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節 衝動的上將

美國艦隊遭到轟炸,上百枚炸彈命中美艦的消息在第一特混艦隊也引起了轟動。參謀軍官的喜悅是可想而知的,上百枚炸彈,這是個什麼概念?

“這命中率還真是低得出奇啊!”

郝東覺笑着搖了搖頭,“三個批次,投了幾千噸炸彈,就只有不到兩百枚炸彈命中,命中率不到百分之一,也確實夠糟糕的了!”

談仁皓沒有笑,也沒有搖頭,他輕嘆了一下,然後朝司令艙外面走去。

“你有心事?是不是想老婆了?”

郝東覺立即追了出來。

“誰想老婆了?”

談仁皓看了搭檔一眼,“我只覺得這個成績沒有什麼好值得驕傲的,我們轟炸機投彈命中率至少都有兩成,高的時候達到了五成。這次竟然連百分之一都不到,有什麼好高興的呢?”

“可最終還是重創了敵人!”

郝東覺有點狡辯的意思。

“重創?我看未必吧!”

談仁皓把煙遞給了搭檔,“命中率爲什麼這麼低,考慮過沒有?”

郝東覺皺了下眉毛,說道:“投彈高度太高,而且速度太慢,遭到了敵人攔截,敵艦面防空炮火猛烈,還有……”

“問題就是投彈高度太高了,羅雲衝犯了個錯誤!”

談仁皓略微停頓了一下,同時點上了煙,“還記得我們對付第17特混艦隊的時候,美軍採用的超低空跳彈攻擊戰術嗎?如果羅雲衝派出去的轟炸機採用這一戰術的話,我敢打賭,命中率在一成以上,這就意味着會有另外幾百枚炸彈命中敵艦。而這次轟炸是在數千米高空投彈的,炸彈落下都要幾分鐘的時間,戰艦足夠在這幾分鐘裡跑出幾海里了,有那麼容易命中目標?”

“羅雲衝應該有他的想法,重型轟炸機本來就不是用來對海轟炸的,我們不能因此而指責他。”

“不是。你誤會我的意思了,我並不是在指責羅雲衝,而是在總結經驗。”

談仁皓笑了起來,“實際上,羅雲衝爲保護自己的手下,這麼做無可厚非,如果採用超低空投彈轟炸地話,恐怕還會損失上百架轟炸機。用這個來交換幾艘戰艦。肯定不划算。當然,現在他們的任務已經完成了,遭到轟炸的美國艦隊已經停止北上,正在逃回塞班島,羅雲衝已經用巨大的犧牲爲我們爭取到了這寶貴的一天時間,我們還有什麼好指責的呢?”

“那你開始說什麼未必?”

郝東覺有點搞不明白了,好壞都被談仁皓一個人說了。

“這個嘛,等偵察報告吧。”

談仁皓拍了下搭檔的肩膀,“很快就會有結果的,我們先進去等着。”

消息確實很快就送來了。在轟炸機羣返航的時候。一架從亞松森島起飛的遠程偵察機就來到了美國艦隊上空,在迅速的拍下了幾幅照片之後,立即就飛了回來。偵察機飛行員與照片結果一對比。這下所有人都傻眼了。美國艦隊沒有被殲滅,甚至沒有失去大部分戰鬥力,八艘戰列艦中,只有五艘受了中等程度的損傷,三艘受了輕傷,而且艦隊南返的速度並沒有降低,戰艦上最重要的炮塔,艦橋等都沒有遭到徹底破壞,只能從照片上依稀辨認出,這八艘戰列艦確實吃了不少的炸彈。缺少裝甲防護的副炮,以及沒有裝甲防禦的小口徑高射炮的損壞很嚴重。

這下,所有人都有點傻眼了,上百枚炸彈就只是炸掉了這些戰艦地副炮?問題地根源很快就找了出來,羅雲衝出動的轟炸機掛的全是原本用來對付地面目標地高爆彈,而不是對付戰列艦這類大型戰艦的穿甲彈!高爆彈與穿甲彈出了彈壁的厚度(這決定了炸彈承受撞擊,也就是穿甲的能力)不一樣之外,還有一個區別就是引信的設置。高爆彈的引信都是觸發引信,只要接觸到硬物體就立即引爆炸彈裡的炸藥。依靠彈片與爆炸產生的衝擊波殺傷周圍目標。穿甲彈用的是延遲時間引信,在撞上硬物體之後,引信要延遲一定的時間(非常短暫,一般就十幾到幾十毫秒)再引爆炸藥,依靠在物體內部爆炸所產生地強大沖擊波來產生破壞。對付戰艦類目標,特別是戰列艦這類敷設着數百毫米厚的裝甲的主力艦,高爆彈就如同隔靴搔癢,只有穿甲彈才能夠起到足夠的殺傷作用!

當時,羅雲衝手裡根本就沒有穿甲彈,因爲他們一直不執行對海轟炸任務,硫黃島,小笠原羣島的彈藥庫裡都沒有穿甲彈。這不能怪羅雲衝,當時任務下得太急,而且航空穿甲彈的產量一直就不太高(帝國在短期內製造了大量的燃燒彈來對付日本,相對降低了其他航空炸彈的產量)而絕大部分都供應給了艦隊的艦載轟炸機使用(500公斤級的)當時,只有琉球島上還有一批儲備,可無法及時運送過來,結果就導致重型轟炸機掛高爆彈去打擊戰列艦的事情發生。

就算只用高爆彈,美國艦隊受到的損失也不小。除了那些有厚重裝甲保護的部位(主炮,艦橋)之外,其他裝甲防禦薄弱,或者沒有裝甲防禦的部位都有巨大的損傷。拿捱了24枚炸彈的“田納西”號戰列艦來說,雖然戰艦上的關鍵部位沒有被炸燬,也沒有一枚炸彈鑽入艦體內爆炸,可當時戰艦上幾乎所有的副炮,高射炮,還有後部的水上飛機甲板,彈射器都被徹底破壞。C炮塔連着捱了兩枚炸彈,巨大的衝擊波將炮塔的水平轉動機構震壞(幸虧當時戰艦的主炮固定在限制角度上,不然其俯仰轉動機構也肯定會被炸壞)還有三部射擊指揮儀也被炸成了粉末,這樣的損傷絕對不算是小傷了!

金梅爾的旗艦“賓夕法尼亞”號也捱了近二十枚炸彈,有一枚炸彈擊中了司令艦橋的下放,雖然厚實的裝甲擋住了所有的彈片,但是炸飛的玻璃碎片差點就要了金梅爾的命,幾片玻璃就從他的臉上劃過,留下了幾道傷口。爆炸產生巨大沖擊力將整個司令艦橋裡的官兵都震飛了!

其他戰艦的日子好不到哪裡去,還有兩艘驅逐艦被炸彈給“砸”沉了。一艘重巡洋艦的煙囪裡掉進了一枚炸彈,結果這艘巡洋艦差點就沉到了海底。遭到轟炸之後,“Z艦隊”已經失去了作戰能力。北上是不可能的了,特別是在戰列艦上的大部分射擊指揮儀都被炸壞的情況下,主炮根本就無法準確開火,那還怎麼戰鬥?而跟重要的是,艦隊裡的兩部雷達都遭到了破壞,修復不是沒有可能,但也不可能完全恢復到最初地性能,肯定會留下很多隱患。

回到塞班島的時候。金梅爾沒等醫療兵幫他包紮好傷口就派人去把所有的艦長,艦隊參謀,還有馬里亞納羣島前線司令部的將領都叫了過來。這個上將被徹底的激怒了,誰能想到唐帝國會用如此瘋狂的方式來對付“Z艦隊”在這些將官與校官面前,金梅爾壓抑在心底多時的怒火全都爆發了出來,從尼米茲奪走了他的艦隊司令,到自己被閒置,到羣島前線司令部沒有做好戰備準備,再到艦隊遭到突然襲擊。火發完了,金梅爾下了一道死命令。1必須在五天之內修好所有的戰艦。至少得修好戰艦上的關鍵部位(特別是射擊指揮儀)要不惜一切代價,盡一切努力地來完成這個任務!

這幾乎是一個不可能完成地任務。當時太平洋艦隊裡的八艘戰列艦都屬於老爺艦,備件缺少不說,而且僅有的備件都在珍珠港,在太平洋艦隊司令部,而不在馬里亞納羣島,也沒有必要在前線基地裡儲備主力艦地備件吧,誰能想到,唐帝國竟然用這種極端方式來對付“Z艦隊”呢?

金梅爾的憤怒也是可想而知的,從尼米茲到了珍珠港之後,他就一直不順。先是丟掉了艦隊司令的寶座。然後就遭到了排擠,接着尼米茲啓用如同哈爾西,弗萊徹這樣的航母派將領,把金梅爾的那些老部下都丟到了一邊去(美國海軍中的門戶觀念並不是很強)接着就是幾個月的冷板凳。現在好了,終於有機會可以用他最擅長的方式來打一場“決定性的海戰”(這是巨炮時代地一個戰術名詞,表示在一場海戰中殲滅敵人的艦隊主力,奪取制海權。這個名詞最初出現於風帆時代,但在數百年時間裡。艦隊決戰都很少發生)贏得別人的尊重,也同時把被奪走的一切都奪回來。可他萬萬沒有想到,還沒有看到敵人的艦隊就首先遭到了轟炸,而且是遭到上千架笨重的大型轟炸機的轟炸!

希望幾乎在瞬間破滅,對一個老將來說,這比什麼打擊都要大。他寧願倒在敵人的炮口下,寧願在殘酷的艦隊決戰中與敵人死拼到底,最後倒在司令官地位置上(旗艦的司令艦橋)就如同當年英國海軍名將納爾遜一樣,在看到勝利曙光的那一刻倒下。這是一個傳統海軍將領的傳統思想觀念,是金梅爾眼裡,一個軍人最偉大的歸宿,輝煌與死亡同時到來,留下的只有那輝煌的一刻,而不是受人指責的罵言!

戰爭並不已個人的意志爲轉移,在金梅爾下達了命令之後不久,負責維修戰艦的工程師就把檢查報告遞交了上來。五艘戰列艦最好返回珍珠港維修,因爲必須的備件只有珍珠港纔有,而另外三艘戰艦要修好,也需要至少半個月的時間,這還得保證有足夠的備件供應。金梅爾當然不會率領艦隊返回珍珠港,如果他就這麼空手回去的話,那他就是最大的失敗者!

在讓工程師抓進維修戰艦之後,金梅爾給尼米茲與金上將發了電報,一是要求將珍珠港裡的備件用最快的速度送來,二是要求得到一批護航戰艦,加強艦隊的實力。兩人都很快回電,尼米茲已經安排了幾艘快速戰鬥支援艦(也就是唐帝國的快速運輸船)將那批修復戰艦的重要備件送往關島。金則命令金梅爾放手去幹,並且要求尼米茲盡一切可能的爲金梅爾提供支持。

美國方面在盡最大的努力讓“Z艦隊”恢復戰鬥力,可問題是,現在“Z艦隊”已經錯過了最好的北上機會。就算按照金梅爾的計劃,“Z艦隊”也要到27日才能恢復戰鬥力,而27日的時候,戰場上又是另外一個樣子了。

戰略打擊部隊的轟炸在戰術上可以說是徹底的失敗了,但是從戰役,乃至戰略的角度來看,正是戰略打擊部隊的英勇行動,最終扭轉了唐帝國海軍面臨的不利局面,爭取到了寶貴的備戰時間。這幾天寶貴的時間,對整個馬里亞納羣島戰役的結果產生了關鍵性的影響。

在接下來的幾天裡,戰略打擊部隊集中轟炸了帕甘島上的美軍機場,塞班島與關島上的美軍港口(特別是港口裡的修船設施)海軍航空兵也全面出動,壓制帕甘島上的美國航空兵,奪取馬里亞納羣島中部的制空權。

陸戰隊的行動更爲積極,在22日下午完成了第一座野戰機場的修建之後,24日,運送着足以再建造一個野戰機場的物資(主要就是用來鋪設跑道的蜂窩鋼板)的船隊到達了阿格里漢島,將物資卸了下來。顏國忠組織了數千名工程兵與其他官兵,開始在島上修建第二座,規模更大的野戰機場。25日,阿格里漢島上的殘餘美軍在斷糧五日之後,走出了他們藏身的工事,向唐帝國陸戰隊投降了。

阿格里漢島惡戰的勝利是整個馬里亞納羣島戰役的一個重要轉折點。唐軍控制了阿格里漢島,實際上就控制了羣島中部的制空權,將亞松森島這扇窗戶變成了一道大門,打開了通往勝利的大門!

第73節 “蚊子艇”第14節 好友相遇(下)第2節 家人的理解第30節 推動戰爭第46節 遮斷第44節 重點清除第29節 艱難的進攻第31節 倉促迎戰第12節 牛脾氣第14節 惡鬥第47節 將信將疑第38節 理想人選第11節 軍費預算第17節 綜合情報第26節 出發第58節 接踵而至第55節 截殺第74節 斷敵退路第10節 熱身第20節 起錨出航第17節 實戰練兵第27節 白晝艦隊第3節 是戰是和?(上)第18節 最後威脅第21節 悍兵第42節 挑戰第22節 最後的努力第48節 決勝因素第26節 岳父的難題第37節 秘密裝備第70節 火紅的夜色第25節 敵人的挑戰(上)第6節 獨力艦隊第56節 圍殲第21節 大轟炸第4節 將領中的孔雀第19節 平靜中的涌動第3節 新制度第49節 不對稱的炮戰第2節 時也,命也!第39節 艦隊分配第34節 美軍反撲第29節 討價還價第33節 爲家而戰第6節 經濟枷鎖第34節 雙豐收(下)第4節 海軍改組(下)第9節 無線電中的戰火(下)第44節 支線第16節 陸軍的步伐第20節 新戰術第57節 怨念第29節 利益同盟第60節 全面轟炸第18節 形勢逼人第43節 醒悟第50節 老將雄心第19節 平靜中的涌動第31節 接觸第43節 尼米茲的決心第1節 歸來第5節 實力差距第31節 夜間攔截第74節 斷敵退路第4節 復甦的對手第20節 艱鉅的考驗第27節 大小姐(上)第42節 錯過的情報第31節 避重就輕第14節 西線突破第53節 鞭長莫及第29節 以守代攻第31節 死鬥第23節 微小的砝碼第59節 超低空衝刺第13節 痛定思痛(上)第69節 長腿戰機第16節 誰是第一?第40節 冒險的代價第31節 龍出大海(上)第1節 兩月第66節 終結者第38節 司令官妹夫第7節 敵人出動第39節 左鉤拳第44節 局勢明朗第41節 佈局第70節 迷霧中的艦隊第53節 巡洋艦的威力第2節 特混艦隊(上)第11節 錯過的決戰第17節 海軍的觀點第14節 以靜制動第70節 保命第69節 瘋狂的反擊第37節 岳父的指點第25節 調解第29節 歸隊第10節 無畏的飛鷹(上)第12節 美軍的荒唐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