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節 危急時的抉擇

收到第一特混艦隊時,雷少卿與常薦新都猶豫了。他們不是在懷疑談仁皓的判斷,而是有自己的難處!

如果談仁皓的判斷是正確的話,那麼現在第二特混艦隊距離美國第16特混艦隊大概有300到360海里!如果以33海里的平均距離計算,這已經超過了艦載轟炸機的極限打擊範圍。就算是300海里,可橫向80海里的誤差,就算以40海里爲半徑搜索,轟炸機在找到美國艦隊之前就已經用光了一半的燃料,根本就不可能返航,也不可能到島嶼上降落(這一海域距離最近的島嶼機場有500多海里)換句話說,如果現在發動攻擊,那麼所有的轟炸機就有去無回了,而航母失去了轟炸機的話,那就連一艘驅逐艦都不如!

“艦隊最好轉向,一個小時之後,我們派出轟炸機。”

常薦新在海圖上標出了一條新航線,“而且我們的偵察機在四十分鐘之後,我們的偵察機就可以到達這一海域,也許發現美國艦隊的機會並不高,可總有那麼點機會吧,如果偵察機沒有發來消息,我們就按照仁皓提供的消息派出轟炸機!”

雷少卿微微點了點頭。“現在,要不要派戰鬥機去支援第一特混艦隊?”

這下,常薦新沉默了,他看了一眼電報內容。電報中只提到了第一特混艦隊遭到美國特混艦隊轟炸機的襲擊,以及從此判斷出的美國特混艦隊的大概位置,而沒有提到有多少轟炸機在襲擊第一特混艦隊。顯然,現在派戰鬥機過去是不可能攔截第一波美國轟炸機的。可美國特混艦隊很有可能派出了第二波轟炸機,而第二波轟炸機機一般會晚一個小時到一個半小時到達(當然,如果連續出動,那就不一樣了)如果此時第二特混艦隊派出戰鬥機的話,就很有希望幫助第一特混艦隊攔截美國的第二波轟炸機!

“應該這麼做。我們不能看着第一特混艦隊完蛋!”

常薦新一邊說着,一邊朝雷少卿看去,做決定的人應該是雷少卿。

“司令,參謀長,我們不應該怎麼做!”

雷少卿與常薦新都是一驚,然後朝那個叫黃曉天的中校看去。黃曉天現在是第二特混航空作戰參謀,他是由郝東覺介紹來的。之前,他在第一特混艦隊(當時還是談仁皓任司令)當一名普通的參謀。主要就是跟着郝東覺負責航空作戰方面的事情。在談仁皓離開了第一特混艦隊之後,郝東覺推薦他去了新成立的第二特混艦隊,並且在第二特混航空作戰參謀部裡擔任一名高級參謀。在“第一次馬里亞納海戰”中,他的上級,也就是艦隊上一任航空作戰參謀負傷,他才被提拔了起來,擔任了航空作戰參謀。可以說,在航母特混艦隊裡,航空作戰參謀的地位就等同於以前的作戰參謀,僅在艦隊司令與參謀長之下。一般,航空作戰參謀是上校軍銜。可黃曉天因爲服役年限太短,而且幾次提拔都是因爲其上司離任而獲得的(晉升軍銜最重要的是戰功)因此他現在還只是箇中校,而不是上校。

“中校,你這是什麼意思?難道我們能見死不救嗎?”

常薦新立即瞪了黃曉天一眼。雖然常薦新是艦隊參謀長,但是說白了,他就是艦隊裡最高級的參謀,其本質就是參謀,而不是司令官。因此,常薦新絕對不希望有任何人來影響他與司令官的關係,就算這個司令官是他的好兄弟。

雷少卿壓了壓手,擋在了常薦新與黃曉天的中間,然後對中校參謀說道:“給我一個理由。我就可以採納你的意見!”

“司令官,理由不止一個!”

黃曉天紅着一張臉,顯得有點激動,“第一,這次的作戰任務本身就很有可能犧牲第一特混艦隊。第二,我們的任務是去幹掉第16特混艦隊,如果派遣戰鬥機的話,不但會暴露我們的存在,而且還將分散艦隊有限的戰鬥機數量。第三,談將軍沒有在電報中提到美國轟炸機羣的規模,肯定就是不想我們分心,要我們集中力量打擊第16特混艦隊。最後,也是最重要的,我們必須要完成這個任務,如果爲了支援第一特混艦隊而錯過了殲滅第16特混艦隊的機會,那麼第一特混艦隊的犧牲就白費了,將變得毫無意義。”

雷少卿與常薦新相互看了一眼,這幾個理由都有足夠的分量,可他們能夠看到談仁皓與郝東覺遭受轟炸,而見死不救嗎?

“司令官,參謀長……”

黃曉天遲疑了一下,然後堅定的說道,“談將軍他們肯定吉人天象,絕不會有事的,現在我們應該立即組織進攻,把轟炸機羣派出去!”

“可距離太遠了,我們的轟炸機根本就無法返航!”

常薦新立即激動了起來。

“那就不用返航,讓飛行員集中在預定海域跳傘,我們派遣水上飛機去營救。另外,情況也許有變化!”

雷少卿微微皺了下眉毛,問道:“你這話是什麼意思?”

“司令官,我覺得,美國第16特混艦隊距離我們並沒有那麼遠!”

黃曉天迅速的在海圖上描繪出了幾條弧線。“我仔細看過談將軍發來的電報,從談將軍這幾封電報來看,他們判斷第16特混艦隊應該在第17特混艦隊的後面,這是整個判斷的基礎。現在,第一特混艦隊遭到了轟炸,那麼毫無疑問的,第16特混艦隊就在南面的某個地方。”

“對,我們也這麼認爲,可距離我們很遠。”

“也許幾個小時前是,現在卻不一定了。”

黃曉天由在海圖上描繪出了一條直線,“美國特混艦隊的指揮官很快就找到了第一特混艦隊,也許不是找到的,而是蒙到的,因爲他們的轟炸機是從東面飛過來的,因此轟炸機的航線並不是直接指向第一特混艦隊。既然對方敢於在沒有明確知道第一特混艦隊的位置時就派出轟炸機,那麼他們肯定會猜測我們在第一特混艦隊的後面。如果可以的話,他絕對會派出偵察機,並且估計我們之間的距離在300海里左右。這樣。第16特混艦隊必須要北上,不然,他們的轟炸機飛不過來。如果第16特混艦隊在三個小時,甚至是兩個小時前北上的話,那麼,現在他們就已經在我們的打擊範圍之內了!”

雷少卿與常薦新這下都遲疑了,這個分析有一定的道理,但沒有任何的證據支持。他們難道要憑一名中校參謀的分析做出決定勝負的判斷?

黃曉天也沉默了下來,他以前在艦隊裡的表現並不突出。在談仁皓指揮第一特混艦隊作戰的時候,他跟着郝東覺幹,大部分的航空作戰知識都是從郝東覺那裡學來的,可同樣的,郝東覺的光芒遮蓋了他,讓他一直沒有表現的機會。好不容易到了第二特混艦隊,可結果,第二特混艦隊並沒有幾次對海作戰的實戰行動。早在“菲律賓海戰”的時候,他就判斷美國航母在馬里亞納羣島中部海域活動。可當時第二特混艦隊受制於海軍司令部的命令。沒有敢於過於靠近馬里亞納羣島中部海域,也就錯過了這個機會。到了“第一次馬里亞納海戰”時,黃曉天曾經提醒過常薦新。美國艦隊有可能出現在他們的東面(實際是東北面,但偏差並不是很大)可當時艦隊必須要趕着南下,所以黃曉天的這個意見並沒有引起重視(當時他還不是航空作戰參謀,話語權也就不是太強了)“也許中校的話有道理!”

雷少卿首先打破了沉默,“中校,我們的轟炸機什麼時候能夠出發?”

“十分鐘之內,轟炸機就可以起飛!”

見到司令官採納了自己的意見,黃曉天立即興奮了起來。

“準備出發,按照談仁皓將軍的意思安排轟炸任務!”

雷少卿點了點頭。同時長出了口氣,“中校,這次就看你的了!”

黃曉天只用了五分鐘來完成出發前的簡報工作。飛行員在出發前聽取簡報的主要內容只有兩個。一是敵艦隊的情況,即敵艦隊的規模,有多少航母,多少護航戰艦,主要攻擊那些航母,各轟炸機部隊(一般以小隊,或者是組爲基本單位)的首要目標是哪艘戰艦。次要目標是哪艘戰艦,第三目標是哪艘戰艦(一般也就安排三個目標,多了,飛行員也記不住)這樣,就可以避免重複轟炸,將能夠投送的有限地彈藥的威力發揮到最大限度。這個工作其實早就分派下去了,第16特混艦隊那三艘航母的情況,以及護航戰艦的規模,情況早就告訴了飛行員。其次就是飛行線路,敵艦隊可能出現的海域。這是引導轟炸機前進的基本信息,比敵艦隊的規模還要重要。黃曉天也只需要介紹這一情況,而這根本就花不了幾分鐘的時間(如果情況緊急,甚至可以先讓轟炸機起飛,然後用無線電將情況告訴給領隊的幾名飛行員)兩點二十分(此時飛行員還在聽取簡報)第一架轟炸機就被拖到了彈射器上,兩分鐘後,飛行員來到了飛行甲板上,二十五分,第一架“翠鳥”離開了“黃河”號航母地飛行甲板,十分鐘之內,三艘航母上的兩個“翠鳥”俯衝轟炸機小隊(“珠江”號只派出了一個小隊)全部升空。三十六分,第一架“魚鷹”離開了“淮河”號的飛行甲板。四十八分,爲轟炸機護航的“隼”式戰鬥機也開始陸續升空。機羣在三點十分左右離開了艦隊上空,開始南偏東大概15度的方向飛去。

看到機羣離開,雷少卿長出了口氣,如果這次攻擊能夠成功的話那就再好不過了,如果不能成功,“珠江”號上還有三分之二的轟炸機沒有起飛,另外兩艘航母上也有三分之一的轟炸機還沒有派出去,艦隊還可以組織第二波轟炸機羣!

“司令官,敵機,敵偵察機!”

防空警報幾乎與參謀軍官的喊叫聲同時響起,當雷少卿衝到舷窗旁,擡頭朝天空上看去的時候,那架美軍的偵察機已經拖着尾煙朝海面上墜落了下來。

“敵機是從西北方向飛來的,我們的戰鬥機在東南方向上巡邏,所以……”

“肯定是返航的美軍偵察機!”

黃曉天立即搶過了話題,“我們一直在朝東航行,敵機是在艦隊到達之前飛過這一海域的,現在正在返航,正好從我們上方飛過。美軍偵察機的極限偵察半徑是390海里,也就是說,美國第16特混艦隊距離我們在300海里以內!”

雷少卿點了點頭,他也想到了這一點。“敵機有沒有發出電報?”

負責無線電監聽的參謀軍官面色難看的點了點頭,那架美軍的偵察機被擊落的時候就已經發出了無線電信號!

“司令官,現在美軍才發現我們的位置,我們應該立即派出其他的轟炸機!”

黃曉天的神色很堅定,“立即組織第二波轟炸,不能給敵人任何機會,搶在敵人之前發動攻擊,這樣,我們才能夠盡全力幹掉第16特混艦隊!”

雷少卿看了常薦新一眼,現在偵察機的消息還沒有發回來,他留下一部分轟炸機就是爲了預防萬一,如果敵艦隊不在之前所判斷的海域的話,到時候艦隊拿什麼去反擊?

常薦新也有點猶豫,這是孤注一擲的打法,也許談仁皓會立即做出決定,可他們都不是談仁皓那樣的指揮官!

“司令官,我們不能再耽擱了!”

黃曉天急得快要跳起來了。

“偵察機應該還有十分鐘就有消息了,我們再多等十分鐘也不是問題吧?”

常薦新提了一個完全不一樣的意見。

雷少卿微微點了點頭,他也偏向於後者,多等十分鐘也許就多一次選擇的機會!

第24節 緊急轉向第24節 “火炬”戰役第28節 誰輕誰重第12節 兄弟之益第5節 大戰役第77節 慘痛的勝利第24節 軍事報復第29節 歸隊第50節 驅逐艦突擊第26節 捷報?第14節 以靜制動第2節 論功行賞第52節 飛蛾撲火第11節 原始社會第28節 漂亮的陷阱第33節 爲家而戰第54節 驚喜交加第32節 特種先鋒第36節 幫兇(上)第9節 埋伏第89節 自損八百第86節 拼死的抗爭第24節 緊急轉向第79節 冷靜的指揮官第8節 暗度陳倉第19節 嘲弄(下)第19節 角力第37節 德意志精神第46節 夜襲第18節 戰略走向(下)第30節 兵行詭道第78節 等待中的折磨第17節 軍隊的指揮棒第19節 接戰?第15節 可惡的老天爺第24節 恐懼第37節 援軍第11節 幸運潛艇第17節 心中的悲痛(上)第1節 誰的責任第24節 衝鋒的號角第29節 翻天倒海第36節 斯普魯恩斯的意第14節 死神的慫恿第55節 消失的遠征艦隊第10節 日本艦隊的動向第11節 集中轟炸第52節 突刺第23節 將軍的責任第10節 戰爭因素第64節 水淹新奧爾良第42節 驚魂未定第3節 海軍的武裝(上)第61節 徹底摧毀第59節 後發先至第9節 死亡通知書第28節 軍人之魂第36節 時機第16節 英雄凱旋(上)第26節 捷報?第36節 後發制人第25節 重拳出擊第49節 百密一疏第39節 左鉤拳第58節 垂死反抗第2節 轟炸在繼續第42節 化學戰第37節 守株待兔第39節 下滑投彈第6節 前進第21節 兩份情報(下)第55節 消失的遠征艦隊第1節 破敵利器第35節 逃生第9節 一路西風第13節 海陸之爭第31節 正面對捍第6節 多與少的麻煩第53節 濃縮的都是精華第21節 中途之島第17節 絕不手軟第56節 搶先攻擊第8節 指揮條令第4節 第五艦隊(下)第63節 跨海奔襲第17節 信心與責任第10節 折中方案第18節 海狼第7節 慰問與鼓勵第6節 訪問日本(上)第70節 死板的代價第1節 潛力大爆發第57節 夜戰第2節 制衡第29節 美軍的反擊第31節 強勢第5節 實力差距第49節 百密一疏終章硝煙散盡第14節 死神的慫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