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節 微妙的變化

bookmark

這次的帝國京城之行讓談仁皓有了一種新的感受,京城仍然是那麼的繁華,但京城百姓已經不再像以往那麼樂觀了。在百姓口頭,談論得最多的不是勝利,而是慘痛的代價,還有日本現在的局勢。

戰爭已經進入了第四個年頭(實際上還沒有滿三年)帝國百姓對戰爭的看法明顯理智了很多。在戰爭的第一年裡,悲觀與憤怒的情緒明顯出現在了每一個帝國百姓的臉上,戰爭初期的慘敗,以及被動挨打的局面讓激怒了帝國的所有人,也激發了帝國百姓的鬥志。戰爭的後兩年,帝國百姓更多的時候聽到的是勝利的喜訊,彷彿勝利指日可待一樣,可到了24年,隨着美國參戰,戰局發生了明顯的變化。日本戰敗並沒有對戰局產生多大的影響,帝國已經不可能在短期內獲得勝利,也不會立即失敗。在這種情況下,帝國百姓對戰爭的看法明顯分成了兩派。

大部分百姓仍然堅信帝國將是最後的勝利者,自從帝國進入了憲政時期之後,勝利就一直伴隨着帝國,在無數次的戰爭中,帝國都是最後的勝利者,就算是在上次大戰中,帝國仍然是面子上的勝利者(實際上,帝國輸得很慘)現在,雖然帝國面對着歷史上最強悍的挑戰者,但仍然有絕大部分的帝國百姓堅信勝利仍然屬於帝國,而且這只是遲早的事情,那種自豪與自信仍然充實着他們的內心。

除了這部分人之外,還有一部分人在懷疑戰爭的必然性。雖然這部分人也相信帝國將獲得最後的勝利,而且是通過激烈的戰鬥獲得的勝利,但是他們卻在懷疑戰爭帶來的除了勝利之外,還有什麼是值得帝國驕傲,值得百姓爲之付出慘痛代價的好處。可以說,這部分人都是現實主義者,勝利是肯定的,可值得爲勝利付出巨大地犧牲與損失嗎?而最終勝利能夠給帝國帶來多少好處呢?難道如同之前的每次戰爭一樣。在獲得勝利之後,帝國都將倒退數十年,甚至在數十年之內一蹶不振嗎?

這種懷疑幾乎每個人都有,不僅僅是百姓,連很多軍人都有,差別只是懷疑的深淺而已。談仁皓自己都感到,他有的時候也在懷疑這場戰爭的必要性,但作爲軍人。他沒有去深究這一點,他要做的只是去獲取勝利,在戰場上獲得勝利而已。

“戰爭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勝利。”

聶人鳳朝車窗外的行人看了一眼,“戰爭對百姓生活地影響已經顯現了出來。雖然配給制在前年就開始實施了,但是仍然可以通過自由買賣購買到一些生活品,以及奢侈品。從今年開始,政府開始嚴打地下黑市交易,老百姓的生活受到了很大的影響。現在就有很多人在懷疑,拿那麼多的糧食,藥品去救援日本人有沒有這個必要。如果現在帝國不是處於軍事管制時期的話。恐怕很多地方都會出現遊行示威了。”

“其實我也不明白,雖然帝國有足夠的糧食產量,工業生產能力也在逐年提高。但是我有必要去幫助挑起戰爭的敵人嗎?”

談仁皓一邊說着,一邊搖了搖頭。

“那你認爲我們應該怎麼處理日本?”

聶人鳳看了學生一眼,“任由日本人自生自滅?還是將日本這個國家徹底的從地球上抹掉?年輕人,這些都不現實,日本畢竟是一個得到了承認的國家,而且是一個有着數千萬人口的國家。不可否認,日本資源貧乏,其出產地物資甚至連自己的國民都養不活,日本還是這場戰爭的發源國,正是日本的侵略行動最終引爆了這場戰爭。但反過來看。如果日本不挑起戰爭地話,我們就能避免戰爭嗎?我們能夠再安享幾年的和平時光?另外,毀滅日本對我們有什麼好處?到最後,仍然得由我們來收拾爛攤子,比起今後再來收拾殘局,現在將日本利用起來,這不更好嗎?”

“利用?”

談仁皓很是不解的看了校長一眼,一個只有餓得連站都站不起來的居民的荒島,有什麼利用價值呢?

“對。利用。”

聶人鳳肯定的點了點頭,“打個比方吧,現在交戰雙方都是國家集團,但話說回來,國家集團也是由國家組成的,而每一個國家的利益是不一樣的。就如同我們與德國在很多問題上都有着不同的觀點一樣,那麼美國,英國,法國,西班牙,意大利,俄國,日本這些國家是不是也有着很多矛盾呢?如果我們能夠利用日本,讓其他的國家認識到,投降對他們沒有壞處,只有好處,那麼他們會是個什麼態度呢?以現在俄羅斯的情況來看,隨着我們施加的壓力的增強,俄羅斯最終是避免不了失敗的結局的,差別只是在明年戰敗,還是在後年戰敗。如果我們能夠處理好日本問題,實際上就是告訴俄羅斯,投降對他們來說是最好的選擇,這樣就能夠省去我們在俄羅斯戰場上的巨大投入,這對我們沒有好處嗎?”

可是,我們的投入已經足夠巨大了,而且現在在日本的投入足夠支持我們發動幾場大規模的戰役了。”

“也許你的這個觀點沒有錯,我們可以利用在日本的投入來幹掉俄羅斯,可問題是,還有意大利,西班牙,法國,英國這麼多的國家,我們如果一個個的打下去,最終需要投入多少力量?”

聶人鳳笑了起來,“這些其實都是次要的,解決好日本問題更能夠鞏固我們在同盟國內的地位,這纔是最重要的。”

談仁皓微微一驚,立即問道:“校長,你的意思是,有人威脅到了我們在同盟國內的地位?”

聶人鳳長出了口氣,沉默了一陣,這才說道:“你認爲,我們與德國是什麼關係?”

“盟友吧,我們一直在並肩作戰。”

“那麼今後呢?”

聶人鳳瞟了學生一眼,“按照現在交戰雙方的實力對比,我們遠超過了敵人。雖然戰術上的勝利很重要,但是戰爭最終拼的是國力,是國家集團的綜合實力。而這其中,工業,科技,資源這三項是最爲重要的,而從這三個方面看,我們都要比對手強大,勝利遲早屬於我們。可問題是,美國會是我們最後的對手嗎?戰爭結束後。我們與現在的盟國還是盟友嗎?”

談仁皓的神色沉了下來,校長這話說得太有深度了,談仁皓之前從沒有考慮得這麼深遠,而且這也不是一個戰場指揮官,他也沒有必要考慮到這麼長遠地政治問題。可校長這些話是很有深意的,戰爭結束後,世界會是一個什麼樣子?天才知道,盟友只是有着共同利益的朋友而已,當這個共同利益消失之後,朋友就會疏遠。當矛盾超過了共同利益的時候。朋友就會成爲敵人。

“這些都不是我們現在可以考慮的,但爲了實現利益的最大化,帝國就必須要保證在同盟國集團內的老大位置。必須要樹立自己的威信,確保自己的威望。也許,援助日本是每一個人都不願意的,但是從長遠的角度來看,這對我們有好處,而且是巨大的好處。”

談仁皓也不再說什麼反對意見了,政治家的一些想法是軍人所無法明白的,比如拿三支主力艦隊去幹一些跑腿的事,談仁皓就無法明白。爲了一次報復行動,讓數百名飛行員犧牲。這也是談仁皓所無法理解的。還有很多他都無法理解,他唯一能做到的,就是服從命令,盡到一個軍人的職責。

“首相會在明天召開第一次閉門會議,海軍與陸軍都將闡述自己的下一階段作戰計劃。”

聶人鳳將雙手抱在了胸前,“你好好準備一下,明天跟我一起去首相府。今天如果有時間地話,出來散散心也好,記得買些京城的特產回去。別讓家人覺得你爲了工作就丟掉了一切。”

談仁皓笑着點了點頭,他也正在這麼想呢。

下午,談仁皓就帶上杜興離開了海軍司令部的賓館,現在他住地房間又提高了一級,而杜興因爲已經晉升爲上尉,還是海軍中將的副官,他受到的待遇也好了許多。

京城這幾年的變化並不大,主要變的還是京城的百姓。在去西單購買土特產的時候,談仁皓敏銳的注意到,街上的車輛比以往少了很多。

唐帝國是第一個普及轎車的國家,一戰前,帝國首位汽車商人就開始向民間推廣第一種實用型家庭轎車,到戰爭爆發前,帝國擁有地私家轎車達到了6500萬輛,而當時帝國的城市居民人口也纔不過三億五千萬,平均每架五口人左右,也就是說,幾乎每個城市家庭都有一輛轎車。因此,也有人稱唐帝國爲“車輪上的國家”這實際上也正是唐帝國的基本國情,在帝國廣袤的國土上,特別是在北部與西部地區,城鎮極爲分散,而在一戰後的經濟危機期間,爲了譏刺國內消費,帝國政府增加了大量的財政預算,修建起了完善的西北地區道路網絡,在06年到21年這十五年期間,唐帝國在西部與北部地區一共修建了25萬公里的公路,其中大部分都是按照國家級幹道地標準修建的。另外,還在帝國的東部與南部地區修建了數十萬公里的道路網絡。隨着道路網絡的擴展,轎車也開始普及到了百姓的家裡,成爲了很多家庭必備的交通工具。

在戰前,帝國京城有接近兩百萬輛轎車,可以說當時的京城是極爲繁華的,車水馬龍,絡繹不絕,是世界上最繁華的都市之一,可現在,談仁皓髮現街上很少見到私家車輛的身影了,來往的要不是軍車,就是政府的公車。

“配給制度實施後,百姓就很難買到汽油了。”

杜興幫給談仁皓解釋了這個問題,“沒有汽油,那些轎車就開不起來。本來帝國就一直依靠進口來維持國內的石油消耗,雖然新開發了幾個油田,但是大部分的石油都提供給了軍隊,能夠分配到民間的汽油少得可憐。不過,現在大部分的百姓都已經適應了沒有私家汽車的生活,至少,公交車,地鐵這些都沒有癱瘓吧。”

談仁皓朝四周看了眼,確實大部分出行的百姓都以公交車,地鐵爲主要的交通工具,而且行人的步伐都很匆忙,住得近一點的大概都會選擇步行吧。

“將軍,我們早點回去吧,聽說這次陸軍來的是古迅雷將軍,他應該也快要晉升爲中將了。”

杜興朝將軍聳了下肩膀,“他們應該也是今天到,說不定,他會來找你呢。”

談仁皓微微遲疑了一下,然後就上了轎車。“我看過他在西北戰場上的作戰記錄,表現很優秀,這次嚴定宇元帥帶他來,明顯是要嘉獎他,當然,以他代表陸軍,也明顯是要向我叫板。”

“我看古將軍應該不是那種公私不分的人。”

杜興發動了轎車,把車迅速的退出了衚衕。

“對,他不是那種人,所以嘛,他也算是個難得的朋友了。”

談仁皓笑了起來,雖然與古迅雷就見過一面,但是談仁皓相信自己的判斷。

兩人沒有再耽擱時間,回到賓館後,談仁皓就讓杜興去找海軍的後勤部門,詢問最近有沒有飛機返回海軍司令部,好把他們買來的那些土特產先捎回去。隨後談仁皓就回了自己的房間。他必須要整理好明天在首相府發言的稿子,另外還要整理好自己的思路。上次古迅雷吃了虧,這次肯定會有備而來,談仁皓可不想輸給曾經的手下敗將。

杜興在趕回來的時候還帶了個人來,當談仁皓看到跟在杜興後面走進來的那個陸軍中將的時候立即就笑了起來,古迅雷果然晉升爲了中將,看樣子,陸軍也在大力提拔他這樣的年輕將領了!

第73節 混亂戰場第1節 艱鉅工程第7節 明修棧道第16節 憤怒的陸軍上將第24節 沸騰的夜晚第11節 集中轟炸第1節 十萬噸第14節 新模式第43節 替罪羊第28節 雨過天晴第31節 秘密任務第21節 圍追第11節 大西洋海狼第57節 老狐狸現身第9節 權責第63節 絕望的艦隊第37節 援軍第5節 勝利航線第48節 決勝因素第47節 軍人的勇氣第62節 果斷出擊第14節 僞政府第20節 奇遇(上)第69節 千載難逢第2節 論功行賞第6節 經濟枷鎖第40節 闖禍第46節 砸下的鐵榔頭第32節 最高目的第3節 飛翔的翅膀第70節 火紅的夜色第39節 將信將疑第9節 意外的結果第38節 巾幗不讓鬚眉第35節 危險與機會第46節 接力打擊第26節 父子情(上)第12節 完美轟炸(下)第23節 出發第31節 倉促迎戰第90節 勝利?失敗?第30節 勝利的鑰匙第39節 岸基轟炸機的反擊第29節 哥們義氣(上)第72節 實戰檢驗第21節 爲了勝利的犧牲第72節 功勳飛行員第17節 哈飛第43節 黑夜天使第17節 絕不手軟第38節 紙上練兵第62節 埋葬第五艦隊第34節 美軍反撲第32節 提前的勝利第52節 飛蛾撲火第34節 敵人並未放棄第9節 新軍事革命(上)第18節 埋葬海上巨無霸(上)第19節 最後的考驗第20節 狡猾的獵物(下)第15節 主次第34節 將軍的眼淚第22節 艦隊出發第24節 死亡名單第12節 美軍的荒唐行動第72節 功勳飛行員第43節 醒悟第27節 穩步推進第34節 海軍武官(下)第36節 攻擊!攻擊!第39節 歐洲新聞第60節 新的壓力第21節 大轟炸第67節 聯合登陸第25節 膽大包天第3節 打撈第9節 昂貴的晚飯第42節 夜間炮戰第55節 截殺第42節 堡壘戰場第22節 顯示決心第12節 友好演習(上)第62節 埋葬第五艦隊第3節 海軍的武裝(上)第27節 關鍵點第69節 後知後覺第2節 擴大戰線第6節 左右平衡的力量第20節 艱鉅的考驗第8節 臨時政權第72節 雙管齊下第21節 德黑蘭宣言第53節 單挑第76節 臨機應變第29節 翻天倒海第8節 海圖上的推演(下)第8節 指揮條令第57節 補給第52節 迎頭痛擊第38節 關鍵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