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節 補救

羅雲衝一直等到首相府發來回電之後纔去休息,他沒有立即命令準備下一次轟炸行動,而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橙子”存在過的一切跡象都抹掉。當然,具體的事情不是由他在做,實際上在他考慮到這個問題之前,情報部門的人員已經開始行動了。

首先是“渭河”號巡洋艦被命令立即返回帝國本土,包括艦長在內的,該戰艦上的沏多名官兵在回到帝國之後不久就被編入了預備役部隊,其中大部分官兵在未來一年之內陸續推移,而艦長則在海軍一直服役到了巫歲,在退役前被獲得額外晉升成爲了准將。當然,這都是後話了。

接着,“渭河”號到達過聖地亞哥港的一切記錄都被銷燬,當時負責接收戰艦靠港工作的海軍人員也被迅速遣返回國,這些人大部分也都在海軍服役到了最高退役年限,而且都是在預備役部隊服役。

帝國本土那邊也在做着相似的工作。首先是松江港的出港記錄被修改,“渭河”號不是去了聖地亞哥,而是前往了阿普拉港,甚至連這艘戰艦在離港時補充的物資數量都做了相應的修改。阿普拉港那邊也立即開始了相關的工作,當時一艘隸屬於地方艦隊的巡洋艦被改成了“渭河”號,而這艘戰艦上的官兵都接到了警告。絕不能提及任何改名的事。

情報人員地工作做得相當徹底。執行轟炸任務。以及跟隨進行轟炸記錄的所有機組成員都被單獨隔離,在完成了單獨的任務報告之後,這些人員都被迅速遣送回國。其中大部分也在海軍服役到了最高年限。

帝國政府方面地工作也在進行,所有關於“橙子”的檔案不是被銷燬,就是被鎖進了絕密檔案館。參加過“橙子”研究工作的科研人員,工程師全都接到了命令,將這枚原子彈地事儘快忘掉。而且牢記帝國只製造了兩枚原子彈,即“雪茄”與“橄欖”“橙子”從來沒有出現過。

薛希嶽是在天亮前被人叫起來的。現在,首相面臨着一個嚴峻的問題,首先是要掩飾轟炸失敗地事實。這還相對好處理,在戰時情況下,又由情報部門全權負責,問題還不是很大。主要的問題是。需要立即進行補充轟炸嗎?

對薛希嶽來說,這個問題極爲複雜。原子彈轟炸失敗後。美國方面肯定獲得了原子彈的實體,就算立即轟炸,也無法保證美國將原子彈轉移到安全的地方去,因此效果不大。更嚴重的是。美國方面會不會因此而判斷帝國已經用光了所有的原子彈呢?如果是,那麼美國就會繼續頑抗到底,因此。必須要讓美國人相信。帝國不但還有原子彈,而且還有很多的原子彈。那麼,要通過什麼辦法來達到這個目的呢?

薛希嶽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讓羅雲衝不要急着投出第三枚原子彈。如果緊跟着投下第三枚原子彈。那麼將對帝國很不利。因爲到時候,帝國已經沒有原子彈了,如果美國仍然不投降的話,政治訛詐就將穿幫,結果是帝國軍隊再繼續奮戰。可是,應該怎麼才能夠讓政治訛詐達到最佳地效果,最終迫使美國投降?有一點是肯定可以確定的,那就是“橄欖”必須要投下去。如果不用行動來證明的話。那麼美國就不會相信。

帝國還有原子彈。

思考了數個小時。薛希嶽做出了一個重大的決定。帝國時間二十一日下午三點半,薛希嶽發表了新的聲明,表示美國如果投降,可以立即停止轟炸,如果美國仍然不投降,轟炸就將持續到底!在這份聲明中。

薛希嶽沒有提到是普通的轟炸,還是核轟炸,可絕大部分人都會認爲是核轟炸。因爲帝國戰略航空兵在這幾天裡就沒有對美國進行過大規模的戰略轟炸了。

表面上,薛希嶽這道聲明很有可能產生相反的效果,會讓美國總統,認爲唐帝國已經沒有原子彈了。可問題是,當時唐帝國手裡還握着最後一張王牌,而最重要的是,在這份聲明中。薛希嶽沒有提到時間,也就是說。美國只要不立即宣佈投降。轟炸就會繼續進行下去。在聲明發出後,薛希嶽立即給羅雲衝下達了一道命令,立即對美國進行核轟炸!

從這一系列的決策中就可以看出薛希嶽的政治手腕,在美國總統認爲唐帝國已經沒有能力投下原子彈的時候,再來了一次轟炸,那麼美國總統的抵抗意志就將被徹底的打垮,而且到時候,誰也不知道唐帝國手裡到底還有多少原子彈,這就形成了一股無形的,巨大的壓力,美國總統的唯一選擇就是投降。

現在,最關鍵的問題就是,“橄欖”必須要炸響,如果再次出問題。那麼唐帝國將沒有選擇的餘地,不但國際威信掃地,而且還將助長美國人抵抗到底的決心,最後甚至會演變成爲一場地面戰爭。

羅雲衝很清楚這一點,在收到了總統的命令後,他就親自趕到了第1152中隊駐紮的機場,如果不是明確規定高級將領不能隨同轟炸機一起行動的話,羅雲衝甚至想親自駕駛轟炸機升空。在羅雲衝到達機場之前,一批緊急趕來的科學家已經在機場檢查當時帝國最後一枚原子彈了。

“橄欖”的設計與“橙子”完全一樣,都是“內爆式”而且其外部尺寸數據也基本上一樣。科學家花了好幾個小時進行檢查與分析,最後得出的結論是“橙子”很有可能是因爲氣壓計出了問題,而沒有能夠激發引爆裝置,從而使爆炸失敗。在得出了這一結論後。科學家對“橄欖”上的氣壓計進行了檢查。跟隨前來的工程師還在上面安裝了一個並聯地氣壓計。只要有一個氣壓計能夠正常工作,就可以引爆原子彈。

“我們可以用生命擔保!”工程師幾乎就差拿自己的祖宗十八代來紡了。“這次絕不會出問題。如果炸不響,你可以槍斃我!”

羅雲衝

沒有說什麼,他可不會去槍斃帝國最優秀的工程師。而且誰也不想出故障,工程師已經盡到了全力。出了問題。這不能怪任何一個人。

“我們晚上再做一次檢查,準備用普通炸彈做幾次投彈測試。”

“那麼,能夠保證明天一早讓轟炸機出發嗎?”羅雲衝直接問了出來。

“完全可以。到時候我跟隨轟炸機一起出發。由我來解除保險,並且在投彈前做最後一次檢查,肯定不會有問題。”

“那好,我讓人給你準備飛行服,明天你就跟轟炸機一起出發。”

事情就這麼確定了下來,當天晚上。工程師還將氣壓引爆系統安裝到了幾枚普通炸彈上。讓轟炸機帶着這些炸彈飛到古巴南部海域上空,進行了實彈投擲試驗。投下的幾枚炸彈都成功在空中被引爆。

羅雲衝一直就守在機場,他甚至讓參謀把指揮中心轉移到了這裡來,他這次要親眼看着轟炸機起飛,並且等待轟炸機發回成功地報告。

氣象偵察機在凌晨三點半就出發了,仍然是各有兩架飛往費城,波茨菲爾德,以及克利夫蘭。轟炸順序仍然沒有改變,而執行轟炸任務的轟炸機將在天亮後,也就是氣象偵察機發回了報告之後再出發,以保證工程師有足夠的時間來完成原子彈地檢查工作。

天色微微亮起來的時候,運載着“橄欖”的轟炸機滑上了跑道,偵察機已經發回了消息,費城上空天氣良好,雖然有可能會在上午變得不適合轟炸,但是仍然有機會投下原子彈。羅雲衝命令轟炸機立即出發。

至於轟炸哪個目標,還要由費城上空地天氣會不會出現變化來決定。

到了九點半,也就在轟炸機已經出發了大概三個小時的時候,偵察機發回報告,費城上空的天氣開始惡化,很有可能不再適合投下原子彈。收到了消息後,羅雲衝當機立斷,命令轟炸機前往天氣晴朗地波茨菲爾德。

上帝再次庇佑了費城,這次輪到波茨菲爾德倒黴了。後方。羅雲衝仍然無法確定能否在波茨菲爾德投彈成功,至少在收到了轟炸成功的報告之前,他不敢下任何結論。

到十二點半左右,羅雲衝有點急躁不安了。按理說。轟炸機在十二點二十分左右就應該到達波茨菲爾德上空了,而且偵察機也沒有發回天氣變化的報告,那麼現在就應該投下原子彈了,爲什麼還沒有報告?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羅雲衝的情緒也越來越激動,已經失敗過一次,絕不能再失敗一次了。這十分鐘的時間,對羅雲衝來說,絕對是最爲漫長的十分鐘!直到十二點四十三分,前方地偵察機才發回了“紅色”信號,這是轟炸取得了圓滿成功的代號。到此時,羅雲衝才長出了口氣,而他同時也才發現,汗水已經溼透了他的襯衣。

根據後來執行這次轟炸任務的郭孝賢上校回憶,當時轟炸機在到達了波茨菲爾德上空的時候,投彈點上方的雲層很厚,轟炸機連續四次進入,投彈手都沒有能夠看到地面上的瞄準點,也就是波茨菲爾德市中心的那棟大鐘樓。當時差點就要放棄投彈,準備前往第三個目標,也就是克利夫蘭。最後,郭孝賢決定再飛一次,在第五次到達目標上空的時候。投彈手看到了地面上的目標,隨即就投下了原子彈,轟炸機上記錄的投彈時間是十二點四十分。

美國華盛頓時間。唐歷29年8月22日12點43分,波茨菲爾德遭到了原子彈轟炸。根據美國政府記錄,當時該城有人口229842人,其中87452人當場死亡,112643受傷,其中絕大部分都在轟炸後十年之內死亡。城區噴八成以上的房屋遭到了破壞,爆炸投影點附近2500米範圍內幾乎無人生還!

根據唐帝國後來公佈的數據,投在波茨菲爾德的“橄欖”的爆炸當量達到了25000噸TNT的威力。這一數據是比較準確的,而且也證明了“內爆式”對核材料的利用率要比“槍式”高得多。當時“橄欖”只裝了12公斤的鈈239,理論爆炸當量只有35000噸。

很明顯。不管是在哈里斯堡,還是在波茨菲爾德,這兩次轟炸行動實際上都帶有很大的實驗味道。這主要就是唐帝國沒有在將原子彈投入實戰之前,進行實彈實驗。這也算得上是當時的特殊情況吧,畢竟爲了儘快結束戰爭,將實彈用於實驗。這是相當浪費的。可問題是,對於核武器來說。兩次“實驗”是遠遠不夠的。特別是在損失了一枚原子彈的情況下,實彈與實驗裝置試爆都顯得異常的關鍵了。

在隨後的幾十年裡。唐帝國一供進行了2837次覈實驗,直到全球所有核大國都簽署了《禁止核試驗條約》之後,唐帝國才結束了核試驗,而唐帝國是最後一個簽署該條約的國家。自核武器誕生之後。哈里斯堡與波茨菲爾德也是唯一遭到過核武器打擊的城市。在這兩次轟炸之後。

所有的國家都已經認識到,核武器的出現在很大的程度上已經將人類推到了毀滅的邊緣!

戰後,新成立的帝國空軍在1152中隊的基礎上組建了世界上第一支戰略核轟炸部隊,而且隨着冷戰的爆發。該部隊一直是帝國戰備率最高的部隊。而成立與領導該部隊的就是帝國首任空軍司令羅雲衝大將。

從很大程度上講,羅雲衝是反對使用核武器,即使是在戰後,他也是帝國軍隊內少數幾個反對核軍備競賽的高級將領之一,只是作爲一名軍人。羅雲衝沒有選擇的餘地,在軍人的職責與自己的理想之間,羅雲衝只能選擇譴責。

而對於在完成了兩次核轟炸任務之後的羅雲衝來說,此時他是最輕鬆的。帝國的原子彈都已經投了下去。他再也不需要承擔壓力了,至於戰爭會不會結束。會在什麼時候結束。就不是由他這名軍人來決定的了!

第14節 消防隊員第14節 內部鬥爭(下)第10節 海軍的翅膀第57節 老狐狸現身第16節 爭功第74節 敵人的行蹤第35節 大洋狂濤第25節 重拳出擊第47節 矛盾總爆發第32節 失職的角色第56節 圍殲第26節 拂曉出擊第16節 點撥第36節 時機第11節 不歸之途第33節 百萬墓碑第35節 勝利第62節 果斷出擊第59節 戰利品第29節 夜間突襲第10節 在硝煙中顫抖(下)第25節 揀來的主力第13節 滾動的鈔票第40節 步兵防線第23節 大洋迷霧第10節 秘密調令第11節 原始社會第24節 非議第43節 左右爲難第10節 敵蹤第10節 接班人第25節 當頭棒喝第10節 對等競爭第31節 軟肋第29節 獵人與獵人第58節 殺回開普敦第21節 曼哈頓計劃第38節 雙拳出擊第32節 返回艦隊第19節 擦肩而過第16節 英雄凱旋(上)第37節 守株待兔第39節 將錯就錯第50節 空中截擊第51節 起因第6節 隼鷹展翅第17節 瘋狂的火力第2節 陸航的天才第16節 琉球失守(下)第15節 遠方來客第53節 慌不擇路第17節 觀戰第66節 驚雷第7節 壯士斷臂(上)第9節 工業束縛第10節 折中方案第44節 決定勝負的半小時第51節 麻煩纏身第52節 突然轉折第1節 由海到陸第22節 分工合作第33節 戀愛(上)第47節 將信將疑第35節 陸軍搭檔第19節 嘲弄(上)第20節 情報第3節 海軍的驕傲第13節 死裡逃生(下)第11節 法國淪陷第54節 驚喜交加第18節 日本乞和第17節 不可爲而爲之第14節 兩強相爭第35節 民族主義(下)第34節 敵人並未放棄第57節 老狐狸現身第5節 戰略反擊(上)第28節 引狼入室第1節 誰的責任第4節 風波平息(上)第31節 特種作戰第12節 新的艦隊第7節 疑雲重重(下)第36節 分兵第26節 空中司令部第29節 遲到的艦隊第35節 民族主義(下)第18節 形勢逼人第3節 飛翔的翅膀第24節 非議第35節 勝利第20節 攜手作戰第73節 勝利的意義第15節 狗日的反擊第12節 陰差陽錯第16節 現代納爾遜第18節 天使與惡魔第23節 緊急出發第29節 炸彈開路第18節 防空新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