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3章 伯顏的真面目

433章 伯顏的真面目

四個萬人隊輪番衝擊不停射出箭雨,每個萬人隊前衝只放五箭便退後休息,待另外三個萬人隊輪番衝擊之後方纔再次展開突擊。

以車輪戰術消耗漢軍的有生力量,這是草原上狼羣圍獵野馬、黃羊的慣常戰術,蒙古武士汲取了狼的智慧,但他們比狼羣更兇悍,頑羊角弓和鐵葉三棱箭也比狼的尖牙利爪更爲致命,何況他們身後還有不斷鳴響的鑄銅大炮,一旦炮彈落到漢軍步兵陣中,就是一道殷紅的血槽……

李世貴帶着的攻堅英雄連,已有過一個步兵排的戰士,永遠長眠在了他們守衛的陣地上,餘下的士兵也過半帶着或輕或重的傷勢。

對射或許還能堅持兩個時辰:火槍射消耗的體力比開弓放箭小得多,連續百次射擊最多槍托抵住的肩頭水腫劇痛,但最精銳的蒙古武士,在一場戰鬥中也只能射出二十箭,然後雙臂就會痠軟得像麪條一樣,丁點力氣都使不出來。也就是說,以四個萬人隊輪番衝擊的敵人,總共也就能射出最多八十輪箭雨,在持續作戰的能力上,漢軍遠勝元兵。

但這樣機械的對射,還能持續多久?李世貴看到遠方元軍本陣,另外四個萬人隊排出了箭矢陣型,摩拳擦掌準備衝鋒,他們的角弓背在背上,左手控繮,右手攥緊了大汗彎刀!

元軍的進攻必然是雷霆一.擊,鹿砦炸燬、拒馬傾倒,損失慘重的前沿陣地必然被鐵蹄踏平,李世貴堅信漢軍將贏得最後的勝利,但他知道自己,以及陣地上全連還剩下的兄弟們,無法活着看到這場勝利了。

前方一直用羽箭糾纏不休的四.個萬人隊,以疏散隊形從兩翼退開,另外四個養精蓄銳已久的萬人隊,則從三裡多之外緩緩開始了加,鐵蹄聲震響天地,盔甲與武器碰撞,金鐵交鳴之音懾人心魄……

“弟兄們,上刺刀!”李世貴忽然笑.了笑,“爺們,胸膛挺直了,待會兒被砍倒撞飛之前,好歹捅死他一兩個!”

“戰直了”、“戰直了”,士兵們小聲互相提醒着,神色平靜.安詳,一如在琉球皇宮門前接受皇帝檢閱,面對成千上萬百姓歡呼時那樣。

“一入攻堅連,九死一生全帶傷”,軍中盡人皆知。不管.鼓鳴山英雄連還是鐵血鋼七連,作爲尖刀部隊傷亡率都高得驚人,能進到這些部隊的,無不是和韃子有着血海深仇的人,他們早已將生死置之度外。

來吧!李世貴眼中燃燒着熊熊的火焰,池州城那.個世外桃源般平靜的小院,那位姑娘死後慘白的面容,在他眼前閃現。

“當年懦弱的我,.沒能保護你免遭韃子蹂躪,今天,是我用血來洗清罪孽的時候了!”

出乎意料,地動山搖的進攻還沒有進入鞭馬加的階段,就在兩裡外漸漸的放慢了度,伯顏丞相積蓄已久勢不可擋的一擊,竟然半途而廢!

李世貴怔怔的看着遠處的羊毛大纛斜斜划着圈兒向後傾斜,牛角號吹出了淒滄的長音,蒙古武士們紛紛撥轉馬頭奔回本陣;當然還有他沒有見到的,比如蒙古武士們長出了一口大氣的放鬆神態,比如伯顏丞相瞬間變得難看的臉色。

炸膛,成了壓垮元軍炮手的最後一根稻草,面對隨時可能被燒成焦炭或者炸成碎肉的威脅,他們寧願接受伯顏衆軍親衛的彎刀,所以他們丟下滿地大炮轉身逃走,炮戰停止了,漢軍六斤炮黑洞洞的炮口指向了元軍騎兵進攻路線,而伯顏丞相不得不下達了停止進攻的命令。

“爲什麼,爲什麼停止進攻?!”蒙古上萬戶寶音打馬飛奔直入中軍,向着張珪怒氣衝衝的問道。

這股怒氣,本應衝着伯顏丞相,但寶音就算吃了熊心豹子膽也不敢如此放肆,所以他只能把火氣向張珪。

伯顏的面色本已非常難看,不過僅僅一瞬間他就恢復了常態,古井不波的面容昭示着他鋼鐵般的意志:“是本相下達的命令。寶音,有什麼火,衝着本相。”

寶音神色一滯,伯顏丞相不收蒙古人爲徒,卻把張珪整天帶在身邊,他和幾個蒙古將領自然有所不滿,私下裡也了幾句牢騷,大約是傳到丞相耳朵裡去了吧,剛纔丞相話裡分明有見外的意思了,叫他好不委屈。

推金山倒玉柱,寶音魁梧的身軀一下子矮了下去,雙膝跪地,像敬奉神明一樣虔誠的向伯顏叩拜:“丞相恕罪,丞相是咱們蒙古人的大英雄,大汗的臂膀,野狼不敢挑戰狼王的尊嚴,寶音也不敢半分違拗您的意志!只不過,只不過……”

寶音突然脖子一擰,不服氣的道:“只不過炮戰輸給了蠻子,就要退兵避戰,丞相啊,咱們蒙古人在草原上崛起,東征西戰滅國無數,可不是靠的火炮呀!”

伯顏點點頭,微笑着將他扶起,這才解釋道:“並非全爲炮戰失利。兵法有云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我右翼四萬人隊整隊列陣之初是爲一鼓作氣,若此時動進攻,必定如猛虎出籠勢不可擋;然我軍火炮不斷炸膛,衆軍目睹之下難免心存疑慮,士氣已衰;漢軍陣地堅固,炮火猛烈,我觀其陣地之設,大陣套小陣、環環相扣,形如新月而狀似魚鱗,似爲劉寄奴所遺卻月陣,我軍士氣已衰,無法戰決,一旦兩軍交纏必定落入三而竭的境地。”

張珪聽得伯顏之言,雙眼頓時一亮,漢軍背水列出弧形陣,原來一則效法韓淮陰背水一戰,二則學的劉寄奴卻月陣!難怪第一次見到漢軍陣型時,既眼熟,又想不出來歷。

南北朝時,南朝宋帝劉裕劉寄奴以卻月陣大敗北方胡族鐵騎,後世辛棄疾有詞贊曰:“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那卻月陣便是行水軍樓船於大江大河,6師沿河岸列圓弧陣型如新月,弧形朝外對敵而河岸爲弓,樓船張強弩,步兵憑車陣,水6配合威力無窮,曾以二千七百步卒大破三萬精騎。

弧形最能抗壓,這種陣型沒有側面可以突破,無論蒙古鐵騎從哪個方向衝擊,都將面對嚴陣以待的漢軍步炮兵協同防守,騎兵的戰術機動優勢便無從揮,實在是非常適於堅守的陣型。

寶音也是個粗中有細的統兵大將,聽到這裡,興奮的道:“丞相說那劉寄奴的月亮陣難以攻破,只爲它河上樓船厲害,替他守住了月亮陣的弓弦。如今蠻子江上無船,咱們卻有自京杭大運河上一路過來運送糧草輜重的大船,何不命水軍從背後捅他一刀?”

伯顏苦笑,還是張珪替他答道:“所謂南船北馬,咱們運河船運多靠拉縴,士卒不習水戰,在這浪涌波聚的長江之上,根本連站都站不穩,如何與漢軍作戰?何況漢軍火炮厲害,咱們船還沒開過去,就成了人家的活靶子,滿船士卒全得餵了魚鱉。”

伯顏長嘆一聲,千算萬算,算不到漢軍把滔滔長江當作了穩固的後方,算不到有船的元軍,卻無法和沒船的漢軍水戰!

差距,先進和落後的差距,絕非一兩名天縱英才能夠消弭,伯顏甚至想到了百年前那位高呼“提兵百萬西湖上,立馬吳山第一峰”的金國皇帝完顏亮,百萬大軍不也是在虞允文的車船強弩下土崩瓦解,以致兵敗身死嗎?更早的時候,還有投鞭斷流的前秦苻堅,叱詫嗚咽的滾滾長江,中原漢地的大江大河,屬於東晉、大宋和大漢,而不屬於前秦、大金和大元!

大元朝的丞相,蒙古帝國的蓋世英雄,平生第一次有了疲憊不堪的感覺。

張珪也在默默想着自己的心事,華夏文明自炎黃二帝至今已流傳四千年,不管東周時候“南夷與北狄交,中國不絕如縷”,還是東晉南渡五胡亂華、金兵南侵宋室偏安,這片土地從來沒有完全淪陷於異族之手。

管仲、冉閔、謝安、祖梑、岳飛,每到民族危亡之際,就有蓋世英雄橫空出世,延續着先祖傳下的文明火種,華夏文明總能坐斷東南傳薪火;草原上崛起的強悍民族,不管匈奴、鮮卑、契丹還是大金,卻總是天步維艱,辛辛苦苦建立的王朝,瞬間就灰飛煙滅。

兩相比照,強盛無匹的大元,真的能征服大漢,征服這個傳承四千年的文明民族嗎?歷史上從來沒有過先例,而大漢的國運日盛一日,那些承天命而生的蓋世英雄,也越來越多的匯聚到金底蒼龍旗之下:文天祥、陳淑楨、張世傑……當然,還有那位天縱英才的楚風,令大都皇城中蒼天之主忽必烈食不甘味睡不安枕的一代人傑!

父親張弘範師從紫金山學派大儒、出使故宋被扣十餘年不變節的“大元蘇武”姚樞,奉行“天下一家”思想,爲了夢中的皇道樂土,也爲了張家的榮華富貴,斬下了無數同胞的頭顱,以父親曠世之才,仍然一敗崖山二敗鼓鳴山,伯顏丞相真的能逆轉乾坤嗎?

張珪不敢想下去了,他不停提醒自己:“你和大漢有着殺父之仇,不共戴天!大元崛起漠北,握乾符而起朔土,以神武而膺帝圖,四震天聲,大恢土宇;皇帝忽必烈英明神武,丞相伯顏雄材大略,他們一定能戰勝懦弱無能的南蠻子,一定能替父親報仇雪恨!”

當張珪和伯顏陷入深思的時候,寶音也沒有閒着,他忽然咋咋呼呼的叫起來:“丞相,有辦法了,您當年不是繞過鄂州直取江南嗎?咱們去打福建,打廣州,不管這兒的漢軍了!”

伯顏簡直連苦笑都笑不出來了,當初各路大軍分略四川、襄樊、淮揚,三路大軍同時進攻,旌旗從長江之頭連到長江之尾,自己的中路軍繞過鄂州,還能從淮揚各處大軍取得聯繫、互爲呼應;如今左右兩翼的范文虎、呂師夔都心懷異志,相互沒有呼應聯繫,糧草轉運不及。

另一方面,臨安距離長江流域不遠,江南運河也溝通了長江水系和錢塘江,這才能千里迂迴直下臨安,如今大漢核心統治區爲八閩兩廣,遠在南方數千裡之外,且有梅嶺、武夷山阻隔,要想揮兵長驅大進,只除非馬兒長了翅膀!

至於漢軍新打下來的江西各地,伯顏可不敢隨意分兵攻略,長江一線的漢軍沒有肅清,孤軍深入就意味着後路斷絕!

漢軍吶,漢軍!大元的雄師勁旅就像獅子咬刺蝟,無從下口。

當着阿剌罕、張珪等愛將的面,伯顏丞相反覆唸叨了一盞茶的時間,面色陰晴不定變了好幾次,最後才下定決心:“咱們以六個萬人隊在此圍而不攻,拖住漢軍不能移動分毫。阿徹菰蘇率一個萬人隊攻略贛中諸地,格日勒圖率一個萬人隊往荊湖打,和阿里海牙取得聯繫,把他那個萬人隊從呂師夔手下給本相帶過來!”

這,對於目前的戰略形勢,似乎沒有什麼太大的意義嘛。衆將皆有不解之色,惟有世事洞明的老將阿剌罕面露悲天憫人的神情,而張珪則大驚失色!

他們都猜到了伯顏如此命令的原因。

只見這位大元丞相面部肌肉微微顫抖,眼神卻從動搖漸漸變得堅定,略帶沙啞的低沉嗓音在中軍帳中迴響:“漢軍主力在此,荊湖、江西必定空虛,阿徹菰蘇、格日勒圖二將軍一路攻城略地,各城破後永不封刀!”

永不封刀?格日勒圖倒也罷了,愛財如命的阿徹菰蘇簡直大喜過望,恨不得抱住伯顏狠狠親上幾口才好,這位丞相一直不許多造殺孽,決不投降而被攻克的城市,往往也在入城兩三個時辰之後宣佈封刀,讓兒郎們搶得好生不快意,這次怎的轉了性子,允許大開殺戒了?

嗯哼,漢地百姓本是四等豬羊,豬羊肥了不宰殺,叫兒郎們吃素唸佛麼?大搶特搶,纔是咱們大元軍隊的本色嘛!阿徹菰蘇只覺得此時的伯顏丞相,是如此的可親可愛。

“不可啊!”張珪雙膝跪地,抱着伯顏的大腿苦苦哀求。

張弘範雖爲大漢奸,用漢地軍民的鮮血染紅了自己的金刀,但他或許是深信天下一家學說,或者根本就是沽名釣譽,總是儘量不屠殺百姓——當然,反抗激烈的城市,他是照樣大屠特屠,不拿同胞當人看待的。

可畢竟比純粹的蒙古將軍們少造了許多殺孽,所以張弘範自詡大元開國功臣,恬不知恥的要勒石紀功、要留名凌煙閣。

張珪自然繼承了老爹的那一套,他只想攻破漢國,學伍子胥鞭屍楚王那般,將擊敗父親累他飲鴆自盡的反賊楚風推上斷魂臺;若是多造殺孽,雙手沾滿百姓鮮血,張家如何洗得清漢奸的罪名?天下一家以救濟百姓爲要,如今變成屠殺百姓,豈不是自打耳光?

“丞相,咱們多圍困幾天,他們撐不下去的,何必屠殺無辜百姓?他們都是大元的子民啊!”

“既是大元子民,便當忠君愛國,如何在反賊漢軍到來之際,既不殉難而死,也不向北逃往朝廷治下?其反叛之心昭然若揭!”伯顏冷冷的看着自己的學生,神情堅定得就像一尊花崗岩石像。

張珪像不認識似的看着這位敬愛的師尊,敬天愛民、弔民伐罪、清正廉潔,是這位大元丞相常常掛在口邊的,“擔頭不帶江南物,只插梅花一兩枝”、“精兵百萬下江南,干戈不染生靈血”,是他的自詡,可現在,彷彿變了一個人,變成了另外一個人。

殊不知,伯顏是大元朝的丞相,還是蒙古帝國的丞相,而江南士民百姓是大元朝的四等子民,卻不是蒙古帝國的子民!

他們在蒙古帝國的身份,和漠北草原上的牧奴沒有任何區別,在伯顏眼中,隨時可以爲了帝國大計而任意犧牲,保留百姓,是爲了帝國強盛,屠殺百姓,同樣是爲了帝國的延續!

“末將領命!”格日勒圖和阿徹菰蘇單膝跪地,興奮的朝伯顏丞相拱手爲禮,湘贛之地雖然飽經戰亂,但比漠北、遼東富庶了不曉得多少倍,更何況如今兩省空虛,守軍匱乏,這個任務既有大大的油水,又毫不費力,實在是一等一的優裕差使。

“去吧,記得每座城池,至少給我留下五十名活口!”伯顏一句話,就宣判了湘贛之地數十萬,也許上百萬無辜百姓的死刑。

留下五十名活口?阿徹菰蘇和格日勒圖愣了愣,還是色目萬戶反應靈活,灰綠的眼珠子滴溜溜一轉,連忙答道:“末將記得,定當在每城留下百十人,宣揚我大元天兵的赫赫天威!”

“干戈不染生靈血,嘿嘿,好一個干戈不染生靈血!”伯顏面色鐵青,唸叨着滅宋之戰寫下的詩句,走出了中軍帳。

張珪站起來了,他知道自己無法改變這位丞相的決定,他看了看遠處那面金底蒼龍旗,心頭只剩下了最後一個疑問:大漢皇帝以護民爲第一要務,他會爲了湘贛百姓,自亂陣腳,給伯顏丞相一個勝利的機會嗎?

667章 噁心下722章 嫁人是怎麼回事411章 夢碎250章 城堡內外528章 決戰一707章 痛殲336章 理番之道577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647章 釣王侯721章 與預計相反247章 視察工廠520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529章 關中五十九章 手榴彈264章 神佑漢軍687章 賭鬥126 外強中乾654章 世界征服者較量282章 九天玄女和亢金龍480章 南風起五十章 真真假假四十六章 危機260章 東方之光514章 連雲寨483章 修羅煉獄423章 日食元軍的崩潰640章 神兵似從天上來二593章 昂首天外登其巔657章 無心插柳660章 陷阱困獸815章 沸騰之海下三十二章 百鍊神鋤609章 前軍夜戰洮河北已報生擒吐谷渾一398章 東寧府第三部九萬里風鵬正舉673章 暴風580章 老君親掌紫金錘八卦爐內鍛神鋒上191章 亮劍486章 中原舊都811章 早盤封鎮396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509章 輕描淡寫608章 始返樓蘭國還向朔方城820章 深入瀉湖594章 蕭關隴水入官軍青海黃河卷塞雲300章 豺狼795章 父親的勇氣456章 踢到鐵板了三十九章 兄弟269章 紙幣640章 神兵似從天上來二214章 合圍732章 平天下723章 納妃748章 真實的阿凡提664章 大工程五十二章 水果王子840章 舞會前後358章 諜中諜185章 逾制813章 怒海爭鋒十七章 殺戮336章 理番之道330章 軍火案引出退休金581章 傳國之寶616章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三第8章 漢軍657章 無心插柳583章 北國之春870章 宙斯之力565章 雙雄會三289章 政策816章 乘勝登陸828章 華夏金甌曲561章 上盧溝一望正紅日破霜寒754章 陽光海灘564章 雙雄會二578章 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394章 艱難抉擇411章 夢碎751章 交還聖城十三章 橄欖型社會結構811章 早盤封鎮一零八章 淮軍453章 花石綱774章 我不是紳士121章 急行軍742章 一報還一報下330章 軍火案引出退休金734章 仇恨之火301章 得勝回朝618章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五418章 知識就是力量543章 收官七殉148章 軍心民氣八十三章 組建炮兵793章 離去292章 爲漢奸戒四十一章 交流與合作407章 思想改造485章 蒙古帝國的反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