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節 兩難選擇

bookmark

斯普魯恩斯千方百計的想算計第三艦隊的同時,談仁着同樣的事情,區別是,談仁皓在算計的是美軍大西洋艦隊!

在得知斯普魯恩斯出任了美軍大西洋艦隊總參謀長這一職務後,談仁皓立即就認識到,要不了多久,他就會與這個老對手再次見面了。五月初,談仁皓將這一消息發給了黃曉天。實際上,在此之前,黃曉天就收到了同樣的情報,知道老對手又出現在了戰場上,隨後不久,他就率領第三艦隊返回利蒙灣去接收新的飛機了。當時,海軍司令部並沒有給談仁皓下達殲滅大西洋艦隊的命令,甚至可以說,當時帝國海軍司令部沒有把美軍大西洋艦隊當作一回事。可是,談仁皓絕不能不把大西洋艦隊當作一回事,特別是在由斯普魯恩斯指揮這支已經進行了數個月的強化訓練的艦隊的情況下,談仁皓更不敢有半點的大意輕敵。同時,談仁皓也知道,要想擊敗美國,那就得首先擊敗美國海軍,而要擊敗美國海軍,就必須得幹掉大西洋艦隊!

整個五月份,談仁皓都在想方設法的搞到更多的情報,爲此,雷少卿甚至專門安排了幾名參謀返回分幾趟返回海軍司令部,去爲談仁皓帶回了一些重要的資料與情報。在接到出發命令之前,談仁皓還讓郝東覺與朱榮哲負責組織兩支航母特混艦隊進行了數次模擬實戰對抗演習。檢驗兩支特混艦隊地實際備戰情況。第三特混艦隊也在此期間進行了重新整編,提拔了十幾名能力突出的軍官爲艦長,同時常薦新還在五月上旬的時候邀請波斯帝國海軍地中海艦隊進行了一次近似於實戰的炮戰演習,以檢驗第三艦隊在擴充到六艘戰列艦之後的實際戰鬥能力。

這些強化訓練起到了相當大的作用,爲了提高官兵的備戰心理狀態,談仁皓在五月上旬就宣佈,第一艦隊的下一個目標將是美軍大西洋艦隊,而且還“謊稱”第三艦隊也正在設法幹掉美國海軍地最後一支艦隊。這也很有可能是帝國海軍的最後一個對手。這下,艦隊官兵的士氣問題是不需要考慮了,第一艦隊的官兵早就認爲第一艦隊是帝國海軍的頭號艦隊,而他們是帝國海軍最優秀的官兵,自然不能輸給編號第三地艦隊!

加強了艦隊的戰鬥準備工作,同時激發了艦隊官兵的鬥志之後。談仁皓就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分析對手這件事情上來。實際上,談仁皓根本就不需要深入的分析都足以掌握斯普魯恩斯的指揮特點。可他有一點是無法把握的,那就是斯普魯恩斯在被撤消掉了第五艦隊司令官,隨後又賦閒幾個月之後,會不會在指揮特點上有所改變呢?如果是,那麼這個對手就更加難以對付了。如果面對的是別的對手,談仁皓不會事事都往壞的方面考慮,可是在與斯普魯恩斯交手地時候,談仁皓肯定不敢把無法肯定的事情往好地方面考慮。他必須要做好最完善的準備工作,纔有可能在戰場上真正地擊敗斯普魯恩斯。

當時。初了在太平洋上與斯普魯恩斯的交戰之外,唯一值得談仁皓借鑑的戰例就是攔截美軍運輸船隊的那次行動。情報部門已經證實。在美軍運輸船隊返航的時候,大西洋艦隊確實離開了諾福克軍港。而且肯定是前去接應運輸船隊的,至於大西洋艦隊爲什麼沒有出現在第一特混艦隊的偵察範圍之內,情報部門就無法解釋了。

利用行動的最終結果,再結合當時地一些實際情況,在反覆分析了行動的經過之後,談仁皓對大西洋艦隊在當時地行動做出了大概的判斷。斯普魯恩斯當時肯定沒有沿着最近的航線去接應返航的運輸船隊,因此大西洋艦隊在路途上耽擱了不少的時間,也許是一天。甚至是兩天。最終,在第一艦隊攔截運輸船隊的時候。大西洋艦隊並沒有進入第一特混艦隊的偵察打擊範圍,從而沒有被談仁皓派出去的偵察機找到。這是唯一合理的解釋,因爲大西洋艦隊離開諾福克的時間是確定的,返回諾福克的時間也是確定的,而在此期間,大西洋艦隊並沒有在美國本土附近的淺海區活動,因此肯定深入大西洋!那麼,是什麼原因讓斯普魯恩斯改變了航線,而不是在最短的時間內與運輸船隊會合呢?

談仁皓首先考慮到了兩種可能。一是斯普魯恩斯已經知道了第一艦隊的行蹤,但是卻無法準確的掌握第一艦隊的位置,爲了避免遭到第一艦隊的突然打擊,斯普魯恩斯不得不改變航線,延長航行時間,說白了,也就是斯普魯恩斯有意的不去接應運輸船隊。另外一種可能就是,斯普魯恩斯知道第三艦隊已經離開了加勒比海海域,也正在前往攔截運輸船隊的途中,並且掌握了第三艦隊的準確航線,準備半途截擊第三艦隊,只是因爲第一艦隊迅速的攔截了運輸船隊,結果第三艦隊在進入了大西洋艦隊的打擊範圍之前就接到了返航的命令,隨即與大西洋艦隊脫離接觸,讓斯普魯恩斯錯過了打擊第三艦隊的機會。

結合這兩種可能,談仁皓又想到,如果斯普魯恩斯同時掌握了第一艦隊與第三艦隊的行蹤,那他還會不會冒險截擊第三艦隊,或者是截擊第一艦隊呢?如果會,那麼斯普魯恩斯會首先選擇哪支艦隊下手呢?還有,斯普魯恩斯是不是將運輸船隊做爲了誘餌,並且以此設下了埋伏,只是最終錯誤的判斷了第一艦隊到達的時間,從而使伏擊行動不可能獲得成功,最終斯普魯恩斯主動放棄了伏擊行動?

這是三種最有可能出現的情況,當然,如果考慮到其他的因素,也許還會出現其他的情況。可是就針對這三種情況,談仁皓也不得不感嘆,斯普魯恩斯並沒有受到被卸職的影響,仍然有着上佳的表現,而他所欠缺的只是運氣。如果當時斯普魯恩斯的運氣更好一點,或者說是收到的情報更準確一點的話,

一艦隊與第三艦隊就會再次嚐到這個對手的厲害了。▋

在談仁皓看來,在四月下旬的那次行動中沒有與大西洋艦隊遭遇算是幸運的了,可也正因爲如此,這次作戰行動的借鑑意義並不大。談仁皓在當時得出的很多結果都是他自己分析出來的,存在着巨大的不確定性,也沒有實際的作戰行動佐證,這更無法讓談仁皓從中準確的判斷出斯普魯恩斯的指揮特點。他仍然不得不會到了老路上來,通過以往在太平洋上的戰例對斯普魯恩斯可能採取的作戰行動進行判斷。

實際上,當時談仁皓犯了一個形式上的錯誤,同時忽略了斯普魯恩斯指揮艦隊作戰的一大特點,或者說是他們兩人的一個共同點。這就是,兩人在指揮戰役與戰術行動的時候,都會首先考慮行動所產生的戰略意義,並且以達到戰略目的爲頭號目標,而不分過分的追求戰役與戰術目的,甚至可以在戰術上做出犧牲,從而達到戰略目的。這即是談仁皓的一個指揮特點,也是斯普魯恩斯的一個指揮特點,可以說,正是這一點,奠定了兩人作爲兩國頭號海軍將領的基礎。

談仁皓犯的形式主義錯誤就是過分的注重戰例,同時將自己放在了當局者的角度來考慮問題,從而忽視了一些客觀上存在,而且必然會對戰爭行動產生重大影響的因素。很快。談仁皓就發現了自己犯地錯誤,同時意識到了自己對斯普魯恩斯的判斷上的缺陷。當他站在客觀的立場,並且考慮到斯普魯恩斯採取任何行動都會以戰略目的爲首要目標之後,他就不難做出正確的判斷了。

可以說,談仁皓在做出新的分析的時候,其思路與斯普魯恩斯與尼米茲商討美國海軍地出路時的思路驚人的相似。當談仁皓得出最終的分析結果的時候,他也被驚呆了。五月十八日,談仁皓就給黃曉天發去了電報。讓黃曉天一定要提高警惕,提防遭到美軍大西洋艦隊的偷襲,特別是在執行作戰任務地時候,一定要多留一手,斯普魯恩斯很有可能會在這個時候襲擊第三艦隊。在收到了黃曉天的回電,並且知道黃曉天也在爲接下來與美軍大西洋艦隊有可能發生的遭遇戰而擔心的時候。談仁皓這才稍微放心了一點。黃曉天是一個相當謹慎的將領,而且曾經在斯普魯恩斯手裡吃過虧,他不會重蹈覆轍,自然會萬分謹慎的展開行動,那麼斯普魯恩斯想伏擊第三艦隊的話,就將變得更加的困難了。

當時,談仁皓分析的結果就是斯普魯恩斯正在做的事情。在警告了黃曉天之後,談仁皓開始考慮對策。很明顯,斯普魯恩斯不會主動向第一艦隊挑戰,甚至會主動避開第一艦隊地鋒芒。要想保全第三艦隊。至少要在第三艦隊遭到打擊的時候幹掉大西洋艦隊地話,第一艦隊就必須主動出擊。尋找大西洋艦隊決戰。此時,談仁皓面臨着一個兩項選擇題。

如果斯普魯恩斯的目標是第三艦隊。那麼談仁皓完全可以讓第三艦隊做誘餌,由第一艦隊設伏,趁美軍大西洋艦隊襲擊第三艦隊地時候發動攻擊,一舉幹掉大西洋艦隊。到時候,第三艦隊很有可能出現重大損失,甚至會被擊潰,可是隻要幹掉了大西洋艦隊,美國海軍就無法對帝國海軍構成威脅了。今後第一艦隊完全可以主導大西洋上的進攻行動,而隨着更多新式戰艦陸續服役。第三艦隊也會很快恢復戰鬥力。可這樣一來,至少會使成百上千的海軍官兵面臨着被“出賣”的危險,黃曉天也不見得會贊同這個計劃,這更會讓談仁皓無法通過自己這一關。以往,第三艦隊已經多次充當第一艦隊的配角了,難道這次還要犧牲第三艦隊,來成就第一艦隊的威名嗎?

除了上面這個選項之外,談仁皓就只能選擇主動出擊,主動尋找大西洋艦隊決戰。可問題是,如果斯普魯恩斯存心要避開第一艦隊,就會盡量呆在岸基戰機的掩護海域之內活動,並且儘量隱蔽其行蹤。這樣一來,別說攻擊大西洋艦隊,就連找到大西洋艦隊的行蹤都不大可能。到時候,第一艦隊自己冒險不說,甚至還會使冒險沒有任何價值。最終,如果第一艦隊因爲主動出擊而與第三艦隊分開,導致第三艦隊落單地話,那麼第三艦隊在遭到攻擊的時候,第一艦隊不一定能夠幫上忙,到時候第三艦隊被擊潰,大西洋艦隊卻全身而退,甚至連第一艦隊也遭到了美軍岸基轟炸機地打擊,那就更是得不償失了。

這兩個選擇讓談仁皓很是頭痛,可很快,他的就不得不放下這個問題,去處理新的事情了。五月十九日,也就是在談仁皓警告了黃曉天的第二天,海軍司令部發來新的命令,第一艦隊最遲不得於五月二十日半夜前離開直布羅陀要塞,前往加勒比海戰場與第三艦隊會合,準備參加進攻大安德烈斯羣島的作戰行動。

談仁皓立即下達了出發動員命令,當天,在休達與丹吉爾休整的艦隊官兵全數返回了艦隊,三支特混艦隊也在阿爾赫西拉斯灣開始補充燃料,彈藥,備用零件,淡水,食品等物資。次日上午,戰艦升火,開始預熱鍋爐。到晚上八點,第一特混艦隊率先起錨。半夜前,三支特混艦隊全都離開了海灣,並且在天亮前通過了直布羅陀海峽,進入了大西洋海域。

在二十一日天亮前,談仁皓收到了雷少卿發來的電報,第三艦隊也在巴拿馬當地時間二十日上午收到了海軍司令部的新命令。另外,雷少卿也收到了甘永興的命令,讓他儘快將手頭的工作交給要塞副司令,然後前往巴拿馬城報道,準備接手那邊的工作。顯然,爲了成功打下大安德烈斯羣島,甘永興把雷少卿這個得力的後勤組織者也調了過去。

第35節 非常同盟第14節 真假圈套第36節 最後的輝煌第1節 力擔重任第58節 重點報復第17節 最後通牒第9節 工業束縛第2節 左手第39節 由邪改正第32節 海面下的耳朵第36節 戴罪立功第16節 陸軍的步伐第17節 處理戰利品第21節 反其道而行之第19節 嘲弄(上)第37節 臨危決斷第5節 祭戰友第23節 一波三折第9節 末日瘋狂第9節 權責第1節 噩耗第42節 大敵來臨第41節 點名轟炸第22節 縮編第41節 饑荒第3節 踢門行動第32節 最高目的第4節 將領中的孔雀第56節 搶先攻擊第22節 頭號猛將第2節 新面貌第20節 連哄帶騙第59節 宴會上的鬧劇第40節 毀滅最後的希望第62節 果斷出擊第1節 載譽而歸第1節 海軍的希望(下)第46節 “送死”艦隊第7節 疑雲重重(下)第22節 艦隊東進第33節 掃蕩第42節 隼擊長空第30節 堅持方向第68節 絕途第7節 踏上征途第7節 各爲其主第28節 機會第5節 北上第25節 傾國之力第76節 臨機應變第12節 友好演習(上)第35節 逃生第7節 不一樣的軍旅生活(上)第9節 將領會盟第23節 義無返顧第5節 前程縹緲第90節 勝利?失敗?第22節 退縮第33節 戀愛(下)第21節 衝動與理智第39節 反覆搜索第60節 不戰而勝第23節 一波三折第6節 左右平衡的力量第3節 最高榮譽第6節 海洋帝國的挑戰第27節 侍機而動第8節 馬蜂式進攻第49節 決戰之機第39節 火力阻擊第9節 美國人的奇蹟第10節 接班人第61節 力所不及第20節 兩敗俱傷第47節 將信將疑第3節 前沿島嶼第26節 黯然離開(下)第48節 鯉魚躍龍門第26節 冒險與賭博第15節 認清對手第6節 聯合遠征艦隊第76節 臨機應變第22節 分工合作第16節 鷹的決鬥第31節 軟肋第53節 鞭長莫及第26節 糾纏第55節 夜間攔截第8節 小試身手第15節 戰爭宣言(上)第9節 無線電中的戰火(上)第22節 縮編第27節 集中炮擊第17節 危險遊戲第76節 老天爺變第14節 影子殺手第10節 美國虎第40節 毀滅最後的希望第35節 毫釐之差第7節 獨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