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節 倉促出擊

bookmark

十一日深夜,雷少卿在收到了黃曉天送來的消息後,自趕往了巴拿馬城,找到了戰區海軍戰略打擊部隊的最高指揮官,提出了在二十三日夜到二十四日凌晨之間重點轟炸聖地亞哥港的要求。

相對而言,自從對日戰略轟炸結束,羅雲衝離開了戰略打擊部隊之後,戰略打擊部隊在海軍中的地位降低了很多,雖然還是一個獨立的兵種,但是在很多時候,戰區司令部裡並不設單獨的戰略打擊部隊司令部,而是由一名戰略打擊部隊的少將,或者是准將擔任戰區副參謀長,由戰區司令官統一指揮戰略打擊部隊的行動。很明顯,其地位要比艦隊低很多,在很多時候,甚至可以由艦隊來安排戰略打擊部隊的行動。

當時,韓紹鋒並沒有在巴拿馬城,而是去了登陸部隊,他這段時間一直在爲進攻牙買加的行動做着積極的準備工作,除了羅雲衝來的那幾次外,他很少回巴拿馬城。當韓紹鋒不在的時候,雷少卿就是海軍加勒比海戰區的最高將領,其指揮權限也是最大的,戰略打擊部隊的指揮官自然要聽從他的指揮。可問題是,就算是服從命令,也得有先決條件吧。而當時,加勒比海地區的基礎條件是相當糟糕的。

前面已經提到過了,在整個中美洲地區,就沒有多少可以支持岸基航空兵的機場。而這其中,擁有2500米跑道地大型機場更是屈指可數這個問題,不但對古迅雷的陸軍遠征軍造成了巨大的影響,而且也對海軍航空兵與戰略打擊部隊造成了巨大的影響。

在古迅雷到來之前,主導中美洲地區與加勒比海地區作戰行動的是韓紹鋒。當時,韓紹鋒就已經決定要投入更多地工程部隊來擴大機場與港口,甚至規劃新建至少十座大型正規機場,以及數十座野戰機場。而當時,因爲不存在着與陸軍分配指揮權,以及爭奪海運力量的問題,這些工程的安排工作也不是很複雜。工程部隊與工程物資都是可以迅速運送過來的,可是,古迅雷的到來,準確的說,是帝國陸軍遠征軍的到來,最終讓情況發生了巨大地變化。

陸軍遠征軍參戰之後。首先出問題的就是海運。韓紹鋒已經不可能得到足夠的海運能力,當時他發動進攻小安德烈斯羣島的戰役行動都準備了好長的時間。主要的問題就是所需要地作戰物資,以及作戰部隊遲遲無法到位,哪還有能力運送工程部隊與工程物資呢?其次就是古迅雷與韓紹鋒兩人之間的職權界限並不明確。從戰區規劃上,整個中美洲大陸地區都是屬於陸軍地中美洲戰區,是由古迅雷統一指揮的。可是,韓紹鋒在打下大安德烈斯羣島之前,其主要基地還是在中美洲地區,特別是在巴拿馬運河附近,也就是說。韓紹鋒還得留在由古迅雷負責的地盤上策劃進攻行動。這樣一來,究竟應該由誰來負責中美洲地區的基礎建設工作的問題就暴露了出來。

在古迅雷看來,海軍,特別是海軍陸戰隊有着豐富的工程經驗,在太平洋戰場上磨練了那麼多年,帝國海軍陸戰隊擁有超過30人的工程部隊,大量的工程設施,而且對修建機場,擴建港口這類工作是非常的熟悉了,而且陸戰隊現在還在中美洲地區。海軍航空兵也在這邊部署了大量地作戰飛機,那麼修建機場的事情就自然應該由海軍負責。而不是由陸軍負責,也就是由韓紹鋒來負責。

韓紹鋒可不想承擔這個責任,當時他已經在爲沒有足夠的部隊與物資進攻大安德烈斯羣島發愁了。另外,中美洲大陸已經被劃撥給了陸軍,是陸軍中美洲戰區的一部分,陸戰隊與海航只是暫時借個地方落腳而已,總不能因此要讓海軍支付“借宿”費吧?修建機場的事情自然應該由古迅雷來負責了。

歸根結底,當時的核心問題是,帝國陸海兩軍在戰場上的消耗與投入速度已經超過了海運補給的速度,也就是入不敷出。不管是古迅雷,還是韓紹鋒,都將主要的力量用在了正面戰場上,同時又都指望對方來負責後勤保障以及基礎建設方面的非戰鬥性任務,而導致地結果就是,雙方的進攻都顯得缺乏持久力,同時基礎設施地匱乏對雙方都造成了巨大的負面影響。

這個問題也同樣的影響到了海軍的戰略打擊部隊。按照當初韓紹鋒的計劃,在攻佔了尤卡坦半島之後,將在年中之前修建至少10大型機場,以部署至少800重型轟炸機(如果這些機場建成的話,實際部署能力將超過1500架),然後首先對墨西哥.~以及軍事基地,拉開戰略轟炸的序幕。這個計劃是相當有雄心的,當時,戰略打擊部隊甚至拿出了目標打擊清單,將美國南部地區的石油開採業放在了最前面。同時,已經有很長時間在戰場上沒有卓越表現的重型轟炸機部隊更是躍躍欲試,早在3份的時候,戰略打擊部隊就將至少1000架重型轟炸機轉移到了瓦胡島,就然後轉移過去。

後面發生的事情,讓韓紹鋒的計劃成了泡影,同時戰略打擊部隊的轟炸機也不得不繼續留在夏威夷羣島。到六月初,只400左右的重型轟炸機轉移到了中美洲地區,而且都是部署在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哥斯達黎加等地的機場。從這些機場出發,到達美國本土的單程航線都長達2000公里,這已經超過了“狼鳩”(炸機中,還有好幾十架是偵察型號,實際上也最多隻有350可以執行轟炸任務。

350並不少,如果一起出動的話,一次可以投擲1000到2000炸彈,在使用燃燒彈的情況下,足以摧毀一座20萬人口的中等城市.是,這350轟炸機分佈在

第12節 兄弟之益第37節 擊敵軟肋第7節 靈活搭配第56節 再戰第54節 飛行員爭功第80節 艱苦的戰鬥第30節 守候獵物第4節 極限戰機第56節 圍殲第61節 衝刺轟炸第60節 殺敵務盡第27節 白晝艦隊第24節 前進轟炸第44節 突擊“大和”號第49節 兩頭爲難第79節 趁你病要你命第59節 小島大局第49節 飛矢第13節 臨時司令官第18節 飛行家第22節 “蠻牛”的豪賭第18節 離弦之箭第60節 不戰而勝第20節 新戰術第12節 友好演習(上)第80節 艱苦的戰鬥第6節 海軍雄心第64節 火速掃蕩第82節 新判斷第29節 遲到的艦隊第6節 重要的螺絲釘(下)第16節 黃昏出擊第67節 艦隊迴歸第4節 倉促的進攻第7節 港口外的鯊魚第37節 獨立空軍第68節 浴血海灘第33節 血色夕陽第26節 不公平的結果第17節 絕不手軟第17節 海軍的觀點第29節 亡羊補牢第51節 悔之晚矣第19節 微妙的變化第43節 狼入羊圈第71節 關門打狗第25節 折斷的利箭(下)第18節 關鍵點第72節 大海難測第10節 折中方案第20節 連哄帶騙第7節 不一樣的軍旅生活(上)第1節 艱鉅工程第1節 兩月第24節 海軍的動力第20節 遠距離接觸第18節 緊急出動第24節 關鍵情報第25節 遭遇戰第15節 四兩撥千斤第20節 玄機第54節 遲到的轟炸機第70節 火紅的夜色第23節 上帝的懲罰第56節 殊榮第63節 圍攻莫爾茲比港第52節 水淹龍王廟第23節 出發第2節 擴大戰線第2節 家人的理解第18節 送佛送到西第22節 趕盡殺絕第32節 逃竄之敵第16節 錯過的機會第1節 破敵利器第17節 展示力量(上)第33節 暢通無阻第66節 硝煙散盡第3節 新制度第57節 大戰“沉船灣”第71節 炮火的殺戮第66節 再起波瀾第51節 麻煩纏身第19節 現實困難第15節 參謀長的態度第5節 不可理解的任務(下)第30節 公平決鬥第12節 分裂的大陸第27節 倒行逆施(上)第79節 趁你病要你命第23節 補救第65節 風火燎原第23節 原子彈第56節 “華盛頓快車”第12節 分裂的大陸第20節 奇遇(上)第31節 秘密任務第19節 貧微將軍第30節 輪番上陣第45節 主動邀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