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節 不甘,奮發

bookmark

“各方面都能看到實實在在的差距,人家一個鄉鎮一個街道的企業產值比我們一個縣還要高,參觀完都有些絕望和不甘,怎麼我們北溪就不能如此?”杜大偉慨嘆不已,“這差距太大了,讓我們竟然生不出追趕超越的心思,正陽,你說這怎麼辦?”

“大偉縣長,你也別那麼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事實上他們真正發展起來也就是十來年的事情,深圳78年前還不是一個小漁村?中央給政策,領導動腦子,幹部花心思,就這麼起來的。”沙正陽搖頭,“事實上當初中央給深圳的政策,現在早已經鋪開了,甚至漢川省裡和宛州市一樣可以給這些政策,當然時代不同,人家也在與時俱進。”

“不說那麼多了,正陽,以你的判斷,如果我們要想來這邊招商引資,吸引企業到我們那邊去落戶,有多大的希望?”

鄭國忠沒那麼多感慨,他更實在,來了一趟,如果不弄幾家企業回去,實在心有不甘。

“國忠縣長,首先你先得要搞明白,或者說有一個大概的規劃,你們縣裡有哪些條件能滿足人家的需要,就像我當初給他們發的那些調查表,如果你們能做到,那麼再考慮你們打算優先發展那些行業。”

香城縣委i書記郭太華年齡差不多要到了,而且身體也不太好,這一次來學習考察,郭太華都請了病假,鄭國忠很有可能會接任縣委i書記,所以鄭國忠急於要做出一些成績來,心情可以理解。

“我知道,縣裡有一些規劃想法,但始終不能敲定,說來說去還是心裡沒底,沒見過世面,心裡沒底氣。”鄭國忠咬牙切齒,“可這種情形我們不能再拖下去,否則今年香城又得要排名最後了。”

“要切合實際,不要好高騖遠,那麼來一趟別指望十家八家,你能招到兩三家願意去投資的,那你都賺到了。”沙正陽正色道:“持之以恆的這樣下去,吸聚效應會越來越明顯,而產業鏈的上下延伸,也會讓他們自動跟附而來。”

沙正陽的話讓鄭國忠和杜大偉都有些意動,鄭國忠忍不住又道:“正陽,我打算回去之後準備一下,下個月再來這邊一趟,能不能請你一道過來,我覺得有你在一起把握更大一些。”

“喂,老鄭,我正準備打這個主意呢,怎麼就被你搶先了?正陽,你可是先答應了我的。”杜大偉大急,忍不住插言道。

昨天下午杜大偉就很委婉的和沙正陽提了一句,說他已經和縣高官劉向秋溝通過了,準備回去之後縣裡也要拿出一個詳細的招商引資方案來,然後邀請沙正陽一道來這邊招商引資。

“行了,不用爭了,我知道你們都在準備了,國忠書記昨天晚上就已經出去走了一趟,估摸着也是在收集這邊的企業情況吧?我看好像還有幾個應該是你們香城在這邊工作的和你在聯繫,還有大偉縣長也差不多,我記得那位佛山鄉鎮企業局的那位處長就是你們北溪籍的吧?他也應該在幫你想辦法吧?”

沙正陽挑開了二人遮遮掩掩的動作。

從內心來說,對這兩位的表現沙正陽心裡是很高興的。

這說明這二位在這段時間自己的“薰陶灌輸”下已經有了一些初步的招商引資意識,甚至還有了一點兒競爭心態,這是大好事。

沙正陽最怕最擔心的就是出來走一趟,看了也就看了,當看熱鬧一般,完全沒有那份意識,回去之後外甥打燈籠——照舊(舅),那就完全失去了出來學習考察的意義了。

杜大偉和鄭國忠面面相覷。

沒想到自己的動作居然被沙正陽看了出來,二人也都是有些驚訝,當然這也沒什麼見不得人。

這一趟出來快十天了,幾個人基本上天天吃住在一起,每到一地一邊看一邊討論,回到酒店,還得要探討一番,可以說沙正陽的很多觀點意識都在潛移默化的影響着他們。

杜大偉之前的動作其實就是沙正陽在招商引資局成立之後給各區縣分派的一項工作中引申出來的,要各縣收集了解掌握各自轄區內在沿海地區製造業企業中打工的情況。

這項工作始於沙正陽在銀臺時的想法,到宛州這邊之後,沙正陽也給馬長偉和曲曉偉二人提出來依葫蘆畫瓢。

在內陸地區資本、項目、管理人才乃至熟練技術工人都嚴重不足的情況下,只能採取相對原始的方式來進行曲線發力,

“正陽,說實話,壓力很大,出來這一趟,既然看到了希望,那當然要搏一把。”

鄭國忠也不客氣,語氣鏗鏘。

“沒理由我們一個縣近百萬人口,農村剩餘勞動力超過十五萬,都閒在家裡無事可做,工業總產值連人家這邊一個鄉鎮一個街道都不如,我們的人都跑來這邊打工,爲什麼就不能在我們本地打工?不就是因爲我們那邊沒這些能掙錢的企業麼?”

“是啊,我們那邊是和這邊有差距有不足,但如正陽你所說,我們也有比他們這邊強的地方,這邊一個月工資開三百多,我們那邊開一百塊人都能爭着來,這邊樣樣都貴,我們那邊啥都便宜,這些優勢難道抵消不了他們這邊的優點?”杜大偉也接上話,“我還真不信就弄不來幾家企業了。”

“二位,只要我們有心,肯定可以吸引到一些項目和企業來我們宛州,但有一個問題需要二位縣長要考慮清楚。”沙正陽不得不提醒有些熱血上頭的二人。

“第一,招商引資要具備基本條件,我估計恐怕只能放在各縣的開發區更妥當一些,那麼我們各縣開發區條件滿足得了麼?第二,縣裡可能需要一個綜合科學的規劃,我們香城,我們北溪未來發展的優勢或者主導產業是哪一類或者哪幾類,確定了之後,纔能有選擇性的招商引資,那種滿天撒網的方式,效果不好不說,而且也會浪費資源。”

沙正陽見二人都在認真思考自己的建議,便進一步道:“比如香城,我知道香城有一家規模不小的木材交易市場,那麼依託木材交易市場,是否可以有針對性的招商引資發展傢俱、門窗、樓梯這一類和家裝相關聯的企產業呢?我們都看到了,順德和東莞的傢俱產業非常興旺發達,而且極具實力,有沒有可能在這方面做文章?”

鄭國忠眼睛一亮,摩挲着自己下頜。

沙正陽的建議正合他意,如何發揮自身優勢,這也是他一直在考慮的問題。

香城地處伏龍山區南麓,山區盛產各類木材,木材交易極其興旺,但基本上都是最原始的初級產品。

如果能像順德和東莞這樣建成較爲完善的傢俱產業,不但可以大舉出口創匯,而且要也可以吸引大量農村剩餘勞動力來就業增收。

“同樣,北溪這邊的石材資源豐富,深圳、佛山這邊的石材加工業極爲發達,這方面北溪應該完全可以吸引得到這些資源型的企業來落戶,不但可以解決勞動用工和增加稅收,更爲關鍵的還能帶動關聯產業的發展,而且這也是這些企業一直在尋求進入內陸市場的一個突破口,……”

這是最原始的資源加工產業,雖然沙正陽也很希望能夠給對方提供一些更具創新性的產業建議,但是現實卻是在這兩縣缺乏最基本的產業環境情況下,還只能從這些方面着手。

不過對於鄭杜二人來說,沙正陽的建議已經很亮眼了。

雖然他們也有這方面的考慮,但是卻底氣不足,畢竟還沒有真正接觸過這一類的招商引資,到底有多大把握,他們也沒底,但沙正陽的建議給了他們很大的信心。

當袁成功出現時,鄭杜二人有很默契的岔開了話題。

既然二人已經達成了一致,屆時一起組團過來,各有側重,那麼就沒有必要再把這些情況擴散了,大家各自心照不宣。

沙正陽自然心知肚明,內心也是好笑,但他還是對這種現象很滿意,起碼一種競爭氛圍正在慢慢形成。

事實上沙正陽和袁成功同住一間,袁成功甚至比鄭杜二人想得更遠,在酒店裡睡覺前也是和自己一直在探討如何考慮利用真陽緊鄰市區的優越地位來發展真陽的經濟。

真陽的條件要比香城和北溪好得多,緊鄰市區不遠,而且工業也有一定基礎,真陽縣的經濟技術開發區就在真陽縣東部,距離市區不到八公里,距離真陽縣城還有五公里。

袁成功也從未把北溪和香城視爲競爭對手,他在沙正陽的引導下看準了東莞這邊的電子、玩具產業,這和當初的銀臺經濟技術開發區如出一轍。

事實上真陽本身有一些電子產業基礎,其中一些企業是幾家軍工企業辭職出來的人幹起來的,這也是沙正陽看好真陽可以作爲宛州電子、電器產業大版圖中一部分的原因。

第一百三十七節 要有逼格第七十節 政治正確第一百四十節 憋屈,窩火第一卷 金風未動蟬先覺 第十八節 老鬼第五十二節 決然第二十五節 小醉第一百九十九節 班子建設,幹部選拔第九節 無限可能和不可能第四卷 奔騰急 第一節 選人用人,光環熠熠第一百二十節 地標,條件第一百零八節 王牌對王牌(1)第八十九節 做好手中事第九十二節 破局, 解題(1)第六十五節 惺惺相惜第一百四十四節 暗手,伏筆第四卷 第十二節 尋找新機遇第一百二十節 機鋒暗藏第一百五十節 羣體事件(十二更,爲汪旺順盟主加更!)第一百二十八節 深謀遠慮沙正陽第十七節 小女人的堅執第一百零六節 得手第八十九節 赴京第一百零三節 越戰越猛第一百五十節 不甘雌伏,進擊的伯樂第一百五十二節 完美搭配?第一百零七節 能不能好好說話了第一百二十六節 瞌睡來了有人送枕頭後記(1)第一百零五節 定子第二卷 各有稻粱謀 第八十節 在其位第一百八十九節 機場,空港產業園第一百四十五節 人非鹹魚,豈能無求第十四節 首當其衝第一百零七節 能不能好好說話了第一百三十八節 長遠打算,現實考慮第四十五節 波譎雲詭第一百三十六節 郭業山第四十七節 端倪初現第一百六十四節 振聾發聵(第二更!)第二卷 各有稻粱謀 第四十八節 另發新芽第一卷 金風未動蟬先覺 第二十九節 校友第九十九節 初次合作第三十二節 以案觀人第一百六十四節 揣摩,謀和第七十節 政治正確第四卷 奔騰急 第十節 完美表現,征服所有第一百三十一節 將沙正陽一軍第二卷 各有稻粱謀 第十四節 狂霸,焦慮第一百三十節 商業野心第二卷 各有稻粱謀 第四十四節 誰入誰的彀?第一百三十九節 人生須拼搏,實地調研第六卷 談笑凱歌還 第二節 內部第一百六十三節 機遇只給有準備的人(第一更!)第一百三十七節 秘書人選第六十四節 酒局亦棋局第七十六節 交代第四卷 奔騰急 第七節 一盤大棋第一百零四節 非比尋常第二十七節 意外不意外第一百零六節 箭在弦上第二卷 各有稻粱謀 第一百節 招攬第一百三十節 商業野心第三十九節 到位,帶一帶第一百三十二節 八字,裝逼過頭第八十九節 做好手中事第三十三節 讓人目眩神迷第二卷 各有稻粱謀 第二十八節 深謀遠慮第十五節 意外驚喜第二卷 各有稻粱謀 第三十九節 節節高第一百四十七節 三農,基層之苦第一百四十七節 三農,基層之苦第三十四節 香餑餑第一百三十四節 女性幹部,班子成員第一百九十二節 借力打力,巧取豪奪第三十五節 生活就是如此第一百九十一節 馬不停蹄,見縫插針第四十四節 發動,醞釀第五十六節 指路,投資,多元化第二卷 各有稻粱謀 第三十八節 大恩,機遇第七十六節 撩妹第一百四十二節 敲打,用心第一百一十八節 漸入佳境第三十八節 膿點第八十六節 指向,推人第二十五節 一言而決第一百二十四節 常務,搞頭後記(3)第二十五節 民情第一百二十四節 常務,搞頭第一百八十二節 悲春傷秋,重頭戲第一百七十九節 覲見,印象第六十五節 寧月嬋第一百零二節 享受狀態第六十五節 內部,挖潛第三十節 奇招迭出第三十七節 猢猻第一百二十九節 進步?第二十節 義之所在,隱患第二十九節 變化第一卷 金風未動蟬先覺 第二十一節 縣府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