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節 幫兇(下)

bookmark

?談判的第三天下午,美利堅合衆國提出休會,並且提議將下一輪談判改在華盛頓舉行。在無法取得結果的情況下,所有國家都同意了這個提議。當時,美利堅合衆國是與其他國家矛盾最小的,因此,選擇華盛頓作爲下一輪談判的地點,這也是最佳的選擇了。?

第二天一早,談仁皓就跟着聶人鳳前去參觀了日本三菱重工位於東京都西面,千葉的海軍火炮工廠。這不是日本海軍最大的火炮工廠,而且當時三菱重工的主要產業並不在這一塊。日本方面安排前來東京的各國談判人員參觀這家工廠,也大概是想避實就虛吧。?

談仁皓也在這個時候見識到了日本的重工工廠。如果說東京市區的那些手工作坊讓談仁皓感到很落後的話,那麼三菱重工的這間工廠就讓談仁皓感到有點恐懼了。日本的工業並不是完全落後的,至少在重要的軍工產業方面,日本並不比其他的列強差多少。這家工廠佔地面積超過了三十畝,主要生產口徑200毫米以下的艦炮。另外,工廠還有一個分廠,爲日本海軍生產水雷(在日本,魚雷也被稱爲水雷)。工廠裡有大量的現代化機械,談仁皓對工業方面的東西瞭解得並不多,所以他看了半天,都沒有看出點名堂來。?

“你可別小看了這家工廠,聽說,現在他們正在研製口徑達到了460毫米的巨炮呢。”聶人鳳的聲音壓得很低,“不過,以日本的工業實力,他們根本就造不出好的炮鋼來,就只能提高口徑來提高火炮的射程與威力。別看這數字嚇人,實際上效果不怎麼樣,真的打起來了,還不見得好使。”?

談仁皓笑了起來,日本的工業起步比其他列強晚了很久。在與唐帝國持續了上百年的戰爭中,日本的損失極爲慘重。在第一次全球戰爭的時候,日本又是唐帝國重點打擊的對象。在日本投降,到戰爭結束期間,唐帝國佔領軍破壞了大量的日本工廠,並且把很多日本的科技人員都給抓走了,或者是秘密處決掉了。戰後,日本花了很長的時間來儲備人才,現在才初具規模,而要想在重要的技術方面追上其他列強,日本還有很遠的路要走呢。?

第二天,衆人又趕到了名古屋。這裡有一家戰車工廠,主要爲日本陸軍生產裝甲戰車。談仁皓他們只是在這裡走馬觀花般的看了一圈,然後就向大阪前進了。《松江條約》並沒有限制各列強發展陸軍,不過唐帝國與日本的停戰條約裡卻有限制日本陸軍的條款,其中有一條就是日本陸軍不得裝備超過五噸的戰車,而且戰車的總規模不得超過1000輛。談仁皓這個陸軍的門外漢也看了出來,當時日本製造的都是輕型戰車。其實,就算沒有相關的條約限制,以日本生產鋼鐵的能力,在建造了大量戰艦之後,日本也沒有多少優質鋼材能夠用來製造重型坦克了。?

在大阪與神戶的活動讓談仁皓收穫巨大。當時,大阪與神戶是日本最主要的造船基地。特別是神戶,日本當時所擁有的五座能夠建造五萬噸級的船塢,有三座都在神戶。另外,神戶附近還有幾個大型鋼鐵廠,其中就有兩家專門爲海軍提供裝甲鋼板。而當時日本正在建造的兩艘“蒼龍”級航母,還有正在進行改造的幾艘“金剛”級戰列艦都在這裡。這讓談仁皓非常直觀的瞭解到了日本海軍的發展狀況。?

“蒼龍”級航母是日本建造的第一種真正的大型艦隊航母。能夠搭載84架作戰飛機,排水量超過了兩萬噸。日本建造這一級航母就是針對唐帝國的三艘“皇帝”級航母的。不管是排水量,艦長,航速,載機數量,還是戰艦上的一些具體的設計,都非常接近“皇帝”級航母。談仁皓甚至懷疑,日本的技術人員是不是偷走了帝國的航母設計圖紙,然後稍做修改,就拿會來自己動工建造航母了。?

“金剛”級戰列艦在建成的時候爲戰列巡洋艦,是一戰前,日本向大英帝國訂購的一種強大的主力艦。當時,大英帝國海軍部長費希爾力主發展這種速度快,火力猛的戰艦,並且拋起了一股戰列巡洋艦的建造浪潮。日本也就是在那個時候向大英帝國下的訂單,一口氣就購買了四艘戰列巡洋艦,充當其“八八艦隊”的主力。一戰中,四艘“金剛”級遭到了重創,而且實戰表明,這種裝甲薄弱的戰艦無法與戰列艦一樣,成爲激烈戰鬥中的主力。戰後,恐怕除了大英帝國之外,其他的國家都放棄了戰列巡洋艦,重點建造快速戰列艦,重巡洋艦等新銳戰艦。日本也根據情況,將四艘“金剛”級戰列巡洋艦陸續送進了船塢,接受大規模的改造。包括更換主機,加強裝甲,換上威力更大的主炮等等。結果,這四艘戰艦搖身一變,成爲了戰列艦,排水量增加了數千噸。因爲動力系統加強了不少,速度不但沒有減慢,反而還提高了很多。?

離開了神戶時,在日本的活動也就結束了。談仁皓對日本海軍的野心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日本肯定是在擴軍備戰,不然建造那麼多的新式戰艦,改造那些老掉牙的老戰艦幹嘛?讓談仁皓略感遺憾的是,他沒有見到建造中的“大和”號戰列艦。帝國情報系統已經獲得了相關的消息,日本在建造一種世界上最大的戰列艦,不過,談仁皓在神戶與大阪都沒有見到這艘戰艦的影子。?

搭上了返回帝國的飛機時,談仁皓這才鬆了口氣。如果說以前他還在懷疑戰爭是否會爆發的話,那麼現在他完全可以肯定,下一場戰爭馬上就要打響了,而且極有可能是在東方首先爆發!?

第16節 黃雀在後第88節 犀利的反擊第48節 決定乾坤第2節 海軍需要奇蹟第3節 好友的前程第12節 人事大變動第10節 追殲頑敵第19節 尾跡第22節 艦隊出發第31節 理智的獵人第2節 裝甲鐵騎第28節 機會第12節 意外的決定因素第36節 後發制人第39節 夜間搶位第23節 震驚之餘第32節 殺雞用牛刀第27節 穩步推進第21節 兩份情報(下)第48節 榮譽與驕傲第4節 大舅子來訪第19節 巷戰第11節 受到置疑(上)第24節 恐懼第33節 暢通無阻第18節 矛盾再起第46節 力所不逮第13節 磨刀不誤砍柴功第13節 情報欺騙第58節 接踵而至第48節 飛行的眼睛第41節 天時地利第48節 人事變動第8節 悲痛的炸彈(下)第25節 揀來的主力第25節 調解第38節 風捲殘雲第5節 對手的評價第33節 壓路機行動第51節 大戰轉折點第11節 短命航母第5節 北上第32節 司令官大會第9節 無線電中的戰火(上)第11節 窩裡鬥第13節 情報欺騙第15節 戰爭宣言(下)第1節 歸來第20節 兩敗俱傷第12節 新的艦隊第49節 決戰之機第26節 變陣第3節 搶地盤第12節 揣摩敵意第36節 攻擊!攻擊!第20節 “隼”擊長空第60節 合理的安排第30節 尖刀第1節 重振艦隊第17節 蠻牛不蠻第25節 調解第43節 逐一排除第28節 膽小的日本人第60節 鏖戰第30節 百姓的力量第7節 不一樣的軍旅生活(下)第15節 戰爭宣言(下)第64節 水淹新奧爾良第45節 船隊進港第41節 舍爾的抗爭第5節 預測第14節 帝國裝甲兵第26節 追擊與截擊第50節 斷敵退路第70節 選擇目標第22節 簡單任務第21節 中途之島第10節 敵蹤第24節 關鍵情報第23節 將軍的責任第34節 軍隊民主第20節 起錨出航第12節 無法完成的使命第13節 滾動的鈔票第30節 堅持方向第42節 堡壘戰場第51節 致命的位置第20節 新戰術第22節 報第32節 燃燒在繼續第3節 整裝第73節 小角色的舞臺第37節 上尉的報告(下)第58節 接踵而至第50節 打草驚蛇第15節 不成熟的戰艦第3節 各奔前程(下)第11節 軍費預算第27節 分兵而行第42節 堅持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