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五章 琉球一日

bookmark

三十五章 琉球一日

經過幾個月的擴建,鹽田的面積擴大到八十畝,儘管天氣轉涼日照減少影響了生產效率,但生產能力仍然創紀錄的突破了每月三十萬斤。

按照和祝家約定的價格,這些鹽價值一千二百萬文,或者一萬五千五百貫。楚風的鹽價格低於市場價三成不說,購鹽還不用看任何人的臉色,更不用買鹽引,傻子也知道該怎麼做。

祝家從陝西鹽池、四川自流井和淮揚鹽場等傳統產鹽地逐步減少了採購量,現在對楚風的鹽巴是敞開收購。

三十萬斤聽起來很多,但是三四口人的一戶,就算省着吃,一斤也就夠一個月。像泉州這樣的大州,就有戶口近三十萬,楚風的這些海鹽即使全賣到泉州,也只夠泉州人吃一個月。

祝傢俬鹽銷售面向天下十七路再加兩河山陝,無數州縣,區區三十萬斤,真是“毛毛雨啦~”。

況且以前大宋的官,有要錢的有不要錢的,有要臉的有不要臉的,私鹽還得偷偷摸摸賣;南宋朝廷垮臺,北元派來的韃官都是要錢不要臉的主,送夠了錢,什麼禁榨什麼鹽引?都是狗屁!鹽巴隨便賣!

海鹽生意從楚風最初擔心賣不出去,到後來的供不應求。當然他不會把海鹽全賣給祝家,自己留個三四萬斤,賣給琉球人吃,還有些小商販批發了海鹽去和土人換鹿皮鹿茸。

僅海鹽一項,楚風的收入就超過了一萬五千貫,他用平價糧食、免費教育、低價住房、低稅率、高工資等等各種形式向社會轉移支付,極大的促進了商品經濟的發展。

現在不但匠戶村的市面繁榮昌盛,就是附近的土著部落也受惠不少,比如最大的受益者阿泰,發財之後決定不再住竹樓了,他羨慕漢人的磚房,於是買回去大批磚頭水泥,正在部落中起造“頭人府”。

今天是景炎元年十一月一日,琉球匠戶村的大街上熙熙攘攘,男女老少都出門,姑娘們想扯塊花布,婦人家出門買點菜蔬,小孩子嚷着要吃糖,男人們被妻兒老小拖出來逛街,面上擺出副心不甘情不願的神情,心裡卻早已樂開了花。

“張三哥,你也出來了?”船場的帆匠陳蝦子和張福打招呼,這張木匠平時在船場裡喝了點小酒就吹牛,自吹自擂說什麼“不把老孃們治得服服帖帖,還算什麼男子漢大丈夫”,有點粑耳朵的陳蝦子,就常常被張福嘲笑,可是沒想到,今天他也會和老婆孩子一起上街。

此刻壯壯實實地張福。左手提着個花布包袱。右手拎着只大公雞。身邊地妻子嬌嬌怯怯地。卻是空着一雙手。

見此情此景。陳蝦子就有點好笑。

張福這個媳婦。是大戶人家偏房生地。知書識理人又漂亮。當年娶進門。可費了老鼻子勁兒。他是含在嘴裡怕化了。捧在手上怕摔了。但這世上凡是怕老婆地人。卻都有一個毛病。就是最喜歡在外面吹牛能降服老婆。而且越是怕得很。越要吹得兇。張福自然不免此疾。現在被陳蝦子撞破。他面子上甚爲尷尬。

虧得張福有急智。開口對着媳婦大聲嚷嚷:“搶什麼搶。我整天鋸木頭。兩膀子力氣一天不用就要痠疼。提點東西咋啦?”

張福媳婦莫名其妙地看他一眼。領着孩子去挑貨郎擔子上地小玩意。

陳蝦子和張福寒暄幾句。張福還大大咧咧地說:“小媳婦。跟着大老爺們瞎摻合啥呀?老陳。咱們去喝兩杯酒。”

他不過是隨便說一句圖個面上光,要真敢把媳婦孩子扔大街上獨自跑去喝酒,恐怕晚上回家之後,難免要跪一跪搓衣板了。

陳蝦子一聽,正中下懷,拉着張福就往酒肆走。

“咱們做工的,從來都是工場有活兒就幹,哪兒講什麼放工?楚大人宅心仁厚,每月給放三天工,正好,咱哥倆好好喝一杯。”陳蝦子早看穿了張福的老底,故意拿他開心。

勤勞的漢族人民,從來不知道什麼休息日,不管工場工匠、商鋪夥計還是士兵農民,一年到頭都在勤耙苦做,只有新年、端午、中秋幾天休息。

楚風實行旬日休息制度,一月分上中下三旬,屬下的各個工場、小學每逢旬日,也就是每月的一日、十一日、二十一日,除了必要的生產人員以外全部放假休息,值了班的在第二天補休。

只有鋼鐵廠的高爐是連續運轉不能停,好在大量利用水力,工人的體力消耗少,於是一百二十人分爲六個班,每天三班倒,另外的三個班休息,第二天輪替。

每逢旬日,琉球市面上就像過節一樣,人們扶老攜幼的出來散散心,日子緊巴的買點小東小西,手面寬鬆的還要坐坐茶館、上上酒樓,任誰都覺得比在臨安還過得好些,沒有官府的苛捐雜稅,沒有韃子兵的死亡威脅,打心眼兒裡覺得這小日子,真比蜜還甜。

可張福心裡,比吃了黃連還苦。被陳蝦子死死拉住,一步步走向酒肆,簡直就是比森羅殿裡走一遭還要難受。想跑吧,抹不開面子,往後船場裡自己還不得成大家的笑料?不跑呢,扔下媳婦去喝得醉醺醺的,晚上回家還有個好嗎?

左右爲難啊!

剛要走到酒肆,嘿,巧了,路邊一羣人圍着看熱鬧。好機會!張福拉着陳蝦子,三步並作兩步擠進去——他準備趁人多溜號,若是陳蝦子問起,就說被擠得失散,自己回家去了。

人羣中間,快嘴二嬸雙手叉腰和人吵架:“憑什麼交這麼多稅?老孃賣兩個雞蛋也要交稅,一個雞蛋才幾文錢?不交不交!”

財稅科的徵稅員許顯揚打開一本冊子念道:“經調查,洪梅氏每日平均出售茶葉蛋五十個,得錢二百五十文,我琉球政府每十稅一,該稅二十五文,合月交七百五十文。”

譁,二嬸每日賣得二百五十文,每月收入接近十貫,這可當兩個工人的工資了呀!人羣轟的一聲議論起來,沒想到小小一個茶葉蛋這麼掙錢。

有人笑道:“二嬸硬是要得,一個婆娘家,當兩個男人用!”

二嬸慌得連聲高叫:“我的媽耶,哪兒有這麼多?我每天賣的五十個蛋,只有十個是自家母雞生的,有四十個要找別人買,每天買雞蛋都要花一百二十文!天地良心,賺到自己手上的,實實在在只有百來個銅錢!”

許顯揚一愣,問道:“是真的?”

賣菜的胖丫,還有另外幾個街坊都出聲作證,二嬸叫道:“不相信,去我家看嘛,統共十幾個母雞和十來個半大雞崽,一天生得出好多蛋嘛?”

許顯揚一本正經的算道:“哦,那要扣除你買生雞蛋的費用。二百五十減去一百二十,餘一百三十,十稅一該收十三文,一月即三百九十文。另外請你想一下,是和哪個買的生雞蛋,我好找他收稅。”

雖然稅收一下子少了一半,二嬸還是有點不甘心,嘀嘀咕咕的說:“不是當初說的不收稅嘛……”

“是不收農業稅,但要收工商稅,只要進入流通環節,出售牟利的都要收稅。”許顯揚把接受稅務員培訓時,楚風講的話說了出來,現場沒幾個人聽懂,二嬸更是眨巴着眼,一頭霧水,他接着解釋:“比方說你在臨安的時候,種田都要交稅,是吧?但現在,琉球政府不收農業稅,只收工商稅,也就是說,你自己種糧自己吃,我們不管;拿出來賣,就要收稅。”

二嬸還有點不服氣:“皇糧國稅,那是天經地義。你這個是個啥子稅喲?”

515章 分錢分糧分女人613章 前軍夜戰洮河北已報生擒吐谷渾五855章 好吃的酥糖五十五章 大殺器746章 文明之徵服四658章 一根冰棍引發的血案846章 西西里雪中送炭377章 在路上118章 對抗演練504章 諫議院引發的爭議二十章 教育225章 天尊623章 漢甲連胡兵沙塵暗雲海四152章 信用貨幣737章 炎黃聖像610章 前軍夜戰洮河北已報生擒吐谷渾二215章 雲積753章 碎浪488章 傳檄593章 昂首天外登其巔826章 四面合圍850章 必勝之戰454章 張珪的奸計第7章 與民約法562章 上盧溝一望正紅日破霜寒下522章 八千里路雲和月848章 狐假虎威的感覺750章 天堂之藥781章 取與舍689章 如來神掌631章 代理人427章 牆頭草的末日六十二章 脫險696章 救人776章 和安娜談判一零八章 淮軍369章 我也想勒石紀功741章 一報還一報上580章 天河倒泄入孟津四十七章 絕不拋棄506章 國債693章 有姦情258章 人才355章 盧世榮324章 元老院的鬥爭789章 大漢與羅馬378章 發展工商五十章 真真假假628章 願向朔漠同展望且從黃沙拓新天三400章 寧錦防線583章 北國之春第10章 玉清郡主595章 北極轉愁龍虎氣西戎休縱犬羊羣412章 阿合馬的心計429章 狹路相逢171章 玩大象很受傷388章 超級大生意445章 南北兩個方向的遷移616章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三456章 踢到鐵板了772章 審判日291章 鵝車洞子466章 七年669章 極度危險一零四章 虎軀一震501章 北驅蒙元入朔漠386章 海盜船254章 逐鹿378章 發展工商775章 紛至沓來523章 忽必烈南下801章 虎口858章 鐵騎突進四十八章 穿幫199章 登基爲帝693章 有姦情404章 山寨版印刷機253章 殺戮時代773章 阿凡提之決斷859章 西方長弓vs東方火藥738章 聖像與方尖碑270章 擠兌風潮801章 虎口734章 仇恨之火148章 軍心民氣293章 祭奠622章 漢甲連胡兵沙塵暗雲海三157章 倭國480章 南風起452章 諜變548章 收官十二造反580章 老君親掌紫金錘八卦爐內鍛神鋒上487章 歸化九十章 阻截登陸120章 文天祥我不是漢奸261章 高麗的冬天262章 泡菜的想法249章 雪與血381章 江南風暴600章 將軍三箭定天山壯士高歌入漢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