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張湯的軟肋
衛青、平陽公主只住了三天,就被劉徹一道聖旨召回了長安城。
第二天,崔九、張湯來了。
崔九老賊的任務很簡單,就是親眼看着楊川、霍去病、曹襄幾人冶煉出精鋼,並將所有工序、火候、金礦石配方等銘記在心,這才摸出一道劉徹的密旨:
“皇帝說了,聽說你們幾個兔崽子還算有點用處,故而,破例賞賜你三人良田各萬畝,至於金帛財寶什麼的,就免了,下次有了其他功勞,一併賞賜。”
然後,理直氣壯的享用了一頓‘楊氏豆腐’,便連夜趕回長安城了,
張湯卻留了下來。
楊川等三人心知肚明,這是給他們塞了一顆糖,頭上又懸了一把劍,也算是帝王心術的一種吧。
想想也能理解,精鋼冶煉技術,差不多能徹底改變漢帝國的命運,無論是農耕稼穡、水利灌溉、軍械改良,隨便拎出來一樣,都要嚇死個人。
劉徹的擔心肯定有道理。
當然,這一次劉徹很大方,賞賜也極爲豐厚,大手一揮,直接將渭河對岸的三萬畝封地賞給楊川,讓他想種什麼就種什麼。
而且,密旨中寫的明白,無論楊川封地上種植什麼莊稼、菜蔬,任何人不得干涉,誰敢吱吱,直接打折他的腿,攆出封地。
當然,聽崔九話裡話外的意思,劉徹更希望楊川能多種植一些苜蓿、大豆、麥子和胡麻……
楊川只覺得一陣心累。
這個劉徹啊,有話就不能好好說,非要暗示加明示?
一句話,這三萬畝良田,等若是楊川、霍去病、曹襄三人替皇帝種的,差不多就是一座羽林軍的戰馬飼料種植園。
好在劉徹也知道,楊川眼下還是個窮光蛋,所以,賞賜良田的同時,還下令讓大農令鄭當時以最快的速度,給楊川家購置耕牛一百頭,並令人送來不少苜蓿、大豆和小麥的種子……
……
眼看着就要春耕了,楊川卻反而不急了。
他帶着豹姐、兩隻沙雕和曹襄,整日在渭水河邊轉悠、發呆,早出晚歸,順便在河岸邊的楊柳堤岸上燒烤、擼串,偶爾飲幾口酸不拉幾的醪糟酒。
這一下,把張湯整不會了。
他是皇帝派來監視楊川幾人的,以免精鐵冶煉之法泄露出去,那可是夷滅九族的重罪,他不得不盡心竭力。
可是,每天跟着楊川在渭水邊發呆,這又算怎麼回事?
幸好東方朔那廝不在,否則,他在楊氏莊子上的日子,估計會更加難過。
好在有一點,楊川家的飯食極好吃,無論是各種肉食,還是麪食,甚至包括已然風靡長安城的楊氏醃菜、楊氏榨菜,簡直令人流連忘返。
尤其是楊氏的特色美食:楊氏豆漿、楊氏豆腐腦、楊氏豆腐……
更是讓張湯打心眼裡喜愛。
他不止一次的告訴楊川,這些大豆研磨、點滷後烹製出來的美食,其鮮美程度超過這世上絕大多數肉類,卻又幹乾淨淨,一塵不染,堪稱‘君子之食’。
對於張湯的贊溢之詞,楊川不置可否。
不過,他當着張湯的面,將豆漿、豆腐腦和豆腐的製作方法,完完整整的演示過一遍,並親手雕了一個小水磨,這才告訴他,這是他送給長安鄉長者的一份禮物。
“張湯,你是一名好官吏,但不是一個好兒子,”楊川毫不客氣的說道,“這一套製作大豆的秘法,我不是送給伱的,而是送給你母親的。
長安鄉一帶,流傳着你母親的賢良與美德,順帶着,還要說幾句你張湯冷酷無情,執法之時固執而刻板,你說,你是不是讓你母親蒙羞了?”
張湯黑着臉,一聲不吭。
曹襄乃大漢最頂階的列侯,貴比三公,霍去病是皇帝親手培養出來的少年俊彥,今後拜將封侯指日可待;
如今,就連這個曾經一文不值的楊川,因爲幾樣秘而不宣的潑天之功,也成了皇帝頗爲關注的出色少年;而且,論爵位,人家現在可是十五級少上造,又身爲羽林軍秩比九百石軍侯。
只要這三人不犯法,張湯真拿人家沒辦法。
“張湯,這一臺小水磨,是送給你母親的,秘法呢,是送給你張氏的。”
楊川十分明確的告訴張湯,張氏可以自己製作豆漿和豆腐,也可以想辦法在長安城裡開一家豆腐作坊,好讓他母親每天都能吃上肉糜。
張湯直接有些懵逼了,張口結舌好幾個呼吸,方纔冷聲道:“軍侯這份人情,張湯愧不敢領。”
“況且,張湯身在廷尉府,律法如山,就算你今日有心結交於我張湯,明日你若犯法,我也必對你嚴刑拷打、絕不寬赦。”
楊川哈哈大笑,罵道:“還以爲少年時審理過老鼠偷油案的張湯多麼了不起,如今看來,東方朔罵的好,你啊,就是一個太過愛惜自己名聲的酷吏。
嚴刑拷打能破案?
張湯啊張湯,趕緊差人將水磨送到長安城裡,讓你母親磨一磨豆腐,積攢下一些錢財也好養老,否則,你死之後,空餘老母獨自哭泣,你不爲人子也!”
言畢,楊川扭頭就走,似乎懶得理會這個頑冥不化的傢伙。
張湯呆在原地,臉上青一陣白一陣,思量許久,卻終於還是差人將小水磨和研磨豆子的秘法送回長安城……
……
日子一天天過去了,冰雪融化,種子發芽,眼看着渭水兩岸的垂柳一天比一天飽滿、柔軟,楊川終於開始行動了。
上游的積雪融合,讓渭水變得兇猛起來,波濤洶涌,宛若一條大河之奔流。
楊川選了一個葫蘆口的地形,開始讓人開挖溝渠,同時,還從秦嶺北麓搬來一些大石頭,全部堆在岸邊備用。
因爲莊子上人手不夠,楊川直接讓曹襄想辦法調集三千工匠和僕役過來,幫他開挖溝渠、搬運石頭,忙得一塌糊塗。
與此同時,他自己卻與堂邑父等人,打製了一大批鋸子、斧頭、大鐵錘、鑿子等工具,並順手打製了幾百根鐵條。
然後,便領着兩三百名工匠,教他們製作‘架子車’。
這種架子車的構造,其實與草原人的‘勒勒車’差不多,只不過,因爲是用來搬運木料的,所以,設計上就更加簡單實用,一次能搬運兩根大木料。
讓工匠們目瞪口呆的,卻還是這位‘楊氏家主’的豪橫:所有架子車的輪轂和輻條,全部使用最好的精鐵打製!
要知道,眼下的漢帝國,無論金銀銅鐵,只要你有一座熔爐、幾個模具,這些玩意兒可是都能直接鑄造成錢幣的……
當然,最讓工匠們吃驚的,卻還是楊川家的鋸子、斧頭等伐木工具,還真特孃的好使,鋒利耐磨有韌性倒在其次,關鍵是這些工具的設計看似簡單,使起來卻又極順手。
工具給力,伐木、開採石料的速度自然翻了好幾倍。
此外,楊川令人在渭水上游二三十里外伐木、開採石料,讓所有人都百思不得其解,覺得楊氏家主的這個決定欠考慮。
因爲,楊川封地上也有很多大樹,距離秦嶺北麓山腳下,也不過七八里之地,就是搬運起來也近了好多。
就連曹襄也忍不住罵道:“楊川,你爲了不砍伐自己封地上的樹木,竟然讓匠人們跑到上游二三十里的山上去伐木,這也太摳門了吧?”
對於曹襄、匠人們的質疑,楊川恍若未聞,已然我行我素。
眼看着近千根巨木有了着落,石料開採、儲備也差不多了,楊川便讓匠人們用碗口粗細的松木,在渭水岸邊紮起了木筏,並讓堂邑父弄來幾百個羊皮囊袋。
羊皮囊袋吹得鼓脹後,用羊毛繩子紮緊口子,便可以綁在木筏上以增加其浮力……
這時候,有人終於看出了楊川的想法。
“軍侯這是要借羊皮囊袋,增加木筏的漂浮之力,然後,往下游運送木料、石料?”一直都沒什麼存在感的張湯雙手攏在袖中,若有所思的問道。
楊川笑了笑,道:“看看,這世上很多事情,你得學會變通,困難的事情往往會變得容易起來。
就比如你張湯吧,若是真的弄懂律法的真意,學會變通、乃至融會貫通,可不就是大漢一等一的良臣麼?”
張湯冷哼一聲,轉身就走。
楊川哈哈大笑:“張湯,我給你母親送了豆腐製作秘法,作爲交換,把你兒子張安世送來給我楊川當乾兒子,如何?”
張湯走得更急了。
七八個呼吸後,他便遠遠的離開楊川,站在一塊巨大的岩石上,揹負雙手,極目遠眺,也不知道他在想什麼。
看來,張湯的軟肋有兩樣:一個便是他的老母親,另一個便是他寄予厚望的兒子張安世……
“楊川,你這法子真管用?”聽了張湯的話,曹襄似乎也明白了一些,忍不住問道。
“自然管用啊,”楊川指着那些綁在木筏上的羊皮囊袋笑道,“十幾個羊皮氣囊綁在一起,能在大河上搬運一兩千斤重物,在有些河道里,比舟船還管用。
而且,羊皮筏子攜帶方便,不顯山不露水,到了河邊令人吹脹捆綁在一起,不就是一些極好的運輸工具?等你將青鹽生意交給你舅舅,搞搞運輸、販賣魚蝦什麼的,可不就是一條掙大錢的路子?
這個法子,賣你一斤金子,不貴吧?”
曹襄側頭想了想,點頭:“好,成交!”
“創造和使用工具,是人與禽獸的最大區別之一。”楊川隨口說出一句‘名言警句’,也想一併賣給曹襄。
這一次,曹襄卻有些不願意,這貨覺得這句話太過直白,缺乏詩詞歌賦的那種韻律美感,裝逼效果會大打折扣,竟是連一兩金子都不願意掏。
楊川也不勉強,順手賣給他幾句“大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收穫了好幾聲讚歎與五十頭耕牛。
他也漸漸摸清曹襄這廝的‘審美品位’,只要氣勢足,在適當的時間、適當的地點和適當的人物面前,大聲吟哦出來,裝逼範兒十足,便一定是好詩,肯定能賣上一個好價錢。
當然,現在還有太多的活兒等着他去做,要不然,靜下心來,光是編寫一部‘漢詩三百首’,估計就能掙不少金子……
最近的狀態不錯,那種娓娓道來的、講故事的感覺又回來了。
第一次寫書,對節奏的把控沒什麼經驗,感謝讀者老爺的理解與支持,廚子拜謝啦。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