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章 寧都殲滅戰

132章 寧都殲滅戰

登上城了,站穩腳跟了,後續的兵上去了!大元朝的淮東宣慰使徹裡帖木兒高興得差點跳了起來。

城中的漢人女子、財產金帛只是小收穫,立下捉拿文天祥的頭功,纔是功業大事!文天祥號令達於江淮,捉住他,幾乎等於平定了江淮湖贛,爲汗八里的忽必烈汗立下伯顏克臨安以來的第一大功!

自己身上有了萬戶職份,賞了金牌虎符,這次若捉住文天祥,大汗會怎麼賞賜?是賞雙虎符,還是把都魯勇號?

突然,異變驚碎了他的美夢。戰場西側的石鼓山麓,響起了震天動地的喊殺聲!

不好,宋人的援兵到了!看聲勢,至少萬人以上!

“嗚----嗚----”徹裡帖木兒的護衛親兵奉命吹響了蒼涼的牛角號,好不容易攻上城的士兵,只得跳下城牆,退到離城百丈以外。

訓練有素的蒙古精兵,迅速跳上馬,集結成前端稀疏、後面密集的常用陣型。徹裡帖木兒也從起初的驚慌中恢復過來,他發現自己已被包圍:城北的空地西有石鼓山,東臨梅江,東西較窄而南北狹長,西面,石鼓山腳下萬餘宋軍列成了密集陣型,北面,石鼓山與梅江之間的空地,自己逃跑的缺口也被數千盔甲鮮亮的宋軍堵住,南面,是城池堅固的寧都,東面,是川流不息的梅江!

李恆麾下鐵騎地機動力、戰鬥力讓楚風震驚之餘。也在思考如何平安退入閩西的問題,徹裡帖木兒的騎兵若是銜尾追擊,八千鐵騎將是自己步兵的最大威脅,能否生出贛南都是個問題。敵人一人三馬奔襲寧都,兵力減少到三分之一,正好給了楚風一個全殲的機會。

文天祥的一萬士兵加上陳淑楨的三千兵,從西面石鼓山腳下,以較寬的正面迎擊;楚風的漢軍和另外兩千畲漢義軍迂迴到北面,扎住這個狹長地帶的出口,並向南發展。^^ ^^兩面夾擊。敵人要麼死在寧都堅城之下,要麼就得跳到梅江裡餵魚!

徹裡帖木兒發現處境不妙:四面沒有退路,前有堅城、後有大敵,宋軍兵力在自己六倍以上。且不少宋兵穿着精鋼盔甲,顯然戰力不是普通義軍可比地。

媽的,我們是不兒罕山、斡難河畔的驕子,難道會輸給懦弱的宋人?徹裡帖木兒咆哮着激勵麾下士卒:“勇士們,我們是天生地征服者。宋人雖多,不過是豬羊牛羣!草原上的猛虎,會害怕懦弱的羊羣嗎?”

“不會!決不會!”

“勇士們,”徹裡帖木兒彎刀向西一指:“消滅他們!”

蒙古軍陣中爆發出狂嘯:“成吉思汗英靈同在!”兩千多騎。如雪崩般涌向宋軍大陣,徹裡帖木兒本人,就策馬衝在大陣的最前面。

一蓬箭雨從宋軍陣中噴薄而出,可惜,只有爲數不多的蒙古兵中箭落馬。文天祥既沒有克敵弓神臂弓,臨時徵召地軍隊,也缺乏朝廷經制軍隊裡那麼多熟練的弓箭手。

能統帥草原的驕子。本身也必須是最勇敢的戰士!徹裡帖木兒左手取下頑羊角弓。右手將三棱重箭夾在手指縫裡,雙手鬆開繮繩。僅僅用兩腿夾住馬身,伏在馬背上躲開宋軍地箭雨。策馬一直衝到了宋軍陣前十丈之內。

只見他忽的一下從馬背上坐直了身子,左右持弓舉起,右手重箭在弓弦上一,飛快的將弓拉如滿月,持箭的手指一彈,弓弦便將三棱重箭圓滑的送了出去,惡狠狠的釘向對面宋軍大將的心臟。\\\\\

陳吊眼正在呼喝着指揮士兵列陣前進,一道寒光惡毒地釘向胸前,他眼睜睜地看着這羽箭撞到胸口,只覺得像被鐵錘砸了一下,身子一晃,竟然沒有倒下。

徹裡帖木兒眼珠子差點從眼眶裡崩了出來:三棱重箭專破重甲,在六七丈距離上,便是宋軍五十斤重的步人甲也難抵擋,這精鋼甲是什麼做地,竟然射它不穿?

鄒鳳、杜滸、劉子俊等同都督府將領,見此也是嘖嘖驚歎。他們親眼看見不少重箭射到了畲漢義軍士兵的身上、頭頂,若是自己地兵,早就躺倒了一大片,換做這些裝備琉球甲的士兵,卻是丁丁當當的一陣響,箭矢全彈開了,不曾傷到分毫。

幸好,幸好是陳大使的兵頂到了前面!幾位將軍對視一眼,都有羞愧之色:戰前還當這女將軍爭功,現在才知道,人家是實心實意幫自己減少損失呢!

“射他們手足頭面!”徹裡帖木兒算是看明白了,漢人這種盔甲,一般弓箭是絕對射不穿的。

蒙古鐵騎馬術極其精良,一撥射出重箭,就在宋軍陣前向左一撥馬頭,雙腿一夾就跑了回去,彎弓搭箭進行下一次衝擊。

兩千多騎兵,分作了四五波,一波衝過去射出箭,立刻退回後面,第二波接着衝擊,射出的箭雨一浪接一浪,一時間竟有無休無止的感覺。

可惜,蒙古兵畢竟是人不是神。他們隨身帶兩種弓、兩種箭,步戰用大弓射輕箭,可以在四十丈外拋射;馬上則只能用短小的頑羊角弓,射出的重箭只能在十丈內發揮威力。\\\\\\顯然,堅固的琉球甲讓漫天拋射不可能有任何效果,即使在十丈內瞄準射擊,在顛簸的馬背上把弓箭射到敵人四肢頭面,蒙古精兵的命中率也不會高。

不斷有畲漢義軍的士兵倒下,但傷處多在四肢不致命的地方,後面的宋軍立刻把傷員擡走,只要及時止血,就不會有生命危險。

蒙古兵則傷亡慘重。文天祥上萬軍中挑出了一千弓手。集中全軍地強弓利箭,躲在畲漢義軍的陣後,向衝擊的蒙古軍攢射。

蒙古軍衝刺的時候,身子伏在馬背上,宋軍的攢射不能給他們造成多大的傷亡,但負責指揮的杜滸漸漸看出了門道,在一波蒙古兵衝擊、射箭完成,扭轉馬頭向側面退卻的時候,正是宋軍弓箭發威的好時機!

杜滸指揮着部下,在敵人衝擊時羽箭搭弦。敵人射箭我引弓,敵人撥馬我射箭。哈,韃子兵要麼側身要麼背對着宋軍,完全沒有防禦力。在箭雨下紛紛栽下馬。

“曼古歹!”徹裡帖木兒一聲大吼,親兵忙把手中的小黑旗搖動,元軍狼狽不堪地退卻,但是,眼尖的楚風注意到他們手中的箭仍然穩穩的搭在弓弦上。

徹裡帖木兒久經沙場。他很清楚在面對密集結陣、各兵種密切配合地步兵陣時,硬拼對騎兵並不是最有利的選擇----騎兵最大的威力在於機動力。

“曼古歹”,在西方又稱安息人射箭法:騎射手佯裝失敗退卻,誘使機動力差的敵人追擊。蒙古輕騎兵可以在馬背上回身射箭,但是對方的步弓手在追擊地快速奔跑中卻不可能發箭,歐式重裝步兵和重騎兵更不可能捱上蒙古輕騎的一根汗毛。^^ ^^

“曼古歹”這種的惡毒戰法,其精髓在於把蒙古輕騎兵良好的機動力和優秀地射箭技術結合起來,能夠持續不斷的攻擊敵人,同時敵人一接近就跑,利用輕騎兵的機動力保持非接觸作戰。不給敵人還手的機會。這樣的戰法在歐洲創造了一個又一個軍事史上的奇蹟。讓整個歐洲在“黃禍”的夢魘下顫抖,今天。在寧都城下,它能再一次展現威力嗎?

畲漢義軍地陣型已經開始鬆動。不少下級軍官迫不及待地想衝出去了。

步兵對騎兵,陣型一散,接下來的會是什麼?徹裡帖木兒已經在笑了,他在期待一場一邊倒地殺戮。

只差一點兒!

在最後關頭陳吊眼想起了楚風再三囑咐的“絕對不能散陣,要穩步逼前,將韃子壓在梅江和寧都城所夾地狹地!”他及時下達命令,收攏了開始分散的陣型。

宋軍不但沒有上當,反而以密集陣型緩緩前推,將敵人擠在自己大陣和滔滔梅江之間,徹裡帖木兒的迴旋空間更加狹窄了。

Wшw☢ т tκa n☢ C○

此時,北面的宋軍推進到了作戰位置,近三千全身鋼甲的士兵,組成了一道鋼鐵的長城,從這道長城之後,十門三斤炮由各炮組推着,進入了有效射程。

如果對方西、北兩個軍陣會師,則再無逃出生天的可能!徹裡帖木兒孤注一擲了,他排出了前端銳利的密集陣型----“鑿穿”戰術,利用騎兵的衝擊力,硬碰硬的撕開敵人的步兵陣!

元兵們都把背後的斧頭、狼牙棒、彎刀抽了出來;馬兒全身汗津津的,打着響鼻,在主人的駕馭下站到自己的位置上。^^ ^^

一個由人和馬組成的矛頭成型了,不,似乎最前端還不夠鋒利,第一排,是並排的兩個千夫長,矛頭顯得有點兒平。

徹裡帖木兒從陣後拍馬走到了最前,自己填上了鑿穿陣型最前端的空位。

他抽刀向天----只要這把刀向下虛劈,兩千多名的士兵就會和自己一起衝向敵陣,撕裂他們的防禦!

蒙古勇士的眼睛裡,閃現出惡狼的兇光,他們緊握手中的武器,準備將對面的宋人砍個人仰馬翻。

就在此時,北方軍陣中傳來隆隆的巨響。這是怎麼回事?至少兩百丈,難道他們的“小震天雷”能扔這麼遠?

十枚實心炮彈,讓這羣蒙古兵領略了生平第一次被炮擊的滋味。炮彈攜帶的巨大動能,把人和馬掀翻,而且,炮彈每一次從堅實的地面上躍起,就要再一次掀起血雨。

人和馬的肉體承接着火藥釋放的動能,承接着這種恐怖武器的淫威,曾經在中原大地肆虐的蒙古精兵,也無法抵擋它的威力,炮彈彈跳着前進的路線上,人和馬就一串串地倒在血泊中。直到炮彈上的動能釋放完畢,靜靜的躺在地上,或者陷到某匹馬、某個人的肚子裡。

凡是被炮彈擊中的,一概不成人形,或者叫它們碎肉塊更爲恰當。人和馬的血混在一起,人和馬的屍體也混在一起,有人的馬被擊中了,他被衝擊力掀飛下馬,跌得昏頭轉向,睜開眼睛。自己騎着的馬早就倒在地下,馬肚子上裂開臉盆大的洞,腸腸肚肚絞成了稀泥,刺鼻地血腥味和內臟的怪味鑽到鼻孔裡。他再也忍不住了,低下頭,打起了乾嘔。

有人抓着頭髮狂叫,有人呆呆的看着這不堪想像的一幕,還有人吼叫着打馬要衝向敵人。

自己親手訓練地精兵。還沒打個照面就成了肉泥!徹裡帖木兒心痛如絞,他看着北方的敵人,明白若不首先消滅他們,這兩千鐵騎遲早被那種神威無敵的武器消滅乾淨。連點渣都不會剩下。

“宋人都是懦夫,他們不敢面對面的和我們蒙古勇士廝殺!衝啊,衝上去殺掉他們!”徹裡帖木兒狂叫起來,手下的親兵跟着他縱馬向北方衝去,畢竟是縱橫天下地蒙古鐵騎,聽到主將的喊聲,他們一個個從震驚中恢復過來。拍馬跟了上去。漢軍炮手又打了一次實心彈。便換上了霰彈,石鼓山和梅江之間的空地狹長。韃子沒法迂迴包抄,只能正面密集隊形衝擊。這正是最便於炮火發揮威力的情況。

八十丈距離,還遠在弓箭地射程之外,蒙古騎兵以高速撞上了更加高速飛行的霰彈鉛丸。密集如狂風驟雨的霰彈當頭痛擊,騎陣中立刻爆出十朵巨大的血花,無數人在瞬間去見了他們的成吉思汗。

但比起受傷未死的同伴,他們就幸運得多了。受傷的士兵中彈墜馬,腳卻卡在了馬蹬上,被飛馳地駿馬在地上拖成了血肉模糊地一團,腸腸肚肚稀里嘩啦,在地面上留下一道暗褐色的痕跡,偏偏手足還在無意義地胡亂揮動……

徹裡帖木兒在這一次炮擊中喪了命,更有許多未經訓練的戰馬,在大炮發射地巨響下發了狂,又嘶又叫,亂蹦亂跳,騎兵們費盡全身力氣,才能把它們制服。

只有不到一半的騎兵能沿着既定路線繼續衝擊,然後,他們又迎來了六百枚手榴彈的洗禮。

投擲距離三四十米的手榴彈,落地停一兩秒鐘才爆炸,對騎在馬上飛速奔跑的騎兵來說,傷害並不大,問題是,這些蒙古馬從來沒見過這麼猛烈的爆炸,巨大的響聲、爆炸的火光,讓更多的馬瘋狂了。

最終,衝到漢軍陣前肉搏的騎兵,不會超過兩百人。許鐵柱、張魁嘿嘿一笑,命令士兵將長矛斜向前,末端撐在地上。

蒙古騎兵把第一排漢軍撞飛,還沒來得及撞上第二排,自己連人帶馬就被串到了長矛上,鎖子甲、牛皮甲在衝擊的高速下和紙紮沒什麼區別,長矛輕易地洞穿了他們的身體。

被撞飛的漢軍士兵,有一些永遠躺在了他們守護的土地上,但更多的人得益於盔甲的保護,吐着酸水,吐着血,搖搖晃晃的重新站了起來。

西、北兩個方陣連到了一塊,蒙古軍的迴旋餘地完全被限制在宋軍和梅江之間,加上失去了主帥,他們的命運已經註定。

炮火、手榴彈和鋼矛戰刀,如機器一樣精準而高效的收割着韃子兵的生命,兩個軍陣緩慢但勢不可擋的前進,一直把剩下的敵人趕到了梅江邊。

突然間,就有韃子扔掉兵器,哭喊着跳下馬,跪在了地上。

山坡上的楚風不屑的一笑,原來,在絕對的死亡面前,韃子也會害怕的。

漢軍士兵走過投降的韃子身前,在文天祥、杜滸等人驚訝的目光中,將俘虜一一送上西天。

陳淑楨更是策馬衝上,雙劍揮舞不知殺了多少敵兵,一身素白戰袍上血花點點,看得文天祥麾下諸將一陣惡寒:今後,可得離這女人遠點,玫瑰花美,可惜有刺啊!

654章 世界征服者較量819章 上兵伐謀748章 真實的阿凡提756章 令人鬱悶的誤會384章 中央銀行和利息639章 神兵似從天上來一580章 天河倒泄入孟津一零三章 郡主來了578章 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762章 拖鞋237章 內帑201章 外貿市場655章 騎戰114章 名人啊七十三章 信念355章 盧世榮747章 日心說的勝利400章 寧錦防線664章 大工程281章 廣南東路263章 仁川437章 光復故都一零四章 虎軀一震641章 神兵似從天上來三810 國手布子六十八章 破戒755章 七海之花463章 塵埃落定二十四章 生日784章 劃分陣營570章 漢兵已略地四邊楚歌聲358章 諜中諜250章 城堡內外614章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一220章 破軍412章 阿合馬的心計876章 紅色多瑙河下461章 競選議員261章 高麗的冬天767章 阻攔四十四章 冒貢232章 準備好竹槓第三部九萬里風鵬正舉676章 心想事成131章 新計劃551章 收官十五借東風568章 華容道268章 攻佔耽羅572章 立國自有疆有民斯有土271章 金山銀海260章 東方之光817章 君士坦丁之圍128章 突出重圍467章 今非昔比251章 炮對炮265章 勝負873章 血戰維也納247章 視察工廠376章 大遷徙568章 華容道第9章 刺桐港163章 陳跑跑真的跑了十八章 滅族450章 搶着做狗十九章 藏富於民二十九章 琉球鋼鐵廠八十章 觀音下凡114章 名人啊579章 開封春來早524章 終始593章 昂首天外登其巔764章 釣魚485章 蒙古帝國的反擊325章 民族融合新政策第7章 與民約法638章 大塊頭有小聰明782章 勢力洗牌358章 諜中諜211章 路轉八十三章 組建炮兵147章 千古忠奸分明698章 施恩不圖報646章 願者上鉤488章 傳檄十八章 滅族586章 順我者昌逆我者亡一零四章 虎軀一震537章 收官一王立的疑問724章 關於尾巴的問題458章 苦難的波斯815章 沸騰之海下755章 七海之花760章 困難495章 收買人心133章 代理人戰爭171章 玩大象很受傷三十四章 離經叛道514章 連雲寨581章 傳國之寶865章 進入羅馬255章 御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