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召見

第262章 召見

兩天後,崇德殿後殿。

劉辯一道一道的批閱着奏本,連續兩天的高強度工作。

隨着年底接近,各種事務變得急迫起來,需要他處置的事情越來越多。

不知道過了多久,盧毓捧着一堆奏疏進來,放到劉辯的案桌旁。

劉辯餘光一瞥,道:“什麼事情?”

盧毓連忙道:“回陛下,是關於借債的,丞相以及戶曹這些天一直在忙這個,目前還了一部分,還有一部分同意延期。”

劉辯眉眼舒開一些,微笑着道:“丞相辦事,還是令朕放心的。”

盧毓站在邊上,低着頭,臉色平靜。

劉辯批閱了幾個字,道:“有話就說。”

盧毓擡頭看着劉辯,猶豫了下,道:“陛下,朝野傳出了一些謠言。”

劉辯拿起下一道,笑着道:“都是些什麼?”

盧毓越發猶豫了,還是道:“有的說,陛下要將九卿合併到六曹,也有的說,曹操要繼任大司馬,也有的說,伏中丞要調任丞相……”

劉辯眉頭一挑,有些失笑的搖頭,道:“這洛陽城裡,聰明人真的是太多了。”

盧毓見劉辯並不生氣,這才從容一點,道:“陛下,是否要彈壓一下?”

劉辯繼續批閱着,道:“不管他。黃門北寺獄那邊查的怎麼樣了?”

盧毓道:“還沒有上奏,微臣聽說,抓了不少人。太學,鴻都門學那邊鬧的挺大,邊太常告假了。”

劉辯看了眼身前的奏本,翻了翻,有些疑惑的擡起頭,道:“邊讓沒有上書請罪?”

盧毓頓了頓,道:“微臣沒有看到邊太常的奏本。”

劉辯神情動了動,繼而笑容更多,道:“這就有趣了。告訴左慄,慢慢查,將太學,鴻都門學給朕好好清理一下。”

盧毓應着,等了一會兒,道:“陛下,三法司那邊,還是沒人接手。”

按照朝廷規矩來說,這件事應該刑曹或者御史臺負責,但兩個機構顯然都在刻意躲避。

劉辯看着手裡的奏本,沉思一陣,道:“去,將渤海王叫來見朕。”

“是。”盧毓道。

盧毓剛退出去幾步,潘隱快步進來,遞過一道奏本。

劉辯伸手接過來,翻開一瞧,面露一絲異色。

這青州牧朱儁的奏本,他舉薦北海相孔融入朝。

這孔融也是當世名家,在文壇有着舉足輕重的影響力。

沉吟片刻,劉辯道:“先放一放,將王朗,戲志才傳來見朕。”

潘隱應着,回頭見盧毓還在門口,道:“陛下,渤海王一起嗎?”

劉辯隨手批閱,筆頭不停,道:“嗯。對了,傳旨給江東,吳景帶着孫策,周瑜入京。”

“是。”潘隱應着,緩步退了出去。

劉辯繼續批閱着,這些大小事情雖然錯綜複雜,但有六曹以及楊彪的附屬意見,倒也不難處理。

一陣子之後,劉協從御史臺來到了後殿外。

盧毓站在門外,對着劉協擡手道:“見過渤海王。”

劉協與盧毓年紀相仿,點點頭,伸頭看了眼裡面,低聲道:“陛下詔我是有什麼事情嗎?”

盧毓道:“殿下稍等,陛下還召見了戲御史以及王侍郎。”

劉協心裡微動,見不着急,沉默片刻,道:“我聽說,大司馬要召集所有將領進京議事?”

盧毓看着劉協,臉色平靜,道:“下官不知。”

劉協心裡很想追問鴻都門學的事,猶豫再三,還是暗歎,沒有問出口。

早年爭奪皇位的事情,是梗在朝野所有人心裡的刺。

劉協這幾年一直低調,董太后更是足不出戶,各種彈劾之聲這才逐漸平息。但這並不意味着,宮裡真的就放下了‘芥蒂’。

劉協一旦行差踏錯,多做或者多說一句,都可能引來殺身之禍!

作爲先帝之子,當今的皇弟,眼見着大漢江山風雨飄零,他是有心做事,卻又顧忌重重。

盧毓只是躬身在一旁,並沒有與劉協攀談的意思。

盧毓今年十三歲,在宮裡沒有官職,卻承擔着‘守宮令’的角色,穿梭於尚書檯與崇德殿之間。

又過了一陣子,戲志才,王朗兩人到了。

見劉協已經在等着了,不由得微微一怔,心裡疑惑宮裡爲什麼突然同時召見他們三人。

“都來了。”

這時,一身常服的劉辯走了出來,看着三人笑道。

“臣等參見陛下。”三人齊齊擡手見禮。

“免禮。”劉辯擺了擺手,走出來,站在臺階前,看着有些昏沉的天色,道:“看來,又要下雪了。”

劉協,戲志才,王朗以及盧毓都轉過身,站到劉辯身後,跟着眺望天色。

朝野都知道,當今這位陛下酷愛下雪,每逢下雪,都喜歡撐着傘在雪中漫步。

他只喜歡漫步在雪中,與那些愛雪的大家,飲茶飲酒寫詩作賦不同,喜歡的很單純。

劉辯揹着手,看着天色,久久不言。

好一陣子,劉協幾人對視一眼,還是劉協擡手道:“陛下,召臣等來,可是有訓示?”

劉辯回頭看了他們一眼,笑着道:“等等,紹兒在來的路上。”

衆人又是愣神,心裡泛起嘀咕。

今天的事情,與大殿下有關?

或許是想到了什麼,幾個人的臉色陡然有所變化,暗自沉色皺眉。

不多時,蔡文姬便牽着劉紹來了。

小傢伙已經三歲,長得粉雕玉琢,白白嫩嫩,雙眸清亮,很是喜人。

但與他弟弟劉愈調皮搗蛋不同的是,劉紹似乎不太喜歡說話,沉默時候居多。

蔡文姬比以往顯得豐腴的多,來到近前,行禮道:“臣妾見過陛下。”

“兒臣參見陛下。”劉紹規規矩矩的見禮,小模樣十分可愛。

劉辯走下去,抱起他,拍了拍他身上的塵土,道:“這是從哪來的,一身土。”

劉紹看着劉辯,眨了眨眼,沒說話。

蔡文姬站到一旁,連忙輕聲道:“路上不小心摔了一下。”

劉辯哪裡看不出這不是摔的,心裡頓時清楚,笑着道:“下次小心些,走,陪父皇去芳林苑走走。”

小傢伙乖巧的很,不言不語,雙手抓着劉辯的胳膊。 劉協,戲志才,王朗注視着這一家三口,心裡總有些不太好的預感。

對於‘立嗣’的事,一直是朝野的心頭大事。但因爲王允的事在前,已經極少有人敢提。

但不提,不代表朝野不關心或者放棄。

一旦有任何風吹草動,‘立嗣’定甚囂塵上,壓過所有大小事!

劉辯抱着劉紹,與蔡文姬道:“朕聽說,國丈回京了?”

蔡文姬抿了抿嘴,有些小心的低着頭道:“是。父親身體有些不太好,臣妾想着,讓他留在京裡養病,不出去遊學了。”

劉辯無所謂的點頭,道:“過幾日擺個家宴,朕與國丈好好聊聊。”

蔡文姬心裡長鬆一口氣,微笑着道:“謝陛下,臣妾來安排。”

蔡邕因爲涉及了王允‘算計儲君’一案,事後被罷除一切官職,趕出了洛陽。

劉協,戲志才,王朗三人聽着,禁不住對視一眼,又飛速逃開,心裡急急轉念。

對於‘儲君’,朝野的態度其實基本一致,那就是劉紹。

他不止是長子,母族又是士族名門,最合適不過了。

劉辯與蔡文姬說着,很快來到了芳林苑。

在一處亭子坐下,這裡已經擺好了察舉,蒲團。

劉辯放下劉紹,讓他坐在邊上,這才與劉協幾人笑着道:“都坐吧,今天有些事情,與諸位卿家聊一聊。”

“謝陛下。”劉協,戲志才,王朗行禮後,坐到了劉辯的對面。

蔡文姬坐在劉辯邊上,本想煮茶,卻被劉辯搶了先。

劉辯擺弄着茶具,開門見山的道:“鴻都門學的事,還沒有結果。但三法司相互推諉,你們怎麼看?”

劉協‘聽政’御史臺,御史中丞伏完又是他老丈人,聞言神色微凝,道:“陛下,此事不是已由黃門北寺獄接手?”

劉辯沒理他,道:“戲志才,你說。”

戲志才臉色有些蒼白,病懨懨的,擡手道:“陛下,臣以爲,當由三法司聯合查辦。”

劉辯擡頭看向他,道:“有理。爲什麼沒提?”

戲志才頓了頓,繼續擡着手道:“臣位卑言輕,加之並不在場。”

劉辯唔的一聲,道:“那,加卿家爲殿中侍御史,主殿院。”

不止戲志才愣住了,劉協,王朗都面露異色。

就這麼簡單,戲志才就連跳兩級,成爲殿中侍御史了?

“臣領旨、謝恩。”戲志才迅速反應過來。

劉辯嗯了一聲,繼續擺弄茶具,道:“關於御史臺,不少人上書,說御史臺在宮裡辦事太過麻煩,請求遷移到宮外,你們怎麼看?”

戲志才的心情還未平復,臉上鎮定的餘光瞥向劉協。

劉協沉默片刻,道:“臣謹遵旨意。”

咕咕咕

茶壺發出輕響,一陣陣白氣急促而出。

劉辯看着茶壺,道:“既然沒意見,那就這麼定了,年底之前,搬到刑曹與廷尉府附近,三法司在一起,辦事效率會高得多。”

“臣領旨。”劉協擡起手道。他對這個倒不是很在意,御史臺放在宮內宮外,都是御史臺,沒有什麼變化。

“王卿家,朕聽說,你最近成婚了?”劉辯餘光看向王朗,笑着說道。

王朗沒想到劉辯會在意這種事,不緊不慢的擡手道:“回陛下,是丞相爲媒。”

劉辯點點頭,道:“卿家對陳羣怎麼看?”

陳羣在廷尉府有三四年了,主要負責修訂《新漢律》,但他的很多觀點,遭到了朝野的批評,哪怕是鍾繇都爲此緘默,而王朗,甚至公開批評。

這直接致使陳羣名聲受損,仕途遇阻。

陳羣醉酒後大罵王朗是‘奸佞阿諛,狡詐陰冷’,更是上書辭官。

王朗不知道劉辯爲什麼突然提及陳羣,故作沉吟的道:“陛下,以臣來看,才華橫溢,年輕氣盛。”

陳羣出身潁川陳氏,自小有才名,入洛陽一路上拜訪各路名家,辨經講義,令很多大家都啞口無言,誇讚其‘王佐之才’。

陳羣在洛陽也沒閒着,到處找人‘比試’,導致很多人都刻意躲着他。

劉辯聽着這個評價,倒是點頭,道:“他寫的‘九品制’,卿家怎麼看?”

王朗面露認真,仔細思索再三,沉色道:“陛下,臣以爲,此事當緩行。”

‘九品制’,是陳羣醞釀好些年的事,在鍾繇,荀彧等人多番完善之下,這才上書,但被劉辯留中。

雖然留中,卻早已經傳遍朝野,對此議論紛紛,反對聲明顯大過贊同的。

最根本的,還是朝廷對地方控制力太弱,在洛陽還好,到了地方,容易引起沸蕩。

劉辯拎起咕咕冒泡的茶壺,開始澆茶,道:“卿家覺得,鍾卿家做的怎麼樣?”

劉協,戲志才突的心裡一咯噔,有些吃驚的看着劉辯。

這話是什麼意思?鍾繇,犯了什麼事情嗎?

王朗心裡同樣震驚,但他不屬於‘潁川黨’,倒是從容許多,故作的想了一陣,道:“回陛下,鍾廷尉,才能出衆,任勞任怨,奔波不斷,有大功與朝廷。”

劉辯微笑着放下茶壺,拿起茶杯遞給王朗,道:“難得卿家有這份公允之心。”

“謝陛下。”王朗連忙雙手接過來,面色恭謹的道。

朝廷裡,雖然是‘潁川黨’獨大,但作爲丞相的楊彪,自有衆多擁躉,明爭暗鬥那是難免的。

劉辯又拿起茶杯遞給劉協,道:“伏卿家那邊,你去說一說,用點心,遇事不要躲。”

劉協直覺頭皮發麻,雙手接過,語氣盡量平靜的道:“臣領旨。”

劉辯又拿起茶杯遞給戲志才,笑着道:“殿中侍御史不止是糾察官儀,巡城御史也要清查洛陽城,太學、鴻都門學的事,不能再發生第二次了。”

戲志纔看着劉辯的清爽笑容,心頭陣陣冰冷,雙手接過茶杯,道:“臣領旨。”

劉辯微笑着看着三人,道:“怎麼不動?嚐嚐朕的煮茶手藝有沒有長進。”

三人下意識的看着身前滾燙的茶杯,猶豫片刻,輕輕吹了一口,抿着嘴脣嚐了一點。

“王卿家,”

不等三人發表意見,劉辯道:“你持節走一趟西涼,告訴三羌,想要歸附,必須放棄兵權。”

王朗連忙放下茶杯,道:“臣領旨。”

心裡卻疑竇叢生,這不一直是鍾繇負責的嗎?

難道,鍾繇真的出事情了?

而且,今天入宮,只是爲了這些事情?

(本章完)

第116章 硝煙第564章 鋒芒畢露第298章 時間就是勝利第93章 朕開始生氣了第208章 誰都未曾預料的嚴厲處置第336章 關羽戰呂布第224章 大忌427.第427章 見世面487.第487章 突然遭遇第514章 詩酒第97章 大圖謀第40章 匕見第598章 莫要急第321章 單槍匹馬第402章 陰險計謀第251章第356章 天雷滾滾第513章 不軌第132章 全部處決第349章 闖袁營第4章 陛下不可第222章 貶爲庶人第100章 復設丞相第5章 還是不可第38章 袁家第52章 年號光熹第288章 袁術欲稱帝第178章 關雲長502.第502章 都是千年狐狸第223章 晦澀第223章 晦澀第5章 還是不可第320章 十八路諸侯第3章 喝問第392章 透心涼第351章 內訌第340章 曹操的高明手段第350章 賈詡428.第428章 拼死而爲413.第413章 這還怎麼改革啊?第30章 進宮第329章 大卸八塊第205章 司馬之家507.第507章 處置第393章 一記重錘第554章 瑜亮第148章 皇家第362章 曹操的艱難選擇第133章 郭嘉第574章 了斷第278章 皇家沒一個簡單的510.第510章 諸事得宜第155章 常山趙子龍,一戰成名436.第436章 野心第234章 時間與空間第529章 遇刺第400章 慎言慎言!第264章 劉協第220章 你們,對朕也很失望吧?第373章 對於曹操的默契第170章 風雲變 袁術敗第157章 清剿叛亂 大軍十萬第112章 清君側424.第424章 之外第151章 大戰起第157章 清剿叛亂 大軍十萬第310章 帝王與文官的矛盾第237章 曹操要幹一票大的第119章 有底氣的皇帝陛下第144章 科舉第564章 鋒芒畢露第345章 董卓撤兵第187章 劉表的野望第317章 末世人心第249章 虎癡第25章 曹操第320章 十八路諸侯第334章 上將潘鳳第311章 打起來了第54章 十六治國方略第601章 朕,做到了第215章 王允的口舌利害第61章 曹賊第201章 陳宮的手段438.第438章 砍瓜切菜第61章 曹賊第306章 郭嘉的設計第255章 遊說第152章 公孫瓚敗,豫州失陷410.第410章 冰山一角413.第413章 這還怎麼改革啊?第383章 不足事408.第408章 老烏龜第353章 前狼後虎第94章 潛規則第374章 真相第378章 提前了第19章 治病第533章 陛下當真?第378章 提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