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誰的背景?

bookmark

第26章 誰的背景?

縣衙宴請張巒的消息,很快便傳得街知巷聞。

知縣宋清爲了彰顯這次種藥是他“慧眼識人”,自然不遺餘力地大肆宣揚,消息很快就傳入城裡張家大宅。

張殷從管家口中得知此消息後,震驚得直接從椅子上站起來:“宋知縣沒有識人之明也就罷了,怎麼巡按到了本地後,也未將張來瞻真面目揭穿?竟如此重視?”

管家道:“老爺,現在城裡都在傳,只要種了藥就不會再患病,百姓蜂擁而去。要不咱也種一個……”

張殷怒氣衝衝,大聲喝斥:“瞎胡鬧!張家有什麼家傳的醫術,旁人不知,難道我還不知曉?”

說話間,張寧氏走了進來,急匆匆道:“老爺,我孃家那邊也爆發了痘瘡時疫,咱們這兒的種藥之法,據說已傳了過去,河間府及周邊地區皆爲之震動,有的人甚至不遠幾百裡前來種藥……就算咱先前有些怨氣,到底是一家人,怎可輕易便推翻民間的說法?或可一試!”

“這叫什麼事?”

張殷氣得來回踱步,沒有再理會妻子。

二兒子張越行色匆匆進來:“父親,看來堂叔確實得到過高人指點,其種藥防痘之法有其獨到之處,不然斷不會從一介落魄秀才成爲如今這般令世人矚目之儒林大賢。”

張殷惱火道:“張家人際往來,親朋好友成色如何,不用你們來提點。這家是一刻也待不下去了,老子要去一趟縣衙!”

管家急忙道:“可是……老爺,縣衙只邀請了城外村裡那位爺,咱們以什麼理由登門?”

“以我張氏一門在興濟世家大族中的地位,進個縣衙有何難?我不過是要當面質問一下張來瞻,他到底要作甚!爲何給他安排好的錦繡前程不顧,非要做那欺世盜名之舉!”

“是是,小的這就去安排車駕。”

“不用,沒幾步路,我走着去就可。”

……

……

徽州商館。

此時秦掌櫃也得知張巒受邀赴官府宴之事。

“陳御史走了嗎?”

秦掌櫃不解地問道。

徐恭恭敬回稟:“這幾日陳御史正在全力調查糧倉案,料想還沒離開。從官府打聽到的消息,陳御史非但沒有治張姓生員的罪,甚至還親自前去種藥,以身試法,似對張生員行徑深信不疑。”

秦掌櫃連連搖頭:“不可能,絕不可能!汪家累世名醫,杏林國手之名傳遍江南,汪先生料定之事斷無可能出錯。”

徐恭問道:“那……或許就是姓張的舌燦蓮花,連巡按也給矇蔽了?要不……咱去點醒一下?”

秦掌櫃問道:“如今城內防治痘瘡形勢如何?”

“當家的,有些話……不知當講不當講。”徐恭爲難起來。

秦掌櫃道:“但說無妨。”

徐恭無奈道:“咱在碼頭僱請了不少長工,說來也奇怪,但凡種過藥的長工,的確未再有人發痘瘡。倒是那些未曾種過藥的……最近還零星有人發病……而今無論我們如何嚴令……手下人都跑去種藥了……攔都攔不住……”

秦掌櫃愣住了,良久才揮揮手:“那我們再觀察一下……難道說,汪先生錯了?”

……

……

與此同時,縣衙正在張羅宴席。

原本知縣宋清的打算,是把張巒和陳烓一併請來,彰顯一下自己的功勞,結果陳烓爲避嫌不肯出席,使得這次慶功宴減色不少。

宴席開始前,宋清聽到個令人膽戰心驚的消息。

“巡漕御史昨夜已帶人打開自青縣到滄州一線的漕糧水倉,沿途巡查了六七處,發現倉內貯藏糧食嚴重不足,且存糧大多潮蛀嚴重,無法運往西北前線,本地一名監糧官連夜出逃,至今人還未抓獲。”

李未邵滿頭大汗,表現得很緊張。

宋清皺眉不已,問道:“開糧倉?連夜進行的?爲何事前一點消息都未得悉?”

李未邵嘆道:“大概朝廷也怕下面弄虛作假,所以搞突襲,但就算是這樣,還是有人提前得到風聲,聽說那位出逃的監糧官本想放火,未遂後才倉皇出逃,巡漕御史已派錦衣衛前去緝捕。”

宋清擺擺手:“此事與本官無關,我又不是管糧的……”

“可是……大人,先前本地存糧和放賑等事務,您都出面做過,且按朝廷規矩,地方官府也有監督糧儲之責,況且……”

“況且什麼?”

宋清厲目瞪向李未邵,好似在說,你丫能不能說兩句好聽的?

李未邵無奈道:“之前興濟水倉出糧,您親自前去打過招呼,徽商還送了你二百多兩銀子的好處費。您忘了?”

宋清恨聲道:“就算有這事又如何?莫非誰還敢把事捅破不成?徽商嗎?”

李未邵道:“在下聽聞,此事發生前一個月,本地張老爺就曾對留滯興濟不去的徽商預過警,城裡大戶孫家本接下販糧這一本萬利的生意,到最後竟推拒,據說還賠了徽商一筆,當時人人都當成笑話聽。”

“哪個張老爺?”宋清皺眉。

“還能是誰?自然是懸壺濟世勇治痘瘡的張老爺,今日您要見的那位。”李未邵搖頭苦笑。

最近興濟之地還有哪個張老爺有張巒那般出風頭嗎?

宋清皺眉不已,好一會兒纔不解地問道:“他一介生員,豈會打聽到如此朝廷機密?別以訛傳訛吧。”

李未邵道:“他的確只是普通生員,可他背後站着的是興濟張氏……大人您可別忘了,他從兄曾做過遼東巡撫,河間府陳尚書也曾與張氏一門關係密切。”

“這樣啊……”

宋清有些懊惱,“我本以爲他不過是市井之徒,爲賺名利不擇手段,不想竟有如此雄厚背景。看來是我眼拙了。”

“大人,您可不眼拙,正是您給了他表現的機會,現在正好到了對方回報的時候……不過以在下估量,朝廷要清查糧儲之事非其區區秀才能提前獲悉,就算他治病救人是真的,但要論通天之能,還得數城中張家。”李未邵道。

宋清問道:“此話怎講?”

李未邵解釋:“張氏如今掌舵者,乃張家已過世的張老中丞的親弟弟,張生員畢竟只是從弟……既然張氏一門朝中背景深厚,大人完全可以跟張家搭上線,好生結交一番,這樣無論此案如何演變都不會牽扯到您這兒來。”

宋清道:“伱是說,讓張家人出面幫本官?”

“正是。”

宋清道,“張氏背景,在於其主政遼東以及主管都察院期間提拔的門生故吏,如今其門人多晉升到戶部和兵部衙門,他們既提前放出風聲來,多半是此案始作俑者,也就是主持審理案件之人,只要跟張氏打好關係,還不是……”

宋清恍然道:“只要他們能幫忙說句話,這件事就跟本官無關。”

李未邵重重點頭:“正是此意。”

宋清臉上露出欣然之色:“興濟真乃吾之風水寶地也……本以爲朝中無人能相助一臂之力,不料竟有個張氏……那隻邀請張秀才就不行了,還得把張家主事人給請過來。”

李未邵笑道:“大人或有不知,張家主事張殷已來縣衙求見。”

“是嗎?”

宋清滿意地道,“看來他也想與本官溝通……這是要掀幕露底啊,不過本官能入朝中大員法眼,足以說明本官這兩年政績還說得過去……你快去迎接,一併請到席間來,本官要好好招呼。”

339.第339章 不信藥石信鬼神128.第128章 下本363.第363章 另有所指(求月票)133.第133章 宮中災厄,得喜乃解?第562章 大人物(求月票)142.第142章 榮歸第449章 國舅得當大官第440章 無須當事人(求月票)第12章 夢想照進現實第43章 無中生有第481章 交託第607章 政治外行300.第300章 算計與擡舉335.第335章 當局者迷153.第153章 事到臨頭第438章 朝事歸朝事,家事歸家事第49章 出門全靠混346.第346章 白手套222.第222章 千年老狐妖338.第338章 悲面虎353.第353章 神醫張巒第556章 都需要名聲(求月票)346.第346章 白手套第214章 名聲(求訂閱和月票)第494章 覺悟是幹啥吃的?232.第232章 高風亮節第185章 打斷骨頭連着筋第10章 家裡沒男人178.第178章 改弦更張第184章 投石問路(求月票)365.第365章 依偎取暖第418章 爛泥一塊303.第303章 治標不治本第427章 請辭第449章 國舅得當大官289.第289章 絕不袖手旁觀第438章 朝事歸朝事,家事歸家事第488章 結黨第455章 兜圈子278.第278章 出身238.第238章 與人爲善158.第158章 事到臨頭第541章 裝上癮了(求月票)357.第357章 下猛藥(求月票)第433章 先聲奪人第480章 我纔是受害者168.第168章 未來皇后的信任(求票)第585章 厚顏無恥之人341.第341章 兩不相幫112.第112章 大病(求訂閱)313.第313章 三足鼎立變兩強相爭224.第224章 第三方插足第551章 多個對手226.第226章 只許勝不許敗第556章 都需要名聲(求月票)第602章 一舉多得256.第256章 都是姓李的陰謀第402章 善良的陰謀家第188章 瞧這一家子(求票)338.第338章 悲面虎第597章 錦瑟和諧第63章 筆友104.第104章 雞同鴨講(第五更求訂閱)284.第284章 辦事的和背黑鍋的第591章 欺行霸市第432章 內訌第5章 徽州來客250.第250章 一舉多得第554章 大公無私張國丈第501章 大恩不言謝150.第150章 鴻臚寺卿(求月票)第34章 趕赴京城249.第249章 都是送命題271.第271章 難題(求票)第208章 格局(求訂閱和月票)第203章 父慈子孝(求月票)143.第143章 沒過門的姐夫82.第82章 守得雲開見月明第208章 格局(求訂閱和月票)108.第108章 雞犬升天(求訂閱)350.第350章 在宮裡運作387.第387章 用新不用舊(求月票)119.第119章 宮選(第四更求訂閱)98.第98章 強勢(求票)106.第106章 肥水不流外人田(求月票)92.第92章 從快從權82.第82章 守得雲開見月明283.第283章 看戲第483章 范蠡救子162.第162章 天機可測不可逆(求票)87.第87章 懊惱與慶幸第590章 好人言第439章 讓功第15章 閨女喂豺狼第422章 皇宮是我家362.第362章 瑣事(求月票)163.第163章 該來的總會來(求票)第510章 天生大善人第192章 大善人(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