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節 單程突擊

bookmark

七日下午一點前,斯科特就收到了斯普魯恩斯,以及情報部門發來的兩封情報,唐帝國海軍的第三艦隊已經被引開了,而且斯普魯恩斯還引走了第一艦隊,這要比預料的情況更好。按照計劃,隱蔽在哈特勒斯角附近的第21特混艦隊就應該立即起航,以最快的速度殺向百慕大羣島,在上半夜的時候炮擊登陸場,然後迅速返航,爭取在天亮的時候回到岸基航空兵的掩護範圍之內,避免遭到敵人艦載航空兵的打擊。可是,第21特混艦隊並沒有能夠立即轉向加速。

問題的根源就是兩艘戰列艦上的動力系統都出了故障,無法達到最大輸出功率。當時“路易斯安那”號只能達到24節的速度,而“羅德島”號只能達到22節的速度。到了下午兩點半,“路易斯安那”號上的官兵好不容易解決掉了動力系統的問題,可以讓戰列艦達到27節的速度,可是“羅德島”號出了更嚴重的問題,因爲潤滑油不夠,傳動系統過熱,導致戰艦的速度降低到了18節。

斯科特不得不讓其他戰艦向“羅德島”號提供潤滑油,其中“路易斯安那”號就送去了20噸潤滑油。一直忙到下午四點的時候,“羅德島”號上的問題纔得到了緩解,勉強能夠達到24節的速度了。

第21特混艦隊隨即加速航行,可這仍然比預定的速度慢了3節,而且耽擱了3個小時的寶貴時間。按照當時的速度,第21特混艦隊最快只能在8日凌晨的時候到達百慕大羣島海域,在進行了4個小時的炮擊之後,就無法在天亮前回到岸基戰鬥機的掩護海域之內。當時斯科特就已經想好了,在殺到百慕大羣島之後,開幾炮就立即逃跑。

對於總統需要什麼,斯科特心裡很清楚,他更清楚宣傳機構的能力。只要第21特混艦隊殺了過去,並且襲擊了登陸場,那麼宣傳機構就有造勢的題材了,至於炮擊了多少時間,收到了多少效果,這就不是宣傳人員所重視的。更重要的是,戰報是由斯科特自己寫,而他爲總統做了幾年的彙報。很清楚該怎麼避重就輕,讓總統相信他已經在戰場上盡了全力,第21特混艦隊也與敵人進行了殊死的戰鬥,只是因爲實力不如對手,才被迫撤退,而且只要把第21特混艦隊安全帶回去了,那麼總統就會接受這樣的結果。至於陸戰隊能否守住百慕大羣島,那就不是斯科特能夠決定的了,因爲只要讓總統相信,第21特混艦隊已經盡了力。那麼守不住百慕大羣島的責任就在陸戰隊。而不在艦隊。

若論揣摩“聖意”,以及怎麼甩嘴皮子,恐怕斯科特是美國海軍中最“傑出”的將領了。而且這正是沉默寡言。而且一向不會撒謊的斯普魯恩斯最欠缺地“能力”吧。斯科特卻忽略了另外一個問題,那就是戰鬥不是由他一個人說了算的。

第21特混艦隊殺到了百慕大羣島之後,有可能逃脫嗎?斯科特可以算出總統需要什麼,可是他卻算不出對手會採取怎麼樣的應對方式,而這就是他最不如斯普魯恩斯的地方。所謂機關算盡,大概就是指的這個意思吧。

毫無疑問,第21特混艦隊做的是一次毫無希望的單程突擊。如果當時常薦新掌握了第21特混艦隊裡的具體情況的話,他完全可以採取更積極主動的戰術。可問題是,常薦新也不知道第21特混艦隊的情況遭到到了連出港作戰地資格都不具備的地步。按照常薦新的觀點,既然第21特混艦隊有膽子前來挑戰。那至少可以讓戰列艦上地主炮都打響吧,哪會糟糕到連基本的戰鬥能力都不具備呢?

現在,一個是去做做樣子,放幾炮就跑人,而另外一個則是小心謹慎,生怕與對手近距離格鬥。這也正是海戰的不確定性。可有一點可以確信,那就是在第21特混艦隊只能夠達到24節的最大航速的情況下,只要其徒有的強大外衣被脫掉,暴露出了內在的虛弱之後。常薦新就絕不會再犯錯誤,更不可能讓第21特混艦隊逃回去。

十一點前,第三特混艦隊已經加速到了24節,雙方的相對速度超過了45節。常薦新沒有讓艦隊繼續加速,主要就是不想與敵人靠得太近。戰列艦從24節減速到18節的炮戰速度,只需要五分鐘,而從30節減速到18節,需要至少10分鐘。而且第21特混艦隊的行蹤已經在偵察機的監視之下了,根本就不可能逃走,沒有必要爲了爭取早幾分鐘交戰而讓艦隊跑得太快。雙方在8日凌晨之前就能遭遇,離天亮還有近七個小時,只要戰鬥開始,那就有足夠的時間搶在轟炸機到達之前幹掉第21特混艦隊,這就更不值得爲了爭取多幾分鐘的炮戰時間而加速前進了。

在艦隊前進的時候,常薦新下達了最後幾道戰鬥命令,同時對艦隊進行了最後的部署。

戰列艦仍然組成單獨的編隊,順序依次是“南寧”號,“貴陽”號,“南昌”號,“南京”號,“福州”號,“松江”號。在展開了編隊,雙方都形成了戰列線之後,則由前三艘對付美軍的1號艦,後三艘對付2號艦。如果能夠搶先形成戰列線,則六艘戰列艦首先集中炮火對付美軍的1號艦,力爭儘快摧毀一艘美軍戰列艦,在整個交戰過程中都獲得絕對的兵力與火力優勢。

巡洋艦分成了兩支巡洋艦編隊,其中第1巡洋艦編隊擁有8艘“江河”級巡洋艦,負責在戰列艦編隊後方活動,隨時準備前出掩護戰列艦,對付美軍發動魚雷攻擊地驅逐艦。第2巡洋艦編隊擁有10艘“江河”級巡洋艦,位於艦隊的左翼,在有必要的時候,負責掩護驅逐艦編隊對美軍艦隊發動魚雷攻擊,並且在美軍準備逃跑的時候,繞到美軍的西面去,攔截其逃跑的戰艦。

驅逐艦也分成了兩支編隊,第1驅逐艦編隊擁有1撒“城市”級驅逐艦。伴隨戰列艦活動,主要負責在炮戰時的反潛巡邏工作,畢竟交戰海域也是美軍潛艇活動的主要海域,如果美軍已經在這裡集中了潛艇的話,那麼戰列艦就很有可能在戰鬥中遭到潛艇的偷襲。第2驅逐艦編隊擁有10艘“城市”級驅逐艦,也位於艦隊的左翼,跟隨第2巡洋艦編隊行動,在必要的時候對美艦隊發動魚雷攻擊。阻止其逃跑。或者是在美艦隊逃跑的時候,快速繞到美艦隊的西面,拖延時間,爲戰列艦與巡洋艦追上美艦隊提供機會。

這一戰術安排本身並不複雜,而且各編隊,各戰艦都有具體的任務,第三特混艦隊的官兵,包括那些從第六特混艦隊轉移過來地戰艦上的官兵都久經沙場,很清楚在炮戰中都應該做什麼。常薦新對自己的艦隊是有相當的信心的,只要戰鬥打起來。甚至不需要他下達作戰命令。各戰艦的艦長都清楚該怎麼作戰。當然,他這個艦隊司令官絕對是不可或缺的,這就如同一個人不能沒有大腦。沒有靈魂一樣。

作戰命令下達到各編隊,以及各戰艦上的時候,已經是十一點十五分了。這次常薦新沒有安排前出的警戒艦,而是由第一艦隊的偵察機負責爲其提供第21特混艦隊的具體情況。當時,至少有五架偵察機在監視第21特混艦隊的行蹤,而且這五架偵察機都可以直接與“南寧”號通信,本來“南寧”號就是第一艦隊的旗艦。

每過五分鐘,就會有一架偵察機發來報告,常薦新就是通過這種辦法時刻掌握着第21特混艦隊的行蹤。到十一點二十分的時候,雙方的距離已經不到30海里了。這時候。偵察機發來新的情報,第21特混艦隊的航向偏了大概20度,正在朝着百慕大羣島南面前進,同時速度也從24節降低到了20節左右。

“現在第21特混艦隊距離百慕大羣島大概45海里。”航海蔘謀在海圖上標出了一個新的座標點,而將之前的座標點連接起來的話,那就是第21特混艦隊的航線。“看樣子,他們是向繞過羣島,到達羣島的南部海域,然後炮擊聚集在薩費爾灣的登陸艦隊與支援艦隊。這與我們之前收到地情報完全吻合。”

常薦新微微點了點頭。百慕大羣島從西北到東南。加上淺水區的話,寬度超過了40公里,這已經超過了戰列艦主炮的最大射程,因此第21特混艦隊必須要繞到羣島的南部海域,才能夠炮擊登陸場,而在羣島的西部海域是不可能將炮彈打到登陸場去的。再考慮到炮擊的準確性問題,那麼第21特混艦隊就更需要繞道而行了。

“我們需要跟着轉向嗎?”

“不用急,還有時間。”常薦新略微思考了一下,“在距離美艦隊大概20海里的時候,如果美艦隊沒有轉向的話,那就證明還沒有發現我們,到時候,我們就跟着向南面轉向,與其並行。如果美艦隊立即轉向,那就證明他們的雷達已經探測到了我們,那就只有追上去,儘快把距離縮短到10海里左右,然後再展開隊列。”

“美軍艦隊轉向不可能太快,我們應該有機會追上去。”

“保持速度與航向,把新的命令發給各艦長,炮彈上膛,讓炮手都做好戰鬥準備。”

參謀軍官立即去傳達了命令,同時戰艦上的戰鬥警報聲也響了起來。

十一點二十五分,偵察機再次發來了消息,美艦隊的新航向是190度,速度20節,沒有加速跡象。此時雙方的距離大概是25海里。常薦新命令“南寧”號啓動了雷達,隨即就探測到了北面的美軍第21特混艦隊裡的兩艘戰列艦。

“沒有前出的巡洋艦與驅逐艦,電子軍官已經確認了雷達手的判斷。”

常薦新微微皺了一下眉毛,這確實有點奇怪。

“將軍,敵人竟然沒有安排前出的警戒艦,看樣子,他們根本就不知道我們在這裡等着,說不定,他們的雷達都沒有啓動呢。”

“別大意,也許美軍是故意這麼做的。”常薦新犯起了嘀咕。“讓第1驅逐艦編隊加緊搜尋周圍海域,也許美軍想搞點新花樣出來。另外,其他各艦都打開雷達,自行監視敵艦隊的行動,但是在‘南寧’號開火之前,都不能輕舉妄動。”

戰艦上的雷達在探測精度上要比偵察機上的好得多,特別是在測量敵艦隊的速度,以及航向的時候更爲精確。美艦隊的航向應該是195度左右,而速度應該是21到22節之間。到十一點半的時候,雙方的距離只有20海里了。如果此時美戰艦上的雷達在工作的話,那麼也應該差不多探測到了第三特混艦隊裡的戰列艦了。

最讓常薦新疑惑不解的是,直到這個時候,美艦隊仍然沒有轉向,也沒有巡洋艦或者是驅逐艦前出偵察。美艦隊的行動只有兩種解釋,一是戰艦上的雷達全都沒有開機,而且不知道第三特混艦隊已經攔在了前方,根本就無法到達登陸場了。二是已經發現了第三特混艦隊,而且做好了決一死戰的準備,等着第三特混艦隊轉向,然後就開始炮擊。畢竟第三特混艦隊要轉向的話,需要大概十分鐘的時間,而在此期間內,六艘戰列艦都不可能發揮出所有的火力,是艦隊最脆弱的時候。

十一點三十三分,雙方距離大概只有18海里了,常薦新下達了轉向,並且同時減速的命令。在這個距離上,戰列艦的艦炮很難對另外的戰列艦構成威脅,而且雙方的距離縮短到20000碼以內,還需要十多分鐘的時間,足夠讓第三特混艦隊的六艘戰列艦完成轉向了。

常薦新也沒有再考慮那麼多,在艦隊開始轉向的時候,他就給艦長下達了準備開火的命令。交戰距離設爲了20000碼,首先由“南寧”號開火,其他戰列艦跟隨炮擊。而到時候,雙方基本上保持並列航行的態勢,這是最有利於發揮火力的戰鬥方式,對雙方都一樣!

第7節 德國海軍的雄心第13節 復仇的第41節 掃除蛛網第12節 奇襲方案第42節 化學戰第58節 於事無補第10節 第一艦隊(上)第23節 大洋迷霧第32節 最高目的第2節 戰爭的本質(上)第34節 血戰第3節 各奔前程(上)第5節 南風第43節 狼入羊圈第22節 戰場風雲第14節 大戰局第15節 不成熟的戰艦第17節 敵情分析第7節 德國海軍的雄心第21節 衝動與理智第43節 左右爲難第30節 合作?第41節 百密一疏第20節 奇遇(下)第3節 海軍的武裝(上)第60節 全面轟炸第25節 瘋狂的“神風第48節 大海無蹤第1節 載譽而歸第30節 春季軍演(下)第33節 臨時政委第9節 新軍事革命(下)第72節 大海難測第12節 風雲莫測第60節 反向攻擊第26節 鋼鐵巨獸第56節 偶然因素第18節 天使與惡魔第37節 炸彈搬運工第66節 驚雷第21節 新位置(上)第60節 五百公斤重錘第5節 作戰參謀部(上)第89節 自損八百第12節 座談第49節 病癒的校長第23節 震驚之餘第19節 一流海軍第22節 報第25節 揀來的主力第24節 日本艦隊偷襲第74節 敵人的行蹤第6節 籠子裡的野獸第48節 榮譽與驕傲第20節 遠距離接觸第20節 遠距離接觸第31節 火海上的舞蹈第10節 日本艦隊的動向第32節 臨時改變第14節 轟炸天皇皇宮第11節 受到置疑(下)第15節 橫掃千軍第5節 海峽風雲第9節 無線電中的戰火(上)第17節 敵情分析第44節 重點清除第25節 敵人的挑戰(上)第34節 決定迎戰第2節 小發明第28節 絕密工程第72節 大海難測第35節 毫釐之差第18節 飛行家第23節 義無返顧第37節 協議第36節 火焰羣島第32節 海面下的耳朵第50節 斷敵退路第12節 無法完成的使命第9節 無線電中的戰火(下)第47節 將信將疑第76節 老天爺變第26節 變陣第13節 情報欺騙第31節 新的嘗試第17節 敵情分析第62節 埋葬第五艦隊第11節 彈雨中的艦隊(上)第21節 後悔已晚第27節 間諜案第9節 死亡通知書第26節 全面轟炸第1節 勇猛將軍第21節 後悔已晚第31節 颱風登陸第57節 夾擊第21節 反其道而行之第40節 橙色惡魔第6節 重要的螺絲釘(下)第5節 挺進西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