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節 逃竄之敵

bookmark

如果說軍人沒有畏懼,那是假的,任何人都有畏懼,在戰場上,士兵會畏懼死亡,指揮官會畏懼失敗,而對於擔負着全艦隊上萬名官兵生命,數十艘戰艦存亡的艦隊司令官來說,他們最畏懼的就是遭到敵人的突然打擊,而且自己連反擊的機會都沒有。

談仁皓有這樣的畏懼,常薦新也有,坎寧安更有。因爲對戰場情況的不瞭解,結果,三個指揮官再次做出了錯誤的判斷與決策。在天亮之前,英國遠征艦隊在全速南逃,而第三特混艦隊在全速追擊,第一特混艦隊則在迅速拉開距離。問題就是第一特混艦隊與英國遠征艦隊的相對速度上,當時,英國遠征艦隊南下的速度是29節,而第一特混艦隊向莫羅尼返航的速度是24節,除掉航校角度差,其相對速度是50節左右,也就是說,每過一個小時,這兩支艦隊之間的距離就將擴大50海里。而從英國遠征艦隊轉向的時間算起,距離天亮還有大概三個半小時,而當時,雙方的實際距離是接近110海里,而不是100海里。

因此,在天亮的時候,第一特混艦隊與英國遠征艦隊之間的距離應該是280海里左右,這幾乎就在第一特混艦隊艦載轟炸機的最大打擊半徑上了。

三個人中,最爲害怕的就是坎寧安了。他不是怕打不過第三特混艦隊,而是怕遭到第一特混艦隊轟炸機的轟炸。第一特混艦隊回到莫羅尼的消息是肯定地,而且第三特混艦隊就緊咬在他的後面,第一特混艦隊沒有在附近的話。那纔是怪事。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坎寧安也越來越不安了,他有點後悔沒有帶上那三艘航母。三艘航母上有數十架戰鬥機,如果得到這些戰鬥機的掩護的話。他就能立即轉身去找第三特混艦隊決戰,而不是像現在這樣,狼狽而逃。

到三點半左右,坎寧安發現了一個新的問題,即艦隊的速度受到了影響。”勇敢者”號上的損傷在這個時候暴露出了問題。這艘戰列艦的最快速度可以達到30節,可是動力艙附近捱了一發炮彈,震壞了裡面地幾根管道,而且蒸汽輪機也受到了影響,因此,這艘戰艦在撤退的時候只能勉強達到28節的速度,而現在連27節的速度都難以保持了。接着,另外一艘受了傷的戰列艦,即“豪”號也出了問題,速度降低到了27節左右。此時。艦隊裡的其他戰列艦都保持着29節的速度,在平時,這兩節的速度差並沒有什麼問題。可是在這個節骨眼上,2節的速度很有可能就會讓他丟掉小命。更糟糕的是,這兩艘戰列艦地轉向速度也是最慢的,因此。別拖到了艦隊的最後面,距離旗艦大概有8海里左右,距離最近地另外一艘戰列艦也有3海里。怎麼辦?

在坎寧安做出決定之前,第三特混艦隊的驅逐艦羣殺了過來,這立即幫他做出了決定。他立即下令“勇敢者”號與“豪”號轉向攔截唐帝國的驅逐艦,並且派遣了四艘巡洋艦協助兩艘戰列艦去攔截正在快速接近的敵驅逐艦,而同時,另外五艘戰列艦與戰列巡洋艦則在其他的護航戰艦的伴隨下,繼續向南撤退。換句話說,坎寧安做了一個壯士斷臂的決定,他只能寄希望於那兩艘註定逃不掉的戰列艦能夠給其他的戰艦爭取到足夠的逃跑時間,這總比所有的戰艦全都完蛋要好得多吧!

這兩艘戰列艦的艦長也知道了他們的命運,不得不感嘆英國海軍官兵的自我犧牲精神,也許英國人的戰艦並不是世界上最好的,允許英國海軍並不是最強大,可是作爲一個有着數百年光榮海軍歷史,曾經獲得過與唐帝國海軍同等地位的強大海軍,其官兵的榮譽感,以及素質是不需要有任何懷疑的。而且,在整個歐洲,英國海軍的素質都是值得稱道的,比起當時自詡爲歐洲海軍強國的法國,意大利,西班牙等國的海軍要優越得多,而在整個歐洲,敢於與英國海軍比拼官兵素質的大概就只有以紀律嚴明,作風一絲不芶的德國海軍了吧。

戰鬥也就最先在雙方的戰艦之間展開,而最初的戰鬥是極爲不平衡的。發動魚雷攻擊的第三特混艦隊的驅逐艦進行了勇猛的衝鋒,而等到常薦新反應過來,發現英國戰艦已經轉向,而且準備對付突擊的驅逐艦的時候就已經太晚了。這些驅逐艦已經衝到了戰列艦與巡洋艦的火炮打擊範圍之內,此時撤退的話,不但魚雷攻擊將失敗,而且驅逐艦肯定會遭受打擊。因此,常薦新沒有命令驅逐艦編隊撤退,而是讓戰列艦編隊儘快靠了過去,而且迅速的爲五艘戰列艦分配了目標。

四點二十分,十二艘衝鋒的驅逐艦在被擊沉了兩艘,另外兩艘被打成重傷退出戰鬥之後,另外八艘驅逐艦在距離六艘英國戰艦大概4海里的距離上發射了魚雷,在撤出戰鬥的時候,又有兩艘驅逐艦被炮彈打中,最後逃出來的只有六艘驅逐艦。而驅逐艦的魚雷攻擊也很快就收到了效果。

四點二十三分,由六艘戰艦組成的編隊開始轉向,規避靠近的魚雷,當時八艘驅逐艦共發射了73條魚雷(有幾條因爲故障沒有發射出去),這些魚雷是呈扇形射界打向英國戰艦的,而英國戰艦的艦長也很清楚,他們要規避魚雷攻擊,就必須得讓戰艦轉向,將艦首或者艦尾對準魚雷來襲的方向,儘量減少被彈長度,而能不能躲過魚雷,那就得看運氣了。可這個時候,他們不但得考慮魚雷攻擊,還得考慮用這半個多小時拉近了距離的唐帝國戰列艦的炮擊!

四點二十五分,也就在英國艦隊還在驚慌失措的規避魚雷的時候,常薦新指揮下地五艘戰列艦在距離兩艘英國戰列艦不到6海里的地方同時左轉。將戰艦的右舷對準了英國戰艦。四點二十八分,第一輪齊射開始,而此時。兩艘英國戰列艦與四艘巡洋艦剛剛規避了魚雷襲擊,其中一艘巡洋艦被魚雷擊中。正在着火燃燒,雖然另外五艘戰艦避開了魚雷,可卻沒有做好炮戰地準備!

兩分鐘之內,五艘戰列艦的第一輪齊射打出地45發25式穿甲彈全部落了下來。與以往的炮戰一樣,第一輪齊射多半帶有校準的性質。結果這45發威力巨大的穿甲彈沒有能夠砸中兩艘戰列艦,其中一發鬼使神差般的打中了“勇敢者”號左舷方向上地一艘輕巡洋艦,這艘輕巡洋艦在規避魚雷的時候還在想着爲後面的戰列艦擋住魚雷,結果在炮戰開始的時候,距離“勇敢者”號不到500米。而這發25式穿甲彈直接鑽進了輕巡洋艦的鍋爐艙裡面,在幾乎快要鑽出戰艦的肚皮時才發生爆發,而排水量只有幾千噸的輕巡洋艦哪經得起400毫米巨彈的打擊,不到十分鐘,該艦就從海面上消失了,全艦官兵中只有70多人逃了出來。其他的全都葬身大海。

常薦新可不會在這個時候手軟,五艘戰列艦打兩艘戰列艦,這簡直就是在讓他撈取戰果。戰鬥開始之後。五艘戰列艦上的主炮就以每25秒到30秒的時間間隔向敵戰艦傾斜着炮彈,而且雙方的距離越來越近,在不到6海里的距離上,炮擊地準確率是相當高的。更重要的是,在這個距離上25式穿甲彈可以輕易的撕開美國“依阿華”級戰列艦地主裝甲,而對付英國海軍的戰列艦,就更加不成問題了。

當時,排在編隊最前面的“南寧”號,“長沙”號與“南昌”號集中火力對付東面的那艘英國戰列艦,即“勇敢者”號。而排在末尾的“廣州”號與“貴陽”號則集中對於西面的那艘英國戰列艦,即“豪”號。

這場戰鬥幾乎是一面倒的,就算這兩艘戰列艦都是英國海軍最新型號的戰列艦,也是戰鬥力最強的戰列艦,可在第三特混艦隊的五艘“新省會”級打出了五輪齊射之後,英國戰艦纔開炮還擊,而且火力根本就沒有準頭,直到“南寧”號的第八輪齊射打出去之後,“勇敢者”號纔打出了第一輪像樣的齊射,而“豪”號則在五分鐘之後纔打出了有威脅的炮彈。

導致戰鬥一面倒的不僅僅是戰艦數量上的差距,雙方戰艦性能,特別是火力上的差距更是明顯。英國戰列艦的主炮口徑是14英寸與15英寸,都要比“新省會”級戰列艦的主炮口徑小。而唐帝國的火炮生產技術一直是世界上最領先的,而且,現在唐帝國戰列艦已經開始使用重彈,25式穿甲彈更是一改唐帝國海軍以往的作風,其穿甲能力更是超過了美國海軍的同類炮彈不少,這一打起來,優劣就非常明顯了。

第三特混艦隊裡,首先挨炮彈的是“廣州”號,一發1鎂寸穿甲彈打在了其甲炮塔的正面,可“廣州”號好像被蚊子叮了一口一樣,甲炮塔只沉默了不到十分鐘,接着又射出了炮彈。”南昌”號的中部水線以上部位也捱了一發14英寸的炮彈,可這發炮彈根本就沒有能夠擊穿主裝甲帶,只是震暈了後面艙室裡的幾個水兵而已。從這裡就可以看到,英國海軍的炮彈問題已經相當嚴重了。

實際上,在戰前唐帝國海軍與英國海軍對戰列艦炮彈的發展線路是比較接近的。當時,唐帝國海軍也比較重視半穿甲彈,其穿甲彈的裝藥量普遍比較高,在必要的時候甚至可以當作高爆彈使用。而且,唐帝國海軍的穿甲彈也是輕彈,注重在近距離的穿甲威力,特別是對側甲的穿透威力,可問題是,只要交戰距離稍微遠一點,輕彈的速度降低得很快,穿甲威力也將迅速降低。在戰爭中,唐帝國海軍的戰列艦是吃了虧的,所以才緊急研製出了性能不算是太理想的23式穿甲彈,並且從此改走重彈線路,並且減少了穿甲彈的裝藥量,以提高穿甲威力爲首要目標。

在北大西洋上,英國海軍並沒有遇到太大的挑戰,德國海軍的戰艦數量少,英國海軍完全可以用數量壓死對手。而在地中海戰場上,波斯海軍的戰列艦幾乎沒有什麼像樣的行動,而且大部分時候,是讓法國與意大利海軍衝在第一線的。

因此,英國海軍並沒有改變其對戰列艦彈藥的要求。說直接點,英國海軍仍然認爲半穿甲彈的威力已經足夠了,而且裝藥多點,似乎更有好處。可以說,在當時各國海軍的同等口徑穿甲彈中,英國海軍穿甲彈的威力是最糟糕的!

戰鬥中,這個問題立即就暴露了出來,英國海軍的戰列艦還是第一次在戰鬥中遇到如此強大的對手。”新省會”級戰列艦性能本來就是世界上數一數二的,特別是在第二階段改進之後,其性能已經全面超過了美國的“依阿華”級。25式穿甲彈對兩艘英國戰列艦主裝甲帶的穿透率接近百分之百,幾乎是打中了就能造成嚴重的損壞。相反,英國海軍的14英寸與15英寸穿甲彈(應該是半穿甲彈)就算是在不到六海里(大概萬碼左右)的距離上都無法穿透“新省會”級的主裝甲帶。

“南寧”號第三個挨炮彈,戰列艦隻是猛的震動了幾下,常薦新被彈了起來,然後摔在了甲板上,而等他爬起來的時候,才發現司令艙裡的軍官個個都受了傷。

“戰艦的情況怎麼樣?”

“將軍,沒有收到損失報告,應該沒有問題!”

常薦新長出了口氣,前面就已經收到了另外兩艘戰列艦挨炮彈的消息,只有“廣州”號上的一門主炮出了點小故障,現在還在修復之中。

看來,根本就沒有必要擔心敵人的炮彈!

第1節 誰的責任第48節 臨界點第35節 逃生第58節 晉升與褒獎第51節 艦炮殺戮第29節 亡羊補牢第11節 錯過的決戰第17節 未知的海洋(下)第24節 兄弟聚會第40節 橙色惡魔第65節 目標塞班島第44節 枯萎的大地第10節 接班人第2節 戰爭的本質(下)第9節 新軍事革命(上)第30節 心領神會第39節 春季攻勢第32節 振作第42節 堅持抵抗第75節 校長的賭注第47節 排座次第14節 內部鬥爭(下)第31節 搶時間第10節 折中方案第20節 核時代第21節 定策第19節 暗藏殺機第82節 新判斷第33節 掃蕩第2節 左手第51節 大戰轉折點第38節 空中截擊第60節 不戰而勝第1節 重振艦隊第24節 軍事報復第45節 全力防禦第36節 曙光第33節 臨時政委第14節 影子殺手第3節 困獸猶鬥第25節 抓鬮第28節 混亂的線索第11節 開幕第16節 單程突擊第71節 蚊集式攻擊第3節 踢門行動第2節 機動艦隊第2節 戰爭的本質(下)第27節 耗子藥第38節 輕重有別終章硝煙散盡第29節 殺回戰場第28節 地面主力第26節 不公平的結果第55節 最後一擊第18節 天使與惡魔第3節 新威脅第8節 不是同情第56節 毫不遜色的反應第11節 錯過的決戰第72節 雙管齊下第23節 義無返顧第48節 圍點打援第22節 折戢第66節 再起波瀾第30節 共榮共辱第38節 敵艦隊的制空權第4節 第五艦隊(上)第47節 矛盾總爆發第8節 指揮條令第48節 臨界點第10節 秘密調令第16節 現代納爾遜第27節 假戲真做第76節 老天爺變第7節 慰問與鼓勵第62節 逃跑第28節 風雲突變第18節 日本乞和第27節 穩步推進第4節 復甦的對手第35節 狡兔三窟第15節 全力以赴第4節 海軍轉型第21節 悍兵第12節 新生中將第24節 將軍感言第13節 超級艦隊第17節 萬分之一第11節 倒下的巨人(下)第35節 強弩之末第40節 步兵防線第53節 規避第65節 戰略空運第35節 超級新嫩第21節 圍追第13節 死裡逃生(下)第69節 新指揮官第23節 理智的建議第33節 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