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節 緊急出發

bookmark

斯普魯恩斯與尼米茲遇到的麻煩要遠比談仁皓所想像的大得多。特別是第五特混艦隊的狀況,就連斯普魯恩斯都極爲頭痛。

在美國調整戰略部署的時候,斯普魯恩斯一直堅信唐帝國海軍會繼續猛攻西南太平洋,儘快完成登陸澳洲的作戰準備工作,而唐帝國海軍在中太平洋上的行動都是牽制性的,就算是進攻,也最多算是佯攻。尼米茲也比較偏向於斯普魯恩斯的判斷,可問題是,當時的情況下,就算第一特混艦隊在中太平洋上發動的進攻只是佯攻,第五艦隊也無法退縮。

從美軍的戰略厲害關係來看,夏威夷羣島在澳洲大陸之上。如果唐帝國要獲得戰爭的勝利,就得擊敗美國,而要擊敗美國,就得首先在太平洋上獲得勝利,而要在太平洋上獲得勝利,關鍵就是能否打下夏威夷羣島,兵逼美國本土。而攻佔夏威夷羣島的話,就得從西到東打過來,唐帝國海軍沒有能力直接在夏威夷羣島東部的主要島嶼上直接登陸。

在攻堅作戰中,唐帝國海軍是沒有辦法取巧的,夏威夷羣島就是一座堡壘,而要打下這座堡壘,唐帝國海軍得傾巢而出,而且還得準備數十萬進攻部隊,外加數百完噸作戰物資。怎麼組織艦隊行動,兵力的調動與部署,物資的運輸與集結,這些都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與精力,還得調用大量的運輸船隻,登陸艦艇。就算唐帝國海軍是最強大的海軍,光是這些準備工作就得花上好幾個月。甚至是半年以上的時間。這是客觀存在的問題,不是由任何人就能夠輕易改變的。

在完成了這一系列的準備之後,唐帝國海軍還得一步一步地進攻。

首先以中途島爲基地,打下夏威夷羣島東部的某座島嶼。也許。可以在這個時候跳過一些次要地島嶼,直接攻佔關鍵島嶼,可唐帝國海軍必須要走這一步,奪取進入夏威夷羣島的前進基地,然後一步步的向東推進。最後攻佔整個夏威夷羣島。

這條進攻路線是沒有辦法改變的,夏威夷羣島的地理特點是客觀存在地,而且在這附近沒有其他的島嶼可以依託了,這也正是中太平洋與西南太平洋上的差別。也就是說,唐帝國海軍如果要攻打夏威夷羣島的話,實際上沒有多少選擇。這就如同當年唐帝國海軍攻打馬里亞納羣島一樣,只能一步一步的來,而無法迅速獲勝。

按照正統的攻堅作戰戰術,唐帝國海軍在奪取了夏威夷羣島西部的某座島嶼之後,肯定會先動用重型轟炸機。逐一轟炸其他的島嶼,儘量摧毀美軍機場,奪取制空權。隨即唐帝國海軍的艦隊就可以東進,打擊美軍的防禦基礎設施,並且選擇新地登陸地點。這決定了唐帝國海軍在進入夏威夷羣島時,必須要首先攻佔的島嶼。

如果選擇萊桑島的話。那麼距離瓦胡島確實太遠了,重型轟炸機飛不過來,而且還無法得到戰鬥機的掩護。如果選擇的島嶼太小的話,就無法部署足夠的轟炸機,也就無法形成足夠強大地打擊力量。

另外,這座島嶼還將成爲陸戰隊進攻的前進基地,必須能夠容納足夠多的陸戰隊。還要能夠修建一座簡易碼頭,供運輸船隻停靠。附近必須得有一個合適的錨泊場地,供戰艦停泊。當然,最重要的是,這座島嶼得在美軍其他島嶼上的戰術戰機的打擊範圍之外,以確保不遭到重點打擊。

正是因爲受到了這幾個條件的限制,最後唐帝國海軍能夠選擇的就只有加德納島了。在第一特混艦隊離開了阿普拉港,奔赴中途島的時候,尼米茲與斯普魯恩斯都相信這次唐帝國海軍如果真的進軍夏威夷羣島的話,那麼他們將首先摧毀萊桑島上的美軍機場,然後轟炸加德納島,在第一特混艦隊奪取了制海權與制空權之後,登陸艦隊就將運送陸戰隊前往加德納島,攻佔這座重要的島嶼。

判斷對手的戰役大方向並不難,難的是,該怎麼應付第一特混艦隊的挑戰呢?

守住萊桑島顯然是不可能的,就算把萊桑島上的航空兵加強到極限,而且第五艦隊也前往參戰,可第一特混艦隊完全可以在中途島的岸基戰鬥機的掩護下轟炸萊桑島,到時候第一特混艦隊上空至少有上百架防空戰鬥機,以唐帝國戰鬥機的作戰能力,就算出動200架以上的轟炸機都難以威脅到第一特混艦隊,而且這麼多的轟炸機根本就無法有效的指揮與分配任務!更麻煩的是,在第一特混艦隊轟炸萊桑島的時候,第五艦隊很有可能還沒有完全恢復戰鬥力呢!

在此情況下,尼米茲只能退縮,萊桑島註定要挨炸彈,而且部署在萊桑島上的航空兵難以威脅到第一特混艦隊。他不得不將萊桑島上的美軍航空兵(美國海軍的岸基航空兵隸屬於陸戰隊,而不是艦隊)調往加德納島。尼米茲唯一能夠指望的就是,第一特混艦隊轟炸加德納島的時間儘量延遲一點,到時候加德納島上有200架轟炸機,加上第五艦隊,足以對第一特混艦隊構成致命的威脅了。

這個計劃本身沒有多大的問題,問題就在於第五艦隊能否迅速恢復戰鬥力,而第五艦隊的情況糟糕得連尼米茲都不敢相信。

三艘小型航母在返回珍珠港之後,立即接受大修。與艦隊航母不一樣,小型航母的持續作戰能力並不強,而且很多關鍵設備,比如鍋爐,蒸汽輪機實際上都很陳舊了,而這三艘小型航母已經半年沒有接受過大修了,這次又持續作戰了數個月,戰艦本身的情況糟糕得連工程師都有種束手無策的感覺。而最樂觀的估計是,這三艘小型航母在“富蘭克林”號維修完成的時候才能夠完成基本的修理工作,而能不能完全恢復戰鬥力還是個嚴重的問題。

“富蘭克林”號艦隊航母地維修工作也是麻煩不斷。到十七日,也就是第一特混艦隊出現在中途島附近的時候,航母地維修工作還有三分之一沒有完成呢。雖然斯普魯恩斯組織了一大批航母官兵參加維修工作。但是最樂觀的估計也只能在十九日完成維修工作,能在二十日離開珍珠港就已經很不錯了。

結果。十九日上午,尼米茲就收到了萊桑島遭到轟炸的消息,從唐帝國轟炸機機羣的規模來判斷,這正是第一特混艦隊的艦載轟炸機。到此,尼米茲也無法沉住氣了。他立即命令第51特混艦隊(此時第五艦隊就這一支特混艦隊)立即做好出發地準備工作。三艘小型航母的維修工作迅速收尾,並且爲航母補充彈藥與燃料,護航戰艦首先開始預熱鍋爐,而“富蘭克林”號必須要在下午完成維修,在晚上補充彈藥與燃料,做好出發的準備工作。

讓尼米茲做出這一決定的還有一個重要因素,即那支正在趕往中途島的登陸艦隊,以及跟在後面的運輸船隊。

之前,尼米茲一直判斷唐帝國海軍會首先打下威克島,那麼登陸艦隊與運輸船隊就關於在加羅林羣島東部。或者是馬紹爾羣島的某個地方集結,然後等待第一特混艦隊奪取制海權,最後圍攻威克島。可問題是。這支艦隊正在朝着中途島航行,而要攻打威克島的話,登陸艦隊根本就不應該部署到中途島那邊去。

相關的情報已經得到了證實,這支登陸部隊至少有三個師的兵力。

而且運輸船隊地規模很龐大。在第一特混艦隊轟炸了萊桑島之後,這支陸戰隊的任務肯定就是去奪取夏威夷羣島西部的某座島嶼。換句話說,唐帝國海軍暫時放棄了奪回威克島地想法,而只要第一特混艦隊能夠確保制海權,那麼威克島上的美軍就沒有任何的威脅。唐帝國海軍暫時放棄威克島也是有道理的。

斯普魯恩斯也收到了命令,第51特混艦隊必須在二十日凌晨出發,趕赴戰場,準備迎戰第一特混艦隊。

如同以往一樣,尼米茲把艦隊指揮權全部下放給了斯普魯恩斯,由斯普魯恩斯全權指揮艦隊作戰。

下午的時候,斯普魯恩斯就讓艦隊司令部的軍官都到了“富蘭克林”號航母上,此時航母還在進行最後階段的維修。補給工作從傍晚的時候開始,光是加註燃料就花了四個小時的時間,同時還爲航母補充了彈藥。爲了加快準備速度,八點的時候,斯普魯恩斯就讓航母的鍋爐點火,十一點,航母在港灣內做了低速航行檢驗。十二點過,在“富蘭克林”號航母的率領下,第51特混艦隊的戰艦陸續離開了珍珠港,奔赴前線戰場。而到了珍珠港外,斯普魯恩斯才命令航母加速,進行全速航行測試。

可見,第51特混艦隊是在多麼倉促的情況下出發的。可就算第51特混艦隊已經出發了,要趕到加德納島附近海域,也是二十一日傍晚了,最快在二十二日與第一特混艦隊遭遇。更麻煩的是,當時艦隊裡的四艘航母都存在着各種各樣的小問題,而且,補充給艦隊的航空兵要在二十一日上午才能到達艦隊。

斯普魯恩斯對這次作戰行動並不抱多大的希望。他很清楚一點,以往,都是他主動去挑戰對手,而唐帝國海軍每次都是在進行主動防禦。

可問題是,這次是對方主動找上了門來,變主動防禦爲主動進攻。也許,在戰術上,這點變化並不明顯,可是斯普魯恩斯很明顯的感覺到,對手的信心增強了很多,而且唐帝國海軍已經吹響了全面戰略進攻的號角,不然,第一特混艦隊絕不會主動找上門來,而是會留在西南太平洋上,與第四特混艦隊配合支持陸戰隊進攻。

這就是整個戰役的關鍵點。這次戰役的主動權在對方的手裡,談仁皓可以在防禦中多次挫敗斯普魯恩斯的進攻,而現在給了他更多的選擇餘地,那他就有更多的發揮空間了,也就更能夠抓住機會。斯普魯恩斯並不懷疑談仁皓主動進攻的能力。他也不會忘記在美國才參戰的時候,第一特混艦隊殲滅弗萊徹指揮的第17特混艦隊時的那次漂亮的突襲。當時,第一特混艦隊就是主動進攻,而這次,談仁皓肯定會更厲害,一年多的鍛鍊會讓一名指揮官的能力提高很多!

戰役打到這個份上,斯普魯恩斯也有種無奈的感覺。不管從哪個方面來看,他都不佔任何優勢,甚至可以說沒有任何獲勝的可能。第一特混艦隊有備而來,而他現在連第一特混艦隊到底在哪都不知道,而他唯一能做的就是猜測第一特混艦隊正在去轟炸加德納島的路上,而第一特混艦隊到底會在什麼時候轟炸加德納島,這卻沒有人可以判斷出來了。

如果是別的指揮官的話,肯定會認爲談仁皓需要時間來調整艦隊的狀況,同時也需要時間來完成機動,獲得加德納島的情報,以策劃新的轟炸行動。這些準備工作至少會花上兩天的時間,特別是獲取加德納島上的美軍部署情況,這肯定需要時間。可斯普魯恩斯不會這麼想,談仁皓不會是那種會放過機會的人。這次第一特混艦隊擺明了是來對付第五艦隊的,而轟炸加德納島這僅僅只是戰役的催化劑而已。爲了迫使第五艦隊出戰,以及在與第五艦隊決戰的時候不受到美軍岸基航空兵的打擊,第一特混艦隊纔會去摧毀加德納島上的美軍機場。至於正在趕往中途島的登陸艦隊與運輸船隊,斯普魯恩斯根本不相信這支部隊會被投送到加德納島去。

斯普魯恩斯在夜間完善了他之前做出的作戰計劃,他唯一能夠指望的就是,在這次作戰行動中,第五艦隊能夠全身而退吧!

第56節 絕對主力第1節 海軍的希望(上)第26節 火鳥第35節 關鍵因素第6節 從被動到主動第10節 第一艦隊(上)第28節 膽小的日本人第56節 偶然因素第44節 圍獵第30節 拍板第62節 拼死一搏第43節 荒誕的命令第58節 垂死反抗第19節 最大的擔心(下)第24節 恐懼第25節 調解第39節 春季攻勢第3節 前程第43節 荒誕的命令第22節 艦隊東進第78節 恐怖的對手第31節 目標第38節 歸宿第73節 在劫難逃第49節 釋疑第11節 荒漠基地第63節 撲朔迷離第42節 俾爾根海戰第21節 圍追第33節 尋敵決戰第11節 避嫌第14節 鬥爭第45節 戰場馳援第3節 好友的前程第38節 關鍵因素第19節 產業聯盟第11節 倒下的巨人(下)第27節 倒行逆施(上)第16節 現代納爾遜第45節 擋箭牌第20節 狡猾的獵物(下)第20節 攜手作戰第10節 第一艦隊(下)第56節 “華盛頓快車”第90節 勝利?失敗?第11節 受到置疑(下)第44節 支線第37節 上尉的報告(上)第20節 攜手作戰第26節 當爸爸了第11節 集中轟炸第33節 重兵雲集第41節 掃除蛛網第37節 立足之地第31節 理智的獵人第70節 火紅的夜色第55節 致命錯誤第29節 炸彈開路第19節 日寇的絕死掙扎第27節 堅強盾牌第35節 飛向黎明第6節 重要的螺絲釘(下)第78節 等待中的折磨第60節 以多打少第3節 臨危授命第21節 悍兵第2節 妹夫第38節 司令官妹夫第4節 復甦的對手第32節 臨時改變第21節 爲了勝利的犧牲第3節 海軍的武裝(下)第25節 回天乏術第70節 夜間阻擊第13節 海陸之爭第57節 夾擊第55節 消失的遠征艦隊第34節 美軍反撲第8節 戰略牽制第16節 黃昏出擊第49節 最後的攻擊第14節 真假圈套第5節 佔領軍第11節 短命航母第11節 倒下的巨人(下)第4節 艦隊的未來第25節 遭遇戰第3節 新制度第51節 大戰轉折點第63節 撲朔迷離第4節 復甦的對手第5節 勝利航線第19節 角力第22節 暴風雨第30節 堅持方向第21節 知己知彼第23節 滿身傷痕第15節 破格晉升(上)第42節 錯過的情報第28節 遲到的醒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