、常用藥品送上門。。候。布羅奇的市民不但沒有抵抗。還高興不已,很多市頓以工要求與共和國官兵合影留戀。至於搜查,因爲拿到了共和國軍隊提供的物資,只要不損壞私人財產,搜查就搜查吧。

布羅奇市民的態度很好理解,因爲跟新德里一樣,這裡的物資也極端匿乏。

對絕大部分市民來說,在政府無法爲他們提供基本生活保障,駐軍還時不時上門騷擾的情況下,如果佔領軍能夠改變現狀,提供必要的生活物資,給予他們足夠的尊重,在他們眼裡,爲佔領軍服務與爲政府服務沒有任何區別。

這樣的思想在整個印度都很普遍。

可以說,在絕大部分印度人眼裡。印度政府垮臺,哪怕被外族統治。換的也只是統治者而已,百姓該過什麼樣的生活,還走過什麼樣的生活,並不會因爲換了統治者而發生很大的變化。對佔印度總人口七成左右的大約口億生活在赤貧線以下的印度人來說,在已經一無所有的情況下,即便由外族統治也不會使生活變得更糟。

在這樣的情況下,印度還能指望“人民戰爭”嗎?

從很大的程度上講,“人民戰爭”不是軍事運動,而是政治運動。雖然戰爭爆發前。以西方國家的軍事專家爲首的很大一批人都認爲,不管中國有多強大,只要入侵印度,就將陷入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就算中國軍隊能夠輕而易舉的擊敗印度軍隊,也將倒在口億印度人的腳下。最終輸掉戰爭,但是開戰以來,印度並沒有出現所謂的“人民戰爭。”而歐美軍事專家大肆吹捧人民戰爭,除了不可告人的政治意圖之外。與他們不大瞭解印度的實際情況有很大笑系。

當一個國家7倪以上的百姓生活在赤貧線以下,連基本生活都無法保證,更別說社會福利、公共衛生、基礎教育等,在生活已經沒有指望的情況下,會爲了錄削、奴役他們的統治集團作戰嗎?也許很多人認爲印度人口衆多,哪怕只有耽的印度人起來反抗,也能讓中國軍隊陷入不可自拔的泥潭。確實如此,印度的人口確實很多,別說魏。哪怕只有慨的印度人奮起反抗,中國軍隊就將吃不了兜着走。問題是,在糊的印度人中,所謂的中產階級佔了大約2院,而這些人絕大部分也是印度社會的受害者,其中大部分都在前些年的經濟改革中略有成就,而隨着印度傳統勢力再次上臺,成爲了利益犧牲者。別說讓他們奮起反抗,不在戰爭中站到統治階級的對立面就算萬事大吉了。其餘不到鰓的印度人中,除了掌握了印度命脈的勸個大家族之外,大部分都是與外國勢力或者境外財團有關係的大富豪。毫無疑問,沒有那個富翁會上戰場。稍微有點能力的,在戰爭爆發前就已經把子女轉移到了海外,就算沒有能力的,也會捲走財富,把印度留給別人。

回過頭來看,此時的印度與當初淪落爲殖民地時的印度有多大的區

魯拉賈帕尼三番五次的鼓勵印度人,想方設法的激發耳度人的抵抗意志,最後都無果而終,足以說明印度人對政府有多麼不滿。

普通平民肯定會在旦功萬賞金與魯拉賈帕尼之間做出明智的選擇。

爲了加快搜查速度,歹軍在當天中午又派出了上百支按查隊。

布羅奇不是大城市,只是一座人口在田萬左右的中型城市。投入大約打手 屋說,小刃刀名官兵之後,一天之內就能完成搜查工作。

下午,歹軍的搜查隊找到了那艘專門爲魯拉賈帕尼準備的超級快艇。

發現快艇的油箱裡裝滿了柴油,貨艙裡塞滿了食物,導航“儀裡已經設定好了航線座標之後,歹軍立即縮小了撥查範圍。

魯拉賈帕尼肯定在布羅奇,沒有跑遠。

傍晚不到,布羅奇東北城區發生猛烈爆炸。

正在附近的數支小分隊立即出動。等他們趕到出事地點的時候,一批穿着平民服飾的印度軍人正在成千上萬民衆的追堵下向北突圍。搜查部隊立即拉開包圍圈,呼叫周邊地區的其他作戰力量。

戰鬥只打了半個小時,那些印度軍人就繳械投降了。

開始審訊戰俘的時候,最先到達的那支搜查小隊在當地市民的帶領下。找到了一具被燒得面目全非的屍體。

大約2個小時後,裴承毅收到了歹軍發來的剛數據。與軍情局提供的魯拉賈帕尼的洲數據進行對比之後,確認在混戰中被炸死的正是魯拉賈帕尼本人。

誰也沒有想到,在印度政壇風雲力年的魯拉賈帕尼就這麼死了。

更讓人想不到的是,魯拉賈帕尼竟然是被媒氣罐炸死的!

事發的時候,魯拉賈帕尼正在衛隊成員的護送下逃離布羅奇,因爲前方街區已經被搜查部隊封鎖;所以魯拉賈帕尼準備到附近的民居中避避風頭。非常不幸的是,衛隊成員找的那家民居的女主人剛剛失去了階兒子,而且3個兒子都是被強徵入伍,在包圍蘇拉特的戰鬥中陣亡。認出魯拉賈帕尼之後,女主人很鎮定,非常熱情的招待了總理,然後趁衛隊成員不注意,引爆了廚房內的煤氣罐。爆炸引來了川制的市民,衛隊成員爲了突圍。首先向手無寸鐵的市民開火川即被趕到的撥查部隊殲滅。

魯拉賈帕尼死在了他曾經宣誓要保護的人民手裡,無疑是最大的諷刺。

裴承毅收到消息的時候,劉曉賓也在前線指揮部。

按照劉曉賓的要求,裴承毅沒有公社消息,並且讓歹軍立即封鎖事發地點,穩住市民的情緒,禁止任何人散發消息。

只不過,這麼大的事情,根本不可能完全封鎖消息。

在確認魯拉賈帕尼已經死亡後大約2個小時,閻尚隆與薩利文再次

此時,兩人都知道魯拉賈帕尼在布羅奇被憤怒的印度婦女炸死了。

印度總理被炸死,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別說兩位精通外交的官員。就連普通人都能想到。

毫無疑問,兩人商討的不再是今後的威脅,而是現實威脅。

在此之前,薩利文已經在電話裡跟布蘭迪諾談過好幾次。

與薩利文的態度一樣,提供與印度核武器相關的軍事情報不是問題。停止對印軍事援助也不是問題。因爲這兩件事都在總統的職權範圍之內,不需要通過國會審議。關鍵是不在戰後干預印度內政,承認中國在印度的霸權地位。讓布蘭迪諾無法接受。準確的說,是讓那些國會議員無法接受。

如果布蘭迪諾答應這一條款,並先要做的就是讓美國企業從印度撤資。

當然,就算美國企業不從印度撤資,中國政府也不追究這個問題,隨着印度新政府成立,肯定會清剿美國企業在印資產。到時候,美國政府該怎麼辦?按照慣例,只要印度新政府對美國企業動手,美國政府就會封查印度在美資產,並且對印度實施制裁。這個權力不在總統手上。而在國會手上。也就是說,只要國會發起提案,而且在參衆兩院獲得通過,就算總統不批准,國會也會反覆發起提案,最終由最高法院仲裁。如此一來,布蘭迪諾等於站到了國會的對立面上,也就站到了美國利益集團的對立面上。得罪美國的各大財團,布蘭迪諾能夠毫髮無損的離開白宮就算不幸中的萬幸了。

很明顯,中國政府開出的價碼太高。根本無法接受。

按照布蘭迪諾的意思,除非中國政府爲美國企業在印資產做全面擔保。不然美國不可能在戰後不對印度進行制裁,更不可能歸還印度在美

根據布蘭迪諾的授意,薩利文抓緊起草了一份相關文件。

與此同時,閻尚隆也與王元慶通了幾次電話。

談判本來就是漫天要價,落地還錢,美國在第一個條件與第三斤,條件上做出讓步,已經超出了王元慶的預料。按照王元慶最初的想法。美國最多答應提供軍事情報。只要印度政府沒有完全垮臺,美國就不會停止對印軍事援助。至於第二個條件,本來就不是王元慶的主要目的,而是考慮到印度戰後重建。爲即將成立的印度新政府開的條件。當然,這也能夠給共和國的企業帶來很大的好處。換句話說,美國企業從印度撤資是遲早的事情,如果能夠由政府牽頭,達成某種妥協協議。中國企業就能迅速填補美國企業撤資後的空白,以幫助印度進行戰後重建爲名,控制印度市場。

當然,關鍵不是政府的妥協協議。而是兩國企業間的“商業協議。”

拿到薩利文的文件,閻尚隆仔細看了一遍。

點上煙抽了兩口,閻尚隆才說道:“兩天前我就說過,我們可以提供擔保。只是實際操作上,我國政府不可能爲美國企業提供擔保,只能爲印度合法政權提供擔保。換句話說,我國政府將爲印度合法政權提供外匯貸款,由印度合法政權收購美國企業在印資產,完成國家經濟重組。”

“能夠提供多大額度的擔保?”薩利文沒有糾纏形式問題,不管爲誰提供擔保,總得有人出錢,而且出錢的不會是美國聯邦政府。

“我們大概統計了一下,貴國企業在印總資產大約在五萬億美元左右。”閻尚隆慢條斯理的彈掉菸灰,說道,“但是實際投資額不到三千億美元,加上由戰爭帶來的破壞,我們估計貴國企業在印資產不會超過五千億美元。我國政府可以提供百分之五十的擔保,既提供二千五百億美元,由印度合法政權收購貴國企業在印資產。”

“外長先生,這根本辦不到,我們

“我知道,其實我們也可以談談別的方法,比如貴國企業繼續在

薩利文愣了一下,隨即就高興不起來了。

“問題總會有解決的辦法,是不是?”閻尚隆微微一笑,說道,“因爲涉及到的企業太多,而且範圍非常廣泛,所以我們可以擴大談判範圍,由專業人員進行談判。當然。我們都得表達出足夠的談判誠意。”

薩利文點了點頭,說道:“外長先生的意思是,我們應該先合作,後談判?”

閻尚隆笑而不語,薩利文還有別的選擇嗎?

事實確實如此,美國國務卿沒有其他選擇。(未完待續

第49章 退縮第27章 擋箭牌第57章 挑戰書第14章 兩手準備第65章 正式宣戰第11章 大國的面子工程第35章 多手準備第66章 來龍去脈第28章 貿易大戰第34章 借刀殺人第20章 重大消息第41章 結構性調整第71章 民主表決第53章 巔峰之作第87章 強力佯攻第67章 不得不做第98章 並不重要的真相第118章 關鍵的一小步第87章 砍瓜切菜第36章 牽制力量第78章 招決勝負第160章 半島戰爭分水嶺第68章 搶先攻擊第71章 萬事俱備第22章 王牌艇長的機會第87章 最後的反制第9章 最高威脅第26章 最高精神領袖第25章 國家戰略計劃第59章 左右開弓第9章 頭號盟友第12章 順從第41章 針鋒相對第31章 干擾第66章 人選第9章 民間力量第91章 爲決戰做準備第80章 扯皮第14章 苗頭第151章 心領神會第77章 退守固本第186章 調兵遣將第142章 合縱連橫第159章 成功一半第9章 國家代言人第5章 線索第125章 毀滅炮擊第178章 包袱第10章 轉折點第71章 民主表決第79章 純步兵第91章 守株待兔第3章 日印結盟第102章 重獲自由第53章 碧空逞雄第87章 砍瓜切菜第83章 戰爭動員第56章 積極主動第44章 閉門決策第143章 五加九會議第33章 雄辯第130章 兩手準備第49章 退縮第60章 造勢第55章 新焦點第93章 鐵腕首相第8章 再起波瀾第12章 鎖定目標第55章 以戰促和第5章 權衡利弊第141章 理想戰術第88章 甕中捉鱉第57章 強中自有強中手第102章 第二戰線第43章 演變的世界第24章 死灰復燃第64章 穩重見長第16章 新聞戰第126章 一線希望第29章 幕後推手第91章 斡旋第108章 當機立斷第153章 機會第144章 奇蹟般的進攻序十一秘密轉運第21章 一劍封喉第28章 戰略圍剿第76章 變味第69章 亦步亦趨第101章 頭號艇長第91章 爲決戰做準備第100章 左鉤拳第155章 先決條件第41章 毀天滅地第37章 專多能第189章 最後的鬥爭第80章 第一次第49章 回心轉意第16章 海軍革命第8章 一箭三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