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9.第309章 就算不說也要給他升官

bookmark

翌日,正好是朱祐樘夫婦過來給周太后請安的日子。

周太后連禮佛的事都暫且放下,特地出來迎接小夫妻倆,讓太子小兩口那叫一個受寵若驚。

“留下來用午膳吧。”

周太后熱情非常。

等祖孫分別坐下來後,周太后問道:“孫兒,最近你們可有去給你們父皇請安?”

朱祐樘道:“去了,父皇身體似乎好了許多,還囑咐我好好修習課業。”

“那你可知道,你父皇得的是什麼病?”

周太后繼續問道。

朱祐樘神色間有些迷惑,但看過妻子後,他還是鼓足勇氣道:“好像是……肝脾之病。”

因爲肝脾膽病的很多症狀相似,都有黃疸等狀況出現,所以這年頭實在難以分辨到底是肝脾的毛病,還是膽上的毛病。

“是啊,眼白髮黃,身上也發黃。”

周太后笑着應了一聲,隨即眼珠子骨碌碌一轉,循循善誘道,“前兩天你父皇前來請安,說要時常對着鏡子看自己的眼白,就此判斷自己的病情是否有所好轉,唉!當母親的,有時候不得不體諒兒子……”

朱祐樘一臉迷惑。

心說,這是在說啥?

聽起來似乎沒什麼,但怎麼總覺得話中蘊含深意呢?

張玗心思慧黠,一聽就明白了。

張玗趕忙道:“皇祖母,孫媳婦家裡剛好又送了一面琉璃鏡入宮來,比先前那面還略大一點,看上去也更加清晰明亮。先前苦無機會給皇祖母送來,既然爲了方便父皇治病……孫媳婦這就讓人給您稍過來。”

“你看看……”

周太后樂不可支,一時間竟笑得合不攏嘴,但隨即她就發現自己失儀,趕緊伸手去捂住嘴,但眉眼間的歡喜怎麼都掩飾不住,咧着嘴道:“倒顯得當長輩的跟你們小輩伸手討要東西,還怪不好意思的。”

朱祐樘這會兒再笨也聽明白了,趕忙道:“皇祖母有需求,孫兒讓人捎過來便是。老伴,你回去一趟吧……”

沒過多久,覃吉便把張玗所用鏡子給取了過來。

周太后把小銀鏡拿在手上,細細把玩,臉上笑容可掬,對孫子和孫媳婦好一通誇讚,這讓朱祐樘高興之餘又帶着幾分愧疚,覺得自己再次嚴重損害了妻子的利益。

吃過午飯,夫妻二人往端敬殿方向走,朱祐樘讓隨從離自己遠點兒,然後便向張玗直接表達歉意:“玗兒,你是不是在怪我?唉,我不該把東西交給皇祖母的……”

張玗卻顯得無所謂,不無詫異地問道:“爲什麼要說這種話?皇祖母把她的鏡子給了父皇,我再送她一面,這沒什麼啊……回頭再派人去家裡取一面來就是了。”

“啊?你家裡有很多銀鏡嗎?”

朱祐樘表現得很驚訝。

那東西,他可是見所未見,聞所未聞。

連他那見多識廣的祖母和父親,都對那方銀鏡情有獨鍾,他自然覺得那是無比珍貴的好東西。

張玗道:“我也不知道有多少,但始終是延齡親手造出來的,就算費點兒時間,再造一面出來應該沒啥問題。太子,你不必爲我擔心,盡孝道本來就是我們應該做的事情,以後也放心去做吧,我全力支持你。”

朱祐樘聽完後非常感動,大庭廣衆之下就摟過妻子,動情地道:“玗兒,你真好。”

覃吉看到後,遠遠地便出聲提醒:“殿下,這裡不是溫存的地方,還是應當先回東宮再說。”

朱祐樘聞言臉色一紅,環顧四周一圈,發現除了東宮諸位再無他人,自我寬慰道:“沒……沒什麼,應該沒人看到吧?”

張玗臉上也帶着幾分羞赧,似乎對丈夫突然而來的勇氣很欣慰。

丈夫總算是幹了點有悖常理的事,不是那刻板的聽話乖寶寶,這在她看來這就是一種巨大的進步。

……

……

幹清宮。

朱見深拿到銀鏡後,隨時隨地都拿在手上把玩,幾乎到了愛不釋手的地步。

李孜省奉詔入宮,到了幹清宮內,就見到朱見深手持一面小圓鏡在窗口處端詳,此時已是農曆四月下旬,天氣已經有些熱了,窗戶是開着的,如此朱見深便可以對着陽光,打量鏡子裡自己那映照得清清楚楚的眼睛。

“李卿,來來來,坐下來瞅瞅。”

朱見深招呼道。

李孜省走了過去,問道:“陛下,您找微臣來,是有事嗎?”

朱見深笑道:“沒事就不能叫你了?你現在忙糊塗了吧?咱君臣間,不用那麼拘謹。你看朕與先前有何不同?”

“這……”

李孜省不知該如何回答。

旁邊的覃昌笑道:“陛下最近病情好轉很多,重新有了力氣,用膳量也有所增加,還能經常出去走走。”

李孜省驚喜地道:“那是好事啊!”

心裡卻在想,來瞻的藥竟會這麼管用?

不對啊!

來瞻說過,這藥只能緩解症狀卻不能讓病痊癒,要是我猜得沒錯,陛下這是心理作用作祟,怕是病情只是沒有加重而已。

“李卿,多虧了你的藥。”

朱見深招呼李孜省坐下來,嘆息道,“說起來,朕也覺得頗有些不可思議,太醫院用藥那麼久,一直都沒見到有什麼起色,誰知服用你的藥不過十天八天,就見到成效,且還立竿見影。”

李孜省眼睛立即就紅了,拱手作驚喜狀:“天佑陛下。天佑大明啊。”

朱見深看着李孜省動情的表現,心裡也有所觸動,嘴上卻問:“你的藥,從何而得?朕其實很想知曉……”

“這……”

李孜省面色爲難。

他在想,既已答應過來瞻,這次我打死都不會說。

覃昌有意給李孜省施壓,隨之順着皇帝的話,出聲幫襯:“李仙師猶豫作何?這分明是好事啊……陛下要獎賞李仙師還有那隱身幕後獻出藥方之人,爲何不如實向陛下稟報呢?”

“陛下。”

李孜省耐心地解釋,“並非臣有意遮瞞,但天下間的大夫,都不想開罪太醫院的人,臣答應過那提供藥方之人,保證不對外說。臣也知曉陛下關心此事,但臣覺得……一諾千金,若是事外泄出去,始終有些……不甚完美。”

覃昌用促狹的眼神打量李孜省。

心裡在想,不會真就是張巒給你的藥方,你怕被皇帝知道你倆私下勾結,故意隱匿不說吧?

哼,皇帝豈是那麼容易糊弄的?

誰料朱見深聽完後竟微微頷首:“李卿,你說得對,治病這種事,行之有效就可以了,未必需要把前因後果都問得太明白。

“不過確實很稀奇,一個從未給朕叩診過的人,卻能開出對朕的病情有益的藥方,想來這位也是當世名醫,那就由你替朕去打賞他,你看如何?”

“是。”

李孜省笑道,“其實臣已經饋贈過他了。”

朱見深笑道:“還是你用心……身在迷局當中,朕都沒有奢求過他人能爲這件事費心,卻只有你不避嫌疑,竟一直記得幫朕治病。”

“這都是臣應該做的。”

李孜省趕緊表現出誠惶誠恐的姿態。

覃昌心裡卻有些不舒服。

聽皇帝這番話,顯然對於他們內官在找人爲其治病之事上不作爲不甚滿意,甚至可以說心存芥蒂。

朱見深有意改變話題,道:“年初時,朝廷對地方官員集中進行審覈,罷免了不少不稱職的官員,很多缺漏都沒補上,最近該加緊了……有的地方上奏,父母官已空缺多月,嚴重影響地方民生。”

李孜省急忙道:“聽說爲此事吏部已在抓緊時間考選。”

“你去盯着點。”

朱見深不滿道,“朕不催,他們做事就是懈怠,這都多久了?居然還沒搞定!稍後朕讓人給你一道御旨,你拿着去吏部,這件事你全權負責辦理。

“還有……先前在朕面前出言不遜的施欽,朕已將他下詔獄一段時間,朕打算將他發配到西北軍前效命。不過,你是當事人,朕尊重你的意見,就把他交給你全權處置吧。”

“這……”

李孜省有點兒不明白皇帝的意思。

施欽是因爲我提供藥方不符合規矩而參劾我,你要罰他就罰唄,反正誰也說不了什麼,誰叫天大地大你最大呢?可爲什麼要把人交給我處置?這是給我找個臺階下,想促成我跟太醫院的人冰釋前嫌?

“這鏡子可真好,朕一看就能覺察出,這眼中的黃在不斷減退……李卿,你可有見過這種好東西?”

朱見深把玩着小圓鏡,笑吟吟道,“太后說,這寶物乃太子妃家中送到宮裡來的,朕從她老人家手裡討了來,至今想起,面子上依然有些掛不住……不知李卿你覺得如何?”

“好東西,一看就照得非常清楚。”

李孜省湊近看了幾眼,由衷地發出讚歎。

“嗯。”

朱見深道,“那張巒,最近在翰林院中可有建樹啊?”

李孜省謹慎地回道:“臣並未留意過他。”

朱見深微微點頭:“太后跟朕提到太子,說及要給太子多一些歷練的機會,但太子做事總需要人幫襯吧?現有的東宮講官中,有些人明顯不稱職,尸位素餐啊……李卿,你覺得以何人去協助太子爲好呢?”

“嗯?”

李孜省又有些疑惑。

你先問我張來瞻的近況,又突然提到要找人去幫太子歷練,你不會就是暗示讓我舉薦張來瞻吧?

這不巧了嗎?

其實我也是這麼想的!

“臣認爲,翰林院史官修撰張巒,在協助太子完成萬和寺重修之事上,可說是盡職盡責,不如讓其入值東宮,平常協助太子做事?”

李孜省試探地問道。

朱見深反問:“這樣做會不會不太好?以張巒的出身,不過就是個監生,直接入值東宮,會讓人覺得朕是任人唯親。”

李孜省道:“啓稟陛下,臣是這麼想的,那張巒有做事的能力,但跟太子的關係又太過特殊,不如讓其每月入宮一兩次。

“凡是太子需要做事,或是有疑惑得不到解釋時,就由他去幫忙開解,而平時並不由他進行課業傳授。”

“哦?”

朱見深好奇地問道,“這有什麼說法嗎?”

“就是儘量減少張巒進宮的次數,但還是讓他入值東宮。讓翰林院安排他每個月入宮一兩次便可。”

李孜省笑道。

“嗯。”

朱見深贊同道,“這樣也好。張巒畢竟沒太高的功名,學術上無法跟東宮那些講官相提並論……或許可以考慮又把他調回鴻臚寺卿,掛洗馬官職,兼翰林院史官修撰……領正四品俸祿,這樣應該沒問題吧?”

對於這對君臣間的荒唐對話,作爲內相、深諳各衙門規矩的覃昌實在聽不下去了,急忙出聲提醒:

“陛下,張巒此人進翰林院還沒幾日,資歷上有所不及,若直接晉升高位,只怕難以服衆。”

朱見深皺了皺眉,側過頭大聲喝斥:“區區一個太子洗馬的官職,算什麼高位?不過是讓他有資格入講東宮而已……難道你還有什麼意見不成?退下!”

“是,是。”

覃昌心中很不是滋味兒。

太子洗馬確實只是個翰林院官職的升遷過渡官職,隸屬於詹事府,既不屬於左春坊也不屬於右春坊,而是詹事府司經局的職位,但按照以往的規矩,只有正統進士出身的翰林纔有資格擔當。

可這次皇帝卻主動提出要給張巒升官。

連覃昌都難免在想,難道陛下猜出來是張巒進獻的藥方?

這是變相在嘉獎張巒麼?

第420章 小家雀第467章 爭論130.第130章 先見與遠見(求訂閱)101.第101章 撥弄人心(求訂閱)第531章 不與他計較318.第318章 生意興隆前景無限第514章 受益匪淺第423章 不垂簾,勝似垂簾第665章 旗幟不倒390.第390章 上行下效第28章 疑惑第438章 朝事歸朝事,家事歸家事第49章 出門全靠混第201章 未雨綢繆(求訂閱)276.第276章 孫子不急老太太急第575章 給他臉了262.第262章 早晚被取代(二更求支持)第404章 關鍵時當忠臣第211章 妖風又折回來了(求訂閱)141.第141章 塵埃落定第185章 打斷骨頭連着筋第505章 連口湯都喝不着第418章 爛泥一塊第704章 場面人第430章 不能帶壞風氣261.第261章 貴人相助(求保底月票)第203章 父慈子孝(求月票)262.第262章 早晚被取代(二更求支持)第598章 不怕事大第670章 追擊第546章 強大的靠山第483章 范蠡救子254.第254章 異想天開第482章 詐你的365.第365章 依偎取暖第603章 建言第482章 詐你的第602章 一舉多得第461章 管理小金庫第596章 站哪邊?第12章 夢想照進現實第661章 貪官最知奸詐第519章 離譜226.第226章 只許勝不許敗第557章 文壇盛事123.第123章 擔憂(四更求訂閱)第195章 難得糊塗(求月票)第625章 一舉兩得第736章 穩坐釣魚臺321.第321章 壽誕(求月票)140.第140章 虞美人第593章 回擊第745章 爭論307.第307章 士紳領袖第216章 投資與回報(求訂閱)71.第71章 隔空問診375.第375章 無病呻吟第712章 有備無患第9章 投機主義者第691章 軍機參謀(求月票)第762章 安排第741章 活久見第719章 追求99.第99章 默契(求票)第43章 無中生有第685章 勝似黨羽397.第397章 亂成一鍋粥第660章 火中取栗第761章 清靜是不可能清靜的392.第392章 恨父不成鋼第8章 實踐出真知226.第226章 只許勝不許敗247.第247章 寫的跟不上看的第710章 不得不低頭第12章 夢想照進現實第740章 付出就得有回報第424章 搬倉的老鼠第674章 再撤第56章 暗通款曲第530章 進過那院子的女人第468章 沒兒子不行第636章 自怨自艾第27章 前恭後倨280.第280章 格局變了401.第401章 窺探人心的高手第471章 杞人憂天未雨綢繆393.第393章 站一邊(求月票)第63章 筆友146.第146章 角力(求月票)345.第345章 沆瀣一氣第422章 皇宮是我家251.第251章 夾帶私貨358.第358章 死馬當活馬醫94.第94章 只欠一關第603章 建言237.第237章 士爲知己者死第423章 不垂簾,勝似垂簾第739章 給臉不要臉第36章 各取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