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ZTZ99A2和VT4主戰坦克

林鵬笑道:“不錯,看起來和咱們飛機脈動式生產線也有得一拼了!”

林建設笑道:“林總,我們的流水線,可還比不了你們的脈動式生產線,這一點我們是要承認差距的!”

張新民笑道:“林總,咱們這些正在總裝的九九大改,應該就是第三期改進型號了吧?”

林建設笑道:“是的,咱們的九九式坦克,自十五年前服役以來,已經改進和發展出多種改進型,這些九九大改,編號ZTZ99A2,怎麼說呢,它有點類似於咱們空軍的殲十D戰鬥機,或者是殲轟七B戰鬥機,是一種非常接近於第四代主戰坦克的三點七五代主戰坦克!”

九六改主戰坦克總師王峰笑道:“是的,咱們的九九大改,大量採用了複合裝甲,融合了我國最新的信息技術,可以說是當今世界的先進坦克,在第四代主戰坦克服役前,它就是咱們中國陸軍裝甲部隊的核心力量!”

說起九九式主戰坦克,王峰很是驕傲,因爲他其實不但是九六改主戰坦克副總師,也是九九大改主戰坦克的設計師。

九九式主戰坦克,是八十年代末,鑑於國產第二代主戰整體性能較世界先進水平,在防護力、機動力、電子系統性能等方面,都差距很大的情況下,開始立項研製的。

雖然說九九式主戰坦克是在T72坦克的基礎上,通過借鑑開發的,但是它更多的應用了歐美主戰坦克的技術,當時不論是坦克裝甲車輛,還是空軍戰機,都在努力擺脫毛子的影響,向歐美技術靠近。

很快,在一九九二年,第三代主戰坦克原型車就生產出來了,經過了複雜的測試後,又進行了改進,到一九九六年,九九式主戰坦克就定型投產了。

當然第一代的九九式主戰坦克,其實與當時的世界上先進的第三代主戰坦克,其實還是有差距的。

最明顯的就是動力系統,早期的九九式主戰坦克,採用的是一臺一千二百馬力柴油發動機,在傳動系統和底盤懸掛系統方面,也要落後於西方主戰坦克,比如M1A1主戰坦克,挑戰者主戰坦克,豹式主戰坦克,這些主戰坦克普遍採用一千五百馬力發動機,當然它們的整體重量也要高出不少,但是在機動性方面,九九式確實略遜一籌。

早期的九九式主戰坦克,與毛子的T72坦克比較接近,底盤非常像是放大的T72主戰坦克,顯得更加低矮,不像西方主戰坦克那麼高大威猛。

到了九九改,才換裝了新一代一千五百馬力大功率柴油發動機,使得九九改主戰坦克的速度超過了七十千米每小時,加速性更好。

當然九九式主戰坦克的防護力也相對較弱,到了九九改又加強了不少,外掛裝甲的應用,增加了不少防護能力。

九九式坦克的射控系統還是比較不錯的,採用了先進的獵殲火控系統,能夠實現動對動很高的命中率,炮手瞄準儀採用了新型凝視焦平面紅外熱影像儀,可直接接收整個視場的熱輻射信號並形成凝視圖像,以便在更遠的距離鎖定目標。

讓九九式主戰坦克聞名世界的,還是它獨一無二的置頂激光眩目壓制干擾裝置,在早期的坊間傳聞中,這種激光武器,還能把武裝直升機擊落呢!

當然這種激光系統,確實可以干擾和破壞敵方的觀瞄器材,包括武裝直升機的,它本來就是用來對抗空中的武裝直升機威脅的。

這套系統包括激光預警系統和致盲激光發射器,當激光預警系統接收到敵方激光信號後,系統自動標定信號來源的方位。激光發射器可以發射高能致盲激光,干擾、破壞敵方光電感測器,當然能傷害敵方觀測儀器操作人員的眼睛。

林鵬還記得,當時很多軍迷都引以爲傲呢!

不過這套系統的實際作戰性能,並沒有軍迷們想象中的那麼高。

九九式主戰坦克,值得稱道的還有一個就是它的主炮,採用一百二十五毫米口徑,穿甲能力在世界主戰坦克中名列前茅,還能發射炮射反坦克導彈。

但是九九式主戰坦克綜合戰力與西方頂尖坦克相比還是要略遜一籌,所以北方車輛研究所,也在不斷的改進它,到現在已經是第三期大改型號了,可能也是終極型號了,因爲下一代的主戰坦克已經着手開始立項了。

九九大改ZTZ-99A2主戰坦克的重量也上升到了五十八噸,接近西方第三代主戰坦克的重量了,目前來說也只有運三零戰略運輸機,能夠運送這種主戰坦克,未來一段時間也是如此。

衆人一邊聊,一邊走進車間,感受這些鋼鐵猛虎的氣勢。

林鵬看到一輛不同於九九大改的主戰坦克,便笑着對林建設道:“林總,這就是VT4主戰坦克了吧?”

林建設笑道:“沒錯,VT4主戰坦克是咱們國家未來一段時間,最重要的外貿型坦克,就好比航空工業的隱身梟龍戰鬥機和隱身飛豹戰機一樣,VT4主戰坦克,性能先進,比起咱們的九九大改,也差不了多少,可以說與M1A2相比,也是伯仲之間,現在咱們已經獲得了好幾個國家的訂單,它的利潤也是非常不錯的,外銷的單價賣到了五百多萬美元。”

林鵬笑道:“看來不止咱們航空工業外銷取得了很好的業績,咱們的坦克裝甲車輛也很暢銷,我想我們現在搶了M國人的市場份額,估計M國人要氣壞了,不過這其中的利潤,確實又可以讓我們有資金研發更先進的武器裝備,這是一個很好的良性循環!”

王峰笑道:“現在咱們的VT4主戰坦克,利潤率可以達到百分之三十以上,這樣賣三輛的話,取得的利潤就可以讓我們陸軍再裝備一輛九九大改了,根據預測,未來十年,世界坦克市場的需求量,高達數千輛,我們需要拿到百分之十以上的份額,甚至是百分之二十以上!”

林鵬笑道:“好,那我們要一起加油了,形成陸空一體,還可以打包銷售,給客戶提供先進的武器解決方案!”

第七十五章 氧氣管道爆裂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原來蘇二七戰鬥機纔是鼠第一百五十三章 飛豹發動機不夠給力啊(跪求訂閱)第一千零八章 殲轟八終於正式參軍了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威龍戰鬥機變形記第七百零四章 不一樣的骨頭鷹戰鬥機第四百八十四章 中國自主6AT可期第八百四十四章 狡猾的毛子第五百八十五章 若殲轟八對抗蘇三零可以二十比零第五百二十九章 豪華車簡直不要太多第六百二十六章 年產二十萬輛整車的新工廠第八百八十九章 ???大鵬汽車收購飛豹汽車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大鵬通用航空五億訂單第三百五十三章 阿連求航空公司奔着C929來了第三百六十五章 大支線客機翼吊與尾吊發動機之爭第二百零二章 葉子的座駕31666號殲轟7A第九百八十四章 武直十九國外競標第四百零二章 神秘的猛禽戰鬥機終於出現了第八十七章 參加亞洲航展第二十四章 腦機融合感知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年交付能力36架以上第二百一十一章 四點八億美元的合同搞定了第六百八十三章 重直旋翼槳葉數量之爭第二百三十八章 新飛豹VS蘇30MKI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C929加油機立項第一百五十四章 預警機集成連試第九百二十二章 單發隱身中型四代機第六百一十章 轟20立項研討會(國慶第四更)第七百零五章 超越F35的發財FC31第九百一十九章 預警機從未被擊落的歷史被改寫第二百七十八章 雙機飛行表演第八百五十五章 ???FC31骨頭鷹戰鬥機迎來首飛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下一代艦載機要做到世界最強第三百七十三章 當年阿三就嚐到了C17運輸機的甜頭第七百九十一章 飛翼30驚豔飛行表演(求訂閱)第五百九十五章 豪華、藝術和運動完美結合的FX5第六十章 機長讓我來吧第七百一十九章 殲15裝上矢量發動機會怎樣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 國際通用航空大會第六百五十六章 空軍需要一百架以上的運三零第八十九章 解決國產戰機心臟病的辦法第六百四十四章 太行改矢量發動機第八百六十五章 ???普惠公司總裁來訪第八百七十九章 ?低空大過載試飛第二百九十八章 中國大客機要與A350和B787對標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殲20戰鬥機最後一次試飛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目標可是超級豪華郵輪第五百二十五章 獲取奧迪Q5技術資料第八百三十四章 直升機空戰王牌第九百七十三章 FC20戰鬥機的眼鏡蛇機動更漂亮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下一代艦載機要做到世界最強第一百八十五章 給大飛機項目提點建議第八百四十九章 ???運十三中型運輸機第十章 回家第四百四十八章 五年內實現百萬輛的銷量目標第三百四十二章 中航工業集團首次亮相亞洲航展第六百八十章 重型直升機直35立項第三百七十九章 羅羅和GE都想進入中國市場第五百八十五章 若殲轟八對抗蘇三零可以二十比零第三百一十五章 蛙足與飛豹之間的模擬空戰第四十二章 脫胎換骨的改進方案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單挑8架殲10C戰鬥機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國際國內熱議c929寬體客機第一百四十五章 空軍試訓基地第七百七十九章 運三零戰略運輸機點燃觀衆們的熱情了第九百九十一章 全向矢量鋸齒噴口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打鷹獅還不是跟玩似的第一百七十六章 新殲轟方案第一次論證會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渦扇25C發動機壽命六千小時第一百九十九章 局座又在電視上點評新飛豹了第六百零九章 中國航發太給力了(國慶第三更)第七百四十七章 運三零戰略運輸機震撼起飛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進軍造船業第三百八十六章 爲運三零改型留出翼載的餘量第四百九十五章 殲二零戰鬥機將獨步天下第四百零六章 造什麼車才能挽救中航汽車第五百九十九章 補齊重型運輸直升機的短板第九百七十四章 轟動世界的中國航空工業第七百九十章 與吉慶汽車戰略合作第七百五十一章 一飛院的艦載機設計方案第八百章 雲雀一號首飛取得圓滿成功第八百九十七章 ??靜態體驗翔鳳的魅力第八百零二章 高新六號反潛巡邏機第五百二十二章 中海國際車展即將上演大對決第二百七十四章 感人肺腑的獲獎感言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運十五大型運輸機下線第四百五十八章 自主品牌汽車會越來多的第七百二十章 艦載預警機也要提上日程第四百三十七章 宋雨晴對大鵬中型轎跑SUV非常有信心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傾轉旋翼艦載預警機第四百六十八章 最熱鬧的竟然是大鵬汽車展臺第六百七十八章 一家人其樂融融第六百八十八章 C929寬體客機項目詳細設計評審第八百六十四章 ??骨頭鷹前途未卜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戰略運輸機設計師第七百七十二章 中國的航母編隊是怎樣的(求訂閱啊)第三百九十一章 一百八十噸級外貿型大型軍用運輸機第二百三十七章 阿三空軍的算盤打錯了第六百九十八章 爲殲20戰鬥機探路第八百九十章 ??長江一千渦扇發動機首次試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