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三章 打造汽車零部件產業集羣

記者們紛紛拿着他們長槍短炮,將這些場面記錄下來,很快這裡的新聞就將上電視報紙了。

而接下來,記者們也是紛紛的上前採訪他們心中的榮富傑出青年林鵬等人。

林鵬首先接受的是市電視臺記者的採訪,面對記者的鏡頭,林鵬表現得非常從容。

女記者目光中也是帶着崇拜之色,激動地把話筒拿到林鵬跟前問道:“林總,請問您這一次回家鄉創辦實業,有何感想?”

林鵬微笑道:“首先,我非常感謝家鄉的父老鄉親能給我這個機會,讓我回報家鄉對我的培養。這一次我們大鵬汽車不僅僅是建一個汽車零部件工廠這麼簡單,其實我們更深入的想法是,幫助咱們榮富打造出一個汽車零部件產業集羣,真正的形成咱們這個城市的支柱產業。”

“隨着咱們中國汽車工業這幾年來的迅速發展,有不少的城市都把汽車零部件產業作爲經濟發展的重點,也有很多的投資者開始進入汽車零部件產業,汽車零部件產業集羣正在不斷的形成。不過現在大多數的汽車零部件產業集羣,都分佈在東部沿海地區,只有少數位於內陸城市。

在咱們西南地區,蓉城和山城都形成了規模龐大的汽車零部件產業集羣,而咱們榮富正好位於蓉城和山城中間,所再加上榮富又是一個老工業城市,具備發展汽車零部件產業集羣的基礎,所以我們有信心和榮富一起打造出一箇中等規模的汽車零部件產業集羣!”

“這大概就是我此時心裡面最大的感想吧,讓家鄉發展起來,這是我的初心!謝謝!”林鵬有些激動地道。

林鵬還記得前世的時候,家鄉榮富就有好幾家汽車零部件製造公司,但是卻沒有形成規模,沒有做大做強形成榮富的產業支柱,也沒有形成產業集羣。當然那時候主要是因爲榮富並沒有汽車產業,所以它就主要爲山城的汽車製造公司配套,但山城本身也有不少的汽車零部件工廠,並且配套能力很強,所以榮富的汽車零部件工廠只能喝一點湯。

但現在不一樣了,大鵬汽車將來還有可能在榮富建設整車製造基地,這是林鵬下一步的打算,只不過這個計劃還需要兩三年時間,待大鵬汽車年產銷量達到五十萬輛,或者一百萬輛之時,時機也就成熟了。

對於一家年產銷百萬輛的車企來說,在全國範圍內佈局整車製造基地都是很常見的,比如說長騁汽車發展到後來,便是在寶定以外的好幾個城市都建成了整車製造基地,其中有一個基地就位於山城。當然長騁汽車甚至還在大毛的一個城市建成了一個整車製造工廠。

不僅僅是長騁汽車如此佈局,但凡那些大型的車企,都會在好幾個區域建成整車製造基地,協調發展,甚至像衆太這樣的三四流車企,都有數個整車製造基地。

等到大鵬汽車在榮富建成整車製造基地時,那麼榮富的汽車配套產業就會被更好的帶動起來,逐步就形成一個汽車零部件產業集羣,這樣的一個汽車零部件產業集羣,是可以很好的帶動榮富經濟發展,並且促進榮富的就業,好處不好太多!

汽車零部件產業涉及到的種類非常多,所以可做的文章也非常大。比如在山城這樣一個新興的西部汽車城,就具備非常完備的汽車各類總成製造爲主的汽車零部件產業,包括汽車車燈總成、電子電器總成、儀表總成、空調總成、暖風總成、起動機總成、發電機總成、減震器總成、差速器總成等,不僅僅如此,山城還在着重的培育發動機和變速箱等高技術附加值的核心總成研發製造企業。

另一邊,來自省日報社的記者,在採訪領導時也問到了榮富發展汽車零部件產業的情況。

領導也非常的高興,回答道:“我們要借這一次大鵬汽車投資建設大鵬榮富汽車系統有限公司之機,推進榮富汽車零部件產業發展。我們有信心把汽車零部件產業做成榮富的支柱產業,我們接下來會認真研究,規劃建設榮富汽車零部件產業園,就在這這個工業集中區。我們爭取引入更多的汽車零部件企業,形成一箇中等產業集羣,爲蓉城和山城汽車產業配套。”

“這一點我們也有很多可以借鑑和學習的對象,比如說東北的金州市,依靠一汽這個汽車製造龍頭企業,金州市汽車零部件產業正呈現迅猛發展之勢,據統計其汽車零部件製造企業數量已達42家,規模以上企業33家,去年實現產值37億元。金州已編製成的《汽車零部件產業五年發展規劃》清晰地顯示,該市將力爭在2012年實現產值400億元以上。”

“金州汽車零部件產業發展這麼好,主要還是因爲在其周邊雲集了數量龐大的汽車整車製造商,而我們榮富其實也具備這樣的條件,山城和蓉城的整車製造企業也不少,並且大鵬汽車我們是非常看好的,將來它極有可能成爲咱們中國汽車工業的領頭羊。

我們還希望到時候可以爭取一下,讓大鵬汽車在咱們榮富也建一個整車製造基地,這樣的話我們榮富的經濟一定會在汽車工業的助力下,迅速的發展起來,這十幾年來我們的經濟發展非常緩慢,無論是總量還是增長速度已經從省內前三跌到了倒數幾位。所以我們也很着急啊,現在大鵬汽車的進入就是一個契機,我們也希望能夠和大鵬汽車聯手,真正把榮富汽車零部件產業做起來,形成我們的地方優勢!實現經濟的高質量高速度增長!”領導的回答非常的精彩。

記者也不由得有些激動了,於是記者又道:“據我們瞭解到,榮富的鄰居江姜也準備全力打造汽車零部件製造基地。比如說投資兩億元的山川精密焊管二期工程建設,投資十億元的華晨汽車輕卡生產線,並且內姜汽車零部件專業生產企業已經發展到三十五家,爲長鞍、奇瑞、一汽大衆、江淮、吉力、五菱、華晨、渝安東風等配套。那麼咱們榮富能夠與內姜競爭嗎?”

第一百八十五章 給大飛機項目提點建議第一章 再世爲人第三百九十七章 運九首飛成功第七十二章 最大的問題是載機平臺第五百八十七章 隱身梟龍現身了第九百六十章 渦扇25C加力式渦扇發動機試車第七百八十一章 垂直爬升竟然超音速第九章 殲轟七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葉子和殲轟八戰機得勝歸來第九百一十六章 渦扇十五發動機引發熱議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遭遇“海空武器之王”的佛吉尼亞級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40架轟20作戰效能頂100架B2A第六百七十二章 3D打印技術第一人第二百七十三章 大飛機是幾代航空人的夢想第五百一十六章 發展小排量渦輪壓發動機第五百七十五章 殲轟八的新頭盔很科幻第九十八章 敵機出現第四百五十九章 重塑中航汽車品牌第二百九十七章 大飛機終於正式立項第五百八十三章 殲轟七B首次對抗蘇30第九百一十五章 運三零戰略運輸機又登場第一百三十六章 雙喜臨門第七百五十八章 2011號殲20原型機下線第三百一十六章 葉子獲得第一個戰果第二百五十一章 美女間諜對國家的危害第四百五十四章 倚天緊湊型SUV的優勢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世界五百強高管第六十九章 製造驚喜計劃實施第二百九十九章 找準市場定位很重要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運13中型戰術運輸機下線第二百八十一章 專家院士濟濟一堂第四百四十八章 五年內實現百萬輛的銷量目標第一百零六章 太行不太行第三百三十八章 新飛豹的名字不是白叫的第四百四十三章 林鵬瞄準了大衆PQ35平臺第八百一十三章 未來將生產噴氣式私人飛機第四百五十一章 中航汽車工業新聞發佈會第九十六章 六機編隊頭上的陰雲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殲轟八模擬對抗殲十C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合作打造9AT變速箱第五百六十五章 桃花朵朵開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規則就是殲轟八沒有預警機支持第七十三章 “特異功能”的妙用第一百五十五章 故障告警不斷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中招了第九百一十二章 渦扇15峨眉發動機第四百五十九章 重塑中航汽車品牌第六百零六章 大型寬體客機三劍客第三章 二零零二年的第一場雪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首次海試成功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新一代主戰坦克動力:燃氣輪機第一百一十一章 葉子要成爲空軍第一名戰鬥機女飛行員了?第一千二百章 超越F35閃電戰鬥機第七百八十七章 性價比最高的中型SUV第四百五十章 高中低端全面發力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送上門來的最先進技術資料第七百五十四章 榮富造SUV下線第八百七十九章 ?低空大過載試飛第一百二十七章 收個小師弟第二百五十七章 無人機還可以送快遞?第七百零一章 渦輪葉片隱形裂紋的隱患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咆哮的殲轟八隱身戰機第四百八十八章 中航工業迎來開門紅第七百八十五章 武直10G重型武裝直升機第八百九十七章 ??靜態體驗翔鳳的魅力第七百二十章 艦載預警機也要提上日程第二百七十四章 感人肺腑的獲獎感言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殲10D出擊第五百七十八章 國產艦載戰鬥機路在何方第三百一十五章 蛙足與飛豹之間的模擬空戰第一百七十九章 沈霍伊第二個方案竟然是拍扁了的蘇34第二百九十七章 大飛機終於正式立項第二百六十六章 秦嶺改進型發動機第十章 回家第九百五十一章 全球最先進的大功率渦軸發動機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打S300防空系統還得殲轟8第九百四十六章 ARJ21-1000大支線客機的中國心第八百八十九章 ???大鵬汽車收購飛豹汽車第二百一十八章 我們的遠程戰略轟炸機應該是這樣的第三百九十三章 運九中型戰術運輸機即將首飛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中招了第四百七十八章 車友們的熱議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轟二零鯤龍震撼起飛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殲25青龍艦載戰鬥機第三百七十章 大支線和小幹線之間的界限第四百零八章 小排量渦輪增壓發動機匹配AT變速箱第八百九十八章 ???首滑試驗第四百九十五章 殲二零戰鬥機將獨步天下第四百七十八章 車友們的熱議第二十五章 低空大表速試飛第三百七十八章 C929客機發動機是選羅羅還是GE第六百二十六章 年產二十萬輛整車的新工廠第五百九十一章 神龍高超音速飛機項目第五百九十四章 第二個自主豪華品牌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殲轟8可不是殲11A能比的第四百六十六章 英雄無畏獎獲獎者葉子第二百四十三章 增材製造技術在飛機上應用未來可期第九十四章 傳送秘密文件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單挑8架殲10C戰鬥機第一千一百章 殲轟8與轟油6海上空中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