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節 圍攻“赤城”(上)

bookmark

“蒼龍”號完蛋了。這不僅僅是鄧子超的想法,同時也是南雲一忠的想法。

“蒼龍”級(“蒼龍”與“飛龍”號兩艘)航母是日本建造的第一級標準的快速艦隊航母。在其設計階段,就直接採用了在之前數艘航母上總結出來的經驗。不過,在建造“蒼龍”號的時候,日本只剩下了兩萬噸的航母建造噸位,而當時《松江條約》還沒有作廢。因此,日本方面就在這兩萬噸的排水量做起了文章,即要保證航母可以攜帶足夠多的戰機,還要裝備大量的火炮(甚至是大口徑對海主炮),還要強調航母的生存力。這顯然是很難完成的任務。後來,載機數量被減少到了72架(按照日本海軍航空兵的編制,正好三個大隊),同時不再要求裝備203毫米的重炮(這是日本重巡洋艦上的標準主炮)。不過,以日本的艦船設計水平,特別是動力系統的技術水平,要在兩萬噸的排水量中保證裝下72架作戰飛機,還要能達到35節的速度,以及裝備大量的彈藥,油料,以及防空火炮,顯然,這是很難辦到的。結果,“蒼龍”只能減少裝甲防禦,沒有采用隔艙化設計的彈藥庫與油庫,結果犧牲了戰艦的生存能力。

被6條魚雷以及6枚炸彈命中的“蒼龍”號是沒有救了,就算暫時沒有沉沒,以其受損的程度,還有進水的速度,恐怕這艘航母根本就無法返回日本的港口。不過,也就在南雲一忠心痛“蒼龍”號的時候,那些還沒有投掉彈藥的轟炸機已經將目光鎖定在了南雲一忠的旗艦“赤城”號上。

“赤城”號是當時日本海軍最大的一艘航母。其最初是“天城”級戰列巡洋艦中的一艘。不過在一戰結束後,日本已經無力建造更多的主力艦,而且隨着《松江條約》生效,日本的主力艦噸位已經超過了條約的最大限制。因此,“赤城”號面臨着被拆掉的危險。後來,日本在經濟稍微恢復了一點後,立即決定將“赤城”號改建爲航母,這樣即可以不浪費已經建造好了的艦體,同時又能夠快速形成航空作戰力量。

這也是一艘很有名的戰艦,是日本的第一艘快速艦隊航母。不過,這艘航母的經歷也是非常曲折的。最初的時候,航母上有三層飛行甲板,顯然這是一種非常愚蠢的設計。後來。“赤城”號進行了大改,主要就是拆掉三層飛行甲板,變成了全通飛行甲板。而在戰前的最後一次改進中,拆掉了203毫米艦炮,換上了雙聯裝127毫米防空炮。在濟州島海戰之後,“赤城”號接受了全面維修,同時增添了三十多門25毫米機關炮,航母的防空火力明顯加強。

同時,這也是一艘很有名氣的戰艦。日本聯合艦隊司令山本六十五大將就曾經在這艘航母上當了兩年的艦長。雖然,這並沒有改變山本六十五對戰列艦的迷信(這是日本在戰爭爆發後仍然堅持建造“大和”級戰列艦的一個重要原因),但是山本六十五也在擔任“赤城”號的艦長期間對航空作戰有了深刻的瞭解。後來,山本六十五策劃以航母爲核心力量,偷襲那霸港,摧毀唐帝國最強大的第一艦隊的計劃,也就是在擔任“赤城”號艦長的時候形成的。

不過,現在的“赤城”號則面臨着生與死的考驗了。當“蒼龍”號被炸成了一片火海的時候,還有近一半的轟炸機沒有投下彈藥。而鄧子超的目光直接就鎖定在了“蒼龍”號身後的“赤城”號上。接着,他開始指揮轟炸機對“赤城”號發動了攻擊。

首先飛臨“赤城”號上空的是12架“翠鳥”。這些轟炸機已經在戰場上空盤旋了5分鐘,它們所攜帶的燃料本來就不多,如果還無法在5分鐘內對航母進行攻擊的話,那麼他們就不得不對外圍的護航戰艦進行轟炸,不然所剩的燃料根本就無法保證他們返回自己的航母艦隊。

12架“翠鳥”分成了三個機羣,就如同雁羣一樣到達了“赤城”號的上空。頭4架立即就開始了俯衝。爲“赤城”號護航的是“高野”號與“摩耶”號重巡洋艦。兩艘重巡洋艦上都假裝了大量的防空火炮,特別是雙聯裝127毫米防空炮的仰角達到了85度,完全可以掩護“赤城”號的上空。而“赤城”號上的防空火力一點都不比重巡洋艦差,這得益於其龐大的艦體,以及近4萬噸的排水量(相比而言,“蒼龍”級航母就裝不了這麼多的防空火炮)。結果,頭4架“翠鳥”都沒有能夠完成攻擊,只有一架在倉促投下了炸彈後撤出了戰鬥。

第二批4架“翠鳥”並沒有在日本戰艦猛烈的防空火力前畏縮,而是前仆後繼般的跟着俯衝了下去。頭兩架很快就被擊落,不過緊跟着而來的兩架則順利的投下了炸彈。“赤城”號也立即左轉向,準備避開掉下的炸彈。不過這也導致航母上的防空火炮難以鎖定上空的目標,也就難以對付最後4架“翠鳥”了。

最後4架“翠鳥”全部投下了炸彈,只有一架在改出的時候被防空火炮擊落。而“赤城”號在成功的避開了第一批兩枚炸彈之後,再也沒有能力避開緊跟着砸下來的炸彈。4枚500公斤航穿甲彈有兩枚命中了“赤誠”號。第一枚在飛行甲板的中部留下了一個直徑超過了十米的大洞,同時將下面的機庫炸得支離破碎,而第二枚擊中了後部升降機的炸彈直接落到了下面的輪機艙裡面,不過這枚炸彈竟然沒有爆炸!

在中彈的時候,南雲一忠以及艦橋司令部裡的參謀軍官都被震飛了起來,不少人立即就失去了知覺,更多的人受了不同程度的傷害。不過,這並不是最重要的,因爲對“赤城”號的轟炸纔剛剛開始。

點擊察看圖片鏈接:

第18節 離弦之箭第42節 考驗第51節 麻煩纏身第6節 國家利益第61節 衝刺轟炸第16節 兵行險招第46節 遮斷第26節 岳父的難題第18節 選擇目標第16節 接受考驗(上)第70節 死板的代價第17節 圍殲強敵第36節 幫兇(上)第47節 戰略轟炸第15節 四兩撥千斤第44節 突擊“大和”號第52節 戰鬥信號第28節 混蛋(下)第16節 現代納爾遜第11節 短命航母第85節 搶先轟炸第69節 千載難逢第17節 軍隊的指揮棒第4節 快如迅雷第35節 逃命第55節 落幕第23節 義無返顧第80節 艱苦的戰鬥第10節 對等競爭第8節 挑釁第1節 力擔重任第34節 雙豐收(下)第69節 瘋狂的反擊第33節 資本第3節 打撈第4節 海軍改組(上)第18節 關島捷報第10節 澳洲捷報第2節 慘痛的勝利第7節 擊敵要害第35節 關鍵因素第24節 將軍感言第15節 全力以赴第55節 最後一擊第18節 防空新銳第51節 紕漏第24節 緊急轉向第8節 盡其所能第36節 幫兇(上)第2節 特混艦隊(下)第65節 戰略空運第9節 神奇的戰果第12節 揣摩敵意第37節 空中先鋒戰第41節 返航第13節 痛定思痛(上)第5節 戰役發動機第60節 殺敵務盡第21節 全面備戰第3節 各奔前程(下)第23節 上帝的懲罰第1節 壯志凌雲第24節 軍事報復第26節 軍人與丈夫第64節 截擊!第51節 鳴金收兵第19節 墜落的“海雕”第34節 後臺力量第25節 當頭棒喝第68節 認輸第14節 守侯勝利第32節 大海軍第7節 有主見的誘餌第28節 軍人之魂第2節 陸航的天才第49節 病癒的校長第18節 戰略走向(上)第11節 咽喉第39節 火力阻擊第25節 選位第7節 對德政策第10節 日本艦隊的動向第19節 帝國利益第12節 空中獵殺第62節 艦隊的作用第51節 大戰轉折點第4節 復甦的對手第20節 騎兵精神第82節 見好就收第40節 出敵不意第40節 闖禍第32節 逃竄之敵第48節 決定乾坤第19節 嘲弄(上)第25節 忌諱第65節 最後的反擊第17節 圍殲強敵第2節 制衡第15節 不成熟的戰艦第47節 軍人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