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節 資本

bookmark

在談仁皓回到海軍司令部忙碌的這兩個月裡,海軍的實力也在迅速恢復之中。從唐帝國開始大規模向盟友提供戰艦的行動上就能看出來,戰爭打到這個時候,帝國海軍的實力不但沒有被削弱,反而增強了不少。

在戰爭爆發的時候,帝國海軍只有八座可以承建戰列艦與航母的大型船臺,而且其中有四座長期沒有開工,基礎設施已經嚴重落後。因此,在戰爭爆發的時候,帝國海軍花費了大量的力氣來擴大造艦能力。

到此時,帝國海軍已經有十二座可以承建五萬噸級戰艦的大型船臺(艦艇在船臺上建造的時候,其重量要比服役時小得多,因爲在船臺上只進行船體建造,然後在碼頭旁進行棲裝),而且這十二座船臺都在高效率的運轉。另外,帝國海軍擁有的可以承建萬噸級戰艦(大型防空巡洋艦,重巡洋艦,快速戰鬥支援艦,大型登陸艦)的船臺已經達到了三十六座,可以承擔三千噸級(驅逐艦,登陸艦)的船臺數量更是超過了五十座。至於那些用來建造潛艇,小型驅逐艦(主要用於近海反潛,以及執行護航任務),登陸艇,掃雷艇等等排水量千噸左右的戰艦的船臺更是數不勝數了。

“船臺”這個詞顯得有點單調,可這是一個國家的造船能力的直接反映。所有的大型艦船都得先在船臺上進行基礎建造,而有多大的船臺,就能建造多大的戰艦,而船臺地數量就是一個國家能夠同時建造多少艦船的直接表現。上面提到的都是用來建造軍用艦船地大型船臺。

這與建造民用船舶的船臺是有所區別地。這是一條極爲重要的信息,任何一個國家要想擁有強大的海軍,那就得首先擁有強大的基礎。而造船能力就是海軍的基礎。

到這個時候,談仁皓才瞭解到了帝國到底有多強大地艦船建造能力。之前,他知道的只是帝國海軍會定期獲得一批戰艦,並且猜測帝國海軍有着極爲強大的造船能力,可並沒有一個直觀的認識。而直到他看到了甘永興給他的那份文件的時候,這纔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帝國海軍的強大並不僅僅體現在艦隊的戰鬥力方面。更多的時候體現在了海軍地造船能力方面。如果沒有如此強大的基礎實力的支持,那麼帝國海軍也不會是世界上最強大地海軍。

因爲有着強大的造船能力,所以帝國海軍的造艦規模也非常的龐大。計劃在25年底到26年初的兩個月之內服役的主力戰艦就包括了六艘第三批次的“湖”級航母,四艘第三批次的“新省會”級戰列艦,七艘第二批次的“瑞獸”級大型防空巡洋艦,八艘第四批次的“江河”級重巡洋艦(第二階段改進型號),以及四十多艘“城市”級驅逐艦。另外一些將在這一期間內服役的戰艦還包括了三十多艘潛艇,八十多艘登陸艦,以及二十多艘快速戰鬥支援艦。

這些戰艦並不是在同一個時間統一服役的,而是在這一期間內陸續服役的。比如。第三批次的四艘“新省會”級戰列艦都在十二月中旬完成了棲裝,現在正在進行初期海試,預計能夠在26年一月底正式服役。第三批次的六艘“湖”級航母中。已經有四艘完成了棲裝,其中兩艘正在進行初期海試,其他的兩艘也即將完成棲裝,這批航母將在一月底到二月初之間陸續服役。其他的戰艦也都比較類似。而如同驅逐艦,潛艇這類小型戰艦則是建成後就進行海試,並且陸續加入海軍戰鬥序列的,並不是成批次的服役。

除了即將服役的新戰艦之外,之前在戰鬥中受損的戰艦的維修工作也將在25年底完成。而這些戰艦在維修的時候,都會做中期改進,以提高戰艦的性能與戰鬥力。比如,所有的“江河”級重巡洋艦在進行大修的時候,都會按照第二階段的標準進行改造,主要就是將雙聯裝240毫米主炮換成三聯裝200毫米主炮,並且取消了減少了兩座120毫米副炮炮塔,增加了四座80毫米高射炮的炮塔,其他的改進也有,比如換上與“瑞獸”級一樣的雷達等。

在這些維修的戰艦中,最重要的恐怕就是原本隸屬於第一特混艦隊的那三艘艦隊航母,以及第三特混艦隊的那五艘戰列艦了。

“興凱湖”號航母是最先完成修復工作的,該航母在維修期間,也進行了改進。改進有幾個重點,一是加強了關鍵部位,比如升降機附近的結構強度,加強了抵抗炸彈攻擊的能力。二是增加了重要部位的裝甲厚度,比如在鍋爐艙與輪機艙外側的裝甲厚度加厚了25毫米,並且加強了防魚雷隔艙的結構強度。三是換裝最新型號的彈射器,新彈射器的最大改進是提高了使用壽命,其他性能變化並不大。

四是增加了高射炮,特別是小口徑高射炮的數量。五是減少了高射炮彈藥的儲備數量,這主要是爲了降低航母的重心,提高航母的穩定性。最後就是改進了航母的雷達,增強了指揮能力。

這些改進工作是在維修期間進行的,船廠合理的安排了改進與維修工作的工序,沒有耽擱更多的時間。這也算是一種升級的好辦法吧,畢竟很多戰艦在戰鬥中都會被擊傷,利用維修的機會來提高戰艦的戰鬥力,這不但節省了時間,更變相的增強了海軍的實力。

“興凱湖”號在十一月底就已經完成了維修與改進工作,並且在十二月初,完成了初期海試之後,交付給了第二特混艦隊。現在,這艘航母已經不在第一特混艦隊的戰鬥編制之內了,而是去了第二特混艦隊,與“鄱陽湖”號航母共同組成了第二特混艦隊的核心戰鬥力,而且。成爲了第二特混艦隊的旗艦。

“洪澤湖”號與“高郵湖”號航母地維修工作在十二月底的時候才完成,現在正在進行初期海試。與“興凱湖”號一樣,這兩艘航母也在維修期間得到了改進。只是因爲維修航母的船廠不一樣,所以改進地方法也不一樣。其設備有細微的差別。比如,當時在廣州造船廠維修地“洪澤湖”號航母使用的就是“瑞獸”級巡洋艦上裝備的雷達,而在大連造船廠維修的“高郵湖”號航母上則仍然保留了原來的雷達系統。另外,兩艘航母地高射炮配製方式也並不完全一樣,這都是因爲維修的船廠差別所導致的。

第三特混艦隊的五艘戰列艦的維修工作要比第一特混艦隊的那幾艘航母的維修工作麻煩得多。不管是從成本。還是結構的複雜程度上來講,戰列艦都超過了航母。另外,航母在戰鬥中受到的創傷一般都是魚雷與炸彈所導致的,而且航母地艦體本來就比較大,而且在維修的時候,飛行甲板可以拆除,所以維修工作相對容易了許多。相反,戰列艦的戰鬥創傷一般都是由大口徑穿甲彈造成地,而且很多穿甲彈是打在艦體水線以下部位的,而戰列艦的上層建築是難以拆除的。所以,戰列艦地維修工作要麻煩得多。

這五艘戰列艦基本上是同時開始維修的,因爲各艘戰艦受到的創傷並不完全一樣。所以其維修進度也不一樣。另外,“廣州”號,“貴陽”號還將做中期大改,這次兩艘戰列艦都將按照第二批次的標準進行改進。包括更換輸出功率更大的鍋爐,加強裝甲防禦,換句話說,這兩艘戰列艦在完成了改造與維修之後,將完全達到第二批次的性能標準。

另外“南昌”號的艦艏被撞掉,所以需要安裝新的艦艏,這可是一個非常巨大的工程,花費的時間肯定不少。而其他兩艘戰列艦也都遭到了重創,需要的維修時間肯定不會少到哪裡去。

在維修期間,這五艘戰列艦都針對在實戰中暴露出來的問題進行了一些小範圍的改進,比如加強了戰艦水線以下部位的結構強度,優化了後部水上飛機平臺的設計,將水上飛機燃料庫轉移到了水平甲板之下。

另外,還加裝了一些新研製出來的新裝備,其中最重要的改進就是安裝了帝國海軍第一種正規炮瞄雷達,提高了戰列艦的夜戰能力。

最先完成維修的是“南寧”號與“長沙”號,這兩艘戰列艦在十二月中旬就已經開始進行初期海試了,而且還在海試期間試射了25式穿甲彈,證明了25式穿甲彈的威力超過了美國海軍戰列艦最好的穿甲彈(用被俘獲的“威斯康星”號做了對比實驗),達到,甚至超過了海軍的預期要求。

“南昌”號的維修工作也在12月下旬的時候完成,而“廣州”號與“貴陽”號的維修工作已經完成,只是改進工作還沒有結束,大概需要持續到26年1月初才能結束,而正式服役的時間將在1月中旬之後了。

除了這些受損戰艦的維修與改進工作之外,當時還有一批很重要的“改進”戰艦服役,這就是第二批六艘“山”級小型航母在十二月上旬都完成了海試,計劃在26年1月初服役。

第一批服役的六艘“山”級小型航母已經戰沉了四艘,另外兩艘也跟着姜仲民去了南大西洋。當時,帝國海軍一共計劃分三批改造18艘該級航母,而第二批的六艘原本計劃在25年10月份就加入海軍,可改造進度中出現了問題,所以服役時間延遲到了年底。

小型航母在戰場上的生存能力受到了嚴重的置疑,美國海軍的九艘“獨立”級小型航母已經全部戰沉,而帝國海軍之前投入實戰的四艘小型航母也都無一倖免。因此,很多人開始懷疑小型航母存在的必要性,這些容易被擊沉的小型航母肯定是沒有多少價值的。雖然艦隊航母受到攻擊後也很容易失去戰鬥力,但是卻往往能夠堅持着返回港口。比如,“高郵湖”號航母就先後被炸彈,魚雷,以及潛艇發射的重型魚雷擊中,最後還是掙扎着返回了港口。這與被擊沉是完全不一樣的結果。

當時,已經有人提出,完全沒有必要再改造小型航母了,保證更多的艦隊航母纔是最爲重要的。

因爲“山”級小型航母的改造工作早就已經確定下來,而且經費都已經劃撥到位了,所以海軍沒有取消該級航母的改進計劃。只不過,這些航母再也不會前往一線戰場,按照海軍當時的計劃,小型航母的主要用途就是在後方爲陸戰隊提供空中支援,並且爲登陸艦隊提供防空掩護,而不參加艦隊決戰。也正因爲如此,海軍沒有把這六艘小型航母劃給任何一支特混艦隊,而是單獨留了下來,將視情況決定其具體安排。

除了這六艘小型航母之外,在26年的經費預算中,還有一筆專款用來發展“護航航母”。對帝國海軍來說,這是一種新的戰艦。與美國海軍不一樣,帝國海軍的所有護航航母都是新建造的,只是,這些航母並沒有完全按照軍用標準建造,而是大量採用了民用船舶建造的標準與技術,這一來可以縮短工期,二來可以降低建造成本,達到大規模建造的目的。而護航航母的主要用途就是爲船隊護航,以及爲陸戰隊提供航空掩護與支援。

十二月中旬,也就在第二特混艦隊到達西南太平洋的時候,第四特混艦隊返回了廣州,幾乎所有的戰艦都被送回了船廠進行大修,官兵則獲得了難得的休整機會。

這些都證明了一點,帝國海軍已經恢復了元氣,而且正在向着勝利大進軍。雖然在這一時期,美國海軍也在全力發展,但是雙方的差距正在擴大,太平洋戰場上天平已經倒向了唐帝國這一邊!

第11節 幸運潛艇第34節 兵工廠第3節 新威脅第49節 百密一疏第15節 側翼衝擊第50節 海狼第24節 關門打狗第10節 歐洲上空的鷹第3節 新制度第31節 理智的獵人第8節 校長帶回來的麻煩第34節 軍隊民主第52節 突然轉折第52節 自我犧牲第2節 特混艦隊(下)第38節 先敵暴露第27節 集中炮擊第36節 後發制人第74節 南下的通道第19節 巷戰第20節 繼續攻擊第62節 埋葬第五艦隊第18節 炸彈在舞蹈第2節 戰爭的本質(下)第41節 舍爾的抗爭第7節 勝利大進軍第26節 火鳥第17節 實戰練兵第4節 海軍改組(上)第24節 前進轟炸第49節 戰鬥警報第40節 直中要害第72節 功勳飛行員第71節 大膽的計劃第43節 一線希望第22節 日空虎影第54節 天網第7節 駛向未知海域第17節 展示力量(上)第16節 駛向深淵第24節 海軍的動力第63節 撲朔迷離第20節 奇遇(上)第23節 美軍發力第8節 校長帶回來的麻煩第29節 夜間突襲第49節 攔截第1節 勤奮的天才第14節 真假圈套第11節 倒下的巨人(上)第47節 再接再厲第31節 颱風登陸第64節 火速掃蕩第41節 折返第59節 後發先至第35節 決定性情報第33節 不期的相遇第61節 徹底摧毀第20節 得力干將第21節 全面轟炸第13節 死裡逃生(上)第7節 擊敵要害第66節 終結者第24節 扣下的扳機第46節 關門打狗第12節 校長的點撥第58節 於事無補第21節 海軍先鋒第61節 鎖定大局第9節 敵人的選擇第43節 醒悟第41節 返航第72節 實戰檢驗第8節 校長帶回來的麻煩第3節 是戰是和?(上)第16節 新參謀長第45節 沉沒的“大和”第43節 狼入羊圈第60節 全面轟炸第30節 巨炮時代第7節 戰爭動機第6節 訪問日本(上)第4節 北海海戰第4節 第五艦隊(下)第40節 冒險的代價第40節 橙色惡魔第31節 理智的獵人第4節 第五艦隊(下)第29節 遲到的艦隊第41節 百密一疏第34節 後臺力量第63節 勝利撤退第6節 左右平衡的力量第88節 犀利的反擊第65節 絕不逃避第35節 軍港末日第4節 艦隊的未來第49節 危機第13節 磨刀不誤砍柴功第85節 亡羊補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