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第240章 信譽度

第二日,有關樑芳主動找謝遷談和之事,就在東宮講官中傳開了。

本來,他們還要商討着要一起聯名上奏,發生這件事後,他們不得不暫緩手頭上的事情,想先靜觀其變。

不是他們不夠勇敢,實在是如今朝堂昏暗,連翰林院的領軍人物,那兩位閣老萬安和劉吉,都是昏聵無能的牆頭草,見風使舵慣了,他們覺得朝中沒人能爲他們做主撐腰。

能不與當朝權貴正面起衝突,還是要適當地剋制和隱忍。

也就在這一天,朱祐樘竟第一次在課堂上沒有用功讀書,開始自顧自地謄錄起說本來。

雖然朱祐樘自己也覺得這樣做不合適,但一想到妻子的囑託,再想到老父親因爲他萬阿媽之死帶來的巨大悲慟,身體一天不如一天,他便不顧一切,想要早點兒讓老父親從苦海中解脫出來。

哪怕不管用,只是盡點人事,他也是很樂意的。

等到下午散學,劉健與人出宮時,同爲東宮講官的翰林侍讀程敏政緊趕幾步,待並排而行後才輕聲問道:“希賢兄,先前可有見到太子在作甚?”

程敏政在大明文壇學術修養極高,在翰林院中算是獨樹一幟的人物,但因其岳父乃英宗指定給成化帝的託孤重臣、憲宗初年首輔大學士李賢,而李賢過世後在朝中爲一些後來的閣臣排擠和貶低,以至於程敏政在翰林院中也受到一些冷遇。

劉健側頭瞥了他一眼,然後搖頭:“未曾留意。”

程敏政嘆道:“太子似乎在抄錄什麼,這樣可不好,本以爲太子成婚,對其課業並無多少影響,但如今看來……”

就差說,太子現在有點不務正業了。

這種變化很可能是因爲成婚導致的,畢竟以前這孩子除了讀書外不用幹別的,所以沉溺學習不可自拔,東宮講官包括程敏政在內對這個勤奮好學的學生都很喜歡。

但現在太子家裡有了小嬌妻,人家新婚燕爾,學習狀態能一樣嗎?

劉健囑咐道:“克勤,無論如何,太子在課業上都未有太多耽擱,你不必事事吹毛求疵,且上課時太子終歸是在書寫,雖不知具體寫的是什麼,但未做那旁門左道之事,對吧?聽我的,只要太子在那兒好好坐着,你就不要管,行不行?”

“可是,他寫的……唉!”

程敏政是個好奇寶寶。

當時見太子不認真聽講,埋首在那兒不知寫什麼東西,於是逮着個機會湊上前看了一小會兒,發現撰錄的並非是聖賢文章,更像是在抄寫說本,這纔來找劉健反應問題。

誰曾想,竟被劉健劈頭蓋臉教訓一通,當然心有不忿。

但他也未多說。

畢竟當天翰林院衆同僚所在意的根本就不是這件事,他們還要趁着散工後及早返回翰林院,商討營救楊守陳和鄭時的對策。

……

……

樑府。

當天韋興給樑芳帶來的仍舊不是什麼好消息。

“城外的工坊,已經派人查過了,周邊的人都不知場地是何人所租,據說是最近幾天纔有人把東西搬過去,至於那些材料,也能用,但製出來的香皂效果卻不太好,真就跟胰子差不多。

“還有鄧常恩,更是離譜,他口口聲聲說這件事他能包辦,結果現在問及,他卻說還要再給他一段時間,咱家讓他拿出個成品出來看看,竟……連半成品都沒有,實在讓人難以接受。”

樑芳最近聽了那麼多壞消息,到此時似乎已見怪不怪了。

他問道:“你把鄧常恩叫來沒?”

韋興好奇地問道:“他都沒造出東西來,還讓他來此作甚?丟人現眼嗎?”

“所以……你沒叫人?”

樑芳臉色有些難看,惡狠狠地瞪着韋興。

“叫了叫了,他隨後就來。”

韋興此時也有些無奈。

可能是樑芳遭遇的挫折太多,導致精神有些失常,這是做事顛三倒四、分不清因果了嗎?

樑芳長長地出了口氣,隨即不急不緩地道:“今日咱家已去見過邵妃娘娘。”

“邵妃?她……”

韋興心說,咱們眼前急需做的事,跟禁宮內的邵妃有多大關係嗎?

樑芳道:“聽邵妃的眼線回報,昨夜太子和太子妃拿到那兩本閒書後,一直到深夜都未入眠,竟有廢寢忘食讀書的念頭。”

“啊!?”

韋興有些驚愕地問道,“所以說東宮之地,還有咱埋伏的眼線?”

“哼,不然咱如何在宮裡立足?”

樑芳站起身來,揹着手來回踱了幾步,這才陰測測地道,“爲今之計,需要儘快找到人跟陛下奏稟,說太子平時不用功讀書,淨做那荒唐逸樂之事……最好早點兒把事情報上去。”

韋興問道:“誰去上報?不會是咱自個兒吧?”

樑芳怒道:“咱說的話,經歷之前的事,陛下還會輕易採信嗎?在貢品上栽跟頭,錯就錯在由咱家親自前去陛下面前捅破,沒給自己留退路!這次咱不就長教訓了麼,讓鄧常恩找人去!”

“哦,對對對,那位鄧仙師,還有趙道長,在六科言官中有些人脈。嘿,怪不得您讓我將他叫來,原來是爲了這件事啊。”

韋興好似個事後大聰明一樣,差點兒就要猛拍大腿叫好了,嘴上卻道:“但是……”

樑芳聽了頓時上火,怒道:“你又要鬧什麼幺蛾子?”

韋興委屈地道:“你別激動,我就是發表一點淺見罷了……我是想說,就算找到了敢於上疏建言的言官,但言官怎麼知道太子平日所作所爲?還是說,直接讓邵妃娘娘留在東宮的眼線出來作證?否則,這揭發的根由,完全講不通啊……”

樑芳一臉陰損笑容,道:“就說東宮講官發現太子新近不用功治學,卻專注於聖賢書之外的地方,以此來上奏太子課業不專。難道陛下還會派人去一一查證嗎?”

韋興問道:“那要是真去查證呢?”

樑芳怒極反問:“閒書不就是證明?你說還需要什麼證據?”

當韋興發現樑芳態度不善時,知道自己現在是說多錯多,轉而賠着笑臉道:“您先息怒。咱這就去門口給您等着鄧仙師,等他來了後再商討個大的……”

……

……

鄧常恩本不願來樑府。

事情沒辦成,來了也是自討沒趣,奈何這邊三催四請,他也知到了不能迴避的時候,只能耐着性子前來,卻被晾在門口,好了好半響韋興才又出來請他進去。

“韋公公,您是說,這次來的主要目的不是責問琉璃事,而是要找人蔘劾太子?”

鄧常恩本來還打算用自己的雄辯滔滔,跟樑芳好好掰扯一下,說明沒造出望遠鏡並不是自己的過錯,而是技術攻關難度太大,而時間又太趕,給他一個相對寬鬆點的環境最後肯定不負所托,但半道上聽了韋興的話,腳步頓時變得踟躇起來。

幫樑芳若是幫得不好,最多是被樑芳記恨,問題不大。

但要是開罪了太子,怕是將來小命難保。

韋興拽了鄧常恩一把,板着臉喝斥:“又不是讓你自己上疏參劾,再則說了,上奏言事,你自信自己說的話會比我們這羣人更有公信力?別磨蹭……走了走了!”

最後鄧常恩近乎是被強拉着到了樑芳面前。

樑芳當着鄧常恩的面,先把他的計劃重複了一遍,大概意思就是讓鄧常恩找到科道相熟的言官,去參奏這件事。

鄧常恩關注點卻在另外一件事上面,當下好奇地問道:“那……樑公公,有關望遠鏡之事……”

他的意思是,你現在忙着參劾太子,難道完成皇帝交託製造望遠鏡的差事已經搞定了?

“咱家通過方方面面的渠道,終於找到一具望遠鏡,明後兩天就會入宮去進獻陛下。”樑芳道。

鄧常恩大爲震驚,失聲道:“爲何貧道用盡心思,一個都造不出來,而您這裡卻有現成的東西?”

韋興在旁埋怨:“你的渠道能跟樑公公相比?鄧仙師,咱說點正經的好不好……樑公公雖然不怪你到現在依然一事無成,但你也要……掙點表現給樑公公看吧?不然你的價值何在?”

“這……”

鄧常恩顯得很不樂意。

樑芳續道:“咱家進獻望遠鏡和香皂時,也會將爾煉製的丹藥一併呈上去……這下你總該可以了吧?”

“呵呵。”

鄧常恩面露苦澀笑容。

心想,當初我找你獻丹,是爲了彰顯我自己的功勞。

而現在你望遠鏡的事辦不成,貿然獻丹的話卻變成了拿我敬獻的丹藥來爲你自己的過錯進行找補。

效果能一樣嗎?

感情全是我在幫你,你根本就什麼都不用付出,是吧?

“鄧仙師,樑公公問你話呢……就說你最近面聖過嗎?”韋興也是人精,見鄧常恩如此神色,不由做了善意的提醒。

鄧常恩愣了一下,隨即目光變得清澈,似乎這個時候他才認清現狀,恭敬地道:“未曾。”

“那不就是了?”

韋興趁熱打鐵道,“不說別的,咱樑公公要面聖,那可太容易了。以後你們有什麼要進獻的,或是有什麼單獨跟陛下奏稟的,直接前來通知一聲就可……這可是他人苦尋不得的渠道。”

“明白,明白。”

鄧常恩終於妥協了,問道,“那幾時將太子不專注學業的事報上去?”

“過兩天吧……別跟咱家上貢望遠鏡之事連在一起就行,況且事情也要發酵幾天,若是閒書剛進宮,就有人以此上告,反倒顯得太過刻意,陛下也會懷疑是否有人在背後搞鬼,過猶不及。”

樑芳似乎已有全盤打算。

鄧常恩卻在想,你針對太子,還挺有心機的,但爲啥之前就沒成功過呢?

會不會太子就是你樑某人的剋星?

“遲則生變。”

鄧常恩提醒。

樑芳道:“鄧仙師素有遠見,令咱家佩服,但事情還是要一步步來,一口氣可吃不成胖子。明日咱家就入宮面聖,等着吧。”

……

……

翌日中午。

樑芳趁着皇帝吃午飯前,帶着他的“貢品”前去幹清宮見駕。

韋興亦步亦趨地跟在他身旁,全身顫抖,呼吸粗重,額頭更是冷汗直冒,走了小半晌,他趨前小心翼翼地問道:“能行嗎?”

樑芳瞥了他一眼,問道:“怎的,不敢與咱家一起面聖?”

“我……”

韋興那是真的緊張。

他在想,你這會兒可能要擔責了,卻非拉我一起前去面聖,莫非是想讓我跟你一起背黑鍋嗎?

樑芳一臉自信道:“相信這次咱們可以順利過關。聽說李孜省在這之前,就已奉詔入宮,估計如今還在幹清宮內。”

“您是說,李大人會幫咱說兩句好話?”

韋興聽到這裡,總算是心裡有了點底。

“嗯。”樑芳微笑着點了點頭。

不管怎麼說,李孜省是他推薦給皇帝的,按照這個時代的人的說法,他對李孜省有大恩,無論他犯了什麼過錯,李孜省都必須幫他說話,否則就是不仁不義,就算是皇帝也會輕視,沒人敢冒這個險。

有鑑於此,樑芳腳下生風,韋興不得不加快步伐才能跟上。

韋興問道:“那……樑公公,除了望遠鏡和香皂、仙丹外,咱還有什麼寶貝獻上?”

樑芳道:“也不瞞你,咱家這裡還有一冊《房中術》,乃不世出的高人所編撰。”

“啊?”

韋興一聽,頓時覺得很尷尬。

一個太監獻房中術的冊子,難道您老人家不覺得有什麼不妥嗎?

“有繪圖的。”

樑芳小聲解釋,“你以爲跟萬安平時進獻的那些一樣,僅僅是隨便勾勒幾筆,不倫不類的東西?”

韋興驚訝地問道:“萬閣老很喜歡進獻這些嗎?”

樑芳喝道:“別瞎打聽,不該問的就不要問!”

“是,是。”

韋興擦了把額頭滲出的豆大汗珠,隨口道,“有您老在,是不用太過擔心。希望今日能順順利利。”

178.第178章 改弦更張第417章 國喪(求月票)155.第155章 目光如炬第420章 小家雀第502章 不着調也是資本(拜年啦)第455章 兜圈子231.第231章 犧牲小我,完成大我第441章 三天變一天(求月票)398.第398章 一錘定音115.第115章 各有關係(第五更求支持)341.第341章 兩不相幫第11章 應選太子妃第196章 他還是個孩子(求票)222.第222章 千年老狐妖333.第333章 大運快到頭241.第241章 將張來瞻封神351.第351章 上眼藥144.第144章 一代英雌第471章 杞人憂天未雨綢繆第495章 十萬火急第38章 京城居大不易第184章 投石問路(求月票)157.第157章 同爲外戚(求月票)第55章 今時不同往日140.第140章 虞美人256.第256章 都是姓李的陰謀332.第332章 看錯人第503章 道家人的底子361.第361章 兄友弟恭77.第77章 神棍的苦惱第463章 貪官之路第442章 一切從簡(求月票!)311.第311章 我是急脾氣(求月票)第192章 大善人(求月票)360.第360章 錦衣衛千戶137.第137章 老實人(第二更求月票)第410章 人無信不立69.第69章 羈絆97.第97章 緣盡於此?238.第238章 與人爲善98.第98章 強勢(求票)326.第326章 會辦事,能辦事(求月票)232.第232章 高風亮節第447章 有權的人在哪兒都一樣380.第380章 姓張的有大病123.第123章 擔憂(四更求訂閱)第200章 抽絲剝繭(第二更)231.第231章 犧牲小我,完成大我第33章 遷徙112.第112章 大病(求訂閱)第501章 大恩不言謝第473章 傷得高深莫測72.第72章 不聽不理不問157.第157章 同爲外戚(求月票)第488章 結黨361.第361章 兄友弟恭287.第287章 夫妻同心第459章 開善堂的?(求月票)第411章 無憂的上位者第420章 小家雀157.第157章 同爲外戚(求月票)370.第370章 只相信自己第64章 挑撥離間第57章 嘴開過光第189章 進可攻退可守(求票)181.第181章 開天闢地頭一遭(求票)第457章 果然是他第442章 一切從簡(求月票!)292.第292章 聖意難違第434章 最有威懾力的中官第207章 小諸葛出馬第416章 你好我好大家好第459章 開善堂的?(求月票)176.第176章 遠見卓識220.第220章 朝六宮第9章 投機主義者第492章 瞠目結舌159.第159章 大旱望雲霓第40章 禮下於人第207章 小諸葛出馬第490章 相逢恨晚72.第72章 不聽不理不問131.第131章 器重與利用第486章 爭議247.第247章 寫的跟不上看的119.第119章 宮選(第四更求訂閱)397.第397章 亂成一鍋粥第501章 大恩不言謝第45章 巧舌如簧第413章 父女的相處方式(求月票)297.第297章 畫餅第474章 狐狸窩第453章 唯親是用(求月票)94.第94章 只欠一關322.第322章 兩宮之爭(求月票)79.第79章 人窮志短132.第132章 逆耳忠言(第三更求月票)第16章 神醫和神棍只一步之遙第31章 這就飄了?247.第247章 寫的跟不上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