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節 特種先鋒

bookmark

陸戰隊的主力仍然在阿格里漢島上與頑抗的美軍鏖戰,阿格里漢島仍然是整個戰場上的重點。這座島嶼上至少可以安排三座野戰機場(有足夠的地方擴大,供重型轟炸機使用)而且這是整個戰役的爭奪焦點,更是掩護陸戰隊下一步行動的關鍵,因此陸戰隊的主力並沒有轉移。

十五日上午,一艘執行完偵察巡邏任務的潛艇在返航結果亞松森島北面海域的時候接到了海軍司令部的電報,在下午的時候到達了亞松森島的臨時碼頭。傍晚,一支由陸戰隊偵察兵軍官組成的小部隊(帝國海軍陸戰隊特種部隊的前身)被安排上了潛艇。天黑之後,潛艇離開了亞松森島,以最快的速度南下。

這艘潛艇的任務是將這支小部隊送往阿拉馬甘島。這是馬里亞納羣島中由北向南的第五座島嶼(毛格羣島算一個島嶼)面積不大,僅阿格里漢島的五分之一(大概三平方公里,最大寬度1800米)但地勢比較平坦,只有中部的山峰海拔200多米,沿海地區可以修建兩座機場,如果用填海的辦法延長兩百米的話,還可以修建一條長1500米的跑道,足夠讓重型轟炸機起降了。

因爲這座島嶼太過於狹小,北面又有重兵防守的帕甘島爲屏障,美軍只在島上部署了一個連,後來又增強了一個連,並且在島上建立了一座航空指揮站,部署了一座雷達(從一艘逃到關島的第17特混艦隊的重巡洋艦上拆下來的)專門負責爲前往阿格里漢島執行轟炸任務的轟炸機引航。

搭乘潛艇前進的這批陸戰隊偵察兵軍官都是極爲優秀的老兵,所有人都有着豐富的戰鬥經驗,其中帶隊的兩人蔘加過戰爭爆發以來地所有登陸戰鬥,而且都是第一批上岸的。當時唐帝國還沒有“特種兵”或者“特種部隊”這樣的名詞,用現在的標準來衡量的話,這些偵察兵就是名副其實的特種兵!他們的任務就是秘密登上阿拉馬甘島,爲後期登陸的部隊偵察定型。並且爲轟炸機提供目標信息。

這個任務很特殊,而且以前沒有人這麼幹過,更不會搭乘潛艇前往一座陌生的島嶼。這些偵察兵是在十五日白天知道這次的行動的,開始他們都認爲那個前來下達任務的長官是在開玩笑。可很快他們就知道,這絕不是玩笑,而是實戰!在經過了幾個小時的短暫訓練之後,這支22人的突擊小隊登上潛艇出發了。他們都不怕死,在戰場上已經出生入死幾十次了。死亡對他們來說,不過就是一次長眠而已。他們擔心的是無法完成任務,畢竟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任務。

潛艇在海面上航行了一夜,按照潛艇戰術,天亮的時候,潛艇在戰區海域內航行時就必須下潛,然後等天黑再次浮上來。可爲了搶時間,這艘潛艇沒有在天亮的時候下潛,而是一直在以16節地最快水面速度向南航行。七點剛過,一批海航地戰鬥機就從潛艇上方飛過。潛艇上的官兵都在揮手致意。這是那些爲去轟炸塞班島等島嶼的轟炸機護航地戰鬥機。可沒過多久,潛艇上的警報器拉響了,隨即就緊急下潛。在潛下海面之後不到十分鐘。一批美國戰機就從潛艇上方飛過,這是前去轟炸阿格里漢島的美軍轟炸機以及護航戰鬥機!

這下,潛艇不敢輕易的浮上海面了,美國的航空兵仍然控制着羣島南部的制空權,在羣島中部與唐帝國航空兵激戰,隨時都有美軍的飛機出現,如果被發現的話,這次的行動就徹底失敗了,陸戰隊不可能在短時間內組織第二支偵察兵軍官突擊隊的。也正是如此,潛艇到達阿拉馬甘島地時間比預定的延遲了四個小時。直到十六日夜十一點半(計劃是七點半,即天亮之後,美軍的晚餐時間)纔到達了距離阿拉馬甘島一海里外。潛艇也就只能將偵察兵送到這裡。附近的水深不到20米,而且有很多暗礁,潛艇極容易擱淺,更容易被島上巡邏的美軍發現。

在升起潛望鏡之後,潛艇的上尉艇長宣佈了一條非常不好的消息。在前面的海灘上有美軍巡邏部隊,潛艇不能冒險浮上海面。這下把偵察兵給難住了,他們確實是很優秀的戰士。可他們不是魚,總不能自己游出潛艇吧!潛艇軍官也都束手無策,潛艇就是一具密閉地鐵棺材,上面連個窟窿都沒有,怎麼讓裡面的偵察兵出去?

最後想到辦法的不是偵察兵,也不是潛艇上的軍官,而是一名普通的水手,一名魚雷部門的水手。這名水手提出的辦法很大膽,即偵察兵自己從魚雷管裡爬出去,然後游到海灘上去。潛艇上的魚雷發射管直徑是550毫米,這要比一個人的肩膀寬一點。而且現在潛艇是在潛水區,外面的海水也就十來米深,憋口氣就能浮上去了。這辦法確實很大膽,之前從沒有人嘗試過把魚雷發射管當窗戶來使用,可這是當時唯一的辦法,而且也正對了那些偵察兵的胃口,既然沒有人嘗試過,那就由他們來嘗試吧!

離開潛艇的時候並不順利,一個身材稍微魁梧了一點的偵察兵差點就被卡死在了魚雷發射管裡,還是同伴游回來把他拉了出去。幸好海軍陸戰隊在挑選官兵的時候都不喜歡大個子(陸戰隊經常在戰艦上活動,而戰艦的空間是有限的。另外,陸戰隊使用的登陸艇爲了能夠裝進登陸艦,並且要儘量減少排水量,也要求官兵不能太壯了)而偵察兵更是不會選擇那些塊頭太大(偵察兵的作戰特點決定了的)這些官兵的身材都不是很魁梧,屬於精幹型的,其他人都順利的遊了出去。

在冰涼的海水裡(就算是熱帶海域,在一月份,特別是夜間的水溫也不會太高)遊了半個小時,終於踏上了海灘。等一隊巡邏的美軍過去之後,22人迅速的竄到了海灘的椰子林裡,然後解下了綁在腿上的武器袋。在游出魚雷發射管的時候,武器是不可能帶在身上的。都裝在了一隻大塑料口袋裡面,然後用繩索綁在了腳踝上。這樣即可以防水,又不會妨礙偵察兵的行動。

島上的美國大兵做夢都不會想到會有一支22人規模的突擊隊搭乘潛艇來到了島上,更不會想到,這22人都是帝國陸戰隊最優秀的戰士,也許還是當時世界上最優秀的戰士。而美國大兵絕不會想到這些人的使命,以及這些帝國“特種兵”想做些什麼。

島上美軍的警惕性並不高,十二點剛過。大部分美軍官兵就去休息了,只有一個班的電子軍官在操作雷達與電臺,兩個巡邏班,以及一個守衛雷達站的警衛班。也就是說,當時島上只有四個班的美軍還睜着眼睛,而且這其中有一個班是非戰鬥部隊,兩個班在外面巡邏,美軍營地裡連一個哨兵都沒有!

當負責前出偵察的隊員回來把這一情況說出來之後,這22個膽子比天還大的偵察兵立即有了一個共同的想法。僅僅幹偵察有何意思?而且天知道什麼時候才能等到轟炸機過來,說不定轟炸機扔枚炸彈下來把自己都炸死了。幾個帶頭僅商量了五分鐘。然後就起決定。既然要幹,那就幹出點驚天動地的大事來。很快,其他隊員也都同意幹場大的。很快。任務就被分派了下去,雖然只有22個人,但他們的戰鬥力,特別是在這種滲透與小規模戰鬥中,足頂得上一個營了!

22人說幹就幹,而且還真幹出了點名堂來。十二點四十三分,22人分成了五個戰鬥小組,其中一個摸進了美軍營地,找到了存放彈藥與給養地倉庫,而且很快就做好了幾枚定時炸彈(直接用美軍的地雷改裝的)安放在了彈藥庫與燃料庫裡。第二個小組埋伏在了美軍營地外面,其中有三個機槍手,兩個突擊手,五個人的位置都選得非常好,三挺機槍與三挺衝鋒槍覆蓋了營地裡地每一個死角。第三個小組與第四個小組埋伏在了巡邏美軍的道路上。最後一個小組是由四名帶隊軍官組成的,他們的任務最重要,去炸掉雷達站與通信中心,幹掉那裡的美軍。

十二點五十八分,五個小組的偵察兵全部就位。雖然這些偵察兵都沒有接受過“特種作戰”訓練。但他們都精通突襲戰術,知道在這種以少打多,以快打慢,以突擊打無備的戰鬥應該怎麼配合,怎麼進行。

最重要的就是炸掉雷達站與通信中心,讓島上的美軍來不及與後方取得聯繫,把受到襲擊的消息送出去,這樣,等美軍反應過來的時候,大批陸戰隊已經登上了這座島嶼,而這爭取到的幾個小時的時間比什麼都重要。其次就是迅速幹掉連個個巡邏班。這兩個班的美軍都是全副武裝,雖然警惕性不高,但都有戰鬥力,打起來,子彈還是能要人命。最後就是用重兵(兩個組,不過10人而已)幹掉營地裡的所有美軍,讓美軍在武裝起來就完蛋,這樣他們就控制了這座島嶼,可以曬着太陽等大部隊到達了!

這個計劃相當冒險,可也相當的有成功機會,勝利的意義更爲重大。一個偵察兵就敢去炸敵人的司令部,22個偵察兵也許敢殺到華盛頓去,直接把敵酋給幹掉,還會在乎這島上的那一百多美軍嗎?

一點過五分,負責幹掉雷達站與通信中心的四名偵察兵幹掉了雷達站(通信中心與雷達站在一起)外面的那十一名美軍。這四人的身手十分厲害,十一個美國大兵到死的時候都不知道是誰幹掉了他們。一點過十分,偵察兵在雷達站外埋設了數枚炸彈。他們沒有急着引爆炸彈,而是要等到幾個小組同時動手,而決定開火的時間就是美軍巡邏隊進入伏擊圈的時間!

WWW⊕ tt kan⊕ C O

一點二十五分,兩個出來解手的美軍通信士官被刺刀捅了個對穿。幾乎同時,埋伏在兩支美軍巡邏隊線路上的小組同時開火(這兩個突擊小組在選擇埋伏地點時都精確的計算了美軍到達的時間)槍聲剛一傳來,雷達站外的炸彈就被引爆了,硝煙還沒有散開,兩名偵察兵就端着衝鋒槍殺了進去,隨後另外兩個偵察兵也衝了進去。等到四人“傻笑”着衝出來的時候,營地那邊的戰鬥也進入了白熱化狀態。

槍聲與爆炸聲將營地裡的美軍都驚醒了,因爲爆炸聲是緊跟在槍聲後面到達的,美國大兵還以爲是遭到了轟炸呢,就在大部分美國大兵還沒有醒悟過來的時候,彈雨就飛了過來,幾十名美國大兵就死在了自己的被窩裡。其他美軍立即滾下了牀,慌張的拿起了放在附近的槍械,可大部分都只找到了手槍,一些膽小的新兵甚至抱着頭,躲在牀下大哭了起來。

這邊的戰鬥並不輕鬆,畢竟那是一百多個美軍,就算是一百多頭豬,也要殺上半天吧,何況是100多個已經反應了過來,正在組織抵抗的軍人呢?十名偵察兵死死的守住了營地外面的火力點,在其他三個小組的偵察兵趕到之前,已經有四人陣亡了。可戰鬥也就到此結束,當十多名突擊手端着衝鋒槍,如同鬼魅般的從火光跳躍的陰影裡殺出來,當埋設在彈藥庫與燃料庫的定時炸彈引爆之後,美軍的抵抗意志也被炸上了天。

戰鬥僅僅持續到一點三十八分,最後一批二十多名美軍官兵交出了武器,向唐帝國的偵察兵投降了。戰鬥前後就進行了十三分鐘,22名偵察兵犧牲4人,傷5人(其中只有一人重傷)擊斃敵人164名,俘虜28名,成功的奪取了阿拉馬甘島。而在此前,陸戰隊計劃用至少一天,投入兩個營的兵力來完成佔領任務!

這是軍事史上第一次特種作戰,而也正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特種兵”與“特種部隊”這兩個新詞彙出現在了軍事詞典裡!

第28節 魚雷攻擊第30節 百姓的力量第13節 防空網上的漏洞第18節 海狼第2節 異類第15節 遠方來客第46節 接力打擊第33節 百萬墓碑第35節 民族主義(上)第41節 點名轟炸第8節 不是同情第55節 最後一擊第11節 假象第31節 軟肋第13節 情報欺騙第59節 桂冠上的珍珠第22節 報復性轟炸第9節 意外的結果第17節 絕不手軟第14節 惡鬥第19節 微妙的變化第5節 不可理解的任務(上)第46節 錯位第23節 撤退第28節 誰輕誰重第69節 瘋狂的反擊第39節 大敵來臨第69節 長腿戰機第10節 接班人第35節 民族主義(下)第3節 整裝第24節 日本艦隊偷襲第40節 橙色惡魔第14節 緻密的天網(下)第23節 大洋迷霧第29節 以守代攻第29節 亡羊補牢第7節 慰問與鼓勵第14節 沸騰的夜空第34節 彈雨第21節 中途之島第28節 深淵的邊緣(下)第3節 整裝第17節 展示力量(上)第3節 打撈第3節 各奔前程(上)第18節 關鍵點第45節 驅逐艦艦長第29節 獵人與獵人第7節 慰問與鼓勵第10節 開導第20節 狡猾的獵物(上)第22節 盤古計劃第79節 冷靜的指揮官第33節 死亡競標第3節 喜憂參半第5節 敵人的速度第64節 半路殺出第29節 利益同盟第49節 百密一疏第55節 傳奇艇長第3節 爭取主動權第42節 隼擊長空第31節 倉促迎戰第21節 曼哈頓計劃第15節 不成熟的戰艦第3節 踢門行動第38節 巾幗不讓鬚眉第23節 誰的空當?第80節 艱苦的戰鬥第8節 臨時政權第19節 迷惑的戰局第38節 風捲殘雲第35節 毫釐之差第60節 擴大搜索第20節 秘密會晤第27節 父母親情第66節 狂轟亂炸第26節 危急判斷第9節 靜觀其變第11節 集中轟炸第16節 接受考驗(下)第44節 及時的情報第25節 據理力爭第28節 混蛋(上)第26節 火鳥第75節 黎明炮響第11節 法國淪陷第21節 德黑蘭宣言第39節 由邪改正第10節 第一艦隊(上)第55節 落幕第67節 並不是結束第2節 不是復仇第34節 軍隊民主第37節 獨立空軍第27節 侍機而動第10節 熱身第58節 重點報復第54節 “神風”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