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8.第338章 悲面虎

bookmark

張府。

覃吉親自登門拜訪,日落而來,但見到張巒時卻已近二更天。

“覃公公,爲何要在這裡等我呢?”

張巒一副醉醺醺的模樣,當天他跟國子監同窗崔儒等人一起出去喝酒,席間被人捧得高高的,恣意縱情之下,回來也就晚了些。

當然崔儒不可能請他逛窯子,也不會邀他到自家留宿,不管多晚都要回家。

覃吉恭敬地問道:“您老先前不是給太子殿下去了一封信麼?太子左思右想,不明白其中之意,這不……便遣老朽登門來問問……”

“我上哪兒知道去?”

張巒幾乎是脫口而出。

旁邊的張延齡一聽急了,連忙道:“爹,您怎可能會不知道呢?就是之前您給太子寫的那封信上寫了一些事情,太子對此或有所不解……難道您忘了?”

“哦。有這回事嗎?”

張巒半醉半醒的時候,根本就不會裝糊塗。

覃吉不由在那兒苦笑。

感情那封信,就是你隨心所欲之作。

隨便寫點兒東西給太子,體現出你東宮講官的不凡,是吧?

這也太兒戲了吧!

“哎呀,延齡,爲父喝多了,這會兒腦子有些不太清楚,想來您記憶猶新,你就跟覃公公說說唄。”

張巒一見現場氣氛不對,便試圖借力打力。

伱小子搞出來的事,自己去搞定。

別打擾我睡覺。

覃吉又一臉苦逼地望向張延齡。

張延齡對老爹的賴皮非常無語,只好衝着覃吉笑着道:“家父先前說過,太子最近可能會面臨一場大麻煩,隱患在外而不在內……只要太子知曉那信上寫的是什麼,遲早會派上大用場。”

“吾兒,你要打啞謎嗎?你看把人家覃公公給急的。”

張巒苦口婆心勸解道。

張延齡聳聳肩,道:“太子自然會明白的,事情已近在眼前了。如果不能讓對手疲於應付,那焦頭爛額之人一定會是太子自己。覃公公請放寬心,無論遇到什麼事,家父一定會……力挺太子渡過難關。”

覃吉走的時候猶自有些迷糊。

但張延齡讓他跟朱祐樘說的話,他倒是全記下了。

待人走遠後,張巒拉兒子到一邊,小聲問道:“吾兒,你這算是打啞謎嗎?爲父怎麼也沒聽懂啊?”

張延齡道:“爹,我先前不都跟您說了嗎?眼下太子最應該防備之人,不在宮裡,而在朝堂。這也是在外而不在內的意思……首當其衝者就是首輔萬安和次輔劉吉,這二人將會是給太子挖坑使絆之人。”

“那……他們跟通州之事又有何關聯?”

張巒好奇地問道。

“奸臣當道時,朝中人沆瀣一氣,儲糧事最容易出問題。說白了,萬安和劉吉屁股下都不乾淨,而戶部一向在他們嚴密控制下,京中太倉和通州倉,太容易下手了,他們就像老鼠一樣,把糧倉裡的糧食運出來,變成白花花的銀子落入他們腰包。頭年裡興濟那場糧案,就有他們的影子。”

張延齡向老父親解釋了一下情況。

張巒無比震驚,問道:“你……你是說,這兩個是大貪官?”

張延齡笑着問道:“爹,您覺得朝中現在那麼多文臣武將,除了手頭沒權的,但凡有那麼點兒勢力,哪個不貪呢?您當官的目的,難道就是爲了當個清天大老爺,兩袖清風,一心造福百姓嗎?”

“瞧你說的,爲父有那麼不堪嗎?爲父志存高遠……”

張巒剛要吹牛逼,突然有點底氣不足,問道,“你是說,京師和通州糧倉,他們上下其手,貪了不少,是嗎?”

“不是!”

張延齡搖頭道:“太倉就在皇帝眼皮子底下,他們不敢妄動,但通州倉那邊情況就不一樣了,雖然我不清楚他們到底從通州倉中貪墨了多少,但大量虧空是一定的。未來幾年,朝廷的日子都不會太好過,因爲……”

大明改革鹽政,從糧開中變成銀開中,主要是西北軍糧嚴重不足,而究其根本,成化帝給兒子留下的窟窿實在太大了。

而成化時期本身政策方面沒啥大問題,又加上朝廷幾次對北方草原的戰爭幾乎保持全勝,本來邊防沒那麼大的壓力,而出現財政危機就在於這一時期朝廷內外的弊端太多,導致貪污腐敗盛行,到處都是窟窿需要填補。

想想看,讓一個道士堂而皇之主掌大明官員任免,朝堂上充斥着幾千名傳奉官……那能好就怪了。

張巒道:“爲父大概聽明白了,你的意思是說,只要讓萬安和劉吉疲於應付糧草事,就不會再顧得上推動易儲大計,到時候太子就能順利登基,是吧……可問題是,這案子怎麼揭發出來?總不會萬安他們自己檢舉自己吧?”

張延齡笑着問道:“爹,您知道一個臨終的家主,最在意的是什麼嗎?”

“小兒子,大孫子?”

張巒問道。

“錯了。”

張延齡搖頭道,“最惦記的就是自己那點兒家產,有的人會感慨自己錢沒花完就走了,有的人則在意要多留點兒給後輩子孫,但不管哪一條,沒有一個家主希望家裡的老鼠把倉庫給搬空吧?”

張巒張大嘴巴,恍然道:“哦,我明白了,陛下聽到傳聞,會主動派人去調查,是嗎?”

“嗯。”

張延齡笑着點頭,“陛下現在已不再動易儲的心思,所有家產都要留給太子。陛下爲什麼讓您賣貢品,也是爲了讓他這一朝的內府賬面上好看一些。

“所以說,陛下要交待家產繼承問題時,一定會跟太子介紹一下家底情況,到那時只要太子跟陛下提幾句有關通州倉之事,以陛下的精明,不可能猜不出是怎麼回事,一定會派人徹查。

“只要陛下派人去調查,哪怕沒啥結果,萬安和劉吉也會把注意力放在通州倉上,不用太久,可能也就一兩個月時間,他們自個兒還沒回過神來,這邊……大局已定。”

張巒嘿嘿笑道:“也就是說,不需要有結果,只需要分他們的神就行了?”

“嗯。”

張延齡點頭道,“大致就是這意思……其實啊,咱做這一切,不一定真的是爲太子做什麼……”

“你不做什麼,那你現在又在幹嘛?”

張巒皺眉,“你別說咱做的都是無用功。”

張延齡笑道:“這就是咱跟太子親近的好處了,咱無論做什麼,都是在太子眼皮底下做事,就算做得再少,那功勞來得也是嘩嘩的。

“不需要真的有成效,只要讓太子覺得,咱是做實事的,且幫他順利登基,那回頭太子自然而然就會倚重父親您。”

張巒眉開眼笑,誇獎道:“行啊,兒子,爹知道你做這一切,都是爲了爹好,爹將來不會忘了你,在你姐夫面前多誇讚你,爭取讓你早點兒入朝爲官,幫你姐夫做事。

說到這裡,張巒拍了拍腦袋,“爲父喝多了,這腦子有點兒不太靈光,容爲父去睡一會兒可好?”

“您早點休息。”

張延齡道。

“你不睡嗎?”

張巒問道,“少年之身,正在長身體,可一定要吃好睡好啊。”

張延齡咧嘴笑道:“您有時間的話,多關心一下您大兒子,我這邊不用您來操心,我餓了知道吃,困了知道睡,一切安好。”

張巒罵道:“小小年紀不學好,滿肚子花花腸子……想太多小心長不高,吃下的東西全跑去滿足你腦子所需了。”

“勞父親費心了。”

張延齡一副滿不在乎的模樣,轉眼聲音已從廂房門口傳來。

……

……

翌日,內閣值房。

劉吉把昨日太子跟他所提問題,當面跟萬安講了。

“太子提到了通州倉……”

劉吉一臉困惑地問道,“您且說說看,太子是否知道了什麼,準備到陛下那邊去檢舉揭發,卻有意先跟咱提點兩句,讓咱有個思想準備?”

萬安沉吟了一下,道:“他要是真想對咱出手,還需要跟你提醒嗎?我覺得,你這是多慮了。”

劉吉有些氣急敗壞:“萬老,您或許不知,通州倉現在虧空很嚴重,每年戶部爲了做賬,都需要耗費大量精力,這事陛下以前也有所察覺,但因爲有萬娘娘和樑公公幫忙兜着,陛下一直沒查到實處,但要是這會兒被太子給揭發出來,陛下非要派人調查的話,那肯定會出大亂子的。”

萬安皺眉不已,問道:“嚴重?能有多嚴重?”

劉吉臉色有些迴避,但還是硬着頭皮道:“比您想象的嚴重多了。”

“我……”

萬安本想問,你知道我在想什麼?

就敢說比我想的更加嚴重?

不過隨即他就明白劉吉話裡的意思。

總歸是嚴重到一調查肯定會露底,且沒一人能獨善其身的地步,纔會這麼說。具體虧空多少兩銀子,多少石糧食,那已經不重要了。

重點是目前正缺錢的皇帝斷不會容忍這種從他兜裡掏錢的行爲存在。

“去年爲了補足運河兩岸水倉的糧食,從通州倉調撥了不少糧食出去,本打算等今年秋糧收上來後,從賬面上補一部分回來,可現在……距離秋糧入庫還遠着呢。”

劉吉一臉愁容道。

萬安有些詫異,問道:“夏糧不都收上來了嗎?怎還有大量虧空?”

“那纔多少?”

劉吉有些着急了,道,“大明漕糧主要是南糧,以稻米爲主,這北方糧食再怎麼補,也填補不了那麼大的窟窿。”

萬安撫着頜下鬍鬚思忖一下,問道:“你說說樑芳在這件事上,到底幹了些什麼?”

“咦?萬老不會想把黑鍋扣到樑芳頭上吧?”

劉吉一聽,就知道萬安的盤算是什麼,連忙搖頭,“這事兒恐怕行不通。樑芳他貪得再多,畢竟戶部不在其手上,可以說他在這件事上責任很小,或許最大的過錯,就是幫咱掩飾。”

“這他孃的……”

萬安已經忍不住開罵了。

劉吉道:“反正我是瞧出來了,太子鬼精鬼精的,以前還以爲他就是個軟柿子,隨時可以拿捏,現在他終歸露出獠牙來了。我到現在都不知道,他爲何要跟我說那些,想想就一陣心驚肉跳。”

萬安試探地分析道:“有沒有一種可能,他點你,就是爲了讓你老實點兒。也就是對咱說,要是咱敢對他不利,那他就拿這件事來大做文章?”

“有此可能。”

劉吉頷首道,“我當時看他的神色,雖迷惑不解,但跟平時神容並無多少區別。但先前他把樑芳扳倒,也是用的相同的招數……你知道嗎,他是跑去跟太后娘娘表孝心,那些什麼夢不夢的,很可能就是他跟太后說的。這廝根本就是個笑面虎,不……悲面虎……”

“什麼?”

萬安有些驚疑不定,問道,“太子還會編織託夢等事,來給人使絆子?”

劉吉搖頭道:“誰知道呢?換作以前,你敢相信,飛揚跋扈慣了的樑芳能被謙和溫馴的太子給整垮?”

萬安黑着一張老臉道:“最近你們是不是懈怠了太子文華殿聽朝之事?”

“萬老,您自己說呢?您也就去了兩趟,後面……再沒去過了吧?”劉吉的意思,還不是你帶起來的歪風邪氣?

你自己不把太子當回事,下邊的人有樣學樣,現在太子發起反擊,你卻覺得是我們懈怠了太子?

萬安道:“也是,下一次聽事,我一定要去。他不是想知道朝堂上發生了什麼事情嗎?多給他講點兒。

“再就是,他有什麼意見,也順從着點,先把他給安撫住……另外,有關通州倉之事,也趕緊找人給補上,不要讓陛下發現端倪。”

“秋糧上不來,一定補不了。”

劉吉搖頭道。

萬安破口大罵:“那你是想被人一鍋端嗎?就跟戶部那羣蠢貨說,實在補不上,就去找幾個替死鬼出來,或者乾脆把一些水倉裡的糧食全都運到通州倉去,然後一把火把那些個空倉給燒了,就說是走火,再殺幾個無關痛癢的人物,那又怎樣?”

劉吉一聽豁然開朗,隨即又皺眉問道:“爲啥不索性燒通州倉呢?”

“你昏頭了?”

萬安道,“通州倉要是出了事,你我莫說是官職,連腦袋怕是都保不住!

“再者說了,通州倉防備那麼嚴密,從外到內,一層套一層的,你得燒到什麼時候去?燒了通州倉,陛下馬上就會派人去查,老底很難兜住,怕不是自取滅亡吧?”

332.第332章 看錯人75.第75章 能避則避248.第248章 撞槍口上第66章 通信第495章 十萬火急第553章 評點第448章 親疏有別(求月票)119.第119章 宮選(第四更求訂閱)105.第105章 喜婚無喜(第六更求訂閱)第457章 果然是他173.第173章 尤侃侃(求票)239.第239章 秉燭夜讀115.第115章 各有關係(第五更求支持)167.第167章 大哥的風采(求票)162.第162章 天機可測不可逆(求票)第198章 裡外裡不吃虧(求月票)第466章 保護費第413章 父女的相處方式(求月票)第588章 額外收穫320.第320章 送禮的門道第30章 財可通天88.第88章 一環套一環第410章 人無信不立第575章 給他臉了第574章 出手第59章 鴻雁傳書145.第145章 極速提升的待遇第36章 各取所需225.第225章 立個人設第451章 一家之主又如何(求月票)326.第326章 會辦事,能辦事(求月票)265.第265章 趁勢而爲(求票)117.第117章 意外(求訂閱)126.第126章 放下心,再吊起(求訂閱)第578章 赴湯蹈火256.第256章 都是姓李的陰謀167.第167章 大哥的風采(求票)第512章 以進爲退第6章 懸壺濟世第197章 給太子下套(求月票)317.第317章 酒後吐真言第58章 報與不報第404章 關鍵時當忠臣第195章 難得糊塗(求月票)第191章 受冊(求票)111.第111章 成長(求月票)第580章 坐山觀虎鬥133.第133章 宮中災厄,得喜乃解?第529章 透徹267.第267章 衆矢之的(求月票)378.第378章 是非之地(求月票)337.第337章 風花雪月和錦繡前程274.第274章 天道169.第169章 小諸葛(求票)第587章 秘辛350.第350章 在宮裡運作287.第287章 夫妻同心第576章 張巒的“朋友”第499章 體面第193章 人生若只如初見(求票)129.第129章 先喜爲敬(求訂閱)378.第378章 是非之地(求月票)288.第288章 找人打輔助82.第82章 守得雲開見月明第217章 親迎禮393.第393章 站一邊(求月票)第556章 都需要名聲(求月票)143.第143章 沒過門的姐夫285.第285章 上香122.第122章 未卜先知第476章 歸寧297.第297章 畫餅322.第322章 兩宮之爭(求月票)85.第85章 朝中有人好做官231.第231章 犧牲小我,完成大我309.第309章 就算不說也要給他升官256.第256章 都是姓李的陰謀第469章 金屋藏嬌355.第355章 又升官了345.第345章 沆瀣一氣第214章 名聲(求訂閱和月票)71.第71章 隔空問診第49章 出門全靠混第8章 實踐出真知第437章 沒有野心的張學士第467章 爭論第578章 赴湯蹈火72.第72章 不聽不理不問第8章 實踐出真知179.第179章 愚者(求票)第423章 不垂簾,勝似垂簾第534章 不着調114.第114章 強力對手(求月票)第38章 京城居大不易296.第296章 大勢不可逆(求月票)第458章 保媒拉縴(求月票)第587章 秘辛第198章 裡外裡不吃虧(求月票)第442章 一切從簡(求月票!)290.第290章 意欲何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