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8.第248章 撞槍口上

幹清宮。

朱見深一上午什麼都沒幹,就在那兒看書。

最初他看得很入神,但隨之而來就是精神不濟,有時也需要起身稍微調整一下,不過還沒等走幾步就又坐回去繼續看,就這樣一直從早晨看到中午,到吃午飯前,手頭的書稿又要看完了。

“唉!寫盡了官場百態啊。”

朱見深感慨地說了一句,瞅見旁邊覃昌還侍立在那兒,似乎想與人分享一下自己的觀後感。

“朕從來都不知,這當官竟有如此多門道,甚至朕都忍不住想知道,這書上所寫的人物,究竟是以現實中何人爲參照?寫的是前朝事,還是本朝事……看起來科舉等,一切都是本朝發生的,卻又隱約透露出並非本朝……”

覃昌笑道:“陛下,那不過是話本中編撰出來的內容,不必當真。或許寫這種書的本就是讀書人中鬱郁不得志的存在,所以纔會寄於筆刀來抨擊官場。”

“是嗎?”

朱見深似乎不太接受覃昌這種說法。

覃昌話音剛落,隨即雙手往前一遞,一個裝訂整齊的線裝書便放到了朱見深面前。

朱見深略帶驚喜地問道:“你從民間蒐集來的?”

“不是。”

覃昌面帶欣慰笑容,道,“乃是太子特意差遣人送來的……這不東宮已無多少存稿,太子便差遣覃吉出宮去找尋。覃吉終不負太子所託,自宮外帶了這冊書回來……

“這次太子拜託那寫書人儘量把字跡書寫得工整些,還用上了一些斷句的符號,如此便不用太子再行整理了,可以直接交給陛下觀覽。”

“這……”

朱見深聽到這兒,反倒有些不好意思,撓了撓頭,笑着嘉許:“如此興師動衆,太子真是有心啊。”

說着,朱見深拿起書冊,翻看了幾頁,發現並不是從頭撰寫的,皺着眉頭道:“好像銜接不上啊,中間有缺頁嗎?”

覃昌又拿出幾頁散稿,道:“這是太子等人頭晌謄錄下來的內容。”

朱見深點點頭,面露不忍之色,問道:“太子這兩天都沒歇息好吧?”

“是啊。”

覃昌予以肯定的回答後便講述他了解到的情況,“聽說連同太子妃和覃吉等人,都是日夜忙碌,不敢閤眼,就怕耽誤了陛下御覽。”

“嗯。”

朱見深欣慰地道,“這孩子,別的不怎麼樣,但孝義方面絕對是天下難尋……最難能可貴的是,他不會僞裝,也不會爲自己找藉口,該是怎樣就怎樣,不像有些人表裡不一。”

覃昌心想,您這是體會到了太子的好,所以才覺得他爲人不錯?

要是換作以前,無論太子做什麼,在您這裡都是得不到認可的。

“有沒有問他,這書稿是何人所寫?會不會有人……邀天之功,本是某人嘔心瀝血之作,卻被其說成是他在民間找來的?”

朱祐樘問了一句。

覃昌微微苦笑。

咱這位陛下似乎很熟悉樑芳等人的套路,在望遠鏡等事情上不就是如此嗎?

“怎麼,不敢說嗎?”

朱見深見覃昌不答,很不滿意,“先前樑芳敬獻的那批香皂,朕讓人分給內宮嬪妃,反應上來的就是不如太子所獻的那批。就這樣還說是他的功勞……真是……唉!”

覃昌笑道:“應該不會出現類似的情況。雖然太子未讓覃吉明言,但以奴婢所知,書稿乃太子妃之父所寫。”

“是嗎?”

朱見深一聽,不由好奇地問道,“朕依稀記得,太子妃之父之前是個監生?”

“是,年已過不惑,遲遲未能考中舉人,或因此才寫了這話本。”覃昌笑道。

朱見深開懷一笑,道:“難怪朕問你這話本內容,你說是鬱郁不得志的書生所寫……想那張監生,嫁女兒之前科舉上頻頻碰壁,四十多歲了才靠一身醫術得官府賞識入國子監讀書,他所寫的官場,可信度也就沒那麼高了。”

覃昌欲言又止:“不過……”

“不過什麼?”

朱見深好奇地問道。

“以奴婢所知,張氏一門曾出過遼東巡撫,在興濟之地官宦世家中頗有名望,連之前兵部尚書陳鉞與他們家糾葛都很深。”

覃昌補充道。

“哦。官宦之家,書香門第……也對,這書中所寫的官場百態,或真能映照到其家。”朱見深好似隨波逐流般,竟又從另外一個方向進行分析。

覃昌也在琢磨,總歸陛下您怎麼說都有道理是吧?

朱見深笑着問道:“不知那張監生,如今是何官職?”

“回陛下,乃鴻臚寺卿,並未授以實缺。”覃昌道。

朱見深道:“回頭讓李孜省斟酌斟酌,看看放他個什麼官缺,讓他真正有機會在官場歷練歷練,如此寫出來的東西,不就更有說服力了嗎?”

覃昌爲難道:“陛下,對他來講……這官,不好授啊。”

“嗯!?”

朱見深先是一愣,隨即想了想,點頭道,“也是啊,他已有了正四品的官秩,若授個級別低的難以履職,授個高一些的又難服衆。高不成低不就……算了算了,這事朕不想多費腦筋,讓李卿去費神吧。告訴他朕的意思,他自會替朕辦好。”

說完,朱見深已有些不耐煩,故意看了看殿外,又看看覃昌,彷彿是在示意對方的存在已打擾到他看書,要是識趣點就該自行退下。

覃昌卻恍若未見,躬身道:“陛下,該用午膳了……是否用過膳後再看呢?”

“這……也行。”

朱見深本要拒絕說他想繼續看書,但肚子卻不合時宜地發出咕咕的叫聲,不由莞爾,笑道,“行,正好利用吃飯的時間休息一下……說起來,精神頭比以往確實有明顯不足,連一上午手不釋卷都做不到。”

覃昌笑着扶朱見深起來,寬慰道:“陛下或許是長久不這麼坐着纔會如此……隨着躬體康復,陛下的精神只會越來越好。哦對了,陛下,覃吉過來時提到,太子那兒還有另外一本書,名曰《西遊記》,記錄的是神話傳說,不知是否要呈過來?”

朱見深笑道:“有就送來,朕看看無妨,若是不好看的話,給他退回去便是。還要告訴太子,不能因這些話本而耽誤課業。”

“奴婢也正要說此事……”

到這裡,覃昌似乎終於下定了決心,把原本準備埋藏心底的秘密倒出。

朱見深見覃昌一臉爲難,不由皺眉問道:“可是有事?”

覃昌趕緊從懷裡拿出一份奏疏,道:“陛下,也不知是誰走漏了消息,說是太子這兩日在文華殿未用心治學,私藏閒書熬更守夜看閒書不說,每日課上也都分心他顧。如今被人上疏,說是……請陛下規範太子行爲。”

“哦?”

朱見深拿過來一看,卻是張善吉上奏,說是懇請聖天子規勸太子,其實就跟參劾太子差不多。

朱見深看完後一臉惱火之色:“這些科道言官管天管地,還管到東宮去了?真是好大的膽子!”

覃昌道:“奴婢也覺得,他們分明是藉機生事。太子明明是日夜不休爲陛下您謄錄話本,用心純孝,實乃感天動地之舉。”

此時韋泰正好拿了份奏疏進來,聽到覃昌這話,瞬間瞪大了眼睛,顯然非常驚訝。

要論牆頭草,還是你覃公公技高一籌。

你以前何時這般拍過太子的馬屁?

朱見深怒道:“遣錦衣衛逮問,究竟是何人在背後煽風點火!他不是說東宮有人告訴他的嗎?朕就想問問,到底誰喜歡把太子的事拿到宮外去胡言亂語!”

“是。”

覃昌一聽就知道自己政治投機成功。

誰讓人家太子真的是一心幫皇帝抄書?

只能說你張善吉正好撞槍口上,活該你倒黴!

韋泰見皇帝正在氣頭上,已經本能打算退縮,擇日再報。

朱見深側過頭,瞪着韋泰喝問:“何事?”

覃昌趕緊給韋泰使眼色,意思是不好的事現在最好別提,莫要給自己找不痛快、

“說!”

朱見深又喝問一聲。

韋泰低頭看着已捏在手上的奏疏,心知哪怕撞槍口上,現在也沒法退縮了,當即稟報:“回陛下,禮部右侍郎倪嶽上奏,請以太子於文華殿視朝,以安朝中百官之心,輔弼聖主。”

朱見深聞言,一把抓過那份奏疏,只是草草地看了幾眼,就直接丟到地上。

覃昌則用嚴厲的眼神瞪着韋泰,意思是你這時候來說這個,爲何不提前與我商量?你是純心來鬧事的嗎?

朱見深本已打算去吃午飯,但又被眼前這份奏疏給氣着了,重新坐回椅子上,喉頭髮出嗡嗡低吟,似乎隨時都要殺人一般。

就在覃昌和韋泰以爲皇帝又要拿倪嶽撒氣時,朱見深卻問:“是否在朝中臣工看來,朕就是個無道昏君?”

這個問題太過犀利,覃昌和韋泰一聽趕緊“噗通”一聲跪倒在地,覃昌帶着哭腔道:“回陛下,您乃聖明之主,無可置疑啊!”

朱見深微微搖頭,苦笑道:“聖君應每日視朝,風雨無阻,冬夏無輟,朝中每件事的硃批都應由朕親筆來寫,四海內每件事都應做到了然於胸,吏治清明,百姓安居樂業……總之,朕勤政愛民,也受萬民愛戴。”

這下連覃昌都無言以對了。

聖明的帝王的確應該做到這些,但問題是,古往今來有幾個皇帝能做到?

秦皇漢武,唐宗宋祖,還有本朝太祖太宗?

能做到“大事不虛、小事不拘”的大概就算聖明瞭吧?

“你們說說看,前腳剛有人蔘劾太子荒怠課業,迅即便有人上奏要以太子文華殿視朝,這二者有何聯繫?”

朱見深又認真問道。

覃昌誠惶誠恐:“奴婢不知。”

“朕看你知曉,只是故意不說罷了。”

朱見深道,“若皇兒並非在給朕寫書稿,那朕必定會盛怒。再有人請以其文華殿視朝,朕必定會震怒,憤而將太子禁足,或再提易儲之事。”

覃昌和韋泰心裡都有些吃驚。

看來咱這個皇帝不好糊弄啊,連這麼隱蔽的狠辣手段都輕而易舉分析出來。

“也就是說,張善吉跟倪嶽,本身就是一夥的?”朱見深問道。

覃昌仍舊跪在地上,畢恭畢敬地道:“以奴婢所知,他們之間並無深交。”

“是啊。”

朱見深道,“科道言官嚴禁與朝官往來密切,除公務外不得有私下接觸。但爲何,他們的上奏,卻如此巧合,就像是時刻盯着朕的軟肋,故意觸朕的逆鱗?意欲何爲啊?”

又是個送命題。

覃昌和韋泰自然都不敢接話。

朱見深道:“最近,朕的確是因爲身體抱恙,未能視朝,對朝事的處置未免有些鬆懈了。但朕不是讓內閣、司禮監,再到李卿那邊,幫朕着緊辦理嗎?六部少了朕的約束,就不會辦事了?”

覃昌道:“陛下染恙,臣僚都很理解,如今朝中事井井有條,未出任何偏差,大明各地也都風調雨順,眼看又是一個豐收年。”

“嗯。”

朱見深聽到這種拍馬屁的話,頗爲滿意。

韋泰盡力找補,道:“陛下,一些小人之言,您大可不必放在心上。”

朱見深冷冷一笑,問道:“一個禮部侍郎,正三品大員,能算是小人?那倪嶽如今還兼着日講官嗎?”

“未有。”

韋泰搖頭道,“前年就卸任了東宮講官,許久未曾入過宮,更未到過東宮或是文華殿,也不知他爲何會上奏。”

朱見深嗤笑道:“這麼說來,朕應該嘉獎他這種無私爲朝廷的赤膽忠心囉?”

覃昌和韋泰都不敢接話。

皇帝這會兒說的是正話還是反話,他們無法做出準確判斷,萬一說錯了或許會引來一陣狂風暴雨,還不如靜待下文。

“着令。”

朱見深吩咐道,“每旬逢三六九,以太子於文華殿內視事,朝中事皆可對其言明,不得有所隱瞞。另……讓倪嶽兼日講官,他不是喜歡請太子問事嗎?讓他親自去講,旁聽,朕倒要看看他能講出什麼門道!”

“是。”

覃昌聽到這兒,心裡在想。

這算是偷雞不成蝕把米嗎?

有些人存心不良,卻間接幫了太子,找誰說理去?

第6章 懸壺濟世第437章 沒有野心的張學士第471章 杞人憂天未雨綢繆第33章 遷徙331.第331章 沾沾自喜第187章 神棍之間的交流(求票)125.第125章 鬧劇235.第235章 鬧着耍第404章 關鍵時當忠臣第465章 保他平安落地第1章 歡迎收藏第463章 貪官之路第489章 高山流水遇知音115.第115章 各有關係(第五更求支持)266.第266章 丟人丟到姥姥家(求支持)157.第157章 同爲外戚(求月票)150.第150章 鴻臚寺卿(求月票)第7章 中成藥358.第358章 死馬當活馬醫372.第372章 誰纔是真心的?第449章 國舅得當大官391.第391章 辦事無須直接380.第380章 姓張的有大病401.第401章 窺探人心的高手129.第129章 先喜爲敬(求訂閱)222.第222章 千年老狐妖第211章 妖風又折回來了(求訂閱)第203章 父慈子孝(求月票)第440章 無須當事人(求月票)第508章 我說了算(求月票)第421章 總有更不靠譜的70.第70章 郎情妾意?295.第295章 好聚好散(求月票)178.第178章 改弦更張242.第242章 奇葩不止一個249.第249章 都是送命題第59章 鴻雁傳書第432章 內訌87.第87章 懊惱與慶幸359.第359章 是誰在配藥?383.第383章 昏招迭出(求月票)第64章 挑撥離間324.第324章 煩惱(求保底月票)第407章 懸而未決162.第162章 天機可測不可逆(求票)183.第183章 一切盡在不言中(求票)353.第353章 神醫張巒281.第281章 我辦事你放心第13章 濟世爲懷第18章 活菩薩第492章 瞠目結舌162.第162章 天機可測不可逆(求票)93.第93章 萬事俱備265.第265章 趁勢而爲(求票)第210章 什麼事都敢往身上攬324.第324章 煩惱(求保底月票)156.第156章 機靈鬼(求月票)99.第99章 默契(求票)第423章 不垂簾,勝似垂簾第199章 以身入局(求保底月票)103.第103章 競爭對手(第四更求訂閱)第402章 善良的陰謀家315.第315章 這條船不是賊船第481章 交託第24章 親力親爲第32章 真相大白364.第364章 帝王心術275.第275章 人生得意須盡歡第57章 嘴開過光219.第219章 東宮女主人155.第155章 目光如炬183.第183章 一切盡在不言中(求票)第24章 親力親爲275.第275章 人生得意須盡歡81.第81章 懷疑第6章 懸壺濟世389.第389章 裝逼的岳父(求月票)第423章 不垂簾,勝似垂簾第495章 十萬火急364.第364章 帝王心術315.第315章 這條船不是賊船383.第383章 昏招迭出(求月票)246.第246章 合作之基第39章 見賢思齊376.第376章 善良姑姑 孝順侄子第445章 都想上位(求月票)第14章 慕名而來249.第249章 都是送命題75.第75章 能避則避第210章 什麼事都敢往身上攬第17章 大智慧311.第311章 我是急脾氣(求月票)313.第313章 三足鼎立變兩強相爭286.第286章 存在感287.第287章 夫妻同心第432章 內訌第486章 爭議113.第113章 算計(求訂閱)第459章 開善堂的?(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