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4.第394章 談判(求票!)

bookmark

第394章 談判(求票!)

張巒回去後,第一時間就去找正在煉藥的兒子。

“兒啊,正如你所料,今天就不太容易面聖了。”

張巒悵然道,“不過我也不知道是陛下那邊出事了,還是說陛下現在只信任汪機。總歸,爲父感覺現在終於是解脫了。”

張延齡道:“爹,我看更大的可能,是陛下的身體和精神狀態開始出現惡化,已經不方便見外人了。”

“怎麼說?”

張巒緊張兮兮地問道。

張延齡放下手頭的試管,把張巒叫到一邊坐下,這才氣定神閒地說道:“肝病發展到一定階段,一定會蔓延到腦子裡,讓人神志不清……這是病入膏肓的具體表現。”

張巒驚訝地問道:“就好像年初的萬妃一般?”

“嗯。”

張延齡重重地點了點頭,“也不是說每個人都會直接進入瀕危的狀態,可能會有一個徐徐漸進的過程,就是神智逐漸不清楚,人說話開始顛三倒四,會出現精神異常亢奮,幾天不休息,以及一次昏睡一兩天又突然醒來的狀況。”

“那……陛下現在走到哪一步了?”張巒問道。

張延齡苦笑着搖了搖頭:“我從來都沒親眼去見過病患,上哪兒知道他病情具體發展到哪一步了?

“不過之前跟您所說的蜘蛛痣,以及陛下作息紊亂,都應驗了我的揣測,說明他的病情正在急速惡化中。”

張巒不解地問道:“你都知道病理了,難道不知幾時將發展到無可挽回的地步?”

“我是真不知道。”

張延齡解釋道,“我說點兒你聽不懂的,這其實跟人體內一種毒素數量有關,咱姑且稱之爲膽紅素,有的人身體比較耐受,就算這種毒素含量已非常高,他也能硬挺下來,一直不出狀況。但有的人,明明毒素還沒升得太高,人就已經病入膏肓了。”

張巒皺眉道:“你是不是想說,萬妃因爲年老體衰,所以挺不住,很快就掛了?而陛下則因爲年不過四十,年富力強,耐受度相對更高些,所以一切都尚是未知數?”

張延齡點頭道:“也可以這麼說,但主要還是看每個人身體的具體狀況,膽紅素只是肝病的其中一個指標,同時還有體內各種酶,我沒法跟您明說,但總歸,陛下這幾天應該是要渡劫了。”

“啊?渡劫?陛下要成仙了嗎?”

張巒本只是戲言一般說了句,但隨即臉色就變得陰沉下來,“要真是這樣,那陛下可不就真的仙遊了?啊呸……這裡沒旁人吧?會不會隔牆有耳?”

張延齡笑着寬慰:“這裡專爲陛下煉藥而設,誰敢隨意靠近?出了事,誰來過誰遭殃……內府的人更懂得這些規矩。”

張巒道:“唉,也就是咱父子倆纔敢承攬這差事……你說咱究竟承受了多少壓力?本來這些應該都是太醫院的差事。”

張延齡說道:“我已經跟沈家姑父說了,讓他這幾天,去拜訪一下英國公和保國公……”

“你……”

張巒很驚訝,“你不會是想造反吧?”

張延齡白了張巒一眼,問道:“爹,您覺得咱爺兒倆有任何造反的本錢嗎?”

“咱……”

張巒突然意識到,自己有點被兒子的舉動嚇着,不自覺就言過其實。

“我們是在保障未來一段時間內,權力平穩過渡,但我們現在也弄不清楚,朝中各大勢力到底站在哪邊。尤其內閣兩位閣臣,由於我們主動揭破通州倉虧空案,其實他們已站在了太子的對立面上。”張延齡道。

張巒緊張兮兮地問道:“要是內閣大學士帶頭反對太子繼位,進而導致朝廷紛亂不止,豈不是我一手造成的惡果?”

“所以,爹,您應該親自去會會萬安。”

張延齡道,“要儘量安撫好他,讓他知道這個節骨眼兒上應該往哪邊靠。”

“我不去!”

張巒抗拒道,“明知道現在是多事之秋,我還跑去見萬安?怕是我豎着進萬府,橫着出來……到時候找誰說理去?”

張延齡笑道:“這次的事讓萬安抱頭鼠竄,他地位眼見不保,正不知該如何收場,難道您想讓他鋌而走險嗎?可現在您只要去一趟,就能將他給安撫住。”

張巒皺眉問道:“兒啊,你讓我這麼做,到底何意啊?先前既然決定打壓萬安和劉吉,好不容易取得成效,爲何轉頭就又要安撫?”

張延齡道:“一張一弛纔是成功之道,難道你以後要指望李孜省來打理朝政?內閣這二人,必然有人要退下去,但退的既可以是劉吉,也可以是萬安,新皇登基直接讓兩位輔政大臣全都退出,你讓世人怎麼評價當今陛下?舊人一概不用?你覺得,這符合太子以往寬以待人的人設?”

“這……”

張巒聽到這兒,突然覺得事情很不簡單。

但以他的思維,顯然還領悟不了其中深意。

“爹,其實不但您不理解,有些事我也不明白……就好像萬安和劉吉,世人都知道他們不是什麼好貨色,但就是有一人留了下來,硬是頂着劉棉花的罵名,在朝中堅挺了幾年才退下去。”張延齡道。

“咦?你在說啥?誰堅挺?挺在哪兒?”

張巒一臉懵逼。

張延齡說的自然就是歷史上真實發生過的事情。

明明弘治帝登基後,就可以把萬安和劉吉全都給解決了,事實證明弘治帝在擼下萬安時也絲毫不心慈手軟,但就是讓劉棉花一直留在朝中,揹負那麼多罵名還硬挺了好幾年才引退。

這大概就是一種態度。

讓世人覺得,新皇並不是會爲臣子所左右的人,且對老臣有寬仁之心。

張延齡道:“爹,您不需要理解得太深,總歸您可以明確跟萬安說,無論他們曾做過什麼錯事,或是否能得到太子的信任,至少以後太子需要他們中的一位來輔弼朝政,就看是用誰了。”

“我……”

張巒遲疑道,“兒啊,我貿然前去,若被陛下知曉,那我豈不成了亂臣賊子?”

張延齡笑道:“我都說過了,陛下現在神智已經開始不清楚,宮裡已經有準備後事的意思,您覺得現在還有人會在意您是否去見萬安?就算真被陛下追究,只要您按我所說的回覆,就一定不會有事。

“誰會相信您跟萬安前幾日還因爲太子之事勢成水火,轉眼就冰釋前嫌,甚至要聯手完成朝堂的平穩過渡?”

“你……”

張巒嘀咕道,“今天爲父就跟個傻子一樣……不過也罷,聰明瞭一輩子,也沒落得什麼好。現在糊塗了,反倒功名加身,或許人還真應該得過且過,有些好東西才能從天上掉下來。要真什麼都去計較,那就是一無所得。”

張延齡笑道:“爹,您的領悟很深刻啊。”

張巒道:“誰讓爲父總聽你小子的話呢?這次要是不聽,那前面的活不就白做了嗎?要真像你說的,事情都順利改變過來,那爲父真就可以高枕無憂,只等着……過好日子了。”

此時的張巒,似乎已經在開始憧憬新皇登基,自己作爲擁戴功臣,享受旁人頂禮膜拜,成爲朝中棟樑,甚至大權在握的場景了。

他也在想,李孜省感受過的,有朝一日我也想試試。

……

……

張巒果真就聽了兒子的話,當天就去見了萬安。

這兩天萬安都稱病在家,沒臉入朝,甚至已經做好了退出朝堂的準備,都開始讓家裡人收拾家當了。

當得知張巒來訪時,他嚇了一大跳,本想拒之門外,但思來想去,還是決定在自家後堂與張巒相見。

“張太常,你我又相見了。”

萬安笑着寒暄,“話說年初時,與來瞻你相見,便知你功在社稷,將來定能成就大事,未曾想這才半年就……呵呵。”

張巒心說,半年成就大事?

而你就是我辦的第一件大事,是吧?

張巒笑着拱手,道:“各爲其主罷了,不值一提。”

“什麼?”

萬安嚇了一大跳。

心說,咱供奉的似乎是同一個主公吧?

你怎說出這話來?

但他隨即便明白了什麼。

他在想,這廝言外之意,他是在幫太子,而我卻是在幫別人,具體來說就是邵妃之子?

“萬閣老,有件事,想特地與你說說。”張巒道。

萬安問道:“乃有關爲陛下治病之事?”

張巒搖頭道:“那是宮裡的機密要事,我豈能隨便對外告知呢?”

萬安笑道:“對對,朝中大臣私下往來並沒什麼,但要是把所知秘辛都往外泄露,就成了結黨營私,豈能如此作爲?

“我等都是懂規矩之人,哪怕你想說,我也不會聽的。”

張巒心裡有些不屑,暗忖,你萬安怪不得總被人罵,誰要跟你結黨?

你想聽,又有誰會跟你講?

“萬閣老,其實有很多太子課業之事,我不太明白。”

張巒並沒有拿出謙卑的姿態,反倒好像跟萬安平等相處一般,侃侃而談,語氣中甚至帶着幾分傲慢,道,“也是因爲我在東宮輪值,有時候需要給太子授課。”

“對對對,老夫想起來了,來瞻你已升了翰林院侍讀學士,是吧?恭喜了!以後都是翰苑之臣,有什麼不懂的地方,你可以來問老夫,我定會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萬安笑呵呵說道。

張巒盯着萬安道:“太子先前造訪我府上,言談間涉及朝中事務,他問我,是該把某些事情繼續進行下去,還是就此打住。你看……”

“啊?”

萬安先是一怔。

要是說別的,或是暗示,萬安都不會有覺悟。

但張巒都明示了,他瞬間就恍悟過來,對方是來談判的。

“有些事……還是不宜將事態擴大。”

萬安顯得很謹慎,回道,“就好像通州倉虧空案,其事遷延數十年,很多虧欠從先帝在位時就已經有了,哪裡有那麼容易查得清楚?”

張巒心說,吾兒讓我找的切入點,還真管用。

萬安是真怕了。

且他好像領悟了我要說什麼。

張巒盯着萬安的眼睛,滿含深意地道:“要是不查下去,陛下回頭追究起來,說太子能力不行,難以擔當大任,那就……不太好吧?”

萬安到底是老江湖,就算被人稱爲萬歲閣老,再被人戲謔稱爲洗屌相公,可關鍵時候也是懂得見風使舵的。

他義正詞嚴地道:“太子乃當世無雙的博學之士,其所見所識,乃老朽生平僅見,這般忠孝仁義、體國安民的儲君,豈能隨便說不行就不行的?

“來瞻你放寬心,就算有奸佞小人背後謗議,我也一定會爲太子申明其才能,讓陛下知道,乃有人惡意中傷。”

張巒聽到這話,不由哭笑不得。

心想,有你這麼捧人的嗎?

你對太子的評價,分明是捧殺,知道不?

要是剛認識你時,沒被我兒子原原本本向我講述你的爲人,你說這話,或許我真就信了你的邪。

可現在……

你萬安不覺得自己這話太過虛僞了麼?

“萬閣老,我也知曉,太子能力超羣,甚至心懷社稷,乃合格的儲君,但有些時候,不是光靠咱嘴上說的……你覺得呢?”

張巒一臉認真地說道。

 

萬安遲疑了:“那你是想……”

張巒道:“自然是要做點兒事情,讓陛下知曉。”

“做事?”

萬安不由皺眉,“你的意思是說,讓老夫去陛下跟前,提及太子的能耐?可是……不瞞來瞻你說,先前我做了一點錯事,導致陛下對我產生嫌隙,以至於我現在根本就無法入宮面聖。”

張巒心想,你這是在我面前裝好人呢?

當我不知道你做的那點兒“錯事”,全他孃的是在針對我?

虧你還有臉說出口。

我當初真是看錯了你,還以爲你是好人,得,現在我也不用有什麼心理包袱,反正都已經是對手和敵人,哪裡還用得着客氣?

“萬閣老,你乃閣臣,是否應該聯合朝中一些人,爲太子做點兒事,宣揚一下太子的美名呢?”

張巒分明是在蓄意引導,卻又不明說。

萬安拱手道:“來瞻,請賜教。”

張巒道:“我聽說,先前有禮部倪侍郎,曾提請陛下,讓太子在文華殿視朝,後來陛下就同意了。”

“那不是視朝,而是……”

萬安當即就要笑着跟張巒解釋,但話說了一半,發現張巒的神色很不對勁。

張巒臉色冷峻,問道:“而是什麼?”

萬安隨即明白到什麼,猛一拍大腿,喝道:“對啊,當時是提請陛下,讓太子在文華殿視朝,如今陛下重病在身,豈能無監國之人?我這就找人提請陛下,說說這件事。”

張巒嘴角帶笑,問道:“萬閣老,這樣做會不會有什麼後患呢?”

言外之意,這可不是我提出來的,是你自己非要說請太子監國。

“不至於。”

萬安笑道,“陛下對太子,那是父子情深,更何況,要是這話是出自東宮講官之口,或許……陛下會有一番猜忌,但要是出自我口,那就……沒什麼問題了。”

說到這裡,萬安兀自有些憋屈。

連張巒都在想,可不是麼?

在皇帝眼裡,你萬安現在就是個反太子的奸臣,從你嘴裡提出要讓太子監國,皇帝會認爲你是在真心實意幫太子麼?

或者說,皇帝會認爲太子有上位之心,故意找你來說這件事?

那肯定是……你想陰謀陷害太子,才故意這麼提的。

張巒道:“要真是這樣的話,那萬閣老應該可說是當世少有的明眼人,比那些暗中挑撥離間,分化陛下和太子關係的鼠輩好太多了。”

“是啊。”

萬安聽了張巒的話後很是尷尬,你他孃的是在諷刺誰呢?

不過萬安的臉皮比城牆還厚,在這種關乎到自己政治前途的關鍵時刻,也不要什麼臉面了,只要能保住頭頂的官帽就行。

“萬閣老,您看,這朝中有的人可用,有的人卻不可用。尤其是一些奸佞,暗中挑撥離間的,咱以後是否……”

“咱?”

萬安聽出這一長串話中最關鍵的一個字。

張巒點頭道:“之前太子問我,這閣臣之中,萬閣老和劉閣老,到底誰的能力更強,誰纔是大明當前最好的輔弼之臣?”

萬安趕緊問道:“那來瞻你是怎麼回答的?”

“我……”

張巒嘆了口氣道,“我自然只能是明說了。”

萬安不由苦笑。

心想,你這啞謎打得不錯啊。

明說是怎麼說?

實話實說?

可問題是,你的認知怎就算得上是實話?

還是說你已經把朝政給看透了?

“來瞻,你與我認識日久……咱都是翰苑出來的,我一直覺得你前途無量,未來這翰林院中,少不了你一席之地,甚至將來我會力主保舉你入閣。”

萬安這會兒爲了換取張巒真心相助,已經不知道什麼叫臉皮了。

張巒笑道:“我當時跟太子說,這劉閣老,人稱劉棉花,做事非常圓滑世故,但凡能推諉的,他一件事都不會幹。”

“咳咳……”

饒是萬安心中早有防備,聽到這話,也不由直咳嗽。

這他孃的是在罵劉吉嗎?

句句是在打我的臉啊!

你是不是下一步就要告訴太子,我人稱什麼,又幹了什麼天怒人怨的事情?

“但我提到萬閣老時,卻告訴太子,萬閣老乃大明一等一的賢臣,朝廷這些年一直都太平無事,主要是靠萬閣老統籌有方。”

張巒繼續說道。

萬安一聽,頓時放下心來,卻顯得很謙遜道:“來瞻,你真是擡舉我了,我哪兒有你說的這般能耐?就只是盡心盡力,想幫朝廷做點兒實事,恪盡職守罷了!哈哈。”

萬安心說,我這還瞎擔心呢。

想想也是。

都這會兒了,他張來瞻不去找劉吉,唯獨來找我,不正好說明,他打算跟我聯手嗎?

當然有些事,也得找人出來背黑鍋,那這個人是劉吉沒跑了。

太子登基後,肯定得在內閣中增加“自己人”,要是我保舉張來瞻入閣,那他就是次輔,將來或許還能當首輔……而他幫劉吉有什麼好處?

肯定是跟我結盟,他收益更高啊。

張巒道:“可是太子的意思是說,讓我跟萬閣老和劉閣老,都接觸一下,看是否能再多加了解。”

“什麼?”

萬安一時又愣在那兒。

剛剛稍微放下的心,聽到這裡,又緊繃起來。

“來瞻,你可別去見劉吉,此人可說是狡詐非常……單就說這次給陛下治病吧,是他非要在他家鄉博野縣找個什麼名醫來,還說要取代你,我當時就非常反對這件事,奈何他非說你是在禍國殃民……說得有鼻子有眼的,你說我也不懂治病之事,就被他給矇蔽了。”

萬安這會兒充分體現出賣隊友的積極性。

爲了能保住自己的首輔之位,把劉吉賣了又算什麼?

再不賣的話,不用等到太子登基,我現在就要回家種田,還可能走得不安生,半道就要被人秋後算賬呢!

這會兒已經不是賣不賣隊友的問題,而是看怎麼才能賣得足夠徹底,怎麼才能賣出個高價來。

那隻能說……對不起了先。

張巒道:“唉!可我畢竟入朝時間也不長,對誰都不瞭解。”

“你放寬心。”

萬安道,“以後這朝中,你對誰不瞭解,就登門來問我,我誰都認識,他們的品德如何,是否做事的材料,平時清議如何,又有什麼污點,我都能講得一清二楚。以後你與我聯手,咱朝堂上……還有敵手嗎?”

張巒笑了笑。

心中竊喜不已。

吾兒大能,只讓我來說這麼一番話,就讓萬安死心塌地聽從我的吩咐辦事,搞得我都不好意思了。

“來瞻,你還有何顧慮的地方?”

萬安這會兒充分體現出他做事的積極性,“可是在擔心陛下重病,會有人暗中陰謀算計太子?甚至還想以宸妃……啊不對,是以邵妃之子,取代太子之位?你放心,有我在,絕對不會讓這種人得逞。”

張巒道:“有些事,我也不懂,之前跟銀臺司的李尚書,倒是說了不少。”

“李尚書嗎?他……你跟他……那個那個……”

畢竟萬安對張巒和李孜省的真正關係,並不是很清楚,所以不敢貿然離間,也不能說直接就談歸附。

而是想試探一下張巒的口風。

張巒道:“李尚書乃通情達理之人,他從一開始就堅定地站在太子一邊。”

“不瞞你說,我也是啊。”

萬安趕緊拍着胸脯表態,“我一心效忠陛下,也對儲君忠心耿耿,你可一定要把我的話帶給太子。

“將來我願意輔弼太子,儘自己一份能耐,定要匡扶大明,匡扶社稷,用自己餘生這點兒力氣,讓大明百姓安居樂業……”

290.第290章 意欲何爲第6章 懸壺濟世258.第258章 更炸裂(求月票)第580章 坐山觀虎鬥350.第350章 在宮裡運作152.第152章 同一根繩上的螞蚱第205章 誰在冒功?(求月票)231.第231章 犧牲小我,完成大我168.第168章 未來皇后的信任(求票)232.第232章 高風亮節第214章 名聲(求訂閱和月票)第196章 他還是個孩子(求票)102.第102章 金鉤獨釣(求訂閱)第426章 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裡276.第276章 孫子不急老太太急183.第183章 一切盡在不言中(求票)293.第293章 砧板上的肉306.第306章 有信任沒原則第55章 今時不同往日第581章 探牢298.第298章 老子考覈兒子第443章 一身狗皮(求月票)358.第358章 死馬當活馬醫381.第381章 腦子有坑265.第265章 趁勢而爲(求票)第473章 傷得高深莫測第533章 施恩望報第568章 次功和首功77.第77章 神棍的苦惱第478章 就是你!157.第157章 同爲外戚(求月票)第416章 你好我好大家好第6章 懸壺濟世第412章 人生最重要的一堂課282.第282章 不一樣的戲本305.第305章 找來的不是幫手第58章 報與不報358.第358章 死馬當活馬醫119.第119章 宮選(第四更求訂閱)第563章 問診(求月票!)第52章 上一課?291.第291章 專業解夢人第515章 機會第192章 大善人(求月票)100.第100章 靠譜(求首訂)第402章 善良的陰謀家117.第117章 意外(求訂閱)239.第239章 秉燭夜讀第558章 來對了(求月票)第432章 內訌122.第122章 未卜先知第548章 我是你的炳坤225.第225章 立個人設293.第293章 砧板上的肉第403章 都在等第419章 左右不是人第542章 勸進(求月票)237.第237章 士爲知己者死224.第224章 第三方插足第10章 家裡沒男人315.第315章 這條船不是賊船第550章 護妻使我快樂第51章 神醫風骨第203章 父慈子孝(求月票)326.第326章 會辦事,能辦事(求月票)第535章 莫得罪女人第550章 護妻使我快樂283.第283章 看戲358.第358章 死馬當活馬醫225.第225章 立個人設第462章 高瞻遠矚第215章 找着縫就鑽(求訂閱)第543章 權臣280.第280章 格局變了第9章 投機主義者125.第125章 鬧劇329.第329章 秘辛(求月票)第205章 誰在冒功?(求月票)237.第237章 士爲知己者死304.第304章 光腳不怕穿鞋的323.第323章 攀比(求月票)第577章 對人不對事第41章 語不驚人死不休第431章 心中的惡魔348.第348章 已到變局時237.第237章 士爲知己者死第590章 好人言第406章 好戲子第405章 一等一的忠誠257.第257章 從神壇上拉下來(求月票)359.第359章 是誰在配藥?第416章 你好我好大家好352.第352章 一頓操作猛如虎第30章 財可通天第585章 厚顏無恥之人第491章 我害了他第595章 君子動口又動手181.第181章 開天闢地頭一遭(求票)274.第274章 天道80.第80章 關係戶?