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節 美國將星

bookmark

“將軍,‘約克城’號的前甲板被吹翻了!”

看上去五十多歲的少將轉過了身來,朝前來報告的參謀軍官看了一眼,平靜的說道:“立即修好,風暴過去之後,我要看到一艘完整的航母,而不是一艘沒有了腦袋的航母!”

“是,將軍!”

少將又轉過了身來,看着前方波濤洶涌的大海,該死的天氣。

他叫斯普魯恩斯,全名雷蒙德·埃姆斯·斯普魯恩斯。五十六前的七月三日,斯普魯恩斯出生在馬里蘭州巴爾迪摩出生,十七年後,斯普魯恩斯考進了美國海軍學院,在校期間學習刻苦,成績優異,卻默默無聞(美國海軍學院對學員的要求不僅僅是成績)三年後,斯普魯恩斯離開學院,到戰列艦上服役,並且在兩年後升爲少尉軍官(當時美國海軍學院並不是軍官學院)幹了五年後,終於升爲驅逐艦的上尉艦長,一年後就被調到了岸上,並且結婚。兩年後晉升爲少校,在少校的位置上幹了兩年,才升爲中校。到01年(唐歷,公元1919年)與哈爾西認識,並且在哈爾西手下當一名驅逐艦艦長,頗得哈爾西的賞識。在隨後的幾年裡,斯普魯恩斯先後在文職部門,以及幾艘驅逐艦上服役。到08年(唐歷)他進入了美國海軍軍事學院深造,並且隨後調“密西西比”號戰列艦任副艦長(在美國海軍中一樣,在那個年代,能到戰列艦上擔任艦長,副艦長,這是獲得更好前程的基礎)到13年6月,返回軍事學院當教員,並且隨後晉升爲上校軍官。15年出任驅逐艦護航艦隊司令沃森的參謀長,17年到海軍軍事學院任戰術主任(這個位置與聶人鳳任帝國海軍軍官學院校長有點相似,後來很多斯普魯恩斯的學生都在海軍中任要職)20年時出任“密西西比”號艦長。22年初,任某海軍軍區司令,並且在同年10月晉升爲少將。隨着歐亞兩大洲的戰爭爆發,其職責逐漸增加,到23年中,兼任加勒比海戰區司令,同年9月,出任太平洋艦隊第5巡洋艦分遣隊司令。在哈爾西麾下服役。

在“第一次馬里亞納海戰”中,斯普魯恩斯就指揮巡洋艦隊跟隨哈爾西作戰,並且在戰鬥中有優秀的表現。當時,“企業”號與“大黃蜂”號能夠逃過一劫,避免沉沒的下場,就與斯普魯恩斯指揮的巡洋艦在防空作戰中的勇猛表現有很大的關係。

從斯普魯恩斯這些服役經歷來看,其實他只能算是一個很平凡的將軍,至少,在此之前他只是一個很平凡的將軍。比如,從少尉到上尉。他竟然花了五年寶貴的時間。而在唐帝國海軍中,只要能升到將軍的,從少尉到上尉這兩級。一般也就只需要三年時間,如果超過了這個時間,那就很難有機會成爲將軍了(當然,也有例外)另外,在其服役經歷中,斯普魯恩斯在其中最關鍵的幾年(45歲到50歲,是上校升將軍的最爲關鍵的幾年,這也是一名軍人最輝煌地幾年)中,大部分時間在學院裡任教,而不是在作戰部隊擔任指揮官。這些都足以證明。斯普魯恩斯直到這個時候,其實都只是一位很普通的少將而已,而且是一個在五十四歲才升上來的“老資格”少將。

也許,斯普魯恩斯最應該感謝的是哈爾西。尼米茲找到了躺在病牀上養傷的哈爾西,要哈爾西給他推薦一個艦隊司令官,結果,哈爾西毫不猶豫的就說出了“斯普魯恩斯”這個名字。當時尼米茲對斯普魯恩斯還不是很瞭解,只知道他是第5巡洋艦特遣隊的司令官。哈爾西不遺餘力的推薦斯普魯恩斯。尼米茲相信哈爾西,而哈爾西相信斯普魯恩斯。結果,尼米茲還真啓用了這個以前連航母都沒有上過的少將來指揮第16特混艦隊!

斯普魯恩斯與哈爾西能夠成人朋友,而且還得到哈爾西的賞識,這也是一件很奇怪地事情。兩人地性格完全不一樣,哈爾西的性格完全可以用“熱情奔放”來形容了,說話是大嗓門,而且還經常揮手畫腳,給人一種幹勁十足的感覺,彷彿有一股永遠都用不完地充沛精力一樣,就算是在醫院裡,他也不安生,爲了能夠看到珍珠港裡的戰艦,他甚至找人把醫院裡的幾棵大樹給砍了,因爲那幾棵樹擋住了他的視線!相反,斯普魯恩斯則是一個極爲冷靜,很少動怒,不管在什麼情況下,都會保持沉着冷靜,都會是一副毫無表情的神色。

不管在哪,這兩個人擺在一起,明顯就不屬於同一種類型的將領。也許,正是這種性格上的極大差別,讓兩人之間找到了互補,所以才能夠維持朋友的關係吧。哈爾西向尼米茲推薦斯普魯恩斯,也正是看種了斯普魯恩斯的冷靜。當然,這個“冷靜”與“穩重”並不是一個意思。雖然斯普魯恩斯沒有上過航母,但是他對航母戰術卻極爲了解。他在海軍軍事學院的那幾年工作,讓他能夠吸取一些前沿知識,這其中就包括各個國家海軍中航母派軍官地言論談仁皓那篇文章也被美國人搞到手了)與哈爾西一樣,斯普魯恩斯也堅信航母是未來海軍的主力,航母將取代戰列艦,成爲新的海上霸主。

這也正是哈爾西推薦斯普魯恩斯的主要理由,哈爾西很瞭解自己的這個巡洋艦艦隊司令官,也許,當時美國海軍中還真沒有幾個將軍有斯普魯恩斯那麼豐富的航母戰術知識,而斯普魯恩斯缺少的只是把他的知識轉變爲實際行動的經驗而已!也就是說,斯普魯恩斯缺乏地只是實踐的機會,而現在尼米茲就給了他這個機會。

如果換了別的任何人在斯普魯恩斯現在的位置上,恐怕連領着艦隊出海的勇氣都沒有,一下從指揮幾艘巡洋艦的分遣隊司令官升爲特混艦隊司令官,指揮幾十艘戰艦,而且是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最後的老本作戰,光是這個壓力,就足以讓很多人崩潰了。斯普魯恩斯也感受到了壓力,但他看到了更多的機會。也許,這就是他等待了五十六年的一次機會吧!

艦隊在出發之後並不是很順利,現在編在第16特混艦隊裡的三艘航母都存在這樣或者哪樣的問題。“薩拉託加”號的鍋爐一直無法達到最大功率,“約克城”號的飛行甲板沒有完全固定好,“大黃蜂”號少裝了40多門小口徑高射炮(當時珍珠港裡已經沒有那麼多機關炮了)另外,三艘航母都沒有裝滿燃料與炸彈,因此,艦隊先在中途島的錨泊地停靠。而也就在這裡,一艘唐帝國的潛艇(廖鴻鵬的109號潛艇)發現了他們。

補給工作原計劃進行兩日(這樣,艦隊向西出發之後,正好可以避開現在的這場風暴)可這艘唐帝國的潛艇徹底的打亂了斯普魯恩斯的安排,艦隊的行蹤已經暴露,斯普魯恩斯不敢再耽擱時間,立即下令加快了補給,將兩日縮短爲30個小時,並且在完成了補給之後立即就離開了中途島的錨泊地(實際上是一小型臨時碼頭。之前只供那些向中途島守軍運送物資的小型船隻停靠)奔赴戰場。

也就是這一天,結果艦隊沒有錯過風暴,而是急匆匆的進入了風暴區。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至少有數百架唐帝國的偵察機在搜索從威克島到馬里亞納羣島之間的這片海域,艦隊要想隱蔽前進,就必須要利用天氣做掩護。惡劣地天氣給艦隊製造了不少地麻煩,已經有四艘驅逐艦掉隊(驅逐艦因爲排水量太小,抗風浪的能力最差)兩艘巡洋艦上的水上飛機彈射器被大風給破壞了,現在連“約克城”號地飛行甲板也出了問題。可以說是屋漏偏逢陰雨天,艦隊的所有戰艦都如同是大海中的輕舟一樣,隨時有可能被哪個巨浪給拋翻。可惡劣的天氣也同時保護了艦隊,至少唐帝國的那些偵察機不可能在暴風雨中飛行吧。那可是玩命的事情。

斯普魯恩斯在舷窗後站了一會,然後就會到了懸掛在牆上的海圖旁(美國航母上沒有海圖桌,海圖是掛在牆上的)兩名參謀人員正在把一些參數標註在海圖上,其中有艦隊的參數,也有一些新收到的情報。看着海圖上地這些標註,斯普魯恩斯突然想到了在上任之前找哈爾西聊的那些話。

哈爾西向尼米茲推薦他,這讓斯普魯恩斯很感激,可也讓斯普魯恩斯很疑惑,哈爾西是個公私很分明的人。他絕不會因爲私人關係而推薦斯普魯恩斯,而且還是把美國海軍最後的一點家底交給這個從沒有指揮過航母的少將。那麼,哈爾西爲什麼要推薦他呢?

哈爾西的回答很簡單:他想不到一個更合適的人了。換句話說,斯普魯恩斯是當時哈爾西眼裡對航母最熟悉的指揮官,雖然絕大部分時間呢,斯普魯恩斯都是站在巡洋艦的司令艦橋上,看着幾海里外地航母,而不是在指揮航母作戰。

不管這是一句玩笑話,還是哈爾西有別的什麼意思,斯普魯恩斯是沒有選擇的了。臨走前,哈爾西還告訴斯普魯恩斯,照他自己的想法去打,而不要管別人是怎麼指揮艦隊作戰的。也就是說,讓斯普魯恩斯放手去幹,別考慮得太多。也許這是哈爾西的指揮風格(在指揮第16特混艦隊參加“第一次馬里亞納海戰”的時候,他就是這麼做的,而且很徹底)可也讓斯普魯恩斯明白了一點,那就是他沒有退路了,整個美國海軍都沒有退路了,再退就是夏威夷,就是美國西海岸,美國本土。他的出路只有一條,那就是勝利,失敗就等於失去了一切!

對別人來說,這也許是壓力,但對斯普魯恩斯來說,這更是動力。就如同歷史上的每一個英雄一樣,總會在適當的時候,出現在適當的地方,做一些適當的事情,並且以此而扭轉了歷史的發展,成爲了創造歷史的英雄。斯普魯恩斯也許不相信自己會是這麼一個英雄,但他現在卻被擺在了這個位置上。不管他願意還是不願意來做這個英雄,他現在都必須要做一些事情,一些正確的,能夠挽回局面的事情。

想到這些,斯普魯恩斯有一種想要笑的感覺。

“將軍,‘約克城’報告,現在無法修復飛行甲板,必須要等到風暴過去之後才能修復!”

斯普魯恩斯朝西北方的“約克城”號航母看去,航母正在用燈光發來摩爾斯信號。

“風暴過去之後,需要多少時間修復?”

斯普魯恩斯轉過了身來,神色恢復了平靜。

“至少十二個小時。”

“我給他們四個小時,明白嗎?四個小時,最多四個小時!”

斯普魯恩斯強調了好幾次,然後就轉過了身去。他沒有再廢話什麼,命令就是命令。

也許,現在誰都在祈禱天氣能夠快點好起來吧。連斯普魯恩斯都有點想詛咒該死的上帝了,這場風暴到底要持續多久?想到這,他又朝“約克城”號的方向看了一眼。天氣太惡劣了,夜晚的月光與星光都被烏黑的雲層遮擋住了。根本就看不清“約克城”號,只能大概看到一個輪廓。

這已經不是航母第一次被風暴吹翻了飛行甲板,早在幾年前,英國海軍就有一艘航母在北大西洋上被風暴刮壞了,而根本原因就是開放式機庫,以及艦艏造成的。誰會想到,一向比較平靜的太平洋(北太平洋,以及西太平洋的八月到十二月並不平靜)上會在四月初就起這麼大的風暴呢?也許應該參照英國人的做法,用全封閉艦艏,以及半封閉的機庫吧!

第19節 現實困難第10節 三架馬車第50節 快速穿插第17節 臨時任務第49節 釋疑第15節 可惡的老天爺第23節 微小的砝碼第21節 軍事科學家第24節 海軍的動力第27節 侍機而動第8節 殺雞用牛刀第7節 競爭對手第48節 榮譽與驕傲第19節 日寇的絕死掙扎第24節 絕地反擊第21節 新位置(上)第43節 後方英雄第40節 冒險的代價第10節 接班人第21節 新位置(上)第22節 艦隊東進第76節 臨機應變第35節 危險與機會第53節 擅自行動第16節 誰是第一?第28節 要害第29節 討價還價第16節 接受考驗(下)第28節 飛向東京第45節 混亂的空戰第46節 壓緊的發條第33節 無悔的反擊第25節 回天乏術第13節 復仇的第22節 校長的栽培第65節 風火燎原第68節 認輸第33節 轉向迎敵第24節 絕地反擊第55節 全速出擊第47節 阻敵增援第19節 大規模殺傷武器第16節 兵行險招第8節 危機第9節 新軍事革命(上)第15節 戰爭宣言(下)第23節 黃曉天的保證第54節 遲到的轟炸機第27節 萬噸燃燒彈第59節 小島大局第35節 內相復出第69節 後知後覺第66節 狂轟亂炸第15節 可惡的老天爺第13節 死裡逃生(下)第11節 窩裡鬥第49節 危機第49節 危險與機會第10節 戰場迷霧第10節 開導第35節 非常同盟第34節 發泄第36節 火焰羣島第42節 堡壘戰場第2節 妹夫第45節 船隊進港第7節 慰問與鼓勵第46節 壓緊的發條第15節 認清對手第5節 回家第19節 最大的擔心(下)第12節 萬事俱備第29節 哥們義氣(上)第32節 首要任務第15節 理性思考第29節 希望破滅(上)第6節 重要的螺絲釘(上)第5節 南風第18節 成本問題第14節 兩手準備第54節 慎重的冒險者第17節 絕不手軟第21節 悍兵第52節 戰鬥信號第14節 緻密的天網(上)第26節 黯然離開(上)第40節 衝動的上將第34節 進與退第11節 假象第13節 海軍計劃第18節 埋葬海上巨無霸(下)第25節 調解第73節 混亂戰場第19節 一流海軍第47節 絕不放棄第58節 垂死反抗第58節 舍遠取近第8節 海圖上的推演(上)第37節 混亂的情報第13節 超級艦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