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五章 運直家族也很紅褲衩

運輸機家族,一直以來中國空軍就缺乏大型軍用運輸機!僅僅只有少量引進的二手伊爾七六運輸機撐一下門面。

伊爾七六運輸機,其實定位略有些尷尬,因爲它雖然也算是大型軍用運輸機了,可是它的載重量又相對偏小,同時貨艙尺寸也無法滿足運載主戰坦克的要求,因此中國空軍雖然有少量的伊爾七六,卻仍然無法將九九式主戰坦克或者是九六式主戰坦克快速的進行戰略投送。

雖然說國產的運八中型運輸機還不錯,但畢竟也是幾十年前的機型了,而且運載能力偏弱,最大裝載重量只有二十噸,無法實現戰略投送。

比起M國的C130J大力神運輸機來說,運八也是非常明顯不如的。首先它的最大起飛重量只有六十噸出頭,最多也就是一次運載兩輛卡車,運人的話也就是一次可乘坐全副武裝士兵96名,或者空降傘兵82名。

前幾年中國航空工業爲空軍研製的運九運輸機,又在運八的基礎上有了巨大的提升,首先是載重量提高了五噸,達到了二十五噸,並且後續改進還在進行,將來可能達到三十噸的最大運載量。

這樣對於一款中型戰術運輸機來說,就非常的不錯了。除了軍用卡車外,輪式戰車也可以運送!

其實當初在研製運八的時候,還有一個仿製對象,那就是M國的C141運輸機,只不過那時候中國也得不到C141運輸機,要完全的靠少量的資料就進行仿製,就比以安-12爲樣機進行測繪設計仿製要難得多了。

並且C141運輸機是一款戰略運輸機,最大載重達到四十噸,性能要比安12強太多了。

當然那時候更重要的一個原因,還是無法仿製出先進的渦扇發動機來,所以就算能夠設計出C141那樣的機體,也沒有發動機可用。

安12運輸機是五十年代誕生的渦槳中型運輸機,年代久遠,早在七十年代,毛子的空軍就開始用伊爾七六取代這款中型運輸機了。

而中國空軍裝備仿製安12的運八,都是已經九十年代的事情了,而且一開始產量也非常的低,在九十年代中國空軍不僅僅缺乏大型軍用運輸機,甚至中型運輸機也沒多少。

不過到了2010年情況就要好很多了,因爲更先進的運九中型運輸機也生產了數十架了,雖然說運九仍然是中型運輸機,但是它的機體也得到了改進,航電系統就更不用說了,並且它還成爲了特種飛機的平臺,比如說空中預警機和反潛機。

由於換裝了更先進的渦槳發動機,運九的貨艙也擴大了不少,所以它能夠運載輪式裝甲車了,而且飛行性能也得到很大的提升,特別是高原性能提高很大,滿足了中國空軍在高原上使用它的要求。

現在運七系列基本上就沒有多大用場了,這種更小的運輸機,也就只能運一下人員和物資,屬於快要淘汰的機型。

中國空軍熱切的盼望着運三零戰略運輸機服役,從六十噸級的運八,七十噸級的運九,一下子跳到三百噸級的運三零,這個跨度確實很大,但是對於中國空軍來說,三百噸級的運三零,絕對要比二百噸級的伊爾七六好使得多了。

林鵬的出現,改變了中國空軍運輸機家族的陣容!原來借鑑伊爾七六的運二零沒有了,變成了比C17環球霸王更強的運三零!

並且還有一百八十噸級的大型運輸機也在計劃當中!只不過還沒有正式立項!

直升機家族,同樣也一直是中國航空工業,中國陸空航空兵的短板!在直九和直八仿製成功之前,中國陸軍航空兵只有少量引進的毛子直升機和法國直升機。

在八十年代的軍演當中,法國小羚羊直升機都是主角,它充當的是武裝直升機的角色,當然還有運輸直升機米8外掛火箭巢充當武裝直升機的畫面!

其實早在五十年代末,中國航空工業就設計研製了一款當時還非常不錯的直升機,那就是早已全部退役的直五!其實直五也是毛子直升機的仿製型號。

當時由毛子向中國提供米4直升機的圖紙和技術資料,由哈飛進行仿製。這種直升機後來裝備了幾百架,只不過到八零年就停產了,因爲它太落後了!

後來哈飛又以直五爲基礎,改出一款直六來,只不過這款直升機性能並沒有多大提升,最多也只能運十二名士兵,可靠性也不高,因此生產數量也極少。

在六十年代中型,中國航空工業又開始了大型運輸直升機的攻關,這款直升機就是直七!它的指標在當時也是很高的,最大起飛重量將近十五噸,最大運載量5點6噸!比M國的黑鷹直升機還高,當然也是直8高。

只不過最終它的結局也是爲直8讓路,畢竟這樣的直升機對中國航空工業來說太難了,仿製的直八要容易得多了。

可是直八的仿製也並不順利,超過30年的時間,直8一直沒有達到完全可用狀態,在九十年代,直8的生產數量也極爲有限,所以不得不大量進口米17系列。

除了直八外,中國航空工業還仿製了另一款法國直升機,這個產品就是直九了,並且直九還成爲中國第一款武裝直升機,但是它畢竟不是專門爲武裝直升機設計的,所以才了有直十專用武裝直升機!

直十就非常的先進了,雖然一開始由於發動機的原因,少量生產了一些1.0版本的,這些直十隻能算中型武裝直升機,但是有了渦軸九改,後面的直十就成爲了真正的重型武裝直升機,與阿帕奇相比也不差!當然它還有隱身的優勢,這是阿帕奇所沒有的。

除了直十以外,中國航空工業還在研製一款通用的十噸級運輸機直升機,那就是直二零了!由於渦軸發動機的突破,直二零的設計指標也較林鵬前世的時候有了很大變化,它的最大起飛重量將會超過十二噸,達到十四噸左右!

至於新一代的隱身武裝直升機,三十五噸級運輸直升機,也都已經在預研當中了,正式立項也不會太遙遠!

第二百二十七章 首批出口巴巴羊FBC-1A戰機交付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轟二零戰略轟炸機迎來首飛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三大女強人的聚會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殲轟8參加鷹擊2014空軍演習第一百三十六章 雙喜臨門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強強聯合第三百章 大客機項目籌備組首次會議第五百二十四章 中國原創設計震驚外媒記者第四百四十七章 中航汽車正式重組第一百四十七章 緊張激烈的對抗開始了(跪求訂閱)第五百三十八章 希飛國際試飛站驚現隱身戰機!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目標可是超級豪華郵輪第九百七十四章 轟動世界的中國航空工業第五十六章 國產飛豹殲擊轟炸機外銷可行性與市場需求分析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進軍造船業第九百九十六章 軍迷們現身骨頭鷹首滑現場第五十四章 成功綁定第三百六十五章 大支線客機翼吊與尾吊發動機之爭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艦載預警機正式立項第四百八十一章 大鵬航空上市了第六百六十七章 運三零首飛取得圓滿成功第九百八十九章 武直十九取得測試第一第八百八十一章 ???負過載對試飛員來說更危險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今年八月交付首批C929-300客機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大鵬西南遊艇製造公司開工第七百六十二章 隱身梟龍PK殲十C第七百四十六章 轟20詳細設計順利通過評審第一百八十八章 中國首部機載相控陣火控雷達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共同愛好第五百三十七章 殲轟八的研發又創造了一個奇蹟第二百八十四章 重新定義幹線客機與支線客機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還是殲20制空更強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RC30000燃氣輪機海試第二百七十六章 第六屆朱海航展開幕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超音速機動纔是殲20的絕活第九百一十五章 運三零戰略運輸機又登場第一百二十六章 幫了一個大忙(求訂閱)第四百一十七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第四百七十四章 先進渦槳支線客機第四百六十六章 英雄無畏獎獲獎者葉子第八百三十六章 兩位老院士親手揭幕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中型機中的王者第四百一十章 中航工業集團展臺來了一個特別的客戶第九百六十七章 運三零飛行試驗平臺第五百一十二章 榮富傑出青年林鵬第一百五十二章 適應未來戰爭環境的先進殲轟機(跪求訂閱)第四百零三章 世界上最強大的戰鬥機第二百二十二章 輸給一名女飛行員也是光榮的第九百三十三章 14米長重直旋翼交付測試第四百九十六章 隱身戰機內置彈倉哪家強?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直逼A400M的運13要首飛了第八百三十四章 直升機空戰王牌第六十二章 葉子做到了第一百四十三章 殲轟8這個戶口有希望了(跪求訂閱)第一百四十一章 和砂特人談判第八百零六章 高新九號要上智能蒙皮共形天線相控陣雷達(求收藏訂閱啊)第三百九十二章 來自鄰國的競爭對手C2運輸機第一百三十七章 砂特人來了(跪求訂閱)第五百二十四章 中國原創設計震驚外媒記者第五百四十六章 陣風和颱風誰更出彩第六百二十九章 宋璐也要來大鵬汽車上班第六百一十六章 第四架殲轟八原型機(國慶第十更)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殲轟八成建制裝備第八十八章 航展開幕第五百六十九章 運三零戰略運輸機迎來關鍵時刻第九百八十四章 武直十九國外競標第五百四十三章 隱身戰鬥轟炸機的優勢太明顯了第六百三十六章 總師們探討短垂起降戰鬥機第五百九十七章 又見朱海航展第一百七十章 局座點評新飛豹:優雅,漂亮,帥氣,好看!第四百七十章 中航工業集團要陸空通吃?第五百一十二章 榮富傑出青年林鵬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全面超越C130J大力神的運十三第五百三十八章 希飛國際試飛站驚現隱身戰機!第九百八十九章 武直十九取得測試第一第七百五十章 試飛中心迎來首位女試飛員第一百四十一章 和砂特人談判第七百零三章 必須要攻克高溫渦輪葉片的難題第七百二十八章 運15初步設計方案第二百零六章 收拾傲慢霸道M軍無人機的辦法第七百零九章 中國的全村雕無人機第一百三十三章 首次滑行試驗(深夜跪求訂閱)第六百一十九章 翔龍X1正式上市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艦載預警機還是傾轉旋翼機平臺好第二百七十八章 雙機飛行表演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波音737MAX和空客A320NEO不足爲懼第七百三十七章 在家門口能坐上C929寬體客機嗎第八百六十二章 ??局座的因果律放在骨頭鷹戰鬥機身上怎樣第九百三十六章 爲期三天的殲轟8定型審查第七百七十七章 巴希人看上渦扇二五B了第二百零一章 帶着滿滿的收穫回去第二百零七章 無人機自己飛進來掉了?第七百三十章 飛機心臟病問題解決了啥都好辦第四百四十三章 林鵬瞄準了大衆PQ35平臺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運十五大型運輸機下線第一百三十二章 用無源還是有源相控陣(跪求訂閱)第七百二十四章 轟20戰略轟炸機雙旋轉掛架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肥水不流外人田第七百零七章 FC31成功與否的關鍵:成本與性能的矛盾第二百四十五章 國產大飛機項目呼之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