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京城居大不易

第38章 京城居大不易

張家老小順利抵京。

由沈祿幫忙,一家人在京城東北角靠近國子監的北居賢坊找了個不大的四合院,獨門獨院,四間房加個廚房,雖然沒有張家在興濟的宅子大,但也絕對算不上擁擠。

這種院子對張延齡來說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爲他前世曾經經常在書籍或是影視作品中看到過,建築佈局大差不差,基本形制是正房、倒座房加東西廂房,四周再圍上高牆形成四合。以他所知,四合院在明清時期的確都是供一家人居住,後來才逐漸發展成爲大雜院。

陌生則是因爲第一次住。

金氏進門後就四下打量,幾乎每個屋子都逛遍了,走一圈下來對院子的格局稍微有些不滿,當着沈祿的面就對丈夫道:“咱剛來,立足未穩,隨便租個院子過渡一下就行,何必這麼奢華呢?”

顯然金氏是在聽說這裡的租金高達每個月四錢銀子後,非常心疼。

畢竟一年下來光是用在住這方面開銷就要近五兩銀子。

有多少家底經得起折騰?

張巒卻顯得很闊氣,大手一揮:“該省省該花花,咱們一大家子到京城來,住的方面怎麼都不能太過寒酸,不然別人會怎麼看我……再者說了,京城幾乎都是這種院子,咱還沒挑更大的住呢。”

沈祿笑着寬慰:“嫂子不必擔心,這宅子沒有任何問題,價格也還公道,且東家跟我有一定交情,絕不敢隨便漲價,你們放心住吧……若家裡有什麼短缺,回頭我就讓人送來,千萬不要和我客氣!”

金氏拉丈夫到一邊,低聲道:“難怪都說京城居大不易,若以後都按這麼個花銷法,坐吃山空之下,咱們的錢堅持不了多久啊……要不咱乾脆找人合租算了,我們幾個女人住一屋,鶴齡和延齡住一屋就行了。”

言外之意,要騰出兩個房間來跟別人一起住。

張巒聞言皺眉:“國子學雖然有宿舍,但聽說只提供給率性堂的學生,我初來乍到,估計只能被分入初級班或中級班,沒資格分配宿舍,所以平常我還是要回家來住的。

“若家裡只有兩間屋,請問我這個一家之主住哪兒?況且作爲國子監生,要是我平常讀書寫字都沒個地方,成何體統?最後,咱這次起碼要在京城住三年,不是一天兩天……婦道人家就別瞎摻和了。”

就在夫妻倆爭論時,張鶴齡和張延齡坐在院子中間的古井邊瞎玩,一個主動去收拾家當的都沒有,反倒是張玗跟湯氏在房裡忙個不停。

“哥。”

小妹張怡走了過來,瞪大眼睛望着兩個偷懶的兄長。

張鶴齡笑着招招手:“過來坐,娘她們幹活就行,咱們先喘口氣……咋還沒到吃飯的時間呢?”

“就知道吃!”

金氏此時正好跟張巒說完,聽到張鶴齡的話,頓時火冒三丈,幾步過來,一把拎在大兒子耳朵上,揪着就往房間裡走,“進去把自己的牀鋪好,收拾不出來,晚上沒地方給你睡。”

張巒在背後笑着道:“對,對,趕緊去收拾,別偷奸耍滑,順帶幫你弟弟也拾掇好。趕明兒我去找木匠和泥瓦匠過來,把院子好生整飭一番,順帶再打造一些傢俱……延齡,出來跟爲父一道送客。”

張家兩兄弟完全是兩種待遇。

張延齡覺得自己是佔了年歲小的便宜,反正自己虛歲才十一,身子骨單薄,看上去就沒多少力氣。

再加上自己如今是家裡的智囊,老父親似乎也有意讓他在人前好好表現,至於幹活什麼的……只需交給腦子裡沒什麼墨水的張鶴齡幹即可。

……

……

當晚一家人生火開竈。

金氏素來迷信,開竈前還進行了一番簡單的祭祀,祈求竈王爺和土地公庇佑張家順利在京城紮根。

而在此之前,張鶴齡已把柴米油鹽等物搬進了廚房。

京師之地,購買什麼東西都方便,加上金氏未雨綢繆,自興濟出發的時候就已把到京後第一頓飯的食材準備好了,畢竟馬車順帶捎了不少原來家中窖藏的蘿蔔和大白菜。

張巒把張延齡叫到臨時書房,其實就是隻擺了一張几案和幾根凳子的房間,讓張延齡幫忙,把老張家的家譜給掛上去。

“先拜拜。”

張巒掛好之後,對着小兒子說道。

張延齡仔細看了下,發現家譜只列了兩代人的名字,上去燒過香纔對張巒道:“爹,咱張家的家譜不是應該由二伯家掌管嗎?”

張巒不悅道:“誰說張家就該他主事?咱都分家單過了……我跟伱說啊,以後咱這一脈自個兒算,跟他們不相干!若是爲父以後當了官,家裡的事就由我來做主,明白嗎?”

張延齡點頭:“如此說來,爹你很快就要實現目標了。”

張巒皺眉不已:“說啥胡話呢?過來,好好看看家譜,把上面的內容記下來,以後咱們這一支要發揚光大,就要靠你跟你兄長了。接下來兩天,爲父除了要去北雍外,還要去找一下你姨父……聽說之前他在京城做生意,也不知道現在依然在京還是已提前離開,我得去好好打聽一下。”

“哪個姨父啊?”

張延齡問道。

張巒臉色一變,喝道:“你有幾個姨?不過……你不記得也對,上一回你姨父來咱家已是好幾年前的事了,他叫張麟,精明得緊,當初在興濟做點小買賣,你外公健在時,他經常來興濟,跟咱們家走動也很頻繁,不過最近幾年確實不常見了,難怪你會陌生!”

這一說,張延齡就明白了。

老張家的姻親的確不少,後來全靠張皇后一人得道後跟着雞犬升天,恩寵之盛比起成化朝的外戚萬家有過之而無不及。

他的這個姨父後來做到了錦衣衛指揮僉事,他還有個舅舅金膂充任錦衣衛百戶,而金膂的兒子金琦後來則成爲寄祿的錦衣衛指揮使。

“……(正德二年二月)太監李榮傳旨,查復皇親張嶽等十一人秩,祿、嶽、及張忱俱錦衣衛指揮使;金琦、張麟、高峘俱指揮僉事;朱臣、張教俱正千戶;金鼒、任英、樑露、李衢俱百戶。蓋先帝時傳升者也。上即位初,循詔降級,至是復之。”

正德登基時,曾裁撤一批外戚寄祿官,但隨之就恢復了,張麟就在其列。

張延齡對這個做生意的姨父倒是提起幾分興趣,對他來說,研究一下這個時代怎麼賺錢,適當地充實張家的家底,有其必要性。

當外戚固然好,但以他所知,弘治登基之初,給予張家的其實並不是很多,尤其他和張鶴齡年歲尚幼,都沒成家,便宜皇帝姐夫更不會給太多。

而且最好的外戚,並不是從皇帝那兒獲取什麼,而是要看能帶給皇帝什麼。

藉助皇帝的名聲和威勢,賺錢很容易,但最好不要去把某幾樣傳統行業給壟斷了,那會遭來詬病,歷史上可是一堆人蔘劾他們兄弟倆欺行霸市……最好的累積財富的方式就是開闢新行業,然後做大做強,再創輝煌。

第455章 兜圈子84.第84章 看走眼第558章 來對了(求月票)344.第344章 你對他們不夠了解231.第231章 犧牲小我,完成大我316.第316章 買辦和講官311.第311章 我是急脾氣(求月票)349.第349章 陰損手段134.第134章 太子不急太后急第188章 瞧這一家子(求票)115.第115章 各有關係(第五更求支持)236.第236章 卻是老貓?281.第281章 我辦事你放心287.第287章 夫妻同心第471章 杞人憂天未雨綢繆第38章 京城居大不易166.第166章 善因惡果(求票)342.第342章 理性派第431章 心中的惡魔第474章 狐狸窩第193章 人生若只如初見(求票)316.第316章 買辦和講官第1章 歡迎收藏120.第120章 顯眼第471章 杞人憂天未雨綢繆第600章 驢脾氣224.第224章 第三方插足331.第331章 沾沾自喜第570章 官方渠道和私人途徑95.第95章 一路鋪到東宮第402章 善良的陰謀家第15章 閨女喂豺狼第453章 唯親是用(求月票)327.第327章 深得器重231.第231章 犧牲小我,完成大我第573章 硬骨頭啃不動(求月票)第34章 趕赴京城367.第367章 信息繭房234.第234章 拷問第597章 錦瑟和諧第509章 通情達理(求月票)第503章 道家人的底子279.第279章 械鬥291.第291章 專業解夢人163.第163章 該來的總會來(求票)231.第231章 犧牲小我,完成大我281.第281章 我辦事你放心第6章 懸壺濟世339.第339章 不信藥石信鬼神182.第182章 今非昔比第595章 君子動口又動手第462章 高瞻遠矚156.第156章 機靈鬼(求月票)145.第145章 極速提升的待遇第503章 道家人的底子80.第80章 關係戶?219.第219章 東宮女主人164.第164章 貴客登門(求票)291.第291章 專業解夢人第6章 懸壺濟世293.第293章 砧板上的肉119.第119章 宮選(第四更求訂閱)368.第368章 顛覆得還不夠徹底第592章 虎落平陽第468章 沒兒子不行第518章 人好心善張部堂227.第227章 互毆第527章 人選96.第96章 豪賭前的日常257.第257章 從神壇上拉下來(求月票)第480章 我纔是受害者365.第365章 依偎取暖383.第383章 昏招迭出(求月票)137.第137章 老實人(第二更求月票)第216章 投資與回報(求訂閱)第43章 無中生有第49章 出門全靠混399.第399章 大明柱樑375.第375章 無病呻吟336.第336章 媒人下場第442章 一切從簡(求月票!)第407章 懸而未決93.第93章 萬事俱備第507章 你是天(求月票)第475章 “父慈子孝”240.第240章 信譽度第419章 左右不是人356.第356章 深藏不露?90.第90章 孝子249.第249章 都是送命題387.第387章 用新不用舊(求月票)第542章 勸進(求月票)88.第88章 一環套一環第519章 離譜第517章 高枝176.第176章 遠見卓識228.第228章 俠肝義膽256.第256章 都是姓李的陰謀第444章 第一次朝議(求月票!)325.第325章 紛爭(求保底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