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三章 大型客機設計研製的信息化

專家們各抒己見,很快就到了一飛院新任院長,ARJ21噴氣支線客機新任總師吳明輝作學術報告。

吳明輝院長後來成爲了大型客機的總師,商飛副總經理,不過那是林鵬前世的時候。

現在會有什麼變化呢?林鵬也猜不出來,也許他還是會繼續擔任大客機總師,畢竟大客機的總師必須要有相當經驗的飛機設計師纔可以。

吳院長走上講臺,洪聲講道:“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來賓,今天很高興能夠走上這個講臺,跟大家作彙報交流。大飛機,特別是大客機是我們國家航空工業發展的重要里程碑,大飛機項目很快就要正式立項了,我想和大家一起討論一下,大型客機信息化研製支撐體系的基本概念以及總體架構,包括業務應用平臺、數據管理平臺、基礎技術平臺,產品生命週期、管理業務流程、產業價值鏈三個方面的應用管理,通過這些支撐如何縮短研製週期、降低研製成本。”

頓了頓,吳院長繼續道:“在我們的ARJ21噴氣支線客機設計研製過程中,我們也在摸索經驗,所以ARJ21 將是大客機項目的奠基石。ARJ21屬於支線飛機上端,是支線飛機和幹線飛機的跨級產品。儘管它的外形比干線飛機更小,但由於它使用的是和波音737等幹線飛機通用的設備,在舒適性上堪比干線飛機。”

“ARJ21支線客機,一開始就完全按照市場模式操作,因爲按國際航空市場的遊戲規則,FAA和JAA頒發的適航證是一架飛機生產、銷售、運營進入國際市場的門檻,沒有適航證,任何先進的飛機都只能在製造國和購買國的購買航線飛行。所以,我們的大客機項目,也要完全按這個標準來,好在我們現在有ARJ21支線客機打基礎,所以相信大客機會更加的順利。”

“我們的大客機,一定要是一個完整的正向設計。既不是引進別人的技術,也不是測繪仿製或者合作生產,而是獨立研製、擁有完全知識產權,我們首先在進行總體設計的時候,就必須要根據市場需求來。安全性,經濟性,舒適性,環保性,這是最重要的四大指標。”

“首先是安全性,一架大客機,載客人數至少是在一百五十人以上,甚至多達幾百人,所以出不得任何嚴重的安全事故。這麼大一架客機在天上飛,要確保萬無一失,就需要從上到下,每一層、每一個系統進行分解,搞清楚喪失某個功能會產生什麼後果。還要考慮到人爲因素影響,也就是人犯了錯會導致什麼結果,避免因爲輸入錯誤信號導致災難性後果。”

“在經濟性方面,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一型大客機經濟性不佳,就會被市場所拋棄。我們可以看到,空客A340客機現在之所以賣不動了,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它採用了四發設計,運營和維護成本都要比雙發飛機來得高,在燃油價格日益高漲的今天,航空公司更青睞A330、A350、B777、B787這樣的雙發寬體客機。所以有這些前車之鑑,我們在進行大客機總體設計的時候,也需要考慮到經濟性的問題。”

“再說舒適性,我們在大客機的客艙座椅佈局設計時,也要充分的考慮到空間和舒適性,多數乘客不喜歡坐三排座的中間位置,所以我們是不是可以考慮把中間的座椅設計得更寬一點?如果我們發展中短程單通道客機,那麼佈局應該是三加三,還是三加二?如果我們搞雙通道寬體客機,那麼佈局是採用二加三加二,還是三加二加三,又或者是其他的佈局?這都是非常重要的。”

“大客機這個產業,由於設計研製週期很長,又需要全球採購和協作,現在我們的航空工業在信息化技術方面,也開始了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爲特徵的變革,所以我們在大客機的研製過程中,必須要將信息化引入並且利用好這個技術,它對我們的大客機研製是有巨大的推動作用,就拿波音777客機來說,它就是信息化技術應用的成功案例,全球一百多個供應商,通過網絡實現了供應商管理,主機廠商波音公司只生產百分之十幾的零部件,其餘都是由全球供應商完成,之所以如此的成功,其根本原因在於採用了基於信息化平臺實現全球範圍內的協同設計、製造、測試、交付及銷售。”

“信息化研製支撐體系架構,通過產品、企業、價值鏈3個維度的應用構建,實現對大型客機研製過程中各階段業務目標、業務功能、業務流程等要素的支撐,業務應用平臺、數據管理平臺、基礎技術平臺之間相互配合,對現有的平臺、系統進行整合,還要適應新技術的發展,支持對現有體系進行不斷地擴展升級……”

吳院長的演講,也贏得了全場最熱烈的掌聲,作爲ARJ21噴氣支線客機的總師,一飛院院長,其實很多人都猜得到,大客機項目很有可能就是由吳院長來擔任總師了。

不過對於大型客機的技術方案論證工作,現在還沒有正式開展,所以大家也很期待,中國的第一款大客機,到底是波音737級別的中短程窄體客機呢,還是波音777那樣的寬體客機?

要知道大飛機立項論證雖然早就做完了,但是立頂論證只是專家們對於大飛機項目是否立項的論證,是給上級領導是否同意大飛機上馬的一個參考。

而技術方案論證,則要等到大飛機正式上馬,並且商飛公司這個主體成立之後纔會進行,它要對大客機的資金、技術、市場等多個方面細節所進行的論證。這其中就包括了大客機要造多大,是寬體還是窄體等具體問題。

技術論證方案完成之後,就會開始進行總體技術方案設計,然後再轉入初步設計階段。

所以在吳院長的報告裡面,也沒有明確提到,是哪一種級別的大客機。要知道ARJ21噴氣支線客機,已經是一種跨級的客機了,如果ARJ21進行一定的改進,比如加長機體,就可以成爲一種中短程窄體幹線客機,那麼重新研製一種中短程窄體幹線客機似乎就沒有必要了。

第七百七十五章 史上最強陣容的朱海航展來了第二百一十九章 一起準備復活的遠轟和大飛機第八百四十章 渦扇二五B平臺試飛第五百七十七章 各大軍事論壇熱議殲轟八第二百二十五章 葉子和林鵬的婚事商定了第八百五十二章 ???既可當運輸機又可當加油機第五百五十二章 腦機融合異能又發揮作用了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QC300艦用燃氣輪機第三章 二零零二年的第一場雪第八百零七章 爲新一代預警機探路第一千章 骨頭鷹戰鬥機的野心第九百七十七章 第一批量產型殲轟8隱身戰機第二百一十五章 遠轟項目有可能要提前實施了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轟20要創造多項飛行紀錄第六百二十一章 大鵬汽車和中航汽車創造的奇蹟第一百二十九章 主動立下軍令狀(跪求訂閱啊)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太方借C2壓價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衆多自主推高端品牌第六百六十七章 運三零首飛取得圓滿成功第一百三十六章 雙喜臨門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倍受追捧的鷹隼S20噴氣式私人飛機第七百六十二章 隱身梟龍PK殲十C第四百六十二章 航展開幕前的熱門話題第六百七十四章 偉大的3D打印時代即將開啓第七百九十六章 重載着陸成功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強強聯合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中招了第二百一十五章 遠轟項目有可能要提前實施了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肥水不流外人田第二百八十一章 專家院士濟濟一堂第五百四十九章 偶遇未來的女設計大師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到時候買架噴氣式私人飛機第六百九十九章 長江三千渦扇發動機下線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竟然成功了第一百八十四章 大飛機項目論證組來了第三百四十章 站在世界航空工業之巔峰第二十二章 震撼的演講第九百六十七章 運三零飛行試驗平臺第四百零四章 中航還需發力汽車製造業第五百三十一章 把中國自主品牌汽車賣到M國去第五十五章 航展進行時第九百六十八章 亞洲航展明星第九百一十四章 全球最先進的軍用渦扇發動機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轟二零戰略轟炸機的消息滿天飛第七百六十六章 殲15艦載機首次着艦試驗第四百五十一章 中航汽車工業新聞發佈會第六百九十七章 殲十D超短距起飛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RC30000燃氣輪機需求量上百臺第九十二章 我們的殲十不比陣風差第六百五十章 轟20計劃亮相七十週年大閱兵第一百二十五章 殲轟七隱身戰術轟炸機(求訂閱)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合作打造9AT變速箱第八百三十三章 直十K空軍型武裝直升機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鵬航空科技參加朱海航展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運13首飛成功第五百四十九章 偶遇未來的女設計大師第九百九十七章 三代機,骨頭鷹可以一挑十第二百七十七章 蜂鳥和新飛豹都很火爆第四百零八章 小排量渦輪增壓發動機匹配AT變速箱第一百零九章 來了就不想走的蓉城六一一所第六百三十五章 圖160和B2結合會是什麼第五百一十八章 自主品牌佔領公務用車市場任重道遠第八百四十五章 ??普惠的齒輪傳動渦扇發動機第六百三十八章 西部風銳車評榜大獎第九百二十二章 單發隱身中型四代機第五百五十章 用腦機融合異能當了一回護花使者第九百二十三章 短距起飛垂直降落的殲10E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殲轟8的美名第五百四十七章 姍姍來遲的B2幽靈戰略轟炸機第七百七十四章 熱鬧的慶功宴第八百五十章 ???瞄準當今世界先進航空技術第四百六十七章 林鵬的理想信念仍舊沒有改變第三百五十二章 大飛機將帶動萬億市場第四百三十四章 借鑑模仿是自主品牌難以避免的話題第四百二十六章 大鵬汽車第一款緊湊型SUV是什麼樣子第四百九十三章 殲20的廬山真面目第二百七十五章 總師們的小聚會第三百一十章 評審結束,結果未公佈第四十六章 駕車奔赴空氣動力中心第三百零八章 四代機項目終評會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不做老實男人第九百七十八章 下一代隱身艦載戰鬥機呼之欲出第一千一十七章殲轟八隱身戰機太MAN了第九百八十一章 殲轟八還可換裝渦扇十五發動機!第六百二十七章 打造一座汽車城第七章 自主設計之艱難第四百九十六章 隱身戰機內置彈倉哪家強?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龍之利爪霹靂15遠程空空導彈第一百三十六章 雙喜臨門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大鵬西南遊艇製造公司開工第三百二十二章 第一階段任務完成得很漂亮第三百四十八章 梟龍第二批次要隱身了第三百七十一章 大型軍用運輸機動力選型第二百一十七章 徐舜壽青年科技進步獎第一千零四十章 運30飛行平臺上的渦扇25B第九百九十二章 可惜沒有超音速巡航能力第九百一十三章 峨眉發動機飛上萬米高空第六百章 驚豔航展的飛行表演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殲20戰鬥機定型審查第四百九十章 飛翼20順利完成首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