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一章 大鵬汽車新聞發佈會

最後,王華強還有些感慨地道:“想必幾位也知道,蜀光汽車對我來說,真是很重要的,只是在我手上,它並沒有做起來,沒有成爲咱們川省的輝煌,但是它仍然是一個無價之寶,至少對我和我的天富集團來說,是這樣的。我希望你們幾位能夠把咱們的蜀光汽車做成咱們中國最好的汽車製造廠,拜託各位了,好嗎?”

林東點了點頭道:“放心吧,王總,我們的目標都是一樣的,那就是一定要把蜀光汽車做起來,甚至是做成中國的BBA之一。”

林鵬道:“我們準備搞一個儀式,到時候把國內的一些媒體都邀請過來,把聲勢都造足了,並且我們會在簽字儀式上,把我們的未來發展規劃向媒體公佈,希望王總這邊也配合我們一下,可以嗎?”

王華強哈哈笑道:“當然,我也是何樂而不爲呢!”

雙方都不由得笑了起來。

的確,這對王華強來說,也是有好處的,他怎麼會不願意呢?

一來大鵬汽車真的做起來了,他那百分之十的股份就升值了,二來這也等於給他的天富集團打廣告呢!

所以雙方一拍即合。

一週後,大鵬航空科技集團與天富集團關於蜀光汽車股權的收購合同簽字儀式及新聞發佈會,正式在蓉城錦江大酒店舉行了。

今天林鵬也是再一次的來了,並且他還要作爲大鵬航空科技集團的股東和特別顧問,在新聞發佈會上發言。

這一次宋雨晴就負責邀請那些媒體,她做得非常到好,一共五十多家媒體的記者都來了,可以說這一次新聞發佈會也是非常的盛大和隆重,現場的人多達幾百人,看起來陣勢就非常的大。

一個是新近崛起的高科技企業,一個是老牌的民企集團,蜀光汽車也是川省唯一的本土汽車製造廠,現在它就是易主了,所以這的確是一個很好的新聞熱點,所以媒體記者也是非常願意來參加這個新聞發佈會。

十點整,新聞發佈會正式開始了。

記者們的鏡頭也是對準了主席臺上的大佬們,除了大鵬航空科技和天富集團的高層外,還有相關的部門領導。

發佈會開始,美麗大方的宋雨晴就作爲新聞發佈會的主持人,走到主席臺中間,對着來賓們用她那充滿了磁性的嗓音講道:“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嘉賓、新聞界的朋友們,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上午好!”

“歡迎大家來到大鵬航空科技集團與天富集團共同舉辦的蜀光汽車股權交割新聞發佈會現場,首先請允許我介紹上臺就座的領導和嘉賓,他們是……”

“最後非常感謝以下新聞媒體的大力支持,汽車之家網站,新浪汽車……蓉城日報等。讓我們以熱烈的掌聲,再次歡迎大家的光臨!”

宋雨晴人長得漂亮,而且又大方得體,所以來賓們都不由得用最熱烈的掌聲來表示對她的喜歡。

掌聲過後,宋雨晴道:“下面,有請我們大鵬航空科技集團董事長總經理林東先生致辭!”

掌聲再次響了起來,當來賓們看到這個大鵬航空科技的掌門人竟然是一位二十多歲的年輕人時,不由得一個個都驚呆了。

的確林東實在是太年輕了,但是這樣一個年輕人,卻是把大鵬航空科技做成了一家年銷售幾億的高科技公司,而且在世界消費級無人機市場上,那絕對是霸主的存在。

一個造無人機的高科技公司,收購汽車製造廠,進軍汽車製造業,這本來就是一個很有新聞熱度的話題,所以記者們也非常的感興趣。

林東朗聲道:“各位來賓上午好,非常感謝大家光臨,今天我們將以一點四億人民幣,從天富集團手中收購蜀光汽車百分之九十的股權,並且蜀光汽車也將改名爲大鵬汽車。大家也知道蜀光汽車有着數十年的歷史,也曾經輝煌過,曾經是川省人民的驕傲,但是到了九十年代它就開始慢慢的被市場所淡忘了,此後大家也知道,天富集團收購了蜀光汽車,但是因爲各種原因,特別是造車是一件非常難的事情,所以蜀光汽車並沒有做起來。”

“但是現在,我要代表大鵬航空科技集團向全世界宣佈,蜀光汽車易名爲大鵬汽車之後,我們將投入更多的資金和人力物力,將它做起來,我們大鵬航空科技集團雖然是一家新興的高科技企業,但是我們背靠的是西工大,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我們不但要在無人機領域做蘭博碗,也要在汽車製造領域,成爲一方的諸侯,通過本次收購,我們大鵬航空科技集團將成爲一家多元化的集團公司,並且大鵬汽車將成爲我們集團最重要的版塊。借鑑我們在無人機領域的經驗,我們將通過自主研發,打造我們大鵬汽車的第一批車型,我們計劃第一批車型最晚在二零一零年春就要上市。”

“當然,這看起來有點不可思議,是不是太快了一點?但是我告訴大家,這一點兒也不快,我們知道唯有抓住市場的機遇,才能成功。並且我在這裡告訴大家,我們大鵬汽車的第一批三款車型,一定會讓全國人民感到滿意,甚至是驚豔。當然具體是什麼樣的車,等會兒我們大鵬航空科技集團股東,顧問林鵬先生會給大家講到……”

林東的致辭,獲得了一片熱烈的掌聲,記者們更加的對大鵬航空科技,對林東,對大鵬汽車感興趣了。

接着致辭的便是天富集團董事長,總裁王華強了。

王華強有些激動地道:“各位來賓,大家好,今天我非常高興,把我們的蜀光汽車交到幾位年輕人手中,其實大家也都知道,蜀光汽車這幾年在我手裡面,確實是沒有做起來,但是我告訴大家,其實我人雖然老了,但是我也有一個造車的夢想,一顆赤子之心,我們國家的汽車工業,實在是太落後了,不過現在隨着政策越來越好,我們有一批非常好的民營企業造車也造得非常不錯。現在蜀光汽車易名了,不管它叫大鵬汽車也好,還是別的名也好,它永遠都是我們川省人的汽車,我相信它在大鵬航空科技集團會獲得新生,感謝大家!”

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預警機也擋不住殲轟八第二百四十六章 兩百噸級的寬體客機?第七百零一章 渦輪葉片隱形裂紋的隱患第七百六十八章 驚險的着艦時刻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到時候買架噴氣式私人飛機第六百四十二章 性能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第二百六十二章 闖關迎接新娘子第二百零七章 無人機自己飛進來掉了?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首架C929-300寬體客機交付第二百六十三章 無人機制造的浪漫婚禮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殲轟八模擬對抗殲十C第九百零二章 中航特飛所承擔地效飛行器重任第二百七十三章 大飛機是幾代航空人的夢想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首次海試成功第二百四十章 巴總統要親自授予卓越之星獎章第六百七十九章 自主品牌銷售收入榜首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艦載預警機還是傾轉旋翼機平臺好第九百二十四章 殲20新原型機就等渦扇15了第一百六十二章 CFD方法在飛機設計中的重要性(求訂閱)第五百一十四章 未來會在榮富建設整車製造基地第六百三十七章 又是多款新車上市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三大女強人的聚會第三百四十三章 第一次飛向國際航展的殲轟七B第三百四十七章 阿三軍迷大戰巴巴羊軍迷第八百七十四章 ???500、1000kg級渦扇發動機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殲20順利通過定型審查第一百零五章 B-1B槍騎兵戰略轟炸機第二十九章 飛控問題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進軍造船業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四百噸級飛翼戰略運輸機有希望了第四百九十七章 殲十B戰鬥機要首飛了第八百八十六章 ???奇怪的運九引起軍迷熱議第九百八十九章 武直十九取得測試第一第一百五十五章 故障告警不斷第二百九十章 殲轟七B飛機是中國航空工業又一個轉折點第二十二章 震撼的演講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轟20最後一滑第八章 天才第七百五十章 試飛中心迎來首位女試飛員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轟二零也將在這裡起飛第三百四十四章 航展大明星不止新飛豹第四百九十六章 隱身戰機內置彈倉哪家強?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這真是一場龍爭虎鬥第五百零二章 殲十系列戰鬥機生產計劃第三十一章 成爲引領中國航空工業崛起的人第九百四十章 轟20戰略轟炸機自適應揹負式DSI進氣道交付第四百章 範保羅航展來了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運十五是同級別最先進的第三十二章 分析原因第七百零九章 中國的全村雕無人機第六百六十八章 振奮人心的運三零首飛引發熱議第二百零四章 葉子和她的飛豹首次執行海上訓練任務第三百九十五章 運九最大的問題還是動力不足第七百零二章 3D打印錸合金單晶渦輪葉片第六百四十一章 渦扇二五A定型批產第二百三十六章 新飛豹在巴巴羊國慶日震撼亮相第九十四章 傳送秘密文件第一百二十一章 葉子要改飛戰鬥機第七百一十八章 航母style即將到來第四百三十九章 大鵬汽車也是雙品牌戰略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只要一千二百萬第三百八十八章 開發結合三開縫襟翼和吹氣式襟翼的新襟翼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殲20戰鬥機定型審查第四百三十章 真是一頭老狐狸啊第五百七十九章 一飛院開展下一代艦載戰鬥機預研第七百四十二章 轟20有信心一次通過設計評審第一百五十七章 唐總師的接班人(第五更,求訂閱)第七百四十二章 轟20有信心一次通過設計評審第五百二十七章 掃蕩奧迪展臺,不必用市場換技術了第四百六十三章 自主品牌汽車設計新高度第八百八十二章 ????最大起飛重量四十六噸!第七十章 殲轟七改進型引起的熱議第四百二十五章 收購蜀光汽車是個好主意第九百一十二章 渦扇15峨眉發動機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隱身攻擊兩千公里之外第九百一十三章 峨眉發動機飛上萬米高空第一百五十四章 預警機集成連試第一百零六章 太行不太行第六百三十三章 聯翼佈局的戰略轟炸機第一百六十七章 驚豔亮相的低可視迷彩豹(第五更求訂閱)第一千零七十章 在海上狂飆的052D導彈驅逐艦第三百四十九章 吸引眼球的鴨嘴獸蘇34戰鬥轟炸機第二百二十四章 兩親家的初次見面第七百二十四章 轟20戰略轟炸機雙旋轉掛架第一百一十三章 唐總師縱論戰鬥轟炸機發展趨勢第三百一十六章 葉子獲得第一個戰果第四百零四章 中航還需發力汽車製造業第四百九十九章 中國矢量發動機何時現身第七百三十八章 要做到全球第一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第八百三十五章 長江三千發動機正式發佈第六章 航空工業人才問題第三百二十五章 殲轟七B要逼死蘇三零?第八百七十五章 ???小渦扇改燃氣輪機海陸通用第一百七十三章 比F16多用途戰鬥機更有吸引力第七百一十三章 2012範保羅航展開幕第一千一十二章 精確轟炸一個不留第九十一章 成功獲取陣風技術資料第六十四章 爲你設計好飛機第九百三十六章 爲期三天的殲轟8定型審查第二百四十四章 走在兄弟單位前面第一個吃螃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