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部有情況!”
棚屋中鬧成一團,駐紮在外界的學生沒有幹愣着,聽到棚屋內的騷亂,他們立刻進來支援。
以戰鬥經驗來說,任何一個高年級學生都不少。
但他們的戰鬥經驗是和“人”的戰鬥經驗,他們從來都沒有應對過貓頭鷹的襲擊!誰能想到圓鼓鼓的貓頭鷹會狂躁起來,突然襲擊人類呢?
一番魔法和安撫,十幾分鍾後,巫師們纔將貓頭鷹和人分離。暫時讓貓頭鷹羣恢復冷靜,紛紛飛回窩中。
最後被拯救的是歐內斯特·赫恩斯坦。
外套被撕爛,沾滿貓頭鷹羽毛。臉上被利爪劃破,一道傷痕差一點刺進眼睛。最嚴重的是後腦,他的後腦被抓出一道深深的傷口,鮮血順着脊背流淌。
他怒火中燒,連背後的傷口都沒有感覺。赫恩斯坦指向萊爾逃亡的方向,立刻派遣學生追擊。
“不用顧忌!”意識到他剛纔犯下的錯誤,赫恩斯坦下了嚴令。
“一旦見面,立刻釋放最強力的魔法,徹底擊敗萊爾,不用留手!”
此時,赫恩斯坦也顧不得交好萊爾,留個餘地了。
把萊爾打進校醫院,總比塌陷重組一無所獲,全軍覆沒要好!
赫恩斯坦今年剛剛六年級。
在塌陷重組領導者升學離開後,赫恩斯坦被推舉爲新的領導者。
在塌陷重組中,赫恩斯坦的魔法實力並不是最強的。赫恩斯坦的魔實力反而比組織內的精銳稍弱。
他能執掌塌陷重組,完全是因爲他的交際能力和經濟實力,獲得了塌陷重組一干高層人員的認可。
當然了,塌陷重組兄弟會內有一種奇怪的論調,認爲赫恩斯坦和黎明隕落關係密切,曾作爲嘉賓出席凱莉·沃倫的宴會,這就屬於無稽之談了。
他並不是“關係密切”,是“關係極其密切”。他也不是“曾作爲嘉賓”,而是“多次作爲嘉賓”。赫恩斯坦自己清楚。
在剛上任的時候,赫恩斯坦最不願意的就是經受打擊,被人認爲空有其表,實力不足。
經過貓頭鷹浩劫之後,赫恩斯坦還能保持理智,下了命令繼續追擊。它即使再怎麼不堪,也是一名合格的巫師。
用魔法做簡單的包紮後,塌陷重組的所有人都離開棚屋,從貓頭鷹的出入口跳下,繼續追擊萊爾。
赫恩斯坦自己卻沒有動彈,他整理衣物,縷直頭髮,打掃身上的貓頭鷹的羽毛和糞便,儘量想維持一點風度。
慘,太悽慘了。
被派出去追擊的人很幸運,不用收拾爛攤子。
貓頭鷹棚屋的地面,已經被羽毛和糞便覆蓋,其中還略有破碎的布條,學生的血跡。
還有貓頭鷹的屍體。
在貓頭鷹暴動的節骨眼上,赫恩斯坦沒有機會下達命令,讓學生控制魔法。塌陷重組的精銳肆意釋放強力魔法,造成了嚴重後果。
他們急紅了眼,手下沒有輕重,爲了衝出包圍,使用了各種傷害性的魔法。地面上鋪滿了貓頭鷹,至少有二十隻貓頭鷹被殺害,幾倍數量的貓頭鷹受傷,揮舞翅膀,在地上慘叫。
棚屋上方,飛到窩裡的貓頭鷹也少有完好的,多多少少受到了傷害。
赫恩斯坦痛苦地閉上眼睛。
不是因爲貓頭鷹的死傷,而是經濟損失。
伊爾弗莫尼的貓頭鷹久經訓練,是送信的熟手,還有學院成員感情上的投入......假設一隻普通的貓頭鷹需要十加隆賠償,一隻伊爾弗莫尼的貓頭鷹就需要十五加隆以上。
死亡,受傷。賠償貓頭鷹,爲塌陷重組的成員賠償衣物——經過徹底的撕扯,這些衣物不能修復了。零零散散算下來,他們的經濟損失可能要超過一千加隆。
一千加隆!
萊爾常在魔法暗網上購物,暗網上主要售賣違禁品,溢價嚴重,顯然不能作爲一般的經濟計算標準。
做一個簡單的計算,鄧布利多給多比開出了十加隆的週薪,一隻家養小精靈的月薪等於四十加隆。
以鄧布利多的爲人,即使家養小精靈的薪水和一般教授的薪水有差距,差距也不能大到幾倍之多。暫時以一倍換算。霍格沃茨魔法學院教授的月薪,可能在一百到一百五十加隆左右。
當然了,那是二十年前英國的經濟標準,計算通貨膨脹等,暫時可以將伊爾弗莫尼教授的月薪定位兩百加隆。
一千加隆,就等同於一般教授五個月的薪水。
算清損失之後,赫恩斯坦的腿有點軟。
塌陷重組好歹也是校內的一流組織,一千加隆不是什麼大數目,咬咬牙還能拿出來。可赫恩斯坦能讓兄弟會出錢嗎?
本次失敗的主要原因,是他犯下了錯誤指揮。他要想維持在塌陷重組的統治力,就必須主動承擔經濟損失,至少也要付一半。
一個人出五百枚加隆,就算他的家庭經濟富裕,給的零花錢多,也沒有這麼燒錢的!
赫恩斯坦顧不得地面骯髒,一屁股坐在地上。
冷靜下來之後,他身上冒出虛汗。
是,他是塌陷重組的老大,但他也是一個十六歲的孩子。看看麻雞的孩子,遊戲,派對,酗酒,*生活,未婚先孕......
沒有感嘆多久,緊接着,赫恩斯坦聽到身後傳來尖叫。
時間已經到達七點多鐘,已經有學生吃完早餐,前往貓頭鷹棚屋,想要取走貨物或僱貓頭鷹送信。
本來,塌陷重組已經將棚屋附近封鎖,暫時禁止學生通過。但貓頭鷹混亂之後,在外留守的人員進入棚屋,封鎖被徹底打破。
路過的人見狀,還以爲棚屋可以使用,一批學生走進來,恰好見到了狼狽的赫恩斯坦。
一地雞毛,他坐在貓頭鷹的屍體中間,腦後被抓破,弄得身後都是鮮血。乍看背影,竟然把膽小的學生嚇到,尖叫起來。
赫恩斯坦慢慢地回頭。
抓痕,蓬亂的頭髮。
他覺得聽力能力正在喪失,他只能隱約地聽見別人的對話。
議論聲,猜疑聲,嘲弄聲,手機拍照聲。有人重複他的名字,好事者翻開手機,打開社交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